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世纪二十年代初至五十年代初,斯大林是苏联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也是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事业的领袖,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形成的理论与实践,对苏联的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对整个国际共产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苏联历史发展进程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斯大林模式为什么会产生,它的产生背后究竟掩盖着什么样的原因,本文将从两方面来探讨。
【关键词】:苏联;斯大林模式;原因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研究的重点,本文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来进行分析。
(一)客观因素
1.俄国专制主义历史传统。在俄国,中央集权制的封建专制主义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专制君主沙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虽然十月革命推翻了这种封建专制政权,但是这种专制主义的意识形态根深蒂固,它的影响既广泛又深远。专制主义的意识形态不可能因为社会制度转入了社会主义而自动消失,它还在继续影响进入了社会主义的人们。至斯大林时期,苏联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已发展到了顶峰。斯大林经济体制的产生,和他的政治体制一样,首先都是俄国历史传统和社会条件的产物。俄国地跨欧亚两大陆,它的经济发展战略必然要承受两个大陆经济发展方式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在欧洲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之后,俄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很自然的就会表现为落后的亚洲式经济基础对先进的欧洲经济发展成果的应战。在近代史上,著名的彼得大帝改革确立的经济发展战略对斯大林影响深远。斯大林曾经设想,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克服彼得一世发展战略的局限性,因而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历史的旧路。在政治方面,俄国从14世纪莫斯科公国崛起以后,历来就是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社会。俄国式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主要借助于两大传统手段:(1)不断地、随时随地地剪除一切反对派,不论是直接的或是间接的,现实的或是可能的“异己”;(2)暴力手段高于一切其他手段,如辩论的或说服的手段。斯大林继承了这个传统。
2.落后的经济文化。沙皇俄国不仅具有专制主义历史传统,还是一个经济文化都非常落后的国家,小农经济占优势,十月革命前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2%,十年后还占80%。20年代末期,工业仅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5%,是一个典型的落后农业国。经济落后,必然带来文化落后,而“经济文化落后是中央集权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斯大林政治体制的产生,是受俄国文化传统制约并有社会思想基础的。俄国社会没有经历过欧洲文艺复兴那样的文化和思想发展运动,人的自我价值观念和人对自我的无限信心,从来没有达到西欧的开明水平,政治文化方面的民主精神和传统几乎是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俄国百姓一贯的传统是,把摆脱社会苦难的希望寄托于“明君”、“好沙皇”身上,对世俗统治者的敬畏和对神明的蒙昧皈依仍然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3.国内阶级斗争。长期的党内斗争是斯大林时期苏联高度集中政治体制形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20年代至30年代初期,苏联党内斗争接连不断,有时十分激烈。列宁在世时,由于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且对不同意见者很少采取组织手段,党内民主生活是比较正常的。但在斯大林时期,往往通过组织力量争取多数,对持不同意见者动辄采用高压手段,甚至混淆敌我矛盾和内部矛盾。斯大林逐渐把权力集中于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决策大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到列宁逝世后联共(布)党内激烈的斗争是这种高度集权模式形成的原因之一。
4.国际环境的影响。一般认为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诞生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中,被西方称为“红色的孤岛”。为了应付可能爆发的战争,苏联必须以最快速度把一些具有国防意义的工业搞上去,加之国内经济文化落后,苏联只能通过高度集中,调动有限的资金、资源,发展最急需的工业部门。俄国早期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受到拜占廷的强烈影响,从俄国统一国家形成时起,莫斯科沿袭了拜占廷的专制统治制度,这种制度又同东方蒙古的专制形式结合在一起而长期存在。苏维埃政权诞生后不久,就遭到十四个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合进攻,在这种情况下,俄共(布)被迫采取高度集中的强制政策,这一政策保证了苏俄赢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同时它又不可避免地暂时偏离了民主的方向。然而这一高度中央集权的体制却被斯大林长期固定下来。二战更强化了这种体制,党和国家的一切都由斯大林决定。因此,“斯大林模式”是国际环境长期影响的必然结果。但是对于为应付可能发生的战争而实行高度集权这一传统观点,苏联已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把放弃列宁的“经济核算社会主义”政策同法西斯主义上台和30年代尖锐呈现的新战争威胁联系在一起,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开始放弃新经济政策是1927~1928年的事。
(二)主观因素
1.斯大林个人因素。长期以来,学者们在分析“斯大林模式”产生的原因时,常常强调斯大林个人因素的作用。斯大林的粗暴专横、权力欲极强的品格,使他固執己见,讳疾忌医。当他感到自己的错误威胁其地位、威望时,他往往采取高压手段清除对手,压制不同意见,并伴之个人崇拜,以维护其权力。
2.错误的理论指导。把“斯大林模式”仅仅归因于个人品质,显然是不够的,实际上,支持“斯大林模式”的,是一整套的思想理论体系,即他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和文化思想。斯大林在国家问题上曾强调,“阶级的消灭,不是通过阶级斗争消灭的道路,而是经过阶级斗争加强的道路达到的”,“只有最大限度的加强国家政权,才能彻底铲除垂死阶级的残余”。在20至30年代的苏聯,大多数理论家还未摆脱传统教条主义束缚,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个没有商品货币关系和实行产品直接分配的社会。
