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美术课堂色彩教学的方法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tinyjack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型、构图、色彩是儿童画创作的基本要素,虽然美术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低段学生色彩学习方面的要求仅仅是能认识12种以上的颜色。但是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学生肯定要使用到色彩。如果对于色彩的教学仅仅停留在认识色彩而不涉及使用方法的教学,会影响学生色彩表现能力的发挥和提高。
  小学低段学生的色彩学习基本停留在感性层面:专业的美术用语他们难以理解;技巧性的上色方法他们难以掌握。所以,使美术专业用语形象化,对涂色技巧进行难度分解是低段学生色彩教学的关键。
  一、形象的比喻,生动诠释色彩教学中的专业用语
  低年级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进行色彩教学一定要把教学中的专业用语转换成他们所熟悉的动作或事物的名称,但是所选择转换的动作或事物一定要与专业用语在意义上有强烈的共性,这就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进行实践和思考。
  1.摆涂——荡秋千涂法
  初学的学生首先要学习色彩的摆涂,为了让学生能记住摆涂的动作,可以把来回摇摆的涂色动作跟学生喜欢的游戏“荡秋千”联系起来。当然,对于“荡”的方向还是要进一步地说明:“荡秋千”的方向是不变的,但是在涂色的“荡秋千”中,可以左右荡,可以上下荡,也可以斜着荡,总之,哪个方向涂着顺手就朝哪个方向荡。有了这个比喻,学生很快掌握了摆涂的技巧,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力量的均匀分配、“荡”的速度以及如何在“荡”时控制范围都是需要具体指导和长期训练才能控制好的。
  2.色块边线——筑围墙
  由于学生的年龄限制,手和脑还没有达到完全协调的状态,因此,总会出现涂色出轮廓线的情况。如果对这种情况不加干预,儿童画的画面效果始终会粗糙、模糊。这时就可以用“筑围墙”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荡秋千之前先要用铅笔画边线筑一道围墙,围墙要筑得牢固就要用力些,筑得厚一些。围墙筑好了就可以在里面尽情地荡秋千了,但也要小心,千万不能在荡秋千的时候一脚把围墙给踢破了。教师的讲解如果伴随着示范,学生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3.混色——射箭涂法
  混色是把两种颜色自然衔接的涂色方法,但是初学的学生往往会将两块颜色拼接。衔接和拼接最大的区别是后者两块颜色中间会有明显的分界线。在涂色中色彩的衔接比拼接更具有整体性,比较适合低段儿童使用。要将两块颜色自然衔接,中间没有分界线,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射线的笔触涂色,但是低段学生没学过射线,要让他们理解这样的笔触就要借鉴于“射箭”这个动作。笔尖抵住“围墙”一端,向另一端射箭,中间就出现了两种箭相互交错的情景,这种情景就是混色的效果。当然混色涂法也有各种方向:上下混色、左右混色、斜角混色、里外混色、无序混色……随着教师情景化的叙述和演示,学生能轻松地学会混色的涂色方法。
  4.色相渐变——彩虹混色
  学生学会了混色的涂法,但是对于哪两种颜色一起混色却没有概念。事实上,这种两色衔接互透式的涂法并不适用于任何两种颜色,一般来说,在色相环中的相邻色或相间色才能混出比较好的效果,但是低年级的学生根本没见过色相环,也不清楚色相环中颜色的关系,要让学生运用好混色只能借助他们所熟悉的彩虹的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中相邻两色间都可以进行混色,并把这些混色称为“彩虹混色”。
  5.明度渐变——深浅混色
  有了色相渐变的基础,明度渐变很容易让学生理解,但是明度的概念学生并不清楚,反倒说同一种颜色逐渐加深排列或逐渐变浅排列学生更清楚。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深浅混色的印象,可以让学生练习从颜色工具中拿出多组深浅混色的颜色,例如粉红、玫红、深红或草绿、翠绿、深绿。
  6.深中浅——大哥、二哥、小弟
  不管是彩虹混色还是深浅混色,在混色过程中都会涉及色彩的深中浅三个层次,为了混色的效果明显,涂色的顺序一般是从深到中再到浅。为了让学生记住这个顺序,可以把深、中、浅的颜色层次比喻为大哥、二哥和小弟。涂色就像干活,当然要岁数大的大哥先来,小弟最后。有了这个比喻,学生的混色顺序就不会弄错。
  二、循序渐进,递进式地掌握色彩知识
  随着学生色彩知识的积累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色彩运用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但是,提高的幅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教学中根据学情及时调整学期教学目标,从教材出发,把色彩学习的要求与相关课目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达到学习的均衡发展。
  1.运用几何图形学习涂色块
