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素质教育人心所向的今天,教育的目标逐渐转向以人为本,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获得发展这个理念上来。因而,很多家长和教师,不管学生做好事,还是犯错误时,谈“罚”色变,于是迁就、宠爱,不敢批评、指责;若谈上惩罚,就不是关爱了。但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因此在教育中,适当的运用惩罚手段是必要的。
【关键词】惩罚教育 必要性 理解与认识 原则 艺术
现在的家长和社会,甚至大多数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培养、教育学生,应采取的教育方式“关爱”是“常识”。然而,当老师的我们曾经都有这样的经历:个别学生教师已经无数次地引导他,要和同学团结友爱,不要骂人,不要打架……可是你的视线刚从他脸上收回来,他又一次在骂人,又一次朝着同学扬起了拳头。我们该怎么办?再比如,虽然有好多家长很看重分数,可是他的孩子不太争气,老师站在他跟前,他装模作样地写几个字,老师一转身,他不写了,结果成绩可想而知。这样的成绩,家长又会是什么样的心态呢?我们又该怎么办?
很多人认为既然是“教育”,就应该是“和颜悦色”、“润物细无声”、“循循善诱”......因而,很多家长和教师,不管学生做好事,还是犯错误时,谈“罚”色变,于是迁就、宠爱,不敢批评、指责;若谈上惩罚,就不是关爱了。其实,爱有许多种,那种孩子犯错误不去追究,不但不是“爱”,而且是最大的失误、最大的伤害!指出错误、及时疏导、适度的惩罚,这才是真正的关爱、实在的教育。
1、实施“惩罚”教育的必要性
一方面,现在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家长的注意力和爱自然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有的家庭对孩子过分的宠爱,无休止的满足,渐渐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荡不羁的性格。在孩子心中就会形成“只要我想的,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的意识,因此,只要他渴望得到的,就会毫无顾忌地去取、甚至把力所能及的事情都看成具有潜在的危险的事情,因此孩子的全部创造都是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完成,没有独立的实践机会,动手能力大大减弱。
另一方面,由于独生子女虽然在学校生活中有一定的集体生活,也常听到老师、父母教育他们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但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训练,他们还是小皇帝、家庭生活的主心骨,因此互相帮助等行为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概念,缺少真正的行动。试想,如果一味地用“表扬教育”来教育这样的孩子,只会使他们更加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甚至可能会带来以下不良的影响:一是增加孩子的依赖性。越是夸奖,孩子就越依赖大人们的选择来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是形成自己的判断;二是会剥夺孩子的自豪感。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琳•古特曼认为,那些小时候经常受大人们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入生活后很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失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再会很容易地接受大人们那种表面上的夸奖。可见只是一味表扬孩子,必然滑向溺爱的沼泽,对孩子有百害无一益,结果会害了孩子。
2、正确理解与认识“惩罚”教育
2、1 什么是惩罚教育?
一言以蔽之:是指在关爱前提下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矫治的强制措施。惩罚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应该让犯错误的孩子认识自己的过失并为之承担责任。这种教育方式是爱心关怀的另一种教育方式。惩罚,绝不等于体罚和变相体罚,更不是心灵的伤害和人格的歧视。
2、2 惩罚教育的目的
惩罚的目的不是让学生难堪,打击他们的自尊和自信,而是让他们确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和行为习惯,公共道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
首先、惩罚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否定评价。但惩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惩罚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向善。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尽管惩罚对个体行为倾向不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但它却提供了行为方向和向目标进展的信息,它要求增加行为的变异性以避免再度受到惩罚。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排除改变不良倾向,选择并保持良好倾向,择善而从。并在长期反复的实践中,将正确的行为固着定型,同化到自己的性格和人格中去,达到“长迁而不反其初则化”的教育目的。
其次,惩罚是为了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发他们的危机感和焦虑感,使他们从所犯的错误和存在的缺点中吸取教训,增加行为改进的动机强度。同时,“惩罚还能使学生用意志的努力克服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也是培养学生坚持意志性格的方法。
