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著作《谈美》论述了与美相关的许多问题。阅读后,我对于移情作用和科学与美这两点有些许想法, 结合这两点谈谈我对美和美学的理解。
【关键词】:《谈美》;移情作用;科学与美
“为什么灵魂寻求美?这是不可问也不可答的。”愛默生这句话道出了我心中对美这个字最直接的想法。读过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之后,我对美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想法,也依然有很多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地方,心中有些许想法却又显杂乱琐碎,大概正映证了那句“美是难的”,只好用朱先生的“慢慢走,欣赏啊”勉励自己,希望自己能够在不断的欣赏和学习中慢慢提升对美的领悟力。
朱先生的《谈美》中,很多关于美、美学的大道理,他都能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句娓娓道来,在具体细致又不失幽默的比喻中增加人对美的认识。这本能够体现出他早期美学思想的书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关于“欣赏美”的问题,带读者领略了什么是美感,美感表现为怎样的状态。同时还区分了美感和快感、联想、考证批评的不同之处。第二部分着重讲了美的创造方面问题,谈论了艺术创造和游戏、情感、格律、模仿、灵感等各方面的关系。将这两者结合,便形成了一种艺术和人生的关系,朱先生在最后一章提出了人生的艺术化问题。
整本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伴有一点自己不成熟见解的地方例举如下两处:
一、移情作用
第三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中,朱先生通过庄子和惠子争辩鱼之乐的问题和“花是红的”问题引出了“移情作用”一说。暂且不讨论西方移情说内容以及朱先生对西方移情說的评价等问题,单用本书中朱先生的话来阐释移情作用就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它和美感经验有着密切联系。在美感经验中,要想达到一种真正的美感体验,就得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如果能够达到这种境界,那么移情作用很容易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
在我看来,移情也可以说成是“通情”,就是物和我之间彼此情感的互通有无。不论是物移情于我,还是我移情于物,两者在同一时刻的美感体验中应该是即时双向的,一个人全神贯注于体验美上时,可以忘记我和物的分别,当这种主体转移发生的时候即是主体感情互通的时候。所以说我认为移情也可以说成通情。虽然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但我认为当一个人全心投入到对鱼的欣赏中去的时候,他会将自己在那个时刻的快乐或悲伤之情不自觉的带入到观察对象——鱼的身上,在这一时刻里,鱼就是他,他就是鱼。这样一种境况下,是可以说”我非鱼,但我可知鱼之乐或悲“的。是的,很多人会说,这太过于主观了,鱼这种低等动物怎么可能有情绪呢?这些情感都是人臆想出来的罢了。相似的,这个世界上很多事物本身的存在是不带有任何情感色彩的,人将自己的情感强加在物身上,并称之为美,这做法太过于个人主观化了。但是我想,正如朱先生所说,美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按照我个人的理解,直白的将此说为美就是主客观的统一。美的产生必然是要有物和人情两方面的因素,非要把物本身拿出来看的话肯定会缺少很多美的生成要素,这时候就凸显出另一方面的重要性了,即主观因素。美的产生很重要的程度上就是源于人将自身情感投射到物上,让物感我之所想,也正因此,才有了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虽然这一千个哈姆莱特都不一样,但是在每个人的心中,属于自己心中的那个哈姆莱特都是美的。同样的,就算鱼本身没有任何情感,但是甲看鱼是高兴的,乙看鱼是悲伤的,他们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鱼,这就足够带来属于他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美感体验,这也算是美存在的某种意义。
再来说说移情作用和美感经验及其所带来的陶冶性情。朱先生在书中区分了这二者,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其实也就是上一段所说的物我同一的境界。正如朱先生所说“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功效。”因为心中有美,心灵受到美的洗涤浸润,所以人的心灵可以得到某种意义上的净化和升华。这种升华带来的则是除却功利之外的对生活和生命的纯体验。过去我常常会有这种感觉的存在,但不知是什么,现在阅读了朱先生的书,总算有了些许领悟,这就是美的力量。这种感觉就仿佛是前一秒坐在教室里为听不懂的题而发愁焦虑,偶然间抬起了头望向窗外,发现从这个四五楼高度的窗户向外望去,映入眼帘的一半是湛蓝如洗的天空和浮云,一半是随风摇曳的柳树枝头。这两种事物比例恰好的嵌在一扇窗里,那一刻真的是恨不得让自己飞出窗子,躺在树梢上感受天空的拥抱和微风的亲吻,伸个懒腰,打个滚,眯着眼睛享受大自然的馈赠。虽然知道这并不可能真的实现,但在那一刹那真的会有一种自己正亲身经历的感觉,于是从头到脚都立刻舒畅起来,烦恼也一下散去。这种体验大概就是因为移情作用带来的美感经验,从而得到的性情的陶冶把。现在想来,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时刻了,听到一首好歌时禁不住扬起的嘴角,看到温馨的电影时忍不住落下的泪,走进乡间小道时口中哼着悠扬的曲调,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美,归功于美。
