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教材“质量守恒定律”课的思考

来源 :化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zheng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5-0032-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问题的产生:
  新老教材的“质量守恒定律”一课中知识脉络非常一致,主要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微观解释,但呈现顺序完全不同。老教材中教学内容的呈现是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顺序,先宏观实验,后微观解释。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也认为“先具体后抽象”的过程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先抽象后具体”的过程会使学生感到困难,不易理解。但是,新教材的呈现顺序恰恰就是先微观解释后宏观实验,先抽象后具体。为什么新老教材会出现这样不同的呈现顺序呢?
  笔者仔细研读了“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其中对化学课程定位描述是“通过对化学问题的科学探究活动,帮助中学生了解科学、科学过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学习应用化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科学技术素养”。这说明新课程要求教师关注“科学探究活动”,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素养”,而以往教师更关注“知识目标”。这种对教学目标的不同定位,决定了新老教材中教学内容呈现的不同顺序。下面笔者试着通过对不同教学过程的对比分析,解读新教材“质量守恒定律”的科学探究过程。
  1假设要有一定的根据
  按照老教材上课的教学过程:
  师: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你认为有几种可能?
  生:有三种可能。①不变;②增加;③减少。
  这是一种没有根据、不讲究逻辑的、随机的猜测。就如日常生活中,大人两只手分别握成拳头,让孩子猜猜哪只手里有糖,可能在右手,也可能在左手。
  对老教材稍作加工的另一种教学过程:
  师:我们前面主要从物质种类的角度研究了化学反应,那么,化学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呢?同时PPT配上精选的“蜡烛燃烧,铁钉生锈,木材燃烧”等图片。
  生1:总质量会减少。比如说,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什么都没有了,蜡烛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减少了。
  生2:总质量会增加。比如说,铁钉让它生锈后,好像比原来重了。
  生3:木材燃烧后变成质量很轻的灰烬。所以,化学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减少了。
  生4:质量可能不变。
  师:好!同学们的思维很敏捷,思路也很开阔,想法不太一致,下面请大家根据课桌上的仪器与药品,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根据典型图片的引导,加上学生的自我观察或日常经验,学生提出了三种假设,而且表述得有理有据。此过程中,学生提出的假设具有了一定的“经验证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这种“有证据的猜测”的习惯。提出几种有矛盾冲突的假设后,教学过程自然进入“设计实验,验证假设”阶段,但学生后续的设计实验五花八门,常常无法高效完成。老师抱怨“一让学生自己设计,他们就乱做,成功率太低”。为什么呢?如果教师细细品味学生“有理有据”的表述过程,不难发现学生对“质量变化”的认知思路:以某单一物质反应前的质量为基准,判断反应后的质量变化。(如以“蜡烛”、“铁钉”、“木材”的质量为基准)。学生一开始不可能从“质量总和”的角度,去思考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因此,学生不能明确地形成“质量守恒”的假设。由于假设与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有着重要关系,清晰的假设对后续实验的设计和观测成功有着重要意义。学生没有清晰假设的指导,高效的“质量守恒”实验设计就无从入手。
  按照新教材上课的教学过程:
  ①请学生以电解水为例复习物质的微观构成。
  ②请学生阅读教材第56页水分解的微观图示。
  ③请学生解说微观图示。
  ④请学生动手模拟微观过程。(提供教具,4个小橡皮泥球和2个大橡皮泥球)
  ⑤请学生回答问题: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原子质量是否变化。
  ⑥请学生从微观本质思考: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⑦生: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应该相等。
  教师通过复习物质微观构成,引导学生进行看图,说图,动手模拟图示等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的经历中,在“拆拆、合合、讲讲”的过程中,自然建构出新知识: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重组。在此新理论的指导下,在充分的活动中,学生才能推理出“反应前后总质量守恒”。此 “质量守恒”的提出过程中,学生依据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活动经验,是符合逻辑的提出,而不是随意的猜测。这种以活动为基础提出假设的过程,容易促使学生进入奥苏贝尔所称的“有意义的学习”状态⑴。
  2 实验设计需要假设的指导
  按照老教材的教学过程:
  师:讲述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或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
  学生实验:“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生:按照实验步骤,分组实验,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学生实验的共同结果是——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此“先教师演示,后学生实验”的教学过程基本上就是“照单抓药”,实验操作性强,便于教师掌控。学生实验过程中就是在调节天平平衡上花费些时间,其他实验环节都很顺畅。但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会有较多的变化。
  按照新教材的教学过程:
  ①阅读课本上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的反应原理。
  ②提问:此反应的反应物是什么?生成物是什么?
  ③根据前面化学变化的微观分析,此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如何变化?请在书上写出你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请学生汇报交流。)
  ④如何根据给定仪器及药品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假设?