2、3 没有惩罚的教育不完整的教育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专制不是爱,把别人不需要的爱强加给别人,是专制;溺爱不是爱,溺爱对人是不尊重,明明你行我觉得你不行。在信任不理解的基础上,给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其实孩子就是在磕磕碰碰中长大的。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永远超出大人的想象。日本学者小原国芳反复强调:由于真正的负罪感及忏悔都使人祈求“公正的惩罚”必须用惩罚来充实教育,惩罚不是杀人,而是救人,是使人新生,使人复活。
3、实施教育惩罚的原则
在教育中,适当运用惩罚手段是必要的。因为,对于一些任性的孩子,光靠说服教育是很难奏效的,而如果对于他们的错误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无疑是对他们的放纵和怂恿,其结果是使其起来越来越任性而难以管束。所以,为了孩子的将来,在教育中,当孩子犯错误时,运用一定手段加以惩罚是完全必要的。但在运用惩罚手段的时候应该注意到如下原则。
3、1教育性原则
教育上惩罚的使用既不是一种肉体摧残,也不是一种人格侮辱、精神虐待,也不同于社会管理中强制性的惩治处罚,而是为了刺激学生的情感,使之惊醒、反思、认识、悔恨,在“消极体验”中,检讨自己的言行,树立正确的是非标准,从而使犯错误的学生得到教育转化,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可以说教育好学生既是惩罚的出发点,也是惩罚的归宿。从这一点上说,教育性是惩罚教育的根本原则。遵循这一原则要注意三点:一是惩罚只是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教育的目的,要防止出现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体罚和变相体罚。二是惩罚的力度,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心理和生理特征,正确把握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耐挫折能力,防止因惩罚过重而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三是要严格遵守《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条例,不得出现与之相抵触的现象。如不得随意开除学生等。
3、2 “集体利益”原则
关于惩罚,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只有集体利益真正被破坏,并且破坏者轻视集体的要求,公然而且有意地破坏的时候,才应当使用。”也就是说,只有严重损害了集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人的利益时,才使用惩罚。这是“集体利益”原则的第一要义。另外,惩罚要得到集体的支持,一般应在集体中进行,且由集体监督执行。这样既有于教育个人,也有利于教育集体。
3、3明确规范原则
惩罚能随心所欲,不能因教师的情绪变化任意惩罚,而应该制定规范,照章施行。学生犯了哪类错误接受哪种惩罚,如何实施惩罚——惩罚的时间、地点、执行的人员等方面都应规定清楚。比如美国的一些学校规定,一天内被批评三次就要通知家长,犯了错误要先警告再惩罚,甚至罚站几分钟,站的姿势都有明确的规定。在我国,惩罚方式一般包括批评、谴责、训导和处分、处罚。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只有在惩罚的方式内容、操作实施等方面明确要求,严格执行,才能避免烂罚和体罚,才能达到惩罚教育的效果。
3、4 “不得不罚”原则
应该说,惩罚是一种“极端的施加教育影响的方法”。它是易把握,容易产生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副作用,以至很多专家不赞同惩罚,就连主张使用惩罚的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一再提醒慎用,并规定了正确使用惩罚的六种情形。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更应谨慎从事,仔细鉴别,如遇以下两种情况不应使用惩罚或降等级惩罚:(1)初次犯错且有悔过表现的;(2)动机良好而出现过失的。另外,犯错误学生没有认识其行为危害时,或抵触情绪较大时,惩罚也要暂缓使用。
3、5 “尽可能小”原则
这里的“尽可能小”是指在统一规定的惩罚标准之内,惩罚程度尽可能小,执行的范围尽可能小。前者是因为惩罚的对象是少年儿童,其过失行为大多属自制力不强或无知所致,其身心发展的脆弱性,提醒我们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后者是从教育的角度出发,从维护犯错学生的自尊心着眼提出的。当然,这里是“尽可能小”,不是无原则地 “小”。
3、6“功补过”原则
“将功补过”原则是指在施行惩罚时,应允许或规定被惩罚学生做一些有利于集体的事。这里不是以功抵过,而是将功补过。用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话说:“做好事,起到了增强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作用,也起到了分散学生犯错误的精力,将其导向真善美的疏导作用,起到了使学生发现一个新的更强大的自我的作用。”在这个前提下,适当的罚劳动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惩罚手段,而不能一概地将其贬为变相体罚,低估其正面的教育意义。
3、7注意善后原则
惩罚无论如何谨慎仔细,都会给学生以较深刻的刺激 (哪怕是短暂的)。所以惩罚结束,而教育并没有结束。惩罚酌善后处理便显得格外重要。首先,教师要一如既往地关心爱护犯错误的学生,不让学生有失落盛,并教育集体中的其他人去亲近他,不歧视,不疏远,不便其产生孤独感。其次,教师要密切注意被惩罚者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通过观察、谈心等方式了解该生的思想状态,避免不良后果发生。另外,教师要及时捕捉犯错误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并采用表扬鼓励的方式,激发其上进的信心,塑造健全的心灵。
