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考政治复习,一般分为三轮。对于边远民族学生而言,由于自身生活范围闭塞,视野相对狭窄、基础知识较差等原因,在应对高考时显得力不从心。这就要求我们抓好第一轮复习,培养兴趣,夯实基础,关注时政,疏通心理,提高答题能力。
高考政治复习,一般分为三轮。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对书本知识点进行梳理,同时要求考生尽快熟悉考试模式、特点及要求,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及思维方式作出及时的调整。笔者在近几年高考复习中,认真阅读相关复习资料,虚心向前辈学习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发现一些问题,刚开始还能按部就班地复习,但越到后面就越跟不上进度,尤其是第三轮复习,几乎是草草收场。到最后,学生是基础知识囫囵吞枣,材料理解不到位,运用能力欠佳。究其原因,是忽略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三轮复习,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是可以有序完成的,但对于边远民族学生和老师来说,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边远民族学生生活范围闭塞、视野相对狭窄、基础知识较差、发散思维缺乏,这导致他们在信息来源、材料理解、表达想法、组织答案等方面都需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而高考政治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考核目标对他们来说是一样的。虽然最终要在同一条线上一比高下,但在复习过程中却没有必要一成不变地来做。我们可以将三轮复习缩减为二轮,将第二轮专题复习和第三轮模拟训练的部分内容融入第一轮复习中,把第一轮复习搞得更扎实些,让学生复习一个知识点,就记住一个知识点,学会运用这个知识点,并提高答题能力。高考政治复习中,老师的教学对学生成绩能否提高影响较大。针对边远山区民族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在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中,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掌握
高考复习过程中,学生虽对内容已有所了解,但由于时间已久,需要“温故而知新”。天长日久,科科都在重复,学生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这就需要老师采取不同方法,增强学习兴趣。在复习过程中,用学生感兴趣的事引入课堂,偶尔加点笑话、小故事,让学生在笑声中掌握知识。对知识点复习务必要做到全面,民族学生由于自身基础较差,理解力相对较弱,在学习时付出的就要多,如果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能省就省,只讲历年考的重点内容,而学生以为老师没讲的就是不考的,就会形成知识盲点。因此,在带领民族学生进行复习时要面面俱到。在第一轮复习中,复习一个知识点要联系其他知识点,复习完一课内容要进行归纳,让学生抓住主干知识,对该部分知识形成一个体系。如在复习高二哲学常识时,先告诉学生整体知识构成,告诉学生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先形成整体影响,再逐步对知识细节进行讲解。当复习完第一课后,再对唯物论知识进行梳理。复习完所有哲学内容后,再让学生回忆、梳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人生观、价值观等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每节课须掌握的专业术语,必须明确告诉学生,并在课堂上完成对知识的识记。多记抢先机,大脑没有内存,又怎么提取库存答题。所以,上课时宁愿停两分钟,让学生记清楚要掌握的知识,也不能看一眼即过,下课后成过往烟云。培养学生的瞬时记忆,再在下一节课上强化,这样反复几次,就让学生巩固了知识。
二、关注时政知识,增加信息容量
民族学生一般家境贫寒,家校相离甚远,获取书本外知识的渠道较少。在信息化时代,面对高考这一把尺子,他们确实处于相对劣势。为此,政治老师必须在教给他们课本内容的同时,还要宣传时政方针、政府对公众的部分行为、社会治安以及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部分事情,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会用所学的政治知识来分析国家社会发生的大事、身边发生的小事。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必须逐步扩大学生的信息面。民族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弱,若不提前强化,到第二轮复习才突然全部塞到脑子里,将导致思维混乱、消化不良。
三、关心学生动态,适时沟通心理
古人说“穷则思变”,事实确实如此,民族学生很想改变家庭、自己的贫穷状况,想法是好的,但也增加了思想包袱。他们常“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苦了,累了,但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有人说,时间是挤出来的;也有人说,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他们不知如何指导自己的行为。不如意的结果向他们的耐性挑战;失败向他们的上进心挑战,自卑向他们的自信挑战……这就带来了更多的心理问题。部分孩子天天都在想,学不好怎么办?那会对不起父母,对不起亲人,对不起……正是这种心理,给他们学习成绩上升的空间带来制约因素。这就要求政治老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应懂得一点心理学,让学生放下包袱,轻松参与教学,应对高考。曾有一女同学由于压力太大,从早到晚都舍不得把书放下,上课要将老师的每句话都记下来,每天拼命看书,看得眼花头疼,也还在看。可成绩始终不太理想。她说,全家人所有的希望都在她身上,她考不上就没法活下去,就对不起所有的人。而家里又很困难,她每天只能随便吃点,导致营养不良。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就随时关注她,不断做思想工作,帮助她减轻压力。后来事实表明,教师的这种关注和帮助作用非常大。
