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活化教学不仅能使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而且还有助于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吸收与掌握,以实现学生学科应用能力与物理素养的全面提升。本文结合实践教学经验,着重就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大到对宇宙太空的探索,小到对微观世界的认知,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物理学知识。为进一步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应将高中物理的课堂学习、物理实验、课后拓展等诸多教学环节,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紧密结合,通过从生活中撷取有价值的素材,并将生活实例引入到教学中,从而实现学生学科应用能力与物理素养的全面提升。
1 创设生活化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在物理課堂教学中,教师根据物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所创设的具有一定情感氛围,能激发学生情感反应的教学环境。物理知识并不仅仅是课本中枯燥的学问,它同样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因此教师应善于挖掘物理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使课本中的物理知识得以生动的呈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生活知识与物理学科知识之间的有效结合,以强化对物理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而且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实现良好的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超重和失重”的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超重和失重的概念,笔者首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宇航员太空生活、完全失重状态下蜡烛燃烧这两个视频,它们都是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且容易激发学习兴趣的生活现象,然后再让学生围绕着这一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探讨生活中还有哪些超重和失重现象。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不仅使超重和失重的知识点能更直观、清楚的呈现,便于学生认识到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实质,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采用生活化提问
高中物理课堂中的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知识水平,所提出的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以引导学生主动性的思考与探索。心理学研究证明,当课程提问内容与学的生生活实际越接近时,学生对问题的接纳程度将越高,越容易主动、积极的去探索问题与思考问题。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提出生活化的问题,以更好的调节课堂氛围、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为更好的引入新课,笔者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提出了以下问题:“小明推着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当停止用力后,小车将会怎样?”,“当小车静止在水平面上,我向让小车运动起来,且逐渐运动得更快,有什么办法?”等等,然后让学生思考“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一生活化的提问,不仅能很好的引出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使学生明白仅仅凭借直觉和生活经验所得出的物理结论并不一定正确,甚至会与科学相反,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而且利用生活化提问,也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伽利略观点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 设计生活化实验
物理实验不仅是锻炼学生实验技能的主要途径,也是强化学生物理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加深对物理知识点理解与掌握的有效方法。在高中阶段,由于学生普遍动手能力不强,如实验过程和实验设备过于专业化,将在无形中带给学生以压力,认为物理实验与实际生活运用有很大的距离,从而降低了对物理实验动手操作的兴趣。因此,为进一步强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有必要多设计与开展生活化的物理实验,多采用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实验道具,如易拉罐、橡皮筋、塑料袋、放大镜、弹簧等,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道具的应用,不仅能减轻学生在实验中的心理压力,而且有助于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兴趣,达到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例如,在“摩擦力”教学中,可以利用常见的书本、橡皮筋等道具来设计摩擦力实验;在“光的折射”教学中,可以利用筷子和盛水的容器,让学生能清楚的感受到光在水中的折射现象;在“反冲运动”教学中,可以利用常见的橡皮筋、皮球等道具来设计反冲运动设计等等。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通过多设计与开展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活动,多采用生活化的实验道具,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实验过程的探索当中,实现学生动手能力与学科应用能力的强化。
4 拓展生活化应用
除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以外,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多开展一些贴近实际生活的课外活动,以引导学生利用课本中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通过这种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活动的方式,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学生物理学习与应用的空间,而且也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实现学生学科应用能力和物理素养的综合性提升。
例如,在“摩擦力”教学中,笔者就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开展了以下课外活动:一是让学生在课外观察自行车的运动方式,并让学生总结出自行车哪些部位的设计,是分别用于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二是让学生围绕课堂所学知识,写作一篇科技小论文《没有摩擦的世界》,让学生总结当世界没有摩擦后所造成的各种不良影响。通过拓展学生知识的生活化应用,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摩擦力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5总结
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物理教学应回归生活实际”。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积极融入生活化教学,并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提出生活化问题、设计生活化实验、拓展生活化应用等多种有力的教学策略,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促进学生学科应用能力和物理素养的全面提升,实现物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张晶.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0.
[2]赵立成.浅谈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3(01):38-38.