4、实施惩罚教育的艺术
要注意教育惩罚行为的艺术性与科学性,只有善意、友好的教育才容易被人接受,只有巧妙得体的措辞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亲其师,听其言,效其行",教师的学识、人格、道德素质无一不在影响着学生,艺术的教育惩罚,它是老师一个善意的微笑,是老师一束关注的目光,是老师一句提醒的话语,它是沁人心脾的春风,是和风细雨,滋润着学生干涸的心田;它更是一只号角,促人不断奋进。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孩子犯了错误,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实施"惩罚",严格管教,是必要的。比如:孩子性格孤僻,就应该引导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如果孩子动手能力不强,就应该鼓励他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
记得有一天下午刚上班,就有两个学生站在办公桌于前等我。看他们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就知道肯定做错事了。经过询问,了解了事情的大略。原来这两位学生在校午休时不守规矩,跟隔壁班的一位男生玩闹,别人不玩了,他们就去拍门,却不料门上的玻璃拍烂了。两人自知难逃责任,就只好乖乖等着老师的批评。
批评自然是免不了的。但批评之后,我自己也想,这种类型的批评他们自然受得多了,似乎早己有了免疫力,每次做错事之后,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做一番思想方面的检讨,态度上的表示,再在家长那里避重就轻地附和一番,就可以安全过关了。事后,错误照犯。因此,我得想个办法让他们记住教训,进行适当的惩罚。
"好吧,批评过了,我们就想办法怎样对这件事情负责了。"我对两个学生说,"谁负责将这块玻璃安装上去呢?"两个学生想了一会,一个学生表示要请家长搞。我对学生说,那玻璃是家长打破的吗?学生楞了一下,终于明白我的意思,再次表示说是自己打破的,自己找人补上去。我说那钱谁出呀,学生说用自己的钱,两个人平分。第二天是星期六,我便让他们自己伐木工,并再次提示,要他们自已去伐,不能依靠家长。(当时有一个木工帮我搞装修,但我想让学生自己去我,更能体会做错的臭味。)
星期天他们打电话告诉我,他们找了一天了,但找不到木工。我想可以适可而止了,
便告诉那个帮我装修的木工的电话号码,让他们找他帮忙。
星期一回到学校,两个学生老大远地就间我汇报说,隔壁班的把块玻璃己焕然一新了。我从他们的眼神里看不到羞愧,但同时看到了受这次"惩罚"的体会。从此之后,这两个学生就没出现同样的错误了。
在美国皮亚丹博物馆中,有两幅十分引人注目的藏画,一幅是人体骨鹊图,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是当年一个名叫约翰。詹姆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的作品。在上小学时候,有一天,他忽然想亲眼看看狗的心脏是怎样的。于是和儿个男孩偷偷地套住一只狗宰杀,把内脏一件一件地割离、观察,这只狗不是人家的,是校长家的,而是校长最喜欢的狗。校长很恼火,心想,这真是无法无天了,再说,被狗咬了怎么办?不加惩罚,绝对不行:很快,校长的处罚决定出来了:罚麦克劳德画一幅人体骨鹊图和一幅血液循环图,交给了老师。校长和老师看后都觉得他画得很好,对错误的认识比较诚恳,杀狗事件这样了结了。麦克劳德后来成了有名的解剖学家。他与医学家班廷一起,研究发现了以前人们认为开药可救的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方法。由于这项成就,1923年,他与班廷荣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麦克劳德杀掉了校长家的狗,校长却从他的不当行为中看到积极因素。校长知道,这是好奇心驱使下的行为,孩子犯了错误,给予批评处理是应当的,但是如果在处罚时把孩子的好奇心压抑了,那将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可以说,麦克劳德后来在医学上的成离,与这位校长的苦心是分不开的。
5、结束语
当然教育中适当的惩罚不要极端化。杜绝一切违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处罚,对于极少数师德不良、社会影响恶劣的害群之马,要坚决从教师队伍中消除出去。
总之,教育不能没有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
责,而且感到是一种责任。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现代人。
[参考文献]
〔1〕《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窦桂梅等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美) 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教师人文读本》 张民生于漪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午版
〔4〕《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刘本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关键词】惩罚教育 必要性 理解与认识 原则 艺术
现在的家长和社会,甚至大多数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培养、教育学生,应采取的教育方式“关爱”是“常识”。然而,当老师的我们曾经都有这样的经历:个别学生教师已经无数次地引导他,要和同学团结友爱,不要骂人,不要打架……可是你的视线刚从他脸上收回来,他又一次在骂人,又一次朝着同学扬起了拳头。我们该怎么办?再比如,虽然有好多家长很看重分数,可是他的孩子不太争气,老师站在他跟前,他装模作样地写几个字,老师一转身,他不写了,结果成绩可想而知。这样的成绩,家长又会是什么样的心态呢?我们又该怎么办?
