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头体形庞大的乳齿象来到沼泽里饮水。当它喝够水欲转身离开时,却怎么也拔不出脚来了——从水中汩汩冒出的黑糊糊的黏性物质,不断地在水面上扩散。乳齿象扭动着笨拙的身躯,拼命挣扎,却越陷越深。它发出的一阵阵恐怖的吼叫声回荡在沼泽的上空。不远处,一只剑齿虎正虎视眈眈地盯着这只乳齿象,当看到乳齿象陷在沼泽里无法动弹后,便冲了过来。剑齿虎将两颗长长的利如匕首的獠牙插进乳齿象的臀部,乳齿象发出一声撕心裂肺般的惨叫,它转过头来,挥动着长鼻子,试图抽打躲在身后的剑齿虎,然而却“鞭长莫及” ……剑齿虎津津有味地享受着大餐,突然发现自己也陷了进去,现在轮到它拼死挣脱了。然而,同乳齿象的命运一样,它越是挣扎,陷得越深……不一会儿,黑糊糊的物质便没过了它的头顶。另一只来湖边饮水的剑齿虎也发现了陷在池塘里的“大块肥肉”,于是也冲了过来,也与前面的同伴一样陷在了里面……
数万年过去了,陷身池塘的动物变成一堆堆化石被保存了下来,沥青坑变成了动物的墓地。美国拉布雷亚沥青坑和阿塞拜疆比纳嘎地沥青坑就是这样的史前动物墓地。
拉布雷亚沥青坑
在这里出土了数不清的史前动物骨骼化石。
在位于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汉考克公园里,有一连串的沥青坑,被叫做“拉布雷亚沥青坑”。几万年来,天然沥青不断地从地下裂缝中汩汩而出,在公园里形成池塘。这种沥青池塘的表面常常覆盖着一层水,动物走进去饮水,被陷在里面,最终溺毙。其他食肉动物看到被陷动物,企图捕食之,结果也被陷在里面无力自拔。最终,它们都变成一堆化石被保存了下来,由此形成了动物墓地。
由西班牙探险家加斯帕·德·波尔图率领的探险队于1769年第一次对拉布雷亚沥青坑进行了文字描述。波尔图的父亲胡安·克雷斯皮写道:“当侦察人员穿越盆地时,他们报告说看见从地下涌出的沥青像喷泉一样汩汩而出;沥青流向一边,水流向另一边。侦察人员报告说,他们看到许多这样的沥青喷泉以及由这些喷泉形成的大型沼泽。他们给这些喷泉取名为Los Volcanes de Brea(沥青火山)。”1901年,地质学家奥卡特第一次发现了保存在沥青池塘中的史前动物骨骼化石。
死亡动物的骨骼沉入沥青中,随着沥青渐渐侵入,骨头变成深棕色或黑色。较轻的石油馏分不断地从沥青中蒸发掉,只剩下坚硬的固体状物质,因而能起到保存骨头的作用。除了保存了许多引人瞩目的大型哺乳动物化石外,沥青还保存了许多非常小的化石,包括植物残片、昆虫、软体动物、花粉、种子和树叶等。同位素年龄测定表明,一些植物和动物化石已有3.8万年的历史。目前沥青坑仍然能诱捕生物。
拉布雷亚沥青坑出土了数不清的哺乳动物化石,年代可追溯到冰河时期晚期。这些史前动物包括猛犸象、恐狼、短脸熊、地懒、剑齿猫和剑齿虎等。发现的唯一人类化石是一位妇女的部分骨骸,其生活年代可追溯到大约1万年前,死亡时的年龄应该在17~18岁之间,在她的身旁还发现了一只家犬的骨骼,由此可以推断她是被埋葬的。
哺乳动物化石具有深远的考古意义,而其他化石,比如昆虫和植物化石,甚至花粉化石等,也具有一定的考古价值,其中保留了3万年来加利福尼亚州的气候环境资料。这些化石有助于科学家精确绘制出一幅冰河时期的图画——那时洛杉矶流域的气候比现在更冷、更湿润。
