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cha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天人合一”思想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一定范围内,它已经被作为易学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是中国人的智慧与对天、地、人、自然关系的探索的结晶,对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诸如科学、伦理道德、审美意识等等,都有深远的影响。然而,当代社会是高度文明和发展的社会,科学发展、思想进步,“天人合一”思想还有没有其现实意义,是否能够继续在当代社会中体现其价值呢?
  关键词:天人合一;社会;当代;价值;科学
  1.概述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当时在大自然中与山川、鸟兽以及草木为伍。当时的人类生活艰难,以打猎为生,所以先民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有灵魂的并且受神灵护佑。在瞬息万变的大自然面前,人们自然会产生一种敬畏和依赖之情,这令人们意识到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因此当时的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是一种必然选择。这便造就了“天人合一”思想的思想基础和社会背景。
  儒家张载对“天人合一”思想的阐述是:“天人合一”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原则。他认为,人与万物都是由自然和宇宙产生,是合为一体的。张载《西铭》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德。民,吾同胞,物,吾与也。”[1]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对于“天人合一”,国学大师季羡林认为“这个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基调的思想,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含义异常深远的思想”。[2]“天人合一”作为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当代社会高度文明和发展,对于天、地、自然的探索与了解已经全部在科学的范畴下进行,人们已经脱离了农业社会依赖上天的规律,改造自然的能力越发强大,如此,人类是否脱离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引,“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社会还有没有价值呢?本文中我们将进行深入探讨。
  2.“天人合一”思想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2.1.“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整体性
  “天人合一”思想追求的是天与人的完美和谐,它是从整体论的角度来追求人与天的合一。它把天作为整体,人在宇宙中“处于一隅”,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人需效法天,也在改造天,人与自然形成了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人与天一”,“天地一体”,圆融为一。“现代西方哲人也在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古老的东方‘天人合一’的思想走到了一起”。[3]
  2.2.“天人合一”思想具有延续性
  “天人合一”思想自启蒙产生以来,已经保持两千多年毅力不倒,历史上多个学派、多位大师及专家都对“天一合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做出过不朽贡献,自远古传说的伏羲,到古代的老子、孔子、庄子、朱熹,近代冯友兰[4],再到当代的季羡林先生,他们生于不同时代,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截然不同,甚至思维方式也各有千秋,但是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曾加入“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入探讨工作当中,将前人的智慧代代相传又辈辈丰富,如此延续至今。
  2.3.“天人合一”思想具有局限性
  对于“天人合一”思想,不同的人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季羡林先生说:“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处,不要讲征服与被征服。而斯多葛派哲学家认为“宇宙是一个井然有序的宇宙,世界是一个浑然和谐的世界,人们应遵从自然而生活,按照本性而生活,遵循自然法,顺从‘自然—本性—理性—法’的规律,作为宇宙的一部分,对于来自整体的一切事物都要欣然接受,就要满意而勿抱怨”。虽然这种“天人合一”思想能够宣扬高尚的道德,培养高贵的行为,使个人专注于自我与自然,但是对于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个体来讲,它却起到了消极作用,不利于人类的发展。“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却也存在不合时宜的时候,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当然,这也符合哲学辩证思想的解释,也要求我们在认识理论的过程中保持清醒,用辩证的思想加以判别。
  3.“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社会中如何体现其价值
  “天人合一”思想,以其追求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的要义,对社会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当代社会虽然工业发达,人类思想开放,已经摒弃了古时人们对于“天”的迷信和盲目崇拜,但是仍然不能抛弃“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仍然與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有“天”才有人,“天人合一”思想依然能够对我们当代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3.1.“天人合一”的科学发展观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恰恰与“天人合一”的思想不谋而合,两者具有相通之处。
  3.2.“天人合一”的科技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
  “天人合一”思想在指导科技发展和思想道德方面也有其突出表现。发展科学技术的目的是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为了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它的思想以其注重整体性、和谐性的特点,渗透于科技发展进程中,指导人们注意整体协作,注重个性与通性的整合以及科学发明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科技发展可以帮助人类改造自然,也可以令自然失去生态平衡,最终遭殃的还是我们自己。只有在“天人合一”思想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的情况下,人类才能更加注重绿色环保主题,批判破坏自然的行为,重视遵从规律,争取自然和谐。
  精神文明建设渗透于社会各个方面。“天人合一”思想提倡达天人合一之境、主张整体性和各方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的身心和谐等都体现着和谐之意,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与人“和为贵”,互相容忍,互相尊敬,和谐共处,这也正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4.结语
  中华历史,浩浩千年,活跃在时代风口浪尖的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们奋进的方向和步伐。“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以其天人相通、人与自然成为和谐整体的核心思想,指引了社会数千年的发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同属于一个整体,我们应该敬畏、效法自然。直到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政治观念更加贴近民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即便如此,我们也从来未能脱离“天”而单独存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仍然是人类发展追求的目标,否则将遭到自然的惩罚。“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其实际价值,在思想观念、道德建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等诸多方面依旧保持着它不可替代的地位。(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转引自潘媛.“论儒家‘天人合一’观的当代启示”[N].《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3).
