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分形树状微通道散热器的实验研究

来源 :工程热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借鉴人体内呼吸循环系统的分形结构,利用微电子机械光刻加工工艺,设计制造一套新型分形树状微通道微电子芯片散热器。散热器的初始通道长10mm,水力直径为48.1μm,分形维数D=2,循环次数m=4。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分形网络在提高了散热容量的同时还降低了泵功消耗,热有效性大大高于平行通道散热器,且与理论预测结果基本吻合。
其他文献
本文在分级进风燃烧室的热态实验装置上,测量了燃烧室内湍流燃烧的温度场和组分浓度场,研究了分级进风的流量比率即二次风率对燃烧及NOx生成的影响.得到了四组不同二次风率下
目标与环境红外辐射特性的研究是目标与环境特性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区域分解法和蒙特卡罗法计算了英国的MESAR(Multifunction Electronically Scanned Adaptive R
分析了声速法测量气粉混合物固相浓度的理论模型,结合对实际工况的分析,建立了固相浓度与声波传播时间之间的实用关系式,并对该关系式进行了实验验证.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
多孔肋片传热传质过程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本文对水在多孔圆肋中流动产生的传热传质现象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相应的物理数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获得肋片内水的温度和流量分布,以及水
单个颗粒的传热过程对于燃煤流化床锅炉中煤的着火和随后的燃烧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Euler—Lagrange方法的数学模型对其进行了数值研究。该模型对流体相
本文简要介绍了纳米粒子对矿物基冷冻机油/HFC体系相溶性与饱和性的作用机理及相关模型,实验研究了r型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对矿物基冷冻机油与HFC类工质的相溶性、含油工质体系
通过向液体培养基中添加无机硒,利用纳豆茵的发酵作用实现无机硒到有机硒的生物转化,并与纳豆激酶结合,得到硒纳豆激酶。最优发酵条件为:大豆蛋白胨2.5%,葡萄糖2%,Na2SeO3 10^-6mol/L,Mg
目前在制冷、热泵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循环工质R22由于具有较大的GWP值和ODP值,所以终将被淘汰.针对工质R22的替代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非共沸混合工质R290/R600a/R1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