很多人认为既然是“教育”,就应该是“和颜悦色”、“润物细无声”、“循循善诱”......因而,很多家长和教师,不管学生做好事,还是犯错误时,谈“罚”色变,于是迁就、宠爱,不敢批评、指责;若谈上惩罚,就不是关爱了。其实,爱有许多种,那种孩子犯错误不去追究,不但不是“爱”,而且是最大的失误、最大的伤害!指出错误、及时疏导、适度的惩罚,这才是真正的关爱、实在的教育。
1、实施“惩罚”教育的必要性
一方面,现在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家长的注意力和爱自然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有的家庭对孩子过分的宠爱,无休止的满足,渐渐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荡不羁的性格。在孩子心中就会形成“只要我想的,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的意识,因此,只要他渴望得到的,就会毫无顾忌地去取、甚至把力所能及的事情都看成具有潜在的危险的事情,因此孩子的全部创造都是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完成,没有独立的实践机会,动手能力大大减弱。
另一方面,由于独生子女虽然在学校生活中有一定的集体生活,也常听到老师、父母教育他们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但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训练,他们还是小皇帝、家庭生活的主心骨,因此互相帮助等行为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概念,缺少真正的行动。试想,如果一味地用“表扬教育”来教育这样的孩子,只会使他们更加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甚至可能会带来以下不良的影响:一是增加孩子的依赖性。越是夸奖,孩子就越依赖大人们的选择来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是形成自己的判断;二是会剥夺孩子的自豪感。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琳•古特曼认为,那些小时候经常受大人们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入生活后很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失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再会很容易地接受大人们那种表面上的夸奖。可见只是一味表扬孩子,必然滑向溺爱的沼泽,对孩子有百害无一益,结果会害了孩子。
2、正确理解与认识“惩罚”教育
2、1 什么是惩罚教育?
一言以蔽之:是指在关爱前提下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矫治的强制措施。惩罚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应该让犯错误的孩子认识自己的过失并为之承担责任。这种教育方式是爱心关怀的另一种教育方式。惩罚,绝不等于体罚和变相体罚,更不是心灵的伤害和人格的歧视。
2、2 惩罚教育的目的
惩罚的目的不是让学生难堪,打击他们的自尊和自信,而是让他们确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和行为习惯,公共道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
首先、惩罚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否定评价。但惩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惩罚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向善。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尽管惩罚对个体行为倾向不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但它却提供了行为方向和向目标进展的信息,它要求增加行为的变异性以避免再度受到惩罚。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排除改变不良倾向,选择并保持良好倾向,择善而从。并在长期反复的实践中,将正确的行为固着定型,同化到自己的性格和人格中去,达到“长迁而不反其初则化”的教育目的。
其次,惩罚是为了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发他们的危机感和焦虑感,使他们从所犯的错误和存在的缺点中吸取教训,增加行为改进的动机强度。同时,“惩罚还能使学生用意志的努力克服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也是培养学生坚持意志性格的方法。
2、3 没有惩罚的教育不完整的教育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专制不是爱,把别人不需要的爱强加给别人,是专制;溺爱不是爱,溺爱对人是不尊重,明明你行我觉得你不行。在信任不理解的基础上,给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其实孩子就是在磕磕碰碰中长大的。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永远超出大人的想象。日本学者小原国芳反复强调:由于真正的负罪感及忏悔都使人祈求“公正的惩罚”必须用惩罚来充实教育,惩罚不是杀人,而是救人,是使人新生,使人复活。