在世界各地的沥青坑里,都毫无例外地保存了大量食肉动物化石,其数量远多于食草动物,个中原因至今无人知晓。一种理论认为,大型猎物如像乳齿象陷在沥青中无法动弹或死亡,诱使其他食肉动物前来啃噬。还有一种理论认为,恐狼及其猎物是在恐狼围捕猎物时一起陷在沥青中的。
比纳嘎地沥青坑
它为我们保存了许多灭绝动物的化石证据。
与拉布雷亚沥青坑齐名的比纳嘎地沥青坑,距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市只有不足10千米远。它比拉布雷亚沥青坑更加古老,可以追溯到19万年前,诱捕、储藏了数不清的生物遗体。
在比纳嘎地沥青坑的地下深处,蕴含有大量的烃,它们同油气一起从地下渗出,或随着泥火山爆发喷出,形成油污覆盖在沼泽和池塘表面。在活跃期(可能长达数千年),沥青坑中黏性极高的沥青从地下溢出,向四周扩散,最终与史前湖泊相接。每到夏季,与湖水混合在一起的沥青湖能引来众多鸟儿,这些前来觅水的鸟儿落在漂浮在湖水上的油污中,就像苍蝇落在捕蝇草中一样,陷在里面无法动弹,最后被食肉动物吃掉,或被熏死、晒死、渴死、饿死。
在深陷沥青中的鸟儿等动物的诱惑下,食腐和食肉动物也纷纷进入沥青湖中。在与猎物搏斗或啃食动物尸体时,它们自己也被陷在里面无法动弹。当秋季来临,气温开始下降时,死亡陷阱——沥青湖可能会吞噬掉数百只动物。随着气温的进一步下降,沥青越变越硬,直到来年夏天,被新渗出来的沥青所覆盖,引诱前来觅水的动物。不过,比纳嘎地沥青坑在几个世纪前就已失去威胁。时间流逝,地形改变,这个地方已经变成了一座小土丘。随着气候越来越暖和,沥青不断变硬,变干。公元6世纪,在沥青坑上面出现了一个村庄。
随着地面侵蚀,动植物化石开始破碎,散落到地表。1938年,科学家开始挖掘比纳嘎地沥青坑。在1938~1953年之间,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搜集、鉴定了近300个物种,其中包括:1种两栖动物,2种爬行动物,22种植物,43种哺乳动物,108种鸟类和至少120种昆虫。
许多动物看上去就像活的一样,这完全得益于动物的壳质和骨骼具有长久保存的特点。沥青坑位于一条古老的鸟类迁移路线上,因而能诱捕许多迁徙鸟类。许多物种现在已灭绝了,如比纳嘎地鹤、比纳嘎地流苏鹬和体形很大的阿塞拜疆鹅等。死亡动物还包括奇特的绿头鸭亚种、大斑背潜鸭、疣鼻天鹅和卷羽鹈鹕。乌鸦等鸟类也来取食动物尸体,其中最大的食腐鸟类当属白尾海鹰,其翼展可达2米多。
某些欧洲和非洲哺乳食肉动物,如灰狼、沙狐、赤狐、石纹臭鼬、欧洲獾、非洲猎豹和非洲野猫,一直活到了今天。但是,一些最大型食肉动物,如比纳嘎地棕熊、洞狮、洞鬣狗,它们与拉布雷亚沥青坑出土的大型食肉动物一样,都灭绝了。灭绝的大型食草动物包括爱尔兰麋鹿、红鹿、欧洲野牛和原牛,几种马和驴子,以及窄鼻朝天犀牛。另外,几种当地动物,如欧洲野猪和塞加羚羊也灭绝了。比纳嘎地沥青坑为我们保存了许多灭绝动物的化石证据。
1940年,科学家复原了一具比纳嘎地犀牛的骨骼结构,骨骼材料来自不同个体。俄罗斯古生物学家康斯坦丁·弗廖罗夫据此于1960年创作了一幅油画,再现了比纳嘎地沥青坑周围的夏季场景。
适应了严酷环境的沼泽植物生长得非常旺盛。从比纳嘎地沥青坑发掘出来的化石证据包括植物的根茎、树枝、种子以及杜松、开心果和梨树的果实等,这些化石资料说明当地当时生长着各种灌木丛和小树林,比现在要茂盛得多。