作者单位
吉林省永吉实验高级中学 吉林省永吉县 132200
【关键词】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大到对宇宙太空的探索,小到对微观世界的认知,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物理学知识。为进一步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应将高中物理的课堂学习、物理实验、课后拓展等诸多教学环节,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紧密结合,通过从生活中撷取有价值的素材,并将生活实例引入到教学中,从而实现学生学科应用能力与物理素养的全面提升。
1 创设生活化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在物理課堂教学中,教师根据物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所创设的具有一定情感氛围,能激发学生情感反应的教学环境。物理知识并不仅仅是课本中枯燥的学问,它同样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因此教师应善于挖掘物理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使课本中的物理知识得以生动的呈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生活知识与物理学科知识之间的有效结合,以强化对物理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而且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实现良好的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超重和失重”的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超重和失重的概念,笔者首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宇航员太空生活、完全失重状态下蜡烛燃烧这两个视频,它们都是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且容易激发学习兴趣的生活现象,然后再让学生围绕着这一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探讨生活中还有哪些超重和失重现象。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不仅使超重和失重的知识点能更直观、清楚的呈现,便于学生认识到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实质,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采用生活化提问
高中物理课堂中的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知识水平,所提出的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以引导学生主动性的思考与探索。心理学研究证明,当课程提问内容与学的生生活实际越接近时,学生对问题的接纳程度将越高,越容易主动、积极的去探索问题与思考问题。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提出生活化的问题,以更好的调节课堂氛围、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为更好的引入新课,笔者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提出了以下问题:“小明推着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当停止用力后,小车将会怎样?”,“当小车静止在水平面上,我向让小车运动起来,且逐渐运动得更快,有什么办法?”等等,然后让学生思考“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一生活化的提问,不仅能很好的引出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使学生明白仅仅凭借直觉和生活经验所得出的物理结论并不一定正确,甚至会与科学相反,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而且利用生活化提问,也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伽利略观点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 设计生活化实验
物理实验不仅是锻炼学生实验技能的主要途径,也是强化学生物理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加深对物理知识点理解与掌握的有效方法。在高中阶段,由于学生普遍动手能力不强,如实验过程和实验设备过于专业化,将在无形中带给学生以压力,认为物理实验与实际生活运用有很大的距离,从而降低了对物理实验动手操作的兴趣。因此,为进一步强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有必要多设计与开展生活化的物理实验,多采用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实验道具,如易拉罐、橡皮筋、塑料袋、放大镜、弹簧等,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道具的应用,不仅能减轻学生在实验中的心理压力,而且有助于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兴趣,达到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例如,在“摩擦力”教学中,可以利用常见的书本、橡皮筋等道具来设计摩擦力实验;在“光的折射”教学中,可以利用筷子和盛水的容器,让学生能清楚的感受到光在水中的折射现象;在“反冲运动”教学中,可以利用常见的橡皮筋、皮球等道具来设计反冲运动设计等等。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通过多设计与开展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活动,多采用生活化的实验道具,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实验过程的探索当中,实现学生动手能力与学科应用能力的强化。
4 拓展生活化应用
除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以外,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多开展一些贴近实际生活的课外活动,以引导学生利用课本中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通过这种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活动的方式,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学生物理学习与应用的空间,而且也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实现学生学科应用能力和物理素养的综合性提升。
例如,在“摩擦力”教学中,笔者就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开展了以下课外活动:一是让学生在课外观察自行车的运动方式,并让学生总结出自行车哪些部位的设计,是分别用于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二是让学生围绕课堂所学知识,写作一篇科技小论文《没有摩擦的世界》,让学生总结当世界没有摩擦后所造成的各种不良影响。通过拓展学生知识的生活化应用,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摩擦力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5总结
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物理教学应回归生活实际”。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积极融入生活化教学,并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提出生活化问题、设计生活化实验、拓展生活化应用等多种有力的教学策略,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促进学生学科应用能力和物理素养的全面提升,实现物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张晶.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0.
[2]赵立成.浅谈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3(01):38-38.
作者单位
吉林省永吉实验高级中学 吉林省永吉县 13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