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人类祖先第一次将狩猎得到的动物羽毛插在头上,将拾到的漂亮石头串在一起挂在身前,用自然界得来的染料描画自己的身体……人类追求美、认识美的历史也由此开始。美在人类历史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和文化,会产生千差万别的美的符号(Beauty Icon),而自从柏拉图提出“美是什么”的千古疑问,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美学家们……就一直苦苦追寻着这个问题的答案。
人们研究出荷尔蒙和肾上腺素是如何影响人类产生美的感觉、计算出了0.618的美的黄金比例,甚至用电脑模拟出“最美的脸”……但是,仍然没有任何人能够通过任何手段强迫人们认为某一个事物“美”,除非这就是他/她的本意。
或许对于美,人类能够做的只是记录和追寻。
近日,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美学编年史——《十万年的美》在法国完成。该书的编纂自2006年启动,历时4年时间完成。该书由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哲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Michel Serres担任学术总监,人类学家Elisabeth Azoulay任主编,法国伽里玛(Gallimard)出版社出版发行,由欧莱雅企业基金会发起并提供全程支持。
《十万年的美》全书共分五卷,《史前卷》、《上古卷》、《古典卷》、《现代卷》和《未来卷》。书中集合了来自35个国家300名各领域专家对美的观点,讲述了人类在各个时期和各个文明阶段中对美的探索与追求,从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的高度,完整地诠释了美在推进人类文明中卓越的影响力。
曾经与现在:美即文明史
无论是埃及、希腊,还是中国、印度,抑或是两河、罗马,起源于世界各地的古老文明几乎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妆容、发型、服饰、装饰品……每一个文明也有着自己对美独特的偏好,比如古印度文明以女子的宽臀微胖为美;古埃及文明却以修长苗条为美;希腊人注重控制曲线;罗马人却喜欢丰满健美……但是,各个文明对美的着迷几乎如出一辙。
而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科学技术在人类追求美的进程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镜子无疑是一项伟大的发明,由此,人们开始享受由美带来的身心愉悦,同时也敦促人们要变得更美。
世博会历来是展示人类文明的舞台,而科技创新也从未与美脱离干系。在1855年举办的第二届巴黎世博会上,化学领域的成就大放异彩。所有出席世博会的君主中,维多利亚女王成为最受瞩目的明星,她那紫红色调的袍子令旁观者着迷,因为此前从来没人穿过这种颜色的衣服。
这容易理解,因为这件织物是用刚刚发明出来的合成染料“苯胺紫”染色的。很快,化学颜料就迅速开始了在服装、珠宝以及化妆品领域的使用。
随着电灯的发明以及镜子的更加普及,人们对于身体的关注和完美外表的期待逐渐提高。皮肤的瑕疵要求被清洁、淡化和清除,而装扮不能再粗糙。于是清洁和美容活动开始大面积的商业化,便携式化妆品无孔不入地进入人们的生活。
摄影和摄像技术的出现,使得美得到了记录和延伸。美的符号和标准开始传播和蔓延,从壁画中的缪斯女神、维纳斯的美丽雕像、微笑着的蒙娜丽莎,到银幕中的伊丽莎白·泰勒、奥黛丽·赫本,再到电脑制作出的虚拟影像……
未来:PS你的美
作为《十万年的美》一书的主编,Elisabeth Azoulay认为《未来卷》的编纂是最为困难的。因为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前沿生物科技和医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美的标准将充满更多的不确定性。未来的人,也许永远都不会衰老,也许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的身材和容貌,也许可以在出生时就选择自己的任何特征……
“我们正进入一个美的历史的新阶段,这个阶段给美带来了各种严峻的社会挑战,比如尊重多样性和公共健康以及生物技术的崛起。人们得到了空前丰富的资源,可以美化甚至是改变自己的身体。这些资源集合在一起,让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选择。”Elisabeth Azoulay说。
但是,预测未来的美真的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吗?科学家和社会学家,特别是人类学家认为其实也未必。比如,第一个着眼点可以是人口统计学,而两种主流趋势分别是人类寿命越来越长和城市化。
在富裕的社会中,人类预期的寿命可以达到100岁以上。目前世界上一半的人口都居住在城市,而且据预测,到2050年,世界上的90亿人中70%都会居住在城市。这就意味着人们会越来越多参照彼此的生活习惯,人们会在全球化的大熔炉里慢慢融合,不分彼此,这也就出现了所谓的“万国性”。
但实际上,人们会越来越不想与周围的“城市人”面目相似,因此差异性也会被尊崇和重视,人们会尝试着使自己的外表个性化。这也就会使得美的标准变得多种多样,人们的审美选择也常常会背道而驰。
第二着眼点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家们常说,个体的自我创造是没有限制的,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给这种创造提供了可能性。未来或许我们可以像现在用Photoshop修饰自己的虚拟图像一样去修饰、改变甚至创造自己的形象,比如有人会很想自己像祖先一样拥有一条尾巴。
再比如生物科技的发展,我们甚至可以创造出“新的我们”,比如人造子宫、基因选择以及无性繁殖,甚至还会出现“第三性”,这种超越了两性的混合个体将会享有更多自由,并且创造出属于“他/她/它”(或许会出现一个新的代词)的美的概念。
我们还可以有更为大胆的想象,当我们有能力去修正自己的身体,将用坏的部分替换掉的时候,年龄还会存在吗?这个观点已经超越了整形手术的能力范围,整形手术只是对外表进行处理,而这种生命组织的替换已经不仅仅是美的问题,而是“我们是否还是我们”的问题了。
