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位画家对他所画的故乡注了这样旁白:“当你的肉身一天天衰老,思维一天天混沌迟缓,故乡必定跟你日渐亲近,像一句宿命的箴言,越来越响亮地在耳边召唤你,直到你归返生命的起点。”
我曾无数次回忆着故乡,回忆着故乡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是香甜的,也是苦涩的,这种独特的味道,现在怎么也找不回来了,只能独自静静地回忆。
故乡的春天是浅色江南里泛古村落的喃喃燕呢与袅袅炊烟,先是灰色的后是绿色的,绿色来时,我渐渐闻到了春天里淡淡的香椿味道。
故乡村子四周许多高大挺直的香椿树,在暖暖的阳光里慢慢地长出新叶,叶芽有些暗红色,渐渐变绿,叶片相互对称,光滑闪亮,树叶随风摇摆,散发阵阵淡淡的清香味。在树叶刚变绿之际,村里人用长长的刀把细枝砍下,把细嫩的树叶摘下来担回家,放在大锅里煮熟,出锅后切细,然后晒干,用防潮袋装好,想吃的时候随时取出。那时一般清炒香椿,看上去细细黑黑的,味道可香了,有条件时香椿煮鸡蛋或者香椿炒腊肉,只有家里来客人才能闻到黑黑的四方桌上飘着香椿和腊肉的香味。这香味现在一想起就流口水,后来不知何因,村子里的香椿树越来越少,采树叶的人也越来越少,香椿炒腊肉的味道也就渐渐消失了。
夏季,田野浓绿,青山隐隐,山上苍松挺立,房前屋后的小鸟啁啾知了聒噪。
在村前田埂荒地里,生长着一丛丛细细嫩嫩的野蒜,村里人称它小蒜,茎小、叶细长,根部长着花生米大小的蒜头,不可做菜但是有点蒜的香味。在缺粮的年代,温饱就是理想。于是,村里人经常拔小蒜回家,把小蒜的叶子切细和上糠,有条件的加点糯米粉,揉成团做成小蒜粑,蒸熟后吃,既有米的香味又有蒜的香辛味。那时,谁家做了小蒜粑,一蒸熟,香飘全村,全村人都知道了。很快,村里人也会去拔小蒜,你做他也做,热闹非凡,但绝不独享,左邻右舍,走屋串巷相互送上门,喜气洋洋,香满人间。
秋末,天高气爽。
村子前后的枣树早已沉甸甸的,绿叶丛中点点微红,如黄昏时的晚霞,枣子熟了。家乡的枣子是全县出名的特产。枣树可以随处而生,且长得高大,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枣树。每到九月份,是打枣子捡枣子的季节。
我在县城走读的那些年,九月正是上学的时候,上学之日枣子未完全熟,待过一个月后回到家时,枣熟季节已过,那时,在学校特别想吃家里的枣子。
有一天下午放学,在宿舍门口人群中忽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老远认出是母亲来看我,母亲知道我喜欢吃家里的枣子,特搭车走五十多公里路给我带来新鲜的红枣,我高兴极了。母亲在宿舍坐了一会儿,了解我的生活学习情况后,搭开往邻乡的末班车回家,目送着母亲离开校门那渐行渐远的背影,深蓝色上衣,黑色的裤子,黄色的解放鞋。我在想,天快黑了,母亲还得坐一个小时的公共汽车,下车后还得走半小时山路,我能想象到母亲独自走在山路上的样子,一定是急急地,心里还在想家门口晾晒的衣服没收,晚饭还没煮,猪在猪圈团团转等着喂食……
吃着母亲从家里送来的红枣,感觉真甜,甜得像枣子里有蜂蜜。
深冬,村子四周早已草木枯萎、黄叶凋零,昏沉的田野泛着一层薄薄的白霜,气温日寒。
牛棚里的老黄牛早已伸出长长的脖子用力咀嚼着黄色的稻草,在等待着主人出去寻找另一种早餐。天刚亮,我与伙伴各自牵着自己家的黄牛踏着清晨的霜露,慢慢走进晨雾氤氲的山间。山间松树傲霜亭亭直立,绿色的针叶告诉我们它与众不同。芭茅丛丛,芭茅花瓣早已像蒲公英一样飘向了远方,条条茅须冻得紧紧相依。
看着老黄牛低着头喘着粗气吃着枯藤野草,牛在吃草的时候,大伙也没闲着,找了些干柴枯枝,点起一堆篝火,从地里刨出还未秋收的大红薯,把红薯放在火堆底下,边烤火边烧红薯,搓手跺脚的声音与火堆里烧着竹节的响声此起彼伏。红薯烧熟了,用木棒拨开火堆,拿出红薯抓在手中抛来抛去,驱驱寒意。打开红薯,热气腾腾,香气扑鼻,连附近只顾低头吃枯草的牛儿也抬头,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红薯“哞哞”叫。红薯入口真甜,吃得浑身暖呼呼的,深冬的寒意瞬间消失,这就是我们一顿丰盛的早餐。
故乡的味道是甜的,甜得让我在异乡熟睡的梦里总是露出深深的笑靨,在饥饿的年月,她总在吐露着芳香,用她甘甜的乳汁滋养着我;故乡的味道也是苦涩的,这份苦涩只有留在记忆里,所以无论走多远,这份味道都不变。