  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于涂色训练,可以把造型简化到单一的几何图形: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方块,或者是不规则图形,这样就更能强调出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均匀地摆涂和细致地边线处理。浙教版第一册第二课《色彩魔法》就可与以上教学内容相结合。有了一定的涂色块基础后,可以进一步在教学中进行运用:指导学生处理好多个色块相拼接时色块的涂法,颜色选择;色块与线、点的结合……浙教版第一册中《我心中的太阳》就为涂色块运用提供了恰当的应用时机。
  2.运用螺旋图形学习涂混色
  与学习涂色块一样,学习涂混色也需要一个造型简洁且适合多种颜色首尾相接混合练习的图形,螺旋形就是最为适合的图形。如果较快地掌握了混色的方法,螺旋图形可以少画几圈,如果一下子掌握不了的,就多画几圈加强练习的量。美术教学无论多单一的教学内容都要尽可能体现出审美性。无论是彩虹混色还是深浅混色,表现在一个个大小不一的螺旋体上都会呈现出绚烂的画面效果,让学生深深地喜欢上混色的涂法。
  3.运用课堂铺垫练习学习各种方向的混色
  决定混色涂法效果的除了选择的颜色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混色的方向。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是上下混色、左右混色、斜角混色、里外混色,这些混色方向可以让学生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就学习,而比较难以掌握的“无序混色”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放在一年级或二年级教授。浙教版第二册的《各种各样的树》和《热带鱼乐园》都是可以让学生尝试各种混色方向的教学课目。
  4.运用立体观察和假设推理学习“光影混色”
  相对于混色的种类和方向,光影混色是一种全然不同的混色方式,很难用种类或者方向来诠释它,只能说它的深浅变化都依据客观的光源。正因为它的写实性,观察和写生是掌握它的最好方法。浙教版课例《蘑菇家园》就适合于光影混色的学习。如果同时观察多个蘑菇的明暗,还能表现出整体性的光影混色效果。
  立体观察可以将明暗真实地展现出来,但是在实际绘画过程中,不可能所有的造型都得到实际观察,那就只能依靠假设光源的分析推理,即向着光源的地方会明亮,明亮的地方也有颜色差异;背着光源的地方会阴暗,阴暗中也会有色彩差别(随着年级的升高,可以分析得更细致)。学生在学习之初会出现明暗分布错乱、光源位置游移不定甚至混淆了造型结构的情况,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观察欣赏力度的加强,学生在绘画中会越来越多地考虑光线的问题,这也便于衔接小学中高段甚至是中学的美术教学。
  有道是“教无定法”,但是“无定法”绝不是“无法”,更不是教学上的不作为。把基础性的色彩知识简单化、趣味化、实用化地传授给低年级的学生,让他们一步步看到自己在色彩运用中的进步,从而获得成功体验,这是最为关键的。
其他文献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道德知识能否内化为道德观念,能否升华为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他们情感的投入程度。而情感体验是一个精细的、独特的精神过程,因此要特别关注学生心理过程的质量,关注审美感知是否充分,关注情感体验是否深刻。教师如何引入这些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素材,如何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深刻,这都需要每一位品德教师能够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和经验,巧妙地在品德课堂上渗透生活素材,激发学生情感,让课堂充满馨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学生才会去学,主动学,乐意学。学习的过程也将是快乐的。然而,在有些学生眼里,美术可不是他们感兴趣的一门课程。美术教师得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设法避免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技法的提升,是不可忽视的一面。运用“大小课”的方式进行训练,大课就按照教学目标来完成;小课安排作业完成较好的学生进行第二次以技法为重点的训练,而后进生则以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大课的作业,熟悉上节课的一些技法。这
【正】从小到大,凡是上过学的孩子,都知道校长"最大",全校师生都得"听"校长的。至于听什么?孩子们很模糊,大多校长的声音传到孩子们的耳朵里,都来自教师的声带。直接面对原声
一、问题提出  “Do a survey” ——“做调查”是小学英语课堂常见的活动,调查内容一般和学生生活比较贴近,话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容易产生真实的信息交流。所以,调查活动成为了小学英语课堂上既能体现小组合作,又能体现语言运用的常见活动。  课堂中的调查活动,有些是教材本身安排的,有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自己设计的。但是在平时的听课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调查活动时,
本文对云南第十一届新剧节(目)展演的舞蹈(歌舞)类节目进行整体性综合论析,主要落点于节目内容、形式、艺术风格的不同特性,重点放在阐释各节目的创作主旨、内涵、形式、创新点、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