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建设与改革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根据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规范或教学质量标准,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依据课程体系为大学课程设置课程标准,以此为教学活动提供指导、为课程评价提供依据,并与现行教学大纲形成有效互补。
关键词:课程建设与改革;课程标准;标准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082-02
引言
本文根据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规范或教学质量标准,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修订课程标准的方案,同时融合质量评价标准,以此为教学活动提供指导、为课程评价提供依据,并与现行教学大纲形成有效互补。实现深化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目标。
一、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
综观课程改革的特点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我校课程改革的应该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深化,需要说明的是,在执行课程改革时要用系统、全面的观点来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课程改革的实质。
1.注重课程的综合化,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随着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今后高考将不再区分文理科,传统的分科课程体系正在被经过重新整合的学科领域所取代。多年来,由于国内高校偏重专业教育,以至于课程体系过于专业化,致使专业口径过窄,传授学生的知识面较狭窄,毕业生多数对口就业,不能广泛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当前学校的课程改革,应该拓宽专业口径,加强专业群建设,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推进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综合化的课程体系设置要注重符合学生全面发展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素质的要求。应该打破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强调课程的融合性、综合性、多样性、交叉性,课程设置要向综合化发展。例如,可以采用通识与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学科大类平台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方向核心课程模块、集中实践环节模块、拓展学科课程或开放选修课程模块、社会与创新实践课程模块等模块化课程设置。前四个模块可从必修和选修设置,其余模块均以选修课程设置,以此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2.课程体系设置的多元化。要落实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唯有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应该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术发展型人才、就业创业型人才等不同特点的人才培养需求,设计多元化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多元化主要表现在要充分设置开放选修课程,可包括专业选修课程、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人文素养、创新、创业等公共选修课程。开放选修课程可依据不同特点的人才培养需求的合理知识结构设置课程组套餐。课程组套餐的数量及套餐内的课程也要体现多样化。
3.课程结构的多层次化。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需求,在课程模块的设置和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要求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业需求、学习能力、个人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构建分层次的课程结构,以满足不同程度、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尤其是通识和公共基础课程,更应该分层教学。可根据课程难度不同进行“模块化培养方案”设置,不同兴趣和水平的学生可以选修不同难度的课程模块,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课程方向的人文化。我国高等教育受到长期文、理分科的影响,在以往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致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脱离,给大学生带来了思维方式的缺陷和知识面的偏颇,因此,需进一步加强课程方向的人文化,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强人文教育课程。
要增强思想性,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充分体现民族特点,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践行课程改革、课程标准与质量评价标准融合的方案
1.整合优化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多样性要求,研究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联关系,保证课程间良好的衔接。要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交叉。要依照通识与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学科大类平台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方向核心课程模块、集中实践环节模块、拓展学科课程或开放选修课程模块、社会与创新实践课程模块等模块化的架构,科学构建基础优化、融会贯通、突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学科拓展的课程体系。要按照通识教育课程够用、学科基础课程管用、专业核心课程适用、开放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的原则进行整合和调整。同时要打破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之间的壁垒。
除充分考虑社会、企业、行业发展实际和学生就业或创业需求所设置的专业方向内的课程模块课程外,还应融入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与素养的课程和要求。为了体现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多个学科共同培育,要在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中都注意体现培养学生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核心素养。例如:信息素养与交际、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知识产权与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等素养培育与学科课程的融合。
2.加强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和置换。第二课堂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进行的旨在加深基础知识,扩大知识领域,开扩视野,发展科技、文体、艺术等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培养独立工作和创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创新活动。第二课堂学分认定以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通过多元化的认定体系,多类型、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模块,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3.课程标准与质量评价标准融合。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是以纲要的形式明确规定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现行的课程教学大纲缺乏对学生接受一定阶段的学习之后的教学效果及质量的具体描述,即缺乏质量评价标准。为使我校課程教学大纲既能提供课程规划、教学和学习的标准,又同时能够提供评价的客观标准,建议必修课程要把评价标准或者质量标准融入到课程教学大纲之中,使原有教学大纲的内涵发生改变。也就是既有对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做出的具体规定,也有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以此促进任课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学习过程和过程的教与学的效果。新教学大纲中评价标准(质量标准)内容设置如表1所示。主要课程内容过程学习结果评分标准设置如表2所示。
结语:课程建设是高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课程教学质量既是教学的核心,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基本保障,因此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践行课程标准与质量评价标准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阳仁宇,廖正颉,杨永忠.高校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J].高等理科教育,2003,(2).
[3]彭莉娜.大学新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11).
[4]冯倩倩,王海欣.高校课程改革特点与趋势分析[J].北京:北京教育高教版,2015,(9).
