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PICC导管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46例PICC导管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观察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疗效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观察组在感染痊愈时间和患者满意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PICC导管感染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治疗,可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循证护理;PICC导管;感染;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2.9???[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8-158-02
循证护理为临床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首先正确全面、正确的认识患者的病情,从临床实际情况中理解出现病情的原因,然后再利用原因联系患者的实际情况,有效的进行护理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治疗效果[1]。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46例PICC导管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观察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疗效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46例PICC导管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观察组23例。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7例,年龄31~70岁,平均(51.23±3.25)岁;体温38.4~39.6℃;血培养发现革兰阳性菌13例,发现大肠杆菌10例。观察组男17例,女6例,年龄32~71岁,平均(50.81±3.19)岁;体温38.5~39.7℃;血培养发现革兰阳性菌12例,发现大肠杆菌11例。所有患者均在置管期间进行输液时出现了反复发热,并在穿刺部位有明显红肿情况。两组患者在数量、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即只根据患者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护理治疗,不解决发生感染的原因。
1.2.2?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治疗。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分析患者出现感染的原因和如何能能更好的控制患者感染的加重;再寻找患者病情发生的证据,是由于操作者的原因而导致的感染还是因为患者本身皮肤细菌的迁移而导致的感染发生;根据寻找出的原因进行护理计划的制定。根据患者细菌检验的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做好相关的输液护理,在进行血液制品、脂肪乳等高浓度药液注射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管[2-3];在配置药品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选择合适的注射器,避免因为反复穿刺而出现感染发生;提高患者自体免疫力,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保持愉快的心情;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宣讲,通过和患者面对面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治疗上存在的顾虑,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更好的配合医疗人员的治疗、护理,提高自我感染防护能力[4]。
1.3?观察项目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感染的痊愈时间和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评价,使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技术、服务结果等方面的满意度情况。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感染的痊愈时间
观察组感染的痊愈时间为(3.12±1.03)d,对照组感染的痊愈时间为(7.23±2.13)d,两组在感染的痊愈时间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51 6,P<0.05)。见表1。
2.2?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6.25±10.01)分,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1.30±8.16)分,两组在患者满意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32 6,P<0.05)。见表1。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痊愈时间和患者满意度比较
3?讨论
循证护理是通过对客观证据的收集,将护理研究和护理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护理方式[5]。避免了以往在PICC感染患者护理上的盲目性,使护理工作更加系统、有效,可有效避免再次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对治疗的协同性。研究发现造成PICC导管感染的主要原因有:护理人员操作上的不规范,在操作过程中造成了患者的感染发生;由于使用一些受到污染的药液,细菌在导管中停留并且繁殖;由于多次穿刺或者加药而出现细小微粒感染;护理人员没有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护理操作;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根据这些PICC导管感染的高发原因,寻找患者出现感染的原因,根据这些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治疗,并且避免感染的再次发生,严格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教育管理,避免人为原因导致感染发生[6];培养患者自我防护意识,合理搭配营养,强健身体,提高免疫能力;加强医护和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使患者更加信任医护人员,在护理上多加配合,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情进行护理治疗,避免感染的再次发生。本研究通过给予部分PICC导管感染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结果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的康复时间明显缩短,满意度明显提高。综上所述,对PICC导管感染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治疗,可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蕾蕾,王欣然,周亚娟.PICC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的研究与进展[J].现代护理,2006,12(4):312-313.
[2] 宋葵.PICC导管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09,9(11):27-29.
[3] 刘虹,王笑碧,代莉.PICC导管在恶性胸腔积液灌注化疗86例中的应用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1):2098-2099.
[4] 赵法荣.PICC留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4(29):1012-1014.
[5] 唐永红,崔燕萍,张惠英,等.PICC小组在控制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作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5B):771-789.
[6] 应佩秀.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1,26(7):594-595.
(收稿日期:2012-07-09)
[关键词] 循证护理;PICC导管;感染;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2.9???[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8-158-02
循证护理为临床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首先正确全面、正确的认识患者的病情,从临床实际情况中理解出现病情的原因,然后再利用原因联系患者的实际情况,有效的进行护理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治疗效果[1]。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46例PICC导管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观察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疗效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46例PICC导管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观察组23例。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7例,年龄31~70岁,平均(51.23±3.25)岁;体温38.4~39.6℃;血培养发现革兰阳性菌13例,发现大肠杆菌10例。观察组男17例,女6例,年龄32~71岁,平均(50.81±3.19)岁;体温38.5~39.7℃;血培养发现革兰阳性菌12例,发现大肠杆菌11例。所有患者均在置管期间进行输液时出现了反复发热,并在穿刺部位有明显红肿情况。两组患者在数量、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即只根据患者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护理治疗,不解决发生感染的原因。
1.2.2?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治疗。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分析患者出现感染的原因和如何能能更好的控制患者感染的加重;再寻找患者病情发生的证据,是由于操作者的原因而导致的感染还是因为患者本身皮肤细菌的迁移而导致的感染发生;根据寻找出的原因进行护理计划的制定。根据患者细菌检验的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做好相关的输液护理,在进行血液制品、脂肪乳等高浓度药液注射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管[2-3];在配置药品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选择合适的注射器,避免因为反复穿刺而出现感染发生;提高患者自体免疫力,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保持愉快的心情;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宣讲,通过和患者面对面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治疗上存在的顾虑,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更好的配合医疗人员的治疗、护理,提高自我感染防护能力[4]。
1.3?观察项目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感染的痊愈时间和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评价,使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技术、服务结果等方面的满意度情况。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感染的痊愈时间
观察组感染的痊愈时间为(3.12±1.03)d,对照组感染的痊愈时间为(7.23±2.13)d,两组在感染的痊愈时间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51 6,P<0.05)。见表1。
2.2?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6.25±10.01)分,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1.30±8.16)分,两组在患者满意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32 6,P<0.05)。见表1。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痊愈时间和患者满意度比较
3?讨论
循证护理是通过对客观证据的收集,将护理研究和护理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护理方式[5]。避免了以往在PICC感染患者护理上的盲目性,使护理工作更加系统、有效,可有效避免再次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对治疗的协同性。研究发现造成PICC导管感染的主要原因有:护理人员操作上的不规范,在操作过程中造成了患者的感染发生;由于使用一些受到污染的药液,细菌在导管中停留并且繁殖;由于多次穿刺或者加药而出现细小微粒感染;护理人员没有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护理操作;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根据这些PICC导管感染的高发原因,寻找患者出现感染的原因,根据这些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治疗,并且避免感染的再次发生,严格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教育管理,避免人为原因导致感染发生[6];培养患者自我防护意识,合理搭配营养,强健身体,提高免疫能力;加强医护和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使患者更加信任医护人员,在护理上多加配合,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情进行护理治疗,避免感染的再次发生。本研究通过给予部分PICC导管感染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结果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的康复时间明显缩短,满意度明显提高。综上所述,对PICC导管感染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治疗,可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蕾蕾,王欣然,周亚娟.PICC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的研究与进展[J].现代护理,2006,12(4):312-313.
[2] 宋葵.PICC导管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09,9(11):27-29.
[3] 刘虹,王笑碧,代莉.PICC导管在恶性胸腔积液灌注化疗86例中的应用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1):2098-2099.
[4] 赵法荣.PICC留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4(29):1012-1014.
[5] 唐永红,崔燕萍,张惠英,等.PICC小组在控制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作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5B):771-789.
[6] 应佩秀.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1,26(7):594-595.
(收稿日期:2012-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