  ⑤分组实验、交流。
  分析此“先提出假设,后实验探究”的教学过程,我们发现根据充分的“看图示、说过程、拆分子”的活动,根据“原子重组”的理论,学生能理解:以各物质质量总和为基准,判断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变化,总质量守恒。结合具体的化学反应,学生把“总质量守恒”用具体的物质质量关系表述出来。这种清晰的“总质量守恒”假设为学生后续实验探究提供了方向,学生需要自主思考选择什么实验仪器,需要收集什么证据来体现出“总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自我思维的空间,有自主选择和决策的机会。
  3 探究的关键在于学生的自主发现
  按照老教材的教学过程是:
  提出问题——实验证明——归纳定律——微观说明。
  在此过程中,学生关注的是 “反应后,天平还保持平衡吗?”。学生在关注结果的过程中,一般不会去主动思考“为什么是这样的装置?”、“为什么只需称量两次?”等问题。虽然教材上的实验过程中有“整体称量”的思维方法,但由于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关注程度大于对“思维方法”的关注,因此,学生的探究过程主要就表现为“观察实验”而已,不会有思维上的发展。
  按照新教材的教学过程是:
  微观分析——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形成定律。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磕磕绊绊的尝试着。如对于“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的反应”,很多学生都要进行 “试管1、试管2、试管1和NaOH溶液、试管2和CuSO4溶液、试管1 NaOH溶液 CuSO4溶液”五次称量,收集五个数据,再通过数据处理,计算得出“总质量相等”的结论。这种复杂、多次的称量过程会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如何改进实验,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后,发现只需两次称量,深刻体会到“整体称量”的便捷。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从“分步称量”到“整体称量”的发展,建立了从“总质量”到“整体称量”之间的逻辑联系,从中能或多或少感悟到科学理论对科学实验设计的指导作用。所以,新教材提倡的“探究”,不是让学生动动手热闹一下,而是要让学生有自主发现,有思维的发展。
  4学具的探究中突破教学难点
  在新教材的“实验探究”环节,有些教师不仅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步骤,甚至让学生挑选实验学具。这些开放的教学环节是“作秀”吗?
  如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名称:①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②大理石和稀盐酸的反应
  实验仪器:小试管两个,烧杯两个,锥形瓶一个,矿泉水瓶(附着瓶盖)一个。
  面对矿泉水瓶,学生的选择自然出现了 “盖瓶盖”和“不盖瓶盖”两种情况。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选择,在对两套装置的对比中,学生自己感悟出“开放体系与密闭体系”的选择依据。在“反应结束后,对矿泉水瓶中为什么还有大理石”的问题解答中,学生也体会到化学反应的有限性,加深了对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两字的理解。
  综上所述,新教材“质量守恒定律”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分别经历了对“质量总和”、“整体称量”、“密闭体系”、“参加”等教学难点的突破,学生的思维也随此探究过程发展了。不同的教学过程,学生经历的思维冲击是不同的。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多体会教材的意图,不能“新瓶盛旧酒”,要给予“让学生自己从活动中提出问题,让学生明确所要探究的问题,让学生知道利用证据得出结论⑴”的种种机会,这样,学生的学就不仅仅是感知、理解和记忆,而是批判、反思和意义建构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霞. 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2.
  [2]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10.
  [3]崔允漷.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教育研究.2009.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结合相关数据,采用质性和量化评价相结合、总体概括和典型错例分析相统一的方式,对2010年高考理综化学Ⅱ卷试题进行了分析,并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考;化学;试题;化学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3-0049-03  中图分类号:G424.74  文献标识码:B    1 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Ⅱ卷试题命题意图及试题特点分析    2010年
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5-0006-04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1研究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开放性课堂教学,是以国家的教育政策为导向,以社会对未来人才素质要求为依据,通过教师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实行教学思想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教学空间的开放,教学评价的开放,教学手段及学习方法的开放, 教学方法的开放。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时
2007年人教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第三册第六单元第一节70页“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示例1],以铝屑为原料制备Al(OH)3的三种实验设计方案,仔细琢磨,都有不同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2-0032-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1-0051-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离子共存实验推断题是以实验操作和现象为主体,推断具体物质或离子共存的问题。这类题融基本概念和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计算技能于一体,考查面广、综合性强、思考容量大,能较好地考查考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重组、转换、迁移推理以及分析综合能力。实验推断题也随着高考的改革在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着创新
摘要:通过对新课改高考要求和命题原则的认识,提出了教学要着力体现复习主体的地位。探讨了“用教材复习”和“加强科学练习”的策略,要充分发掘教材资源的多重价值,开展多层面的有效合理复习,使学生在复习中掌握化学核心知识,在应用中巩固基础自主建构认知,发展能力提高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高考;复习教学;主导与主体;有效与合理  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6-0009-04 中图分类号:G6
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进行探讨,说明了制备铜氨配合物晶体的试剂浓度和试剂用量的关系,用硫酸铜溶液所制备的铜氨配合物晶体的成分不单只是[Cu(NH3)4]SO4·H2O,而是[Cu(NH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