(常朔摘自《三亚日报》2016年8月22日)
我曾无数次回忆着故乡,回忆着故乡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是香甜的,也是苦涩的,这种独特的味道,现在怎么也找不回来了,只能独自静静地回忆。
故乡的春天是浅色江南里泛古村落的喃喃燕呢与袅袅炊烟,先是灰色的后是绿色的,绿色来时,我渐渐闻到了春天里淡淡的香椿味道。
故乡村子四周许多高大挺直的香椿树,在暖暖的阳光里慢慢地长出新叶,叶芽有些暗红色,渐渐变绿,叶片相互对称,光滑闪亮,树叶随风摇摆,散发阵阵淡淡的清香味。在树叶刚变绿之际,村里人用长长的刀把细枝砍下,把细嫩的树叶摘下来担回家,放在大锅里煮熟,出锅后切细,然后晒干,用防潮袋装好,想吃的时候随时取出。那时一般清炒香椿,看上去细细黑黑的,味道可香了,有条件时香椿煮鸡蛋或者香椿炒腊肉,只有家里来客人才能闻到黑黑的四方桌上飘着香椿和腊肉的香味。这香味现在一想起就流口水,后来不知何因,村子里的香椿树越来越少,采树叶的人也越来越少,香椿炒腊肉的味道也就渐渐消失了。
夏季,田野浓绿,青山隐隐,山上苍松挺立,房前屋后的小鸟啁啾知了聒噪。
在村前田埂荒地里,生长着一丛丛细细嫩嫩的野蒜,村里人称它小蒜,茎小、叶细长,根部长着花生米大小的蒜头,不可做菜但是有点蒜的香味。在缺粮的年代,温饱就是理想。于是,村里人经常拔小蒜回家,把小蒜的叶子切细和上糠,有条件的加点糯米粉,揉成团做成小蒜粑,蒸熟后吃,既有米的香味又有蒜的香辛味。那时,谁家做了小蒜粑,一蒸熟,香飘全村,全村人都知道了。很快,村里人也会去拔小蒜,你做他也做,热闹非凡,但绝不独享,左邻右舍,走屋串巷相互送上门,喜气洋洋,香满人间。
秋末,天高气爽。
村子前后的枣树早已沉甸甸的,绿叶丛中点点微红,如黄昏时的晚霞,枣子熟了。家乡的枣子是全县出名的特产。枣树可以随处而生,且长得高大,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枣树。每到九月份,是打枣子捡枣子的季节。
我在县城走读的那些年,九月正是上学的时候,上学之日枣子未完全熟,待过一个月后回到家时,枣熟季节已过,那时,在学校特别想吃家里的枣子。
有一天下午放学,在宿舍门口人群中忽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老远认出是母亲来看我,母亲知道我喜欢吃家里的枣子,特搭车走五十多公里路给我带来新鲜的红枣,我高兴极了。母亲在宿舍坐了一会儿,了解我的生活学习情况后,搭开往邻乡的末班车回家,目送着母亲离开校门那渐行渐远的背影,深蓝色上衣,黑色的裤子,黄色的解放鞋。我在想,天快黑了,母亲还得坐一个小时的公共汽车,下车后还得走半小时山路,我能想象到母亲独自走在山路上的样子,一定是急急地,心里还在想家门口晾晒的衣服没收,晚饭还没煮,猪在猪圈团团转等着喂食……
吃着母亲从家里送来的红枣,感觉真甜,甜得像枣子里有蜂蜜。
深冬,村子四周早已草木枯萎、黄叶凋零,昏沉的田野泛着一层薄薄的白霜,气温日寒。
牛棚里的老黄牛早已伸出长长的脖子用力咀嚼着黄色的稻草,在等待着主人出去寻找另一种早餐。天刚亮,我与伙伴各自牵着自己家的黄牛踏着清晨的霜露,慢慢走进晨雾氤氲的山间。山间松树傲霜亭亭直立,绿色的针叶告诉我们它与众不同。芭茅丛丛,芭茅花瓣早已像蒲公英一样飘向了远方,条条茅须冻得紧紧相依。
看着老黄牛低着头喘着粗气吃着枯藤野草,牛在吃草的时候,大伙也没闲着,找了些干柴枯枝,点起一堆篝火,从地里刨出还未秋收的大红薯,把红薯放在火堆底下,边烤火边烧红薯,搓手跺脚的声音与火堆里烧着竹节的响声此起彼伏。红薯烧熟了,用木棒拨开火堆,拿出红薯抓在手中抛来抛去,驱驱寒意。打开红薯,热气腾腾,香气扑鼻,连附近只顾低头吃枯草的牛儿也抬头,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红薯“哞哞”叫。红薯入口真甜,吃得浑身暖呼呼的,深冬的寒意瞬间消失,这就是我们一顿丰盛的早餐。
故乡的味道是甜的,甜得让我在异乡熟睡的梦里总是露出深深的笑靨,在饥饿的年月,她总在吐露着芳香,用她甘甜的乳汁滋养着我;故乡的味道也是苦涩的,这份苦涩只有留在记忆里,所以无论走多远,这份味道都不变。
(常朔摘自《三亚日报》2016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