当然,除了学习上的压力外,家庭、生活所带来的问题也得解决。一次,有学生找我说他们班一同学打算不读书了,要外出打工,同时还抱有报复其女朋友及女朋友的好朋友的想法。据同学反映,该生有“我对得起天下人但天下人对不起我”的想法,起因是谈恋爱受了挫折,向家长要钱又受到父母批评。但父母从未拒绝过给钱,而且都是按时寄钱给他的。听到这一消息,我忙到处找人。我找到他后,他第一反应就是狠狠地瞪了一眼带我去的同学,并明确告诉我说,他谈恋爱是很正常的事情。我是在一所大学附近找到他的,于是就让他陪我到那所大学的校园里谈谈。一谈就是五个小时,而那学生也由起初抵制和我说话到主动谈他自己,最后他自己认识到父母对他是好的,从没少给过他要的钱,只是让他学会有计划地用钱。同时,他也认识到不能去伤害别人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人。回来读书后,成绩还提高不少。作为老师,不仅方法要得当,还得付出爱心、耐心和时间。
四、培养良好习惯,提高答题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保障。有些同学成绩不好就是因为他从小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民族学生,原本就欠缺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习习惯上更是滞后。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尤其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让学生上课学会做笔记、将教材上的专业术语勾画出来、适时归纳整理资料、合理安排时间、规范答题等。这些习惯需要老师不断培养、强化。尽量做到每节课在讲完一个或部分教材内容后都进行解题训练和指导,展示几个选择题、一至两个非选择题。讲解过程中,注重对同类型的题目的解答思路进行归纳总结。对非选择题,要求学生不要只讲速度不讲质量,要学着规范地写出自己的答案,老师一边检查一边及时提出意见,指导学生组织答案。通过这些实战演练来提高学生答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高考政治复习中,一定要根据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搞好第一轮复习,要有耐心、细心、爱心和信心,力争又好又快地搞好第一轮复习。
【参考文献】
[1]郭显斌.2007考试大纲例话[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2]金春善.浅谈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1).
[3]刘志莉.巧用亲和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效率[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6).
高考政治复习,一般分为三轮。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对书本知识点进行梳理,同时要求考生尽快熟悉考试模式、特点及要求,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及思维方式作出及时的调整。笔者在近几年高考复习中,认真阅读相关复习资料,虚心向前辈学习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发现一些问题,刚开始还能按部就班地复习,但越到后面就越跟不上进度,尤其是第三轮复习,几乎是草草收场。到最后,学生是基础知识囫囵吞枣,材料理解不到位,运用能力欠佳。究其原因,是忽略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三轮复习,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是可以有序完成的,但对于边远民族学生和老师来说,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边远民族学生生活范围闭塞、视野相对狭窄、基础知识较差、发散思维缺乏,这导致他们在信息来源、材料理解、表达想法、组织答案等方面都需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而高考政治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考核目标对他们来说是一样的。虽然最终要在同一条线上一比高下,但在复习过程中却没有必要一成不变地来做。我们可以将三轮复习缩减为二轮,将第二轮专题复习和第三轮模拟训练的部分内容融入第一轮复习中,把第一轮复习搞得更扎实些,让学生复习一个知识点,就记住一个知识点,学会运用这个知识点,并提高答题能力。高考政治复习中,老师的教学对学生成绩能否提高影响较大。针对边远山区民族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在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中,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掌握