有关比纳嘎地沥青坑争论最激烈的一个问题是其年代问题。但不管怎样,比纳嘎地沥青坑肯定要比拉布雷亚沥青坑更古老,因为后者出土的最古老的标本——一块树木残片,也只有6万年的历史。
遗憾的是,比纳嘎地沥青坑的科研价值直到最近才得到科学家的青睐,其周边的居民一直将沥青作为燃料和建筑材料使用,结果导致数不清的化石遗失或毁坏。
数万年过去了,陷身池塘的动物变成一堆堆化石被保存了下来,沥青坑变成了动物的墓地。美国拉布雷亚沥青坑和阿塞拜疆比纳嘎地沥青坑就是这样的史前动物墓地。
拉布雷亚沥青坑
在这里出土了数不清的史前动物骨骼化石。
在位于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汉考克公园里,有一连串的沥青坑,被叫做“拉布雷亚沥青坑”。几万年来,天然沥青不断地从地下裂缝中汩汩而出,在公园里形成池塘。这种沥青池塘的表面常常覆盖着一层水,动物走进去饮水,被陷在里面,最终溺毙。其他食肉动物看到被陷动物,企图捕食之,结果也被陷在里面无力自拔。最终,它们都变成一堆化石被保存了下来,由此形成了动物墓地。
由西班牙探险家加斯帕·德·波尔图率领的探险队于1769年第一次对拉布雷亚沥青坑进行了文字描述。波尔图的父亲胡安·克雷斯皮写道:“当侦察人员穿越盆地时,他们报告说看见从地下涌出的沥青像喷泉一样汩汩而出;沥青流向一边,水流向另一边。侦察人员报告说,他们看到许多这样的沥青喷泉以及由这些喷泉形成的大型沼泽。他们给这些喷泉取名为Los Volcanes de Brea(沥青火山)。”1901年,地质学家奥卡特第一次发现了保存在沥青池塘中的史前动物骨骼化石。
死亡动物的骨骼沉入沥青中,随着沥青渐渐侵入,骨头变成深棕色或黑色。较轻的石油馏分不断地从沥青中蒸发掉,只剩下坚硬的固体状物质,因而能起到保存骨头的作用。除了保存了许多引人瞩目的大型哺乳动物化石外,沥青还保存了许多非常小的化石,包括植物残片、昆虫、软体动物、花粉、种子和树叶等。同位素年龄测定表明,一些植物和动物化石已有3.8万年的历史。目前沥青坑仍然能诱捕生物。
拉布雷亚沥青坑出土了数不清的哺乳动物化石,年代可追溯到冰河时期晚期。这些史前动物包括猛犸象、恐狼、短脸熊、地懒、剑齿猫和剑齿虎等。发现的唯一人类化石是一位妇女的部分骨骸,其生活年代可追溯到大约1万年前,死亡时的年龄应该在17~18岁之间,在她的身旁还发现了一只家犬的骨骼,由此可以推断她是被埋葬的。
哺乳动物化石具有深远的考古意义,而其他化石,比如昆虫和植物化石,甚至花粉化石等,也具有一定的考古价值,其中保留了3万年来加利福尼亚州的气候环境资料。这些化石有助于科学家精确绘制出一幅冰河时期的图画——那时洛杉矶流域的气候比现在更冷、更湿润。
在世界各地的沥青坑里,都毫无例外地保存了大量食肉动物化石,其数量远多于食草动物,个中原因至今无人知晓。一种理论认为,大型猎物如像乳齿象陷在沥青中无法动弹或死亡,诱使其他食肉动物前来啃噬。还有一种理论认为,恐狼及其猎物是在恐狼围捕猎物时一起陷在沥青中的。
比纳嘎地沥青坑
它为我们保存了许多灭绝动物的化石证据。
与拉布雷亚沥青坑齐名的比纳嘎地沥青坑,距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市只有不足10千米远。它比拉布雷亚沥青坑更加古老,可以追溯到19万年前,诱捕、储藏了数不清的生物遗体。