3、实施教育惩罚的原则
在教育中,适当运用惩罚手段是必要的。因为,对于一些任性的孩子,光靠说服教育是很难奏效的,而如果对于他们的错误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无疑是对他们的放纵和怂恿,其结果是使其起来越来越任性而难以管束。所以,为了孩子的将来,在教育中,当孩子犯错误时,运用一定手段加以惩罚是完全必要的。但在运用惩罚手段的时候应该注意到如下原则。
3、1教育性原则
教育上惩罚的使用既不是一种肉体摧残,也不是一种人格侮辱、精神虐待,也不同于社会管理中强制性的惩治处罚,而是为了刺激学生的情感,使之惊醒、反思、认识、悔恨,在“消极体验”中,检讨自己的言行,树立正确的是非标准,从而使犯错误的学生得到教育转化,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可以说教育好学生既是惩罚的出发点,也是惩罚的归宿。从这一点上说,教育性是惩罚教育的根本原则。遵循这一原则要注意三点:一是惩罚只是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教育的目的,要防止出现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体罚和变相体罚。二是惩罚的力度,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心理和生理特征,正确把握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耐挫折能力,防止因惩罚过重而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三是要严格遵守《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条例,不得出现与之相抵触的现象。如不得随意开除学生等。
3、2 “集体利益”原则
关于惩罚,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只有集体利益真正被破坏,并且破坏者轻视集体的要求,公然而且有意地破坏的时候,才应当使用。”也就是说,只有严重损害了集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人的利益时,才使用惩罚。这是“集体利益”原则的第一要义。另外,惩罚要得到集体的支持,一般应在集体中进行,且由集体监督执行。这样既有于教育个人,也有利于教育集体。
3、3明确规范原则
惩罚能随心所欲,不能因教师的情绪变化任意惩罚,而应该制定规范,照章施行。学生犯了哪类错误接受哪种惩罚,如何实施惩罚——惩罚的时间、地点、执行的人员等方面都应规定清楚。比如美国的一些学校规定,一天内被批评三次就要通知家长,犯了错误要先警告再惩罚,甚至罚站几分钟,站的姿势都有明确的规定。在我国,惩罚方式一般包括批评、谴责、训导和处分、处罚。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只有在惩罚的方式内容、操作实施等方面明确要求,严格执行,才能避免烂罚和体罚,才能达到惩罚教育的效果。
3、4 “不得不罚”原则
应该说,惩罚是一种“极端的施加教育影响的方法”。它是易把握,容易产生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副作用,以至很多专家不赞同惩罚,就连主张使用惩罚的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一再提醒慎用,并规定了正确使用惩罚的六种情形。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更应谨慎从事,仔细鉴别,如遇以下两种情况不应使用惩罚或降等级惩罚:(1)初次犯错且有悔过表现的;(2)动机良好而出现过失的。另外,犯错误学生没有认识其行为危害时,或抵触情绪较大时,惩罚也要暂缓使用。
3、5 “尽可能小”原则
这里的“尽可能小”是指在统一规定的惩罚标准之内,惩罚程度尽可能小,执行的范围尽可能小。前者是因为惩罚的对象是少年儿童,其过失行为大多属自制力不强或无知所致,其身心发展的脆弱性,提醒我们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后者是从教育的角度出发,从维护犯错学生的自尊心着眼提出的。当然,这里是“尽可能小”,不是无原则地 “小”。
3、6“功补过”原则
“将功补过”原则是指在施行惩罚时,应允许或规定被惩罚学生做一些有利于集体的事。这里不是以功抵过,而是将功补过。用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话说:“做好事,起到了增强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作用,也起到了分散学生犯错误的精力,将其导向真善美的疏导作用,起到了使学生发现一个新的更强大的自我的作用。”在这个前提下,适当的罚劳动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惩罚手段,而不能一概地将其贬为变相体罚,低估其正面的教育意义。
3、7注意善后原则
惩罚无论如何谨慎仔细,都会给学生以较深刻的刺激 (哪怕是短暂的)。所以惩罚结束,而教育并没有结束。惩罚酌善后处理便显得格外重要。首先,教师要一如既往地关心爱护犯错误的学生,不让学生有失落盛,并教育集体中的其他人去亲近他,不歧视,不疏远,不便其产生孤独感。其次,教师要密切注意被惩罚者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通过观察、谈心等方式了解该生的思想状态,避免不良后果发生。另外,教师要及时捕捉犯错误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并采用表扬鼓励的方式,激发其上进的信心,塑造健全的心灵。
