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认为学生要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就必须进行高效阅读。针对学生不知道怎样进行物理阅读,部分老师对物理阅读也不够重视,缺乏对学生物理阅读的指导这些问题,根据物理学科特点,我们对学生物理学习的文字预读、函数阅读、表格阅读、图像阅读、图形阅读等几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指导策略。
关 键 词 自主学习 高效阅读 表述方式 阅读指导
现代教育理论提出了以“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标准,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四川省首批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华阳中学首席专家顾问陈安福教授,根据自己长期的心理学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优化课堂教学新主张,即“三维七段”单元教学,是指在“学习引导→先学自研→互动探究→点拨讲解→训练内化→诊断反思→辅导提升”等“七段”教学过程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强调教师三维的教,学生三维的学。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学生要在先学自研中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进行高效阅读。但是,目前中学生的物理阅读非常令人堪忧,根据我们对本年级500名高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中学生应该阅读物理教材的学生占60.9%;喜欢阅读物理书籍的学生占19.2%;认为物理需要阅读的占27.9%;老师要求读才读的学生占22.8%;在物理课堂中,基本没有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老师占87.2%。由此,可以看出:一方面,学生不知读什么,怎么阅读物理课本,即使阅读也仅限于读概念,读定理,读规律,被迫地进行阅读;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对物理阅读不够重视,缺乏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更谈不上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加之物理教材少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更无华丽的辞藻,读物理很费力,容易疲劳。物理课堂,老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导致学生阅读能力差,阅读效率不高。针对这些问题,针对物理表述的特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一、对文字表述的阅读指导
1、快速阅读:大致了解文字所表述的现象、情景、过程,问题的生成,物理方法,存在的困难是什么?
2、理解阅读:对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生长点、物理意义、表达形式、适用条件,既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述,又能注重表述的逻辑性。
3、应用阅读:对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初步应用,举一反三,最后能达到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度。
4、批判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质疑,不但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不能死读,要把死书读活,要有批判意识。
范例1、在学习“磁场”时,首先由教师将本章的教学安排告诉学生,本章分为三个单元,即第一单元为磁现象 、磁场、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安培力、磁感强度、磁通量;第二单元为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伦兹力;第三单元为安培力、洛伦兹力的应用。
第二,由老师确立第一单元阅读的线索,即磁体、磁现象、磁场、磁感线、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磁感强度以及磁通量;
第三,用10分钟让学生对第一单元快速阅读,我们称为单元阅读,通过单元阅读,让学生感受本部分物理内容,建立一个大致的整体框架;
第四,在分课时上老师提出精度的内容。比如,在学习安培力时,如何探究安培力,安培力的决定因素,验证左手定则,安培力的应用;
第五,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要讲解点拨,讲读结合。比如,安培力的大小不但与磁感强度、电流强度、通电导线的长度有关,还与通电导线的放置有关;
第六,让学生阅读有关安培的生平资料,感受安培对科学探究的历程和精神。
二、对函数表述的阅读指导:
物理学中,很多物理问题都是通过数学中的函数关系式表述,如定义式、决定式、量度式、数量关系式。在阅读中,不但要理解其含义,还要明确其成立的条件,物理量的内在联系。在应用时,要根据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物理规律列出方程,计算求解。
三、对表格表述的阅读指导
在表格表述中,有大量的数据,通过对这些孤立的数据进行和、差、倍、分、乘方、开方等运算、分析,甚至利用函数和图像,确立它们之间的关系,找出这些数据的变化规律,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范例2、下表是四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改变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初始速度(m/s) 经过时间(s) 末速度(m/s)
① 2 3 11
② 0 3 6
③ 0 20 6
④ 0 100 20
A. ①的速度变化最大,加速度最大 B. ②的速度变化最慢
C. ③的速度变化最快 D. ④的末速度最大,但加速度最小
对这类物理表格数据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对物理表格数据运算可知, ①的速度改变量为9m/s,加速度为3 m/s2;②的速度改变量为6m/s,加速度为2 m/s2;③的速度改变量为6m/s,加速度为0.3 m/s2;④的速度改变量为20m/s,加速度为0.2 m/s2;由此可知,④的末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小,①的速度变化最快,所以D正确
四、对图象的阅读指导
在物理学中,物理图象是以解析几何中的坐标为基础,借助数和形的结合,来表现两个相关物理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从而直观、形象、动态地表达各种现象的物理过程和规律。图象法是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学生如何通过阅读物理图像,来把握物理信息和规律,在教学中,我们指导学生从以下十一个方面去理解图像的意义:纵横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图像本身的特点,纵横截距,斜率,所围面积,图像的交点,图像的拐点,正负方向的规定,对应的函数关系,不同图像间的转换,图像与实际相联系。