作者简介:逯晓芳(1990—),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硕士,单位: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张潇潇(1993—),女,汉族,山西运城人,硕士,单位: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关键词】:苏联;斯大林模式;原因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研究的重点,本文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来进行分析。
(一)客观因素
1.俄国专制主义历史传统。在俄国,中央集权制的封建专制主义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专制君主沙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虽然十月革命推翻了这种封建专制政权,但是这种专制主义的意识形态根深蒂固,它的影响既广泛又深远。专制主义的意识形态不可能因为社会制度转入了社会主义而自动消失,它还在继续影响进入了社会主义的人们。至斯大林时期,苏联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已发展到了顶峰。斯大林经济体制的产生,和他的政治体制一样,首先都是俄国历史传统和社会条件的产物。俄国地跨欧亚两大陆,它的经济发展战略必然要承受两个大陆经济发展方式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在欧洲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之后,俄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很自然的就会表现为落后的亚洲式经济基础对先进的欧洲经济发展成果的应战。在近代史上,著名的彼得大帝改革确立的经济发展战略对斯大林影响深远。斯大林曾经设想,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克服彼得一世发展战略的局限性,因而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历史的旧路。在政治方面,俄国从14世纪莫斯科公国崛起以后,历来就是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社会。俄国式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主要借助于两大传统手段:(1)不断地、随时随地地剪除一切反对派,不论是直接的或是间接的,现实的或是可能的“异己”;(2)暴力手段高于一切其他手段,如辩论的或说服的手段。斯大林继承了这个传统。
2.落后的经济文化。沙皇俄国不仅具有专制主义历史传统,还是一个经济文化都非常落后的国家,小农经济占优势,十月革命前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2%,十年后还占80%。20年代末期,工业仅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5%,是一个典型的落后农业国。经济落后,必然带来文化落后,而“经济文化落后是中央集权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斯大林政治体制的产生,是受俄国文化传统制约并有社会思想基础的。俄国社会没有经历过欧洲文艺复兴那样的文化和思想发展运动,人的自我价值观念和人对自我的无限信心,从来没有达到西欧的开明水平,政治文化方面的民主精神和传统几乎是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俄国百姓一贯的传统是,把摆脱社会苦难的希望寄托于“明君”、“好沙皇”身上,对世俗统治者的敬畏和对神明的蒙昧皈依仍然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3.国内阶级斗争。长期的党内斗争是斯大林时期苏联高度集中政治体制形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20年代至30年代初期,苏联党内斗争接连不断,有时十分激烈。列宁在世时,由于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且对不同意见者很少采取组织手段,党内民主生活是比较正常的。但在斯大林时期,往往通过组织力量争取多数,对持不同意见者动辄采用高压手段,甚至混淆敌我矛盾和内部矛盾。斯大林逐渐把权力集中于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决策大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到列宁逝世后联共(布)党内激烈的斗争是这种高度集权模式形成的原因之一。
4.国际环境的影响。一般认为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诞生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中,被西方称为“红色的孤岛”。为了应付可能爆发的战争,苏联必须以最快速度把一些具有国防意义的工业搞上去,加之国内经济文化落后,苏联只能通过高度集中,调动有限的资金、资源,发展最急需的工业部门。俄国早期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受到拜占廷的强烈影响,从俄国统一国家形成时起,莫斯科沿袭了拜占廷的专制统治制度,这种制度又同东方蒙古的专制形式结合在一起而长期存在。苏维埃政权诞生后不久,就遭到十四个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合进攻,在这种情况下,俄共(布)被迫采取高度集中的强制政策,这一政策保证了苏俄赢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同时它又不可避免地暂时偏离了民主的方向。然而这一高度中央集权的体制却被斯大林长期固定下来。二战更强化了这种体制,党和国家的一切都由斯大林决定。因此,“斯大林模式”是国际环境长期影响的必然结果。但是对于为应付可能发生的战争而实行高度集权这一传统观点,苏联已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把放弃列宁的“经济核算社会主义”政策同法西斯主义上台和30年代尖锐呈现的新战争威胁联系在一起,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开始放弃新经济政策是1927~1928年的事。
(二)主观因素
1.斯大林个人因素。长期以来,学者们在分析“斯大林模式”产生的原因时,常常强调斯大林个人因素的作用。斯大林的粗暴专横、权力欲极强的品格,使他固執己见,讳疾忌医。当他感到自己的错误威胁其地位、威望时,他往往采取高压手段清除对手,压制不同意见,并伴之个人崇拜,以维护其权力。
2.错误的理论指导。把“斯大林模式”仅仅归因于个人品质,显然是不够的,实际上,支持“斯大林模式”的,是一整套的思想理论体系,即他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和文化思想。斯大林在国家问题上曾强调,“阶级的消灭,不是通过阶级斗争消灭的道路,而是经过阶级斗争加强的道路达到的”,“只有最大限度的加强国家政权,才能彻底铲除垂死阶级的残余”。在20至30年代的苏聯,大多数理论家还未摆脱传统教条主义束缚,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个没有商品货币关系和实行产品直接分配的社会。
作者简介:逯晓芳(1990—),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硕士,单位: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张潇潇(1993—),女,汉族,山西运城人,硕士,单位: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