4、实施惩罚教育的艺术
要注意教育惩罚行为的艺术性与科学性,只有善意、友好的教育才容易被人接受,只有巧妙得体的措辞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亲其师,听其言,效其行",教师的学识、人格、道德素质无一不在影响着学生,艺术的教育惩罚,它是老师一个善意的微笑,是老师一束关注的目光,是老师一句提醒的话语,它是沁人心脾的春风,是和风细雨,滋润着学生干涸的心田;它更是一只号角,促人不断奋进。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孩子犯了错误,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实施"惩罚",严格管教,是必要的。比如:孩子性格孤僻,就应该引导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如果孩子动手能力不强,就应该鼓励他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
记得有一天下午刚上班,就有两个学生站在办公桌于前等我。看他们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就知道肯定做错事了。经过询问,了解了事情的大略。原来这两位学生在校午休时不守规矩,跟隔壁班的一位男生玩闹,别人不玩了,他们就去拍门,却不料门上的玻璃拍烂了。两人自知难逃责任,就只好乖乖等着老师的批评。
批评自然是免不了的。但批评之后,我自己也想,这种类型的批评他们自然受得多了,似乎早己有了免疫力,每次做错事之后,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做一番思想方面的检讨,态度上的表示,再在家长那里避重就轻地附和一番,就可以安全过关了。事后,错误照犯。因此,我得想个办法让他们记住教训,进行适当的惩罚。
"好吧,批评过了,我们就想办法怎样对这件事情负责了。"我对两个学生说,"谁负责将这块玻璃安装上去呢?"两个学生想了一会,一个学生表示要请家长搞。我对学生说,那玻璃是家长打破的吗?学生楞了一下,终于明白我的意思,再次表示说是自己打破的,自己找人补上去。我说那钱谁出呀,学生说用自己的钱,两个人平分。第二天是星期六,我便让他们自己伐木工,并再次提示,要他们自已去伐,不能依靠家长。(当时有一个木工帮我搞装修,但我想让学生自己去我,更能体会做错的臭味。)
星期天他们打电话告诉我,他们找了一天了,但找不到木工。我想可以适可而止了,
便告诉那个帮我装修的木工的电话号码,让他们找他帮忙。
星期一回到学校,两个学生老大远地就间我汇报说,隔壁班的把块玻璃己焕然一新了。我从他们的眼神里看不到羞愧,但同时看到了受这次"惩罚"的体会。从此之后,这两个学生就没出现同样的错误了。
在美国皮亚丹博物馆中,有两幅十分引人注目的藏画,一幅是人体骨鹊图,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是当年一个名叫约翰。詹姆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的作品。在上小学时候,有一天,他忽然想亲眼看看狗的心脏是怎样的。于是和儿个男孩偷偷地套住一只狗宰杀,把内脏一件一件地割离、观察,这只狗不是人家的,是校长家的,而是校长最喜欢的狗。校长很恼火,心想,这真是无法无天了,再说,被狗咬了怎么办?不加惩罚,绝对不行:很快,校长的处罚决定出来了:罚麦克劳德画一幅人体骨鹊图和一幅血液循环图,交给了老师。校长和老师看后都觉得他画得很好,对错误的认识比较诚恳,杀狗事件这样了结了。麦克劳德后来成了有名的解剖学家。他与医学家班廷一起,研究发现了以前人们认为开药可救的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方法。由于这项成就,1923年,他与班廷荣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麦克劳德杀掉了校长家的狗,校长却从他的不当行为中看到积极因素。校长知道,这是好奇心驱使下的行为,孩子犯了错误,给予批评处理是应当的,但是如果在处罚时把孩子的好奇心压抑了,那将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可以说,麦克劳德后来在医学上的成离,与这位校长的苦心是分不开的。
5、结束语
当然教育中适当的惩罚不要极端化。杜绝一切违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处罚,对于极少数师德不良、社会影响恶劣的害群之马,要坚决从教师队伍中消除出去。
总之,教育不能没有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
责,而且感到是一种责任。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现代人。
[参考文献]
〔1〕《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窦桂梅等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美) 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教师人文读本》 张民生于漪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午版
〔4〕《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刘本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