二、关于科学和美
接下来想说说的这点是我读完《谈美》以后存在的一点疑虑——关于科学和美。 朱先生在第一章就阐释了科学态度和美感态度的不同。科学的态度是纯粹客观理论的,完全的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丢开,去探求真理。在科学态度中,观者的注意力不是专注在事物本身上的,事物的意像也不是独立的、绝缘的。而美感的态度则正好相反,注意力的集中和意向的孤立绝缘是美感态度的最大特点,美感态度是以美为最高目的的。而科学态度则是以真为最高目的的。显然这两者是不同的。而在最后一章《慢慢走,欣赏啊》里,先生又说“所以科学的活动也还是一种艺术的活动,不但善与美是,科学与美也并没有隔阂。”读过这句话我又觉得朱先生是认为科学穷其根本就是美。我正是在这两处产生了疑虑。科学态度引领着科学,科学态度和美感态度又是不一样的,那么最后科学到底如何就成为了美呢?当我们说一种科学已经是美的时候,这个科学还是真正的科学吗?朱先生第一章就区分了真、善、美,却又在最后一章将所有都纳入到美的范围内,让我有些许疑虑,这样一来,他物和美的区别还存在着什么意义呢?如果将所有都纳入到美的范围内,会不会将美看的太过于庞大了呢?
我个人认为,科学是带有美感的,但并不应该说科学就是美,它只是带有美的一些因素。或者说,美是具有科学形态的,这种形态包含在美中,但并不能说就是美本身。因为它主体毕竟与美是有差别,或者可以说有较大的差别的。说到这又想到什么是科学的美感呢?或许就是陈景润的老师在形容数学之美时说的“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又或者是用慧眼揭开大地的面纱,掀开山石的盖头,从中发现五光十色、斑驳迷离的地质标本的地质科学等等。这些科学门类都带有属于自己独特标志的美感,这不是美本身,却又不妨碍它们自身蕴含着无限的美。
美的确是某种意义上的“无所为而为”,人们欣赏美,学习美,感受美,都是出于生命意识的本能,而不是功利性的。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你越功利,世界对你越神秘。同样的,人越功利,心中杂念越多,美就对你越神秘。慢慢走,欣赏美。用纯粹的心去寻求美,这个世界就处处都是美。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美》,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关键词】:《谈美》;移情作用;科学与美
“为什么灵魂寻求美?这是不可问也不可答的。”愛默生这句话道出了我心中对美这个字最直接的想法。读过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之后,我对美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想法,也依然有很多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地方,心中有些许想法却又显杂乱琐碎,大概正映证了那句“美是难的”,只好用朱先生的“慢慢走,欣赏啊”勉励自己,希望自己能够在不断的欣赏和学习中慢慢提升对美的领悟力。
朱先生的《谈美》中,很多关于美、美学的大道理,他都能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句娓娓道来,在具体细致又不失幽默的比喻中增加人对美的认识。这本能够体现出他早期美学思想的书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关于“欣赏美”的问题,带读者领略了什么是美感,美感表现为怎样的状态。同时还区分了美感和快感、联想、考证批评的不同之处。第二部分着重讲了美的创造方面问题,谈论了艺术创造和游戏、情感、格律、模仿、灵感等各方面的关系。将这两者结合,便形成了一种艺术和人生的关系,朱先生在最后一章提出了人生的艺术化问题。
整本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伴有一点自己不成熟见解的地方例举如下两处:
一、移情作用
第三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中,朱先生通过庄子和惠子争辩鱼之乐的问题和“花是红的”问题引出了“移情作用”一说。暂且不讨论西方移情说内容以及朱先生对西方移情說的评价等问题,单用本书中朱先生的话来阐释移情作用就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它和美感经验有着密切联系。在美感经验中,要想达到一种真正的美感体验,就得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如果能够达到这种境界,那么移情作用很容易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
