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地理与历史和政治学科相似,常常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副科”,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一学科的教学并不重视,影响了其在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课标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中学地理已经成为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知识内容,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遗憾的是,新课程改革下,中学地理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而如何采用高质量、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正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初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如今,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这不仅为中学地理教育提供了机遇,也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教师需要改变旧的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中学地理教育一直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只是成为了知识的“容器”,有效的教学已经成为空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中学地理课堂的有效性,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有效性的方法,以期为教师提供参考。
一、科学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显著影响。信息技术以其将自然现象的视听知识与相当复杂的教材知识相结合的独特优势,成为一种高效、便捷的教学手段,成为师生们的最爱。因此,在中学地理教育中,教师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突破核心和难点知识,丰富课堂学习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在教《香港特别行政区:东方明珠》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对知识有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首先,教师可以利用Camtasia Studio软件制作以歌曲《东方明珠》为背景音乐的香港回归视频资源,展示微视频,激发学生情绪,让学生看到具有自然地理和经濟发展特色的香港,拓展学生的视野。然后,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香港的地理优势,让学生用课本中学到的有关城市土地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对香港的发展特色进行一定的分析,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综合分析香港未来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并与同伴充分互动,增强理解。最后,重播香港回归的微视频和香港近年发展的真实情况,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收集相关数据,自主学习,丰富学生学习视野。
二、构建合作性小组,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小组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科学的教学方式,能够打破现有教学方式下课堂的封闭状态,优化课堂结构,充分盘活课堂教学氛围,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中学地理教师需要改变过去统一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水平、性格特点等因素,将学生科学分组,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实现思维的冲突与互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促进共同发展。
以《中国的地形》一章为例,教育工作者可以在课前准备好中国山脉的地图,并组织竞争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重画或剪出地图。考虑到山体走向图,采用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在有一定的动机后,分组参与竞赛。分发给每个组一张中国山地的空白地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将整个地形图绘制完善,各个成员积极献言进策,看看在规定时间内,哪个小组画出的地形图最为完整,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小组竞赛活动开展,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地形记忆学习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运用生活化情境,深化学生知识理解
开设地理课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知识的应用技能,使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加深对周围世界和地理的了解。因此,中学地理教师应该为学生的活动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采用生活情境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率。中学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善于探索和联系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要素,组织更多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通过合理流畅的生活化教学设计,激励学生全面学习。
以《中国气候》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以及冬夏季风的特点和影响。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在有风的天气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操场上旗帜的方向和操场上的树受风的一面。通过一定时间的观测,让学生可以自主总结分析风向的知识,深化对季风气候的认识,得出了自己这一地区盛行风向的变化规律。在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中,教会学生积极探索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要素,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学习问题。又如,在教学《中国水资源》的时候,组织学生可以在地区内观察记录水资源的浪费情况,如家中、社区中等,引导学生探索节约用水的方法。通过生活化教学开展,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总的来说,在新课程改革的势头下,中学地理教师需要将素质教育的理念更深入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学会利用多种信息教育工具,采用更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促进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马红.论初中地理填充图册对于开展高效地理课堂的重要性[J].新课程,2020(36):38.
[2]李树龙.激发学生的动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2):30.
关键词:初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如今,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这不仅为中学地理教育提供了机遇,也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教师需要改变旧的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中学地理教育一直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只是成为了知识的“容器”,有效的教学已经成为空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中学地理课堂的有效性,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有效性的方法,以期为教师提供参考。
一、科学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显著影响。信息技术以其将自然现象的视听知识与相当复杂的教材知识相结合的独特优势,成为一种高效、便捷的教学手段,成为师生们的最爱。因此,在中学地理教育中,教师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突破核心和难点知识,丰富课堂学习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在教《香港特别行政区:东方明珠》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对知识有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首先,教师可以利用Camtasia Studio软件制作以歌曲《东方明珠》为背景音乐的香港回归视频资源,展示微视频,激发学生情绪,让学生看到具有自然地理和经濟发展特色的香港,拓展学生的视野。然后,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香港的地理优势,让学生用课本中学到的有关城市土地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对香港的发展特色进行一定的分析,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综合分析香港未来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并与同伴充分互动,增强理解。最后,重播香港回归的微视频和香港近年发展的真实情况,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收集相关数据,自主学习,丰富学生学习视野。
二、构建合作性小组,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小组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科学的教学方式,能够打破现有教学方式下课堂的封闭状态,优化课堂结构,充分盘活课堂教学氛围,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中学地理教师需要改变过去统一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水平、性格特点等因素,将学生科学分组,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实现思维的冲突与互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促进共同发展。
以《中国的地形》一章为例,教育工作者可以在课前准备好中国山脉的地图,并组织竞争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重画或剪出地图。考虑到山体走向图,采用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在有一定的动机后,分组参与竞赛。分发给每个组一张中国山地的空白地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将整个地形图绘制完善,各个成员积极献言进策,看看在规定时间内,哪个小组画出的地形图最为完整,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小组竞赛活动开展,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地形记忆学习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运用生活化情境,深化学生知识理解
开设地理课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知识的应用技能,使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加深对周围世界和地理的了解。因此,中学地理教师应该为学生的活动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采用生活情境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率。中学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善于探索和联系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要素,组织更多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通过合理流畅的生活化教学设计,激励学生全面学习。
以《中国气候》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以及冬夏季风的特点和影响。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在有风的天气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操场上旗帜的方向和操场上的树受风的一面。通过一定时间的观测,让学生可以自主总结分析风向的知识,深化对季风气候的认识,得出了自己这一地区盛行风向的变化规律。在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中,教会学生积极探索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要素,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学习问题。又如,在教学《中国水资源》的时候,组织学生可以在地区内观察记录水资源的浪费情况,如家中、社区中等,引导学生探索节约用水的方法。通过生活化教学开展,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总的来说,在新课程改革的势头下,中学地理教师需要将素质教育的理念更深入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学会利用多种信息教育工具,采用更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促进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马红.论初中地理填充图册对于开展高效地理课堂的重要性[J].新课程,2020(36):38.
[2]李树龙.激发学生的动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