  [2]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J],1993(1).
  [3]魏博辉.天人学习观[J].《学习论坛》,2009(2)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克米兰出版社,1948
其他文献
新生入学后的第一次作文,题目是《对初中老师说说心里话》。在给(1)班布置时,我提示道: “人们常用春蚕吐丝、蜡烛成灰来比喻老师的奉献精神。现在我们升入中专,想对初中老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菲利普·罗斯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犹太裔作家之一,被誉为“美国活着的文学神话”。小说《乳房》于1972年发表,属于罗斯较为早期的作品,但是对于这部作品的研究却十分稀少。本文试图从欲望障碍入手,剖析小说中反映出的欲望的麻木、压抑、恐惧三个方面,从而达到关照现代知识分子的欲望困境乃至生存困境的目的,这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飞利浦·罗斯;《乳房》;欲望障碍  (一)欲望的麻木  对
摘要:塾师是中国古代传承文化最底层的社会教育者。其形象的描写多见于 当时人写的的小说。清末民初小说数量众多,塾师形象在这些作品中得到不同侧面的展现。  关键词:清末民初;小说;塾师  进入20世纪,清王朝危机四伏,一大批知识分子、开明官绅逐渐意识到“中国事事物物皆当革新。①”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②这种主张得到积极广泛的回应,大批文人热情地投入新小说创作。大量报纸、杂志也竞相刊载或连载小说,翻译、
摘 要:自2009年我国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就一直成为人们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发达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历史和特点,总结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实施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适合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  我国自1990年试办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以硕士为主,博士、硕
北京有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的团队,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钻研吃什么和怎么吃。他们当中拥有以院士领衔的学术委员会,有以“海聚人才”为首的研究团队,汇集教授、高工等大批学科带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理念的转变,国家政策的扶持,使汽车行业迅速发展,对汽车的需求增强,汽车市场出现了供需两旺现象,为了感谢广大汽车爱好者对比亚迪的支持,扩大消费群体,特举行比亚迪G3“回馈老客户、展望新客户”营销活动。活动含前期准备、活动进行、活动延续等几个环节,活动形式有:G3专项车展(含试乘试驾)、G3专题座谈会、G3免费维护保养等。通过活动展开充分体现G3的智能
如此毫无遮掩  风吹来,生活毫无遮掩  历经的肉体毫无遮掩  婴儿、幼童、少年、成年  无以计算的个体  迷了路,毫无遮掩  天黑,一些暗物质无处安放  从苍穹某处,陨石般坠下  支离破碎,然后  又从土壤中冒出,组合成一个人的眼睛、酒窝、笑容  远处灯塔亮了,这时  一种神情,发了芽  寄居在凹陷的暗体,渐渐地明晰  它们忧伤,但无法流泪  带着我,在这世上活很多年小年  陪父亲去松林  一片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