在比纳嘎地沥青坑的地下深处,蕴含有大量的烃,它们同油气一起从地下渗出,或随着泥火山爆发喷出,形成油污覆盖在沼泽和池塘表面。在活跃期(可能长达数千年),沥青坑中黏性极高的沥青从地下溢出,向四周扩散,最终与史前湖泊相接。每到夏季,与湖水混合在一起的沥青湖能引来众多鸟儿,这些前来觅水的鸟儿落在漂浮在湖水上的油污中,就像苍蝇落在捕蝇草中一样,陷在里面无法动弹,最后被食肉动物吃掉,或被熏死、晒死、渴死、饿死。
在深陷沥青中的鸟儿等动物的诱惑下,食腐和食肉动物也纷纷进入沥青湖中。在与猎物搏斗或啃食动物尸体时,它们自己也被陷在里面无法动弹。当秋季来临,气温开始下降时,死亡陷阱——沥青湖可能会吞噬掉数百只动物。随着气温的进一步下降,沥青越变越硬,直到来年夏天,被新渗出来的沥青所覆盖,引诱前来觅水的动物。不过,比纳嘎地沥青坑在几个世纪前就已失去威胁。时间流逝,地形改变,这个地方已经变成了一座小土丘。随着气候越来越暖和,沥青不断变硬,变干。公元6世纪,在沥青坑上面出现了一个村庄。
随着地面侵蚀,动植物化石开始破碎,散落到地表。1938年,科学家开始挖掘比纳嘎地沥青坑。在1938~1953年之间,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搜集、鉴定了近300个物种,其中包括:1种两栖动物,2种爬行动物,22种植物,43种哺乳动物,108种鸟类和至少120种昆虫。
许多动物看上去就像活的一样,这完全得益于动物的壳质和骨骼具有长久保存的特点。沥青坑位于一条古老的鸟类迁移路线上,因而能诱捕许多迁徙鸟类。许多物种现在已灭绝了,如比纳嘎地鹤、比纳嘎地流苏鹬和体形很大的阿塞拜疆鹅等。死亡动物还包括奇特的绿头鸭亚种、大斑背潜鸭、疣鼻天鹅和卷羽鹈鹕。乌鸦等鸟类也来取食动物尸体,其中最大的食腐鸟类当属白尾海鹰,其翼展可达2米多。
某些欧洲和非洲哺乳食肉动物,如灰狼、沙狐、赤狐、石纹臭鼬、欧洲獾、非洲猎豹和非洲野猫,一直活到了今天。但是,一些最大型食肉动物,如比纳嘎地棕熊、洞狮、洞鬣狗,它们与拉布雷亚沥青坑出土的大型食肉动物一样,都灭绝了。灭绝的大型食草动物包括爱尔兰麋鹿、红鹿、欧洲野牛和原牛,几种马和驴子,以及窄鼻朝天犀牛。另外,几种当地动物,如欧洲野猪和塞加羚羊也灭绝了。比纳嘎地沥青坑为我们保存了许多灭绝动物的化石证据。
1940年,科学家复原了一具比纳嘎地犀牛的骨骼结构,骨骼材料来自不同个体。俄罗斯古生物学家康斯坦丁·弗廖罗夫据此于1960年创作了一幅油画,再现了比纳嘎地沥青坑周围的夏季场景。
适应了严酷环境的沼泽植物生长得非常旺盛。从比纳嘎地沥青坑发掘出来的化石证据包括植物的根茎、树枝、种子以及杜松、开心果和梨树的果实等,这些化石资料说明当地当时生长着各种灌木丛和小树林,比现在要茂盛得多。
有关比纳嘎地沥青坑争论最激烈的一个问题是其年代问题。但不管怎样,比纳嘎地沥青坑肯定要比拉布雷亚沥青坑更古老,因为后者出土的最古老的标本——一块树木残片,也只有6万年的历史。
遗憾的是,比纳嘎地沥青坑的科研价值直到最近才得到科学家的青睐,其周边的居民一直将沥青作为燃料和建筑材料使用,结果导致数不清的化石遗失或毁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