[5]陈金凤.当代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研究文献综述[J].和田师范学校学报,2009,(6).
[6]丛尤军,等.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及发展趋势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2).
关键词:课程建设与改革;课程标准;标准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082-02
引言
本文根据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规范或教学质量标准,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修订课程标准的方案,同时融合质量评价标准,以此为教学活动提供指导、为课程评价提供依据,并与现行教学大纲形成有效互补。实现深化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目标。
一、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
综观课程改革的特点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我校课程改革的应该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深化,需要说明的是,在执行课程改革时要用系统、全面的观点来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课程改革的实质。
1.注重课程的综合化,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随着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今后高考将不再区分文理科,传统的分科课程体系正在被经过重新整合的学科领域所取代。多年来,由于国内高校偏重专业教育,以至于课程体系过于专业化,致使专业口径过窄,传授学生的知识面较狭窄,毕业生多数对口就业,不能广泛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当前学校的课程改革,应该拓宽专业口径,加强专业群建设,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推进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综合化的课程体系设置要注重符合学生全面发展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素质的要求。应该打破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强调课程的融合性、综合性、多样性、交叉性,课程设置要向综合化发展。例如,可以采用通识与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学科大类平台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方向核心课程模块、集中实践环节模块、拓展学科课程或开放选修课程模块、社会与创新实践课程模块等模块化课程设置。前四个模块可从必修和选修设置,其余模块均以选修课程设置,以此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2.课程体系设置的多元化。要落实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唯有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应该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术发展型人才、就业创业型人才等不同特点的人才培养需求,设计多元化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多元化主要表现在要充分设置开放选修课程,可包括专业选修课程、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人文素养、创新、创业等公共选修课程。开放选修课程可依据不同特点的人才培养需求的合理知识结构设置课程组套餐。课程组套餐的数量及套餐内的课程也要体现多样化。
3.课程结构的多层次化。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需求,在课程模块的设置和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要求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业需求、学习能力、个人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构建分层次的课程结构,以满足不同程度、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尤其是通识和公共基础课程,更应该分层教学。可根据课程难度不同进行“模块化培养方案”设置,不同兴趣和水平的学生可以选修不同难度的课程模块,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课程方向的人文化。我国高等教育受到长期文、理分科的影响,在以往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致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脱离,给大学生带来了思维方式的缺陷和知识面的偏颇,因此,需进一步加强课程方向的人文化,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强人文教育课程。
要增强思想性,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充分体现民族特点,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践行课程改革、课程标准与质量评价标准融合的方案
1.整合优化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多样性要求,研究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联关系,保证课程间良好的衔接。要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交叉。要依照通识与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学科大类平台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方向核心课程模块、集中实践环节模块、拓展学科课程或开放选修课程模块、社会与创新实践课程模块等模块化的架构,科学构建基础优化、融会贯通、突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学科拓展的课程体系。要按照通识教育课程够用、学科基础课程管用、专业核心课程适用、开放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的原则进行整合和调整。同时要打破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之间的壁垒。
除充分考虑社会、企业、行业发展实际和学生就业或创业需求所设置的专业方向内的课程模块课程外,还应融入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与素养的课程和要求。为了体现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多个学科共同培育,要在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中都注意体现培养学生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核心素养。例如:信息素养与交际、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知识产权与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等素养培育与学科课程的融合。
2.加强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和置换。第二课堂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进行的旨在加深基础知识,扩大知识领域,开扩视野,发展科技、文体、艺术等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培养独立工作和创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创新活动。第二课堂学分认定以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通过多元化的认定体系,多类型、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模块,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3.课程标准与质量评价标准融合。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是以纲要的形式明确规定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现行的课程教学大纲缺乏对学生接受一定阶段的学习之后的教学效果及质量的具体描述,即缺乏质量评价标准。为使我校課程教学大纲既能提供课程规划、教学和学习的标准,又同时能够提供评价的客观标准,建议必修课程要把评价标准或者质量标准融入到课程教学大纲之中,使原有教学大纲的内涵发生改变。也就是既有对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做出的具体规定,也有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以此促进任课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学习过程和过程的教与学的效果。新教学大纲中评价标准(质量标准)内容设置如表1所示。主要课程内容过程学习结果评分标准设置如表2所示。
结语:课程建设是高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课程教学质量既是教学的核心,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基本保障,因此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践行课程标准与质量评价标准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阳仁宇,廖正颉,杨永忠.高校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J].高等理科教育,2003,(2).
[3]彭莉娜.大学新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11).
[4]冯倩倩,王海欣.高校课程改革特点与趋势分析[J].北京:北京教育高教版,2015,(9).
[5]陈金凤.当代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研究文献综述[J].和田师范学校学报,2009,(6).
[6]丛尤军,等.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及发展趋势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