高考复习过程中,学生虽对内容已有所了解,但由于时间已久,需要“温故而知新”。天长日久,科科都在重复,学生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这就需要老师采取不同方法,增强学习兴趣。在复习过程中,用学生感兴趣的事引入课堂,偶尔加点笑话、小故事,让学生在笑声中掌握知识。对知识点复习务必要做到全面,民族学生由于自身基础较差,理解力相对较弱,在学习时付出的就要多,如果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能省就省,只讲历年考的重点内容,而学生以为老师没讲的就是不考的,就会形成知识盲点。因此,在带领民族学生进行复习时要面面俱到。在第一轮复习中,复习一个知识点要联系其他知识点,复习完一课内容要进行归纳,让学生抓住主干知识,对该部分知识形成一个体系。如在复习高二哲学常识时,先告诉学生整体知识构成,告诉学生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先形成整体影响,再逐步对知识细节进行讲解。当复习完第一课后,再对唯物论知识进行梳理。复习完所有哲学内容后,再让学生回忆、梳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人生观、价值观等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每节课须掌握的专业术语,必须明确告诉学生,并在课堂上完成对知识的识记。多记抢先机,大脑没有内存,又怎么提取库存答题。所以,上课时宁愿停两分钟,让学生记清楚要掌握的知识,也不能看一眼即过,下课后成过往烟云。培养学生的瞬时记忆,再在下一节课上强化,这样反复几次,就让学生巩固了知识。
二、关注时政知识,增加信息容量
民族学生一般家境贫寒,家校相离甚远,获取书本外知识的渠道较少。在信息化时代,面对高考这一把尺子,他们确实处于相对劣势。为此,政治老师必须在教给他们课本内容的同时,还要宣传时政方针、政府对公众的部分行为、社会治安以及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部分事情,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会用所学的政治知识来分析国家社会发生的大事、身边发生的小事。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必须逐步扩大学生的信息面。民族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弱,若不提前强化,到第二轮复习才突然全部塞到脑子里,将导致思维混乱、消化不良。
三、关心学生动态,适时沟通心理
古人说“穷则思变”,事实确实如此,民族学生很想改变家庭、自己的贫穷状况,想法是好的,但也增加了思想包袱。他们常“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苦了,累了,但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有人说,时间是挤出来的;也有人说,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他们不知如何指导自己的行为。不如意的结果向他们的耐性挑战;失败向他们的上进心挑战,自卑向他们的自信挑战……这就带来了更多的心理问题。部分孩子天天都在想,学不好怎么办?那会对不起父母,对不起亲人,对不起……正是这种心理,给他们学习成绩上升的空间带来制约因素。这就要求政治老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应懂得一点心理学,让学生放下包袱,轻松参与教学,应对高考。曾有一女同学由于压力太大,从早到晚都舍不得把书放下,上课要将老师的每句话都记下来,每天拼命看书,看得眼花头疼,也还在看。可成绩始终不太理想。她说,全家人所有的希望都在她身上,她考不上就没法活下去,就对不起所有的人。而家里又很困难,她每天只能随便吃点,导致营养不良。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就随时关注她,不断做思想工作,帮助她减轻压力。后来事实表明,教师的这种关注和帮助作用非常大。
当然,除了学习上的压力外,家庭、生活所带来的问题也得解决。一次,有学生找我说他们班一同学打算不读书了,要外出打工,同时还抱有报复其女朋友及女朋友的好朋友的想法。据同学反映,该生有“我对得起天下人但天下人对不起我”的想法,起因是谈恋爱受了挫折,向家长要钱又受到父母批评。但父母从未拒绝过给钱,而且都是按时寄钱给他的。听到这一消息,我忙到处找人。我找到他后,他第一反应就是狠狠地瞪了一眼带我去的同学,并明确告诉我说,他谈恋爱是很正常的事情。我是在一所大学附近找到他的,于是就让他陪我到那所大学的校园里谈谈。一谈就是五个小时,而那学生也由起初抵制和我说话到主动谈他自己,最后他自己认识到父母对他是好的,从没少给过他要的钱,只是让他学会有计划地用钱。同时,他也认识到不能去伤害别人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人。回来读书后,成绩还提高不少。作为老师,不仅方法要得当,还得付出爱心、耐心和时间。
四、培养良好习惯,提高答题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保障。有些同学成绩不好就是因为他从小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民族学生,原本就欠缺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习习惯上更是滞后。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尤其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让学生上课学会做笔记、将教材上的专业术语勾画出来、适时归纳整理资料、合理安排时间、规范答题等。这些习惯需要老师不断培养、强化。尽量做到每节课在讲完一个或部分教材内容后都进行解题训练和指导,展示几个选择题、一至两个非选择题。讲解过程中,注重对同类型的题目的解答思路进行归纳总结。对非选择题,要求学生不要只讲速度不讲质量,要学着规范地写出自己的答案,老师一边检查一边及时提出意见,指导学生组织答案。通过这些实战演练来提高学生答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高考政治复习中,一定要根据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搞好第一轮复习,要有耐心、细心、爱心和信心,力争又好又快地搞好第一轮复习。
【参考文献】
[1]郭显斌.2007考试大纲例话[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2]金春善.浅谈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1).
[3]刘志莉.巧用亲和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效率[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