总而言之,无论美会发生什么变化,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人类不久就会成为自己进化过程的主宰,人类对美的探求将会突破生物限制。科学家们正在沉迷于此,而社会学家、哲学家和人类学家们则在审视、质疑和批判着,而我们普通人在体验着……
(图片提供:欧莱雅企业基金会)
人们研究出荷尔蒙和肾上腺素是如何影响人类产生美的感觉、计算出了0.618的美的黄金比例,甚至用电脑模拟出“最美的脸”……但是,仍然没有任何人能够通过任何手段强迫人们认为某一个事物“美”,除非这就是他/她的本意。
或许对于美,人类能够做的只是记录和追寻。
近日,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美学编年史——《十万年的美》在法国完成。该书的编纂自2006年启动,历时4年时间完成。该书由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哲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Michel Serres担任学术总监,人类学家Elisabeth Azoulay任主编,法国伽里玛(Gallimard)出版社出版发行,由欧莱雅企业基金会发起并提供全程支持。
《十万年的美》全书共分五卷,《史前卷》、《上古卷》、《古典卷》、《现代卷》和《未来卷》。书中集合了来自35个国家300名各领域专家对美的观点,讲述了人类在各个时期和各个文明阶段中对美的探索与追求,从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的高度,完整地诠释了美在推进人类文明中卓越的影响力。
曾经与现在:美即文明史
无论是埃及、希腊,还是中国、印度,抑或是两河、罗马,起源于世界各地的古老文明几乎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妆容、发型、服饰、装饰品……每一个文明也有着自己对美独特的偏好,比如古印度文明以女子的宽臀微胖为美;古埃及文明却以修长苗条为美;希腊人注重控制曲线;罗马人却喜欢丰满健美……但是,各个文明对美的着迷几乎如出一辙。
而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科学技术在人类追求美的进程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镜子无疑是一项伟大的发明,由此,人们开始享受由美带来的身心愉悦,同时也敦促人们要变得更美。
世博会历来是展示人类文明的舞台,而科技创新也从未与美脱离干系。在1855年举办的第二届巴黎世博会上,化学领域的成就大放异彩。所有出席世博会的君主中,维多利亚女王成为最受瞩目的明星,她那紫红色调的袍子令旁观者着迷,因为此前从来没人穿过这种颜色的衣服。
这容易理解,因为这件织物是用刚刚发明出来的合成染料“苯胺紫”染色的。很快,化学颜料就迅速开始了在服装、珠宝以及化妆品领域的使用。
随着电灯的发明以及镜子的更加普及,人们对于身体的关注和完美外表的期待逐渐提高。皮肤的瑕疵要求被清洁、淡化和清除,而装扮不能再粗糙。于是清洁和美容活动开始大面积的商业化,便携式化妆品无孔不入地进入人们的生活。
摄影和摄像技术的出现,使得美得到了记录和延伸。美的符号和标准开始传播和蔓延,从壁画中的缪斯女神、维纳斯的美丽雕像、微笑着的蒙娜丽莎,到银幕中的伊丽莎白·泰勒、奥黛丽·赫本,再到电脑制作出的虚拟影像……
未来:PS你的美
作为《十万年的美》一书的主编,Elisabeth Azoulay认为《未来卷》的编纂是最为困难的。因为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前沿生物科技和医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美的标准将充满更多的不确定性。未来的人,也许永远都不会衰老,也许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的身材和容貌,也许可以在出生时就选择自己的任何特征……
“我们正进入一个美的历史的新阶段,这个阶段给美带来了各种严峻的社会挑战,比如尊重多样性和公共健康以及生物技术的崛起。人们得到了空前丰富的资源,可以美化甚至是改变自己的身体。这些资源集合在一起,让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选择。”Elisabeth Azoulay说。
但是,预测未来的美真的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吗?科学家和社会学家,特别是人类学家认为其实也未必。比如,第一个着眼点可以是人口统计学,而两种主流趋势分别是人类寿命越来越长和城市化。
在富裕的社会中,人类预期的寿命可以达到100岁以上。目前世界上一半的人口都居住在城市,而且据预测,到2050年,世界上的90亿人中70%都会居住在城市。这就意味着人们会越来越多参照彼此的生活习惯,人们会在全球化的大熔炉里慢慢融合,不分彼此,这也就出现了所谓的“万国性”。
但实际上,人们会越来越不想与周围的“城市人”面目相似,因此差异性也会被尊崇和重视,人们会尝试着使自己的外表个性化。这也就会使得美的标准变得多种多样,人们的审美选择也常常会背道而驰。
第二着眼点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家们常说,个体的自我创造是没有限制的,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给这种创造提供了可能性。未来或许我们可以像现在用Photoshop修饰自己的虚拟图像一样去修饰、改变甚至创造自己的形象,比如有人会很想自己像祖先一样拥有一条尾巴。
再比如生物科技的发展,我们甚至可以创造出“新的我们”,比如人造子宫、基因选择以及无性繁殖,甚至还会出现“第三性”,这种超越了两性的混合个体将会享有更多自由,并且创造出属于“他/她/它”(或许会出现一个新的代词)的美的概念。
我们还可以有更为大胆的想象,当我们有能力去修正自己的身体,将用坏的部分替换掉的时候,年龄还会存在吗?这个观点已经超越了整形手术的能力范围,整形手术只是对外表进行处理,而这种生命组织的替换已经不仅仅是美的问题,而是“我们是否还是我们”的问题了。
总而言之,无论美会发生什么变化,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人类不久就会成为自己进化过程的主宰,人类对美的探求将会突破生物限制。科学家们正在沉迷于此,而社会学家、哲学家和人类学家们则在审视、质疑和批判着,而我们普通人在体验着……
(图片提供:欧莱雅企业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