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测量脑血氧饱和度与成人心脏骤停后接受目标体温管理患者神经系统预后的关系: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来源 :中国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WICHS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脑血氧饱和度(rSO2)在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昏迷患者的目标体温管理(TTM)期间预测神经系统预后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根据PRISMA指南进行报告,检索了Pubmed、Embase、Coch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Clinical gov、万方、维普、CNKI共9个数据库.除外研究类型为病例报告、综述和研究样本量小于5例的研究,收集所有在成人心脏骤停(CA)期间进行近红外光谱(NIRS)测量的研究.两名审稿人评估纳入文章的质量并提取数据.结果 效应使用标准化平均差(SMD)进行标准化.结果 本荟萃分析纳入11项研究,其中2项为随机对照研究,9项为观察性研究.共计681例患者.患者TTM期间NIRS测量的rSO2值在TTM 24 h(低温结束)、TTM 24~36 h(复温阶段)和TTM 36~48 h(初始常温阶段)与神经系统预后相关(TTM 24 h:SMD=0.45,95%CI 0.29~0.61;TTM 24~36 h:SMD=1.17,95%CI 0.85~1.50;TTM 36~48 h:SMD=0.26,95%CI 0.10~0.43),良好的神经系统预后(CPC 1~2)组具有较高的rSO2值.在TTM开始时、TTM期间和TTM 72 h的常温阶段,均未发现NIRS测量的rSO2值与神经系统预后的相关性.结论 对于行TTM的CA患者,在TTM 24~48 h期间良好神经系统预后患者NIRS测量的rSO2值高于神经系统预后不良的患者,其中TTM 24~36 h(复温阶段)与良好神经系统预后有较强的关联.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孕妇及胎儿血管参数、血清维生素D及胎盘生长因子(PLGF)预测胎儿生长受限(FGR)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2021年6月本院确诊的FGR孕妇125例(FGR组)及产前检查正常孕妇125例(对照组),于孕20~24周采用超声监测胎儿脐动脉(UA)、大脑中动脉(MCA)及孕妇子宫动脉(UtA)等收缩期/舒张期血流比值(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检测血清维生素D、PLGF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各指标预测FGR的价值.结果:FGR组UA
目的:分析无创产前基因筛查联合超声检测诊断染色体异常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8月本院接诊的孕中期孕妇920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超声检测并对指标阳性孕妇行无创DNA检测,高风险者行羊膜腔穿刺术及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均随访至分娩或妊娠事件终止.结果:检出超声指标阳性胎儿1040例,阳性率11.3%;无创DNA检测高风险胎儿52例,检出率0.56%(21-三体综合征47例、18-三体综合征1例、13-三体综合征1例、性染色体异常3例),均行羊膜腔穿刺术及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36例,无创DNA
卵巢癌是造成女性死亡的常见肿瘤之一,作为一种异质性疾病具有复杂的分子和遗传变化.卵巢癌复发率相对较高,了解其相关耐药机制及利用肿瘤的特定变化合理靶向治疗至关重要.Toll样受体(TLR4)不仅在免疫细胞上表达,也在肿瘤细胞尤其是卵巢癌上表达.初级应答基因88(MyD88)最近也被证明可以促进自发和致癌物质诱导的(丙氧基甲烷)肿瘤发生.紫杉醇是治疗卵巢癌的重要药物之一,作为TLR4的主要配体可激活TLR4/MyD88信号通路,在癌细胞的增殖、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卵巢癌紫杉醇耐药与TLR4/
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sIUGR)是单绒毛膜性双胎严重并发症之一,增加围产期死亡率及发病率,并导致新生儿远期神经发育及认知能力受损,但其分子机制至今尚不明确.表观遗传学是指不改变DNA序列,通过某种方式使基因表达或细胞表现型出现可遗传的变化,最新研究发现sIUGR胎盘组织中存在DNA甲基化、非编码RNA调控及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学调控方式的改变,证明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参与了sIUGR的发病机制.因此,探索与sI-UGR相关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对了解sIUGR的发病原因及确定临床诊疗策略可以提供新的思路.
子痫前期(PE)是一种妊娠特异性、多脏器疾病,由于病理机制复杂,目前治疗仍以减轻临床症状和适时分娩为主要原则.PE被视为一种胎盘源性疾病,胎盘内部稳态受到细胞自噬的调节.然而关于胎盘自噬在P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目前仍存在一定分歧,需要进一步阐明.本文结合新的研究成果,概述胎盘自噬相关因素在PE病理中的作用,以期为寻求预防和治疗PE的新途径提供有益线索.
为落实孙春兰总理2022年1月6日关于“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决不能以任何借口推诿拒收群众就医”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2022 年1 月7 日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举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教育部急诊与创伤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海岛急救创新单元承办的全国部分省市急诊专家座谈会上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由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牵头,组织国内急诊急救领域相关机构和专家,就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急危重症患者急诊预检分诊与救治的相关原则和流程展开调研,并起草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