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讨论的实施策略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wpw87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讨论,作为教学的一般方法,符合课改要求,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彼此沟通与交流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相互启发,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尝试表达的习惯,便于教师把握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调整教学策略,灵活施教。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讨论,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就我个人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和做法。
  
  一、目的明确
  
  课堂讨论的着重点不是讨论的结果如何,而在于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讨论的习惯,充分暴露学生的想法(思维)。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什么问题、何时让学生讨论,教师应有明确的目的,或为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或为加强知识间的沟通等。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讨论问题的选择应遵循小而具体、新而有趣、有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等原则。
  
  二、把握时机
  
  时机是具有时间性的机会,是事物发展的连接点和转化的关节处。所以,要搞好课堂讨论,还需善于捕捉讨论的最佳时机。常见的最佳时机有:
  1.当需要突出重点时
  课堂教学必须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做到重点突出,而组织课堂讨论,则是突出重点的方法之一。这样不仅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而且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当需要扩展和深化知识时
  课堂教学要“抓纲靠本”,但这绝不意味着照本宣科。课本中的有些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予以扩展和深化,以启迪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3.当学生的认识普遍发生偏差时
  学生学习中产生的认识偏差(或错误),来源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利用它引发讨论,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纠正学生的错误具有特殊作用。
  4.当教师的提问出现“卡壳”时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认知结构等智力因素的制约和注意、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出现“卡壳”的现象并不少见。遇到这种情况,教师既不能一手包揽,也不能“穷追猛打”,更不能冷言相讥,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达到使“卡壳”学生茅塞顿开的目的。
  5.当学生的思维处于“低谷”时
  课堂教学的构思和组织,要以启迪学生思维为中心。一节课40分钟,学生的思维并非时刻都处于亢奋状态,而是有张有弛,高低起伏的,一旦发现学生的思维处于“低谷”时,可及时组织讨论,将学生的思维重新推向高潮,以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教学节奏。
  
  三、把握火候
  
  组织讨论时,教师要把握好火候,可以概括为四度,即梯度(如设置知识台阶)、跨度(如知识块之间的联系)、深度(如要求的难易)、密度(如容量的多寡)。教师要不断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不断地提醒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引导他们去与新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
  
  四、形式多变
  
  讨论的形式应根据教学实际变化,可以是指导式讨论,就是教师结合教学目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坐在一起,就教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教师则不时地参与讨论,或作一些提示、释疑;也可以是自主式讨论,就是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后,让学生自学教材,自己发现问题,并进行自由式的讨论,寻找答案。在组织学生讨论时,教师应指定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记录、归纳本组学生的意见,分组讨论后,还应让各组进行交流,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此外,也可以分成两组,就某个问题进行辩论。
  
  五、延缓评价
  
  在讨论中,教师要尽可能延缓评价,在学生思路穷尽之时,切不可“强行”向学生推出标准答案。在找出最佳方案之前,应让“劣质”方案充分表演。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讨论的过程上,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学会反思、归纳和总结,提高自我评判能力。评价的语言应精练,要切中要害,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应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六、氛围宽松
  
  为使讨论顺利开展,教师应把自己的外在权威隐藏起来,适当“稚化”,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相处,以与学生同样的好奇、同样的兴趣、同样的激情,融入学生中间,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甚至带有幽默意味的氛围,使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从而让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将思维发散开来,动脑、动手并动口,大胆地发表对所议问题的看法。学生在讨论中,受到教师、同学的尊重,其所思所想就能得到充分的阐释与交流,得到民主平等情境下的修正、提高,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动性,充分感受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出恰当的讨论问题,精心设计讨论运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而使讨论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作者单位:湖北省沙洋县后港小学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