关 键 词 自主学习 高效阅读 表述方式 阅读指导
现代教育理论提出了以“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标准,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四川省首批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华阳中学首席专家顾问陈安福教授,根据自己长期的心理学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优化课堂教学新主张,即“三维七段”单元教学,是指在“学习引导→先学自研→互动探究→点拨讲解→训练内化→诊断反思→辅导提升”等“七段”教学过程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强调教师三维的教,学生三维的学。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学生要在先学自研中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进行高效阅读。但是,目前中学生的物理阅读非常令人堪忧,根据我们对本年级500名高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中学生应该阅读物理教材的学生占60.9%;喜欢阅读物理书籍的学生占19.2%;认为物理需要阅读的占27.9%;老师要求读才读的学生占22.8%;在物理课堂中,基本没有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老师占87.2%。由此,可以看出:一方面,学生不知读什么,怎么阅读物理课本,即使阅读也仅限于读概念,读定理,读规律,被迫地进行阅读;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对物理阅读不够重视,缺乏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更谈不上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加之物理教材少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更无华丽的辞藻,读物理很费力,容易疲劳。物理课堂,老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导致学生阅读能力差,阅读效率不高。针对这些问题,针对物理表述的特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一、对文字表述的阅读指导
1、快速阅读:大致了解文字所表述的现象、情景、过程,问题的生成,物理方法,存在的困难是什么?
2、理解阅读:对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生长点、物理意义、表达形式、适用条件,既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述,又能注重表述的逻辑性。
3、应用阅读:对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初步应用,举一反三,最后能达到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度。
4、批判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质疑,不但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不能死读,要把死书读活,要有批判意识。
范例1、在学习“磁场”时,首先由教师将本章的教学安排告诉学生,本章分为三个单元,即第一单元为磁现象 、磁场、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安培力、磁感强度、磁通量;第二单元为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伦兹力;第三单元为安培力、洛伦兹力的应用。
第二,由老师确立第一单元阅读的线索,即磁体、磁现象、磁场、磁感线、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磁感强度以及磁通量;
第三,用10分钟让学生对第一单元快速阅读,我们称为单元阅读,通过单元阅读,让学生感受本部分物理内容,建立一个大致的整体框架;
第四,在分课时上老师提出精度的内容。比如,在学习安培力时,如何探究安培力,安培力的决定因素,验证左手定则,安培力的应用;
第五,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要讲解点拨,讲读结合。比如,安培力的大小不但与磁感强度、电流强度、通电导线的长度有关,还与通电导线的放置有关;
第六,让学生阅读有关安培的生平资料,感受安培对科学探究的历程和精神。
二、对函数表述的阅读指导:
物理学中,很多物理问题都是通过数学中的函数关系式表述,如定义式、决定式、量度式、数量关系式。在阅读中,不但要理解其含义,还要明确其成立的条件,物理量的内在联系。在应用时,要根据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物理规律列出方程,计算求解。
三、对表格表述的阅读指导
在表格表述中,有大量的数据,通过对这些孤立的数据进行和、差、倍、分、乘方、开方等运算、分析,甚至利用函数和图像,确立它们之间的关系,找出这些数据的变化规律,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范例2、下表是四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改变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初始速度(m/s) 经过时间(s) 末速度(m/s)
① 2 3 11
② 0 3 6
③ 0 20 6
④ 0 100 20
A. ①的速度变化最大,加速度最大 B. ②的速度变化最慢
C. ③的速度变化最快 D. ④的末速度最大,但加速度最小
对这类物理表格数据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对物理表格数据运算可知, ①的速度改变量为9m/s,加速度为3 m/s2;②的速度改变量为6m/s,加速度为2 m/s2;③的速度改变量为6m/s,加速度为0.3 m/s2;④的速度改变量为20m/s,加速度为0.2 m/s2;由此可知,④的末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小,①的速度变化最快,所以D正确
四、对图象的阅读指导
在物理学中,物理图象是以解析几何中的坐标为基础,借助数和形的结合,来表现两个相关物理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从而直观、形象、动态地表达各种现象的物理过程和规律。图象法是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学生如何通过阅读物理图像,来把握物理信息和规律,在教学中,我们指导学生从以下十一个方面去理解图像的意义:纵横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图像本身的特点,纵横截距,斜率,所围面积,图像的交点,图像的拐点,正负方向的规定,对应的函数关系,不同图像间的转换,图像与实际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