在我看来,移情也可以说成是“通情”,就是物和我之间彼此情感的互通有无。不论是物移情于我,还是我移情于物,两者在同一时刻的美感体验中应该是即时双向的,一个人全神贯注于体验美上时,可以忘记我和物的分别,当这种主体转移发生的时候即是主体感情互通的时候。所以说我认为移情也可以说成通情。虽然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但我认为当一个人全心投入到对鱼的欣赏中去的时候,他会将自己在那个时刻的快乐或悲伤之情不自觉的带入到观察对象——鱼的身上,在这一时刻里,鱼就是他,他就是鱼。这样一种境况下,是可以说”我非鱼,但我可知鱼之乐或悲“的。是的,很多人会说,这太过于主观了,鱼这种低等动物怎么可能有情绪呢?这些情感都是人臆想出来的罢了。相似的,这个世界上很多事物本身的存在是不带有任何情感色彩的,人将自己的情感强加在物身上,并称之为美,这做法太过于个人主观化了。但是我想,正如朱先生所说,美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按照我个人的理解,直白的将此说为美就是主客观的统一。美的产生必然是要有物和人情两方面的因素,非要把物本身拿出来看的话肯定会缺少很多美的生成要素,这时候就凸显出另一方面的重要性了,即主观因素。美的产生很重要的程度上就是源于人将自身情感投射到物上,让物感我之所想,也正因此,才有了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虽然这一千个哈姆莱特都不一样,但是在每个人的心中,属于自己心中的那个哈姆莱特都是美的。同样的,就算鱼本身没有任何情感,但是甲看鱼是高兴的,乙看鱼是悲伤的,他们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鱼,这就足够带来属于他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美感体验,这也算是美存在的某种意义。
再来说说移情作用和美感经验及其所带来的陶冶性情。朱先生在书中区分了这二者,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其实也就是上一段所说的物我同一的境界。正如朱先生所说“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功效。”因为心中有美,心灵受到美的洗涤浸润,所以人的心灵可以得到某种意义上的净化和升华。这种升华带来的则是除却功利之外的对生活和生命的纯体验。过去我常常会有这种感觉的存在,但不知是什么,现在阅读了朱先生的书,总算有了些许领悟,这就是美的力量。这种感觉就仿佛是前一秒坐在教室里为听不懂的题而发愁焦虑,偶然间抬起了头望向窗外,发现从这个四五楼高度的窗户向外望去,映入眼帘的一半是湛蓝如洗的天空和浮云,一半是随风摇曳的柳树枝头。这两种事物比例恰好的嵌在一扇窗里,那一刻真的是恨不得让自己飞出窗子,躺在树梢上感受天空的拥抱和微风的亲吻,伸个懒腰,打个滚,眯着眼睛享受大自然的馈赠。虽然知道这并不可能真的实现,但在那一刹那真的会有一种自己正亲身经历的感觉,于是从头到脚都立刻舒畅起来,烦恼也一下散去。这种体验大概就是因为移情作用带来的美感经验,从而得到的性情的陶冶把。现在想来,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时刻了,听到一首好歌时禁不住扬起的嘴角,看到温馨的电影时忍不住落下的泪,走进乡间小道时口中哼着悠扬的曲调,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美,归功于美。
二、关于科学和美
接下来想说说的这点是我读完《谈美》以后存在的一点疑虑——关于科学和美。 朱先生在第一章就阐释了科学态度和美感态度的不同。科学的态度是纯粹客观理论的,完全的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丢开,去探求真理。在科学态度中,观者的注意力不是专注在事物本身上的,事物的意像也不是独立的、绝缘的。而美感的态度则正好相反,注意力的集中和意向的孤立绝缘是美感态度的最大特点,美感态度是以美为最高目的的。而科学态度则是以真为最高目的的。显然这两者是不同的。而在最后一章《慢慢走,欣赏啊》里,先生又说“所以科学的活动也还是一种艺术的活动,不但善与美是,科学与美也并没有隔阂。”读过这句话我又觉得朱先生是认为科学穷其根本就是美。我正是在这两处产生了疑虑。科学态度引领着科学,科学态度和美感态度又是不一样的,那么最后科学到底如何就成为了美呢?当我们说一种科学已经是美的时候,这个科学还是真正的科学吗?朱先生第一章就区分了真、善、美,却又在最后一章将所有都纳入到美的范围内,让我有些许疑虑,这样一来,他物和美的区别还存在着什么意义呢?如果将所有都纳入到美的范围内,会不会将美看的太过于庞大了呢?
我个人认为,科学是带有美感的,但并不应该说科学就是美,它只是带有美的一些因素。或者说,美是具有科学形态的,这种形态包含在美中,但并不能说就是美本身。因为它主体毕竟与美是有差别,或者可以说有较大的差别的。说到这又想到什么是科学的美感呢?或许就是陈景润的老师在形容数学之美时说的“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又或者是用慧眼揭开大地的面纱,掀开山石的盖头,从中发现五光十色、斑驳迷离的地质标本的地质科学等等。这些科学门类都带有属于自己独特标志的美感,这不是美本身,却又不妨碍它们自身蕴含着无限的美。
美的确是某种意义上的“无所为而为”,人们欣赏美,学习美,感受美,都是出于生命意识的本能,而不是功利性的。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你越功利,世界对你越神秘。同样的,人越功利,心中杂念越多,美就对你越神秘。慢慢走,欣赏美。用纯粹的心去寻求美,这个世界就处处都是美。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美》,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