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各种学科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知与感知能力,对于培养一个人的全面素质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积累与阅读。而生活就是语言文字的源泉,积累语言文字,感知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就是让学生走进各个时代的生活,了解各个时代的人物。
“教”“学”模式“语”“文”素养质疑深入挖掘语文素材,从字词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到听说读写的训练,学生可以从各个方面,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生成“语”“文”素养。
一、积累语文知识,生成“语”“文”素养
1.感受名人大家的人格魅力
语文知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不仅包括字音、字形、字义、词语、标点、语法、修辞等语文基础知识,无论哪一项知识的积累,都能提升“语”“文”素养。语文篇目的作家介绍里,大都向我们展示古今中外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等人物的个性风采。教师在教学中拓展文史知识,从文学常识的积累中,让学生感受那些精忠报国、那些正直无私、那些舍生取义、那些坚强不屈、那些无私奉献、那些诚实善良、那些坚持真理等人类美好的情操。
2.挖掘语文教材的艺术魅力
纵观语文教材,我们能够读到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作品。每位学生随口都会背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每位学生都能熟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仅以《诗经》为例。第一部中国诗歌总集——《诗经》唱响了古代歌谣。在孔子看来,诗经使人读后有澄清心灵的功效,作为教化的工具实为最佳良策。远至孟子、荀子、司马迁、董仲舒、苏辙,近至胡适、鲁迅、梁启超都从《诗经》中汲取“语”“文”素养。
不仅古代作品能给人以“语”“文”素养,现当代乃至国外作品同样可以撼动心灵。读冰心的散文,学生无不为那至真至纯至高的母爱而潸然泪下,读都德的《最后一课》,学生无不为小弗朗士的天真幼稚以至突然成熟爱国而幡然醒悟。
初中学生正直青春年少,语文学科包罗万象的特点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阅读资源,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学生丰富了情感,提高了思想,省悟了人生。
二、改变“教”“学”模式,增益其所不能
台湾作家张大春曾说过,语文教育不是一种单纯的沟通技术教育,也不只是一种孤立的审美教育,它是整体生活文化的一个总反映,决定了我们有多少工具、多少能力、多少方法去反省和解释我们的生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下面,我将具体阐述在语文课堂上如何把握“导——习——评”三个环节,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
1.积极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导入新课。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激活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在“导”的环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吸引学生准确迅速进入学习情境。当然,有效地“导”,一定要在学生充分准备即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学生在课前利用工具书以及网络资源,查阅大量资料,扫除文字障碍,了解作家作品,发现学习中的疑难,形成初步的认知,教师才能把学生的预习效果“导”出来,把学生的“创造思维”导出来,把学生的“自学能力”导出来。
至于导入方法,可谓是多种多样。可以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选取集声音或者图片或者视频等素材导入新课,可以设计探究性的问题,可以把课前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讲述成语故事、名人轶事、社会见闻,由此切入到相关内容的学习。
在讲解《威尼斯商人》一课时,我在“导入新课”上,截取视频片段播放,给学生介绍英语经典台词,震撼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感受莎翁语言的魅力。教育的艺术是引人入胜,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喜欢你的课堂,打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共鸣。当然,要想实现师生共鸣,学生必须在预习中积累了莎士比亚的生平事迹,了解了他的四大悲剧和喜剧作品,熟悉了戏剧的有关常识。在初步感知教材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完成了自学环节的检测,这就为顺利走进第二个环节“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精心设计问题,师生共“习”
语文课堂在“习”的环节上,更加提倡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更加提高了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
学生在“习”的环节里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两种方式。在新课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温习新课中涉及的已有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自学环节结束后,学生进入合作探究阶段。合作探讨的问题都是学生独立不能解决的难题。小组之间通过探讨,实现生生互动,实现师生互动。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进取的团队素质。
以教授《曹刿论战》为例。学生在课前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从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通假字,再到翻译句子、掌握文言句式、课外拓展等,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在宏观上把握了《曹刿论战》涉及的知识。在课堂“习“的环节里,学生把自学中难以解决的一词多义现象提出来供大家合作探究。像“肉食者谋之”“小大之狱”“忠之属也”“公与之乘”“公将鼓之”“公将驰之”“登轼而望之”“故克之”“故逐之”这些句子中的“之”的用法和意义如何归纳。学生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教师及时启发点拨。经过师生合作探究,学生准确了地积累了《曹刿论战》的文言知识,轻松地形成了一定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愉快地发挥了主体作用。
3.师生敢于提出质疑,生成测评
在“习”的环节之后,教师要预设问题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检测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考查拼音汉字,可以提问背诵,可以检测默写,可以是教师出示预设问题,可以是即兴演练,可以是交流课堂收获。通过检测来反馈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是否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同时,对于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学生可以自评,可以互评,也可以由教师给予评价。评价角度要多方面,评价语言要中肯,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发现自身的“语”“文”素养,都能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总之,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无论从哪一点出发,都可以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素养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应该得以鲜明体现,得以切实实践,得以日积月累、得以反复训练。“语”“文”素养为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为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为丰富美好的心理情感,为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教”“学”模式“语”“文”素养质疑深入挖掘语文素材,从字词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到听说读写的训练,学生可以从各个方面,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生成“语”“文”素养。
一、积累语文知识,生成“语”“文”素养
1.感受名人大家的人格魅力
语文知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不仅包括字音、字形、字义、词语、标点、语法、修辞等语文基础知识,无论哪一项知识的积累,都能提升“语”“文”素养。语文篇目的作家介绍里,大都向我们展示古今中外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等人物的个性风采。教师在教学中拓展文史知识,从文学常识的积累中,让学生感受那些精忠报国、那些正直无私、那些舍生取义、那些坚强不屈、那些无私奉献、那些诚实善良、那些坚持真理等人类美好的情操。
2.挖掘语文教材的艺术魅力
纵观语文教材,我们能够读到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作品。每位学生随口都会背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每位学生都能熟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仅以《诗经》为例。第一部中国诗歌总集——《诗经》唱响了古代歌谣。在孔子看来,诗经使人读后有澄清心灵的功效,作为教化的工具实为最佳良策。远至孟子、荀子、司马迁、董仲舒、苏辙,近至胡适、鲁迅、梁启超都从《诗经》中汲取“语”“文”素养。
不仅古代作品能给人以“语”“文”素养,现当代乃至国外作品同样可以撼动心灵。读冰心的散文,学生无不为那至真至纯至高的母爱而潸然泪下,读都德的《最后一课》,学生无不为小弗朗士的天真幼稚以至突然成熟爱国而幡然醒悟。
初中学生正直青春年少,语文学科包罗万象的特点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阅读资源,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学生丰富了情感,提高了思想,省悟了人生。
二、改变“教”“学”模式,增益其所不能
台湾作家张大春曾说过,语文教育不是一种单纯的沟通技术教育,也不只是一种孤立的审美教育,它是整体生活文化的一个总反映,决定了我们有多少工具、多少能力、多少方法去反省和解释我们的生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下面,我将具体阐述在语文课堂上如何把握“导——习——评”三个环节,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
1.积极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导入新课。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激活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在“导”的环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吸引学生准确迅速进入学习情境。当然,有效地“导”,一定要在学生充分准备即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学生在课前利用工具书以及网络资源,查阅大量资料,扫除文字障碍,了解作家作品,发现学习中的疑难,形成初步的认知,教师才能把学生的预习效果“导”出来,把学生的“创造思维”导出来,把学生的“自学能力”导出来。
至于导入方法,可谓是多种多样。可以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选取集声音或者图片或者视频等素材导入新课,可以设计探究性的问题,可以把课前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讲述成语故事、名人轶事、社会见闻,由此切入到相关内容的学习。
在讲解《威尼斯商人》一课时,我在“导入新课”上,截取视频片段播放,给学生介绍英语经典台词,震撼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感受莎翁语言的魅力。教育的艺术是引人入胜,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喜欢你的课堂,打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共鸣。当然,要想实现师生共鸣,学生必须在预习中积累了莎士比亚的生平事迹,了解了他的四大悲剧和喜剧作品,熟悉了戏剧的有关常识。在初步感知教材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完成了自学环节的检测,这就为顺利走进第二个环节“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精心设计问题,师生共“习”
语文课堂在“习”的环节上,更加提倡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更加提高了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
学生在“习”的环节里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两种方式。在新课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温习新课中涉及的已有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自学环节结束后,学生进入合作探究阶段。合作探讨的问题都是学生独立不能解决的难题。小组之间通过探讨,实现生生互动,实现师生互动。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进取的团队素质。
以教授《曹刿论战》为例。学生在课前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从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通假字,再到翻译句子、掌握文言句式、课外拓展等,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在宏观上把握了《曹刿论战》涉及的知识。在课堂“习“的环节里,学生把自学中难以解决的一词多义现象提出来供大家合作探究。像“肉食者谋之”“小大之狱”“忠之属也”“公与之乘”“公将鼓之”“公将驰之”“登轼而望之”“故克之”“故逐之”这些句子中的“之”的用法和意义如何归纳。学生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教师及时启发点拨。经过师生合作探究,学生准确了地积累了《曹刿论战》的文言知识,轻松地形成了一定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愉快地发挥了主体作用。
3.师生敢于提出质疑,生成测评
在“习”的环节之后,教师要预设问题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检测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考查拼音汉字,可以提问背诵,可以检测默写,可以是教师出示预设问题,可以是即兴演练,可以是交流课堂收获。通过检测来反馈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是否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同时,对于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学生可以自评,可以互评,也可以由教师给予评价。评价角度要多方面,评价语言要中肯,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发现自身的“语”“文”素养,都能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总之,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无论从哪一点出发,都可以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素养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应该得以鲜明体现,得以切实实践,得以日积月累、得以反复训练。“语”“文”素养为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为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为丰富美好的心理情感,为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