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宁颗粒配合安宫黄体酮治疗放环后出血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yq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宫宁颗粒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放环后出血疗效。方法 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月经第16天开始服用安宫黄体酮4mg,每天2次,连续服用10天。观察组患者服用宫宁颗粒和安宫黄体酮:从月经第一天开始服用宫宁颗粒(每包10g),每次1包,每天3次,连续服用5天;在月经第16天开腹服用安宫黄体酮4mg,每天2次,连续服用10天。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阴道出血情况,根据具体病情调整用药剂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宁颗粒联合安宫黄体酮能够显著改善放环后出血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关键词】 放环后出血;宫宁颗粒;安宫黄体酮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放置在子宫腔内的避孕装置,由于初期使用的装置多是环状的,通常叫节育环。节育环对全身干扰较少,作用于局部,取出后不影响生育,具有安全、有效、可逆、简便、经济等优点,是最常用的节育用具之一。但有些妇女放环后发生月经量不同程度增加,经期延长等症状。本文观察宫宁颗粒配合安宫黄体酮治疗放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站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放环后出血患者50例,以上患者放环前月经正常,放环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周期改变,经期延长,经量增加或者淋漓不尽。同时排除全身疾病导致出血患者、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引起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生殖系统肿瘤患者。以上患者均经相关妇科检查,确定宫内节育器位置正常。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年龄为26~44岁,平均年龄为30.2±5.2岁;放环时间为3个月~10年,平均放环时间为3.9±2.4年;节育器类型:药铜环18例,T型环4例,Y型环3例。对照组患者25例,年龄为25~45岁,平均年龄为29.4±4.9岁;放环时间为2.5个月~11年,平均放环时间为4.1±3.2年;节育器类型:药铜环19例,T型环4例,Y型环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放环时间、节育器种类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月经第16天开始服用安宫黄体酮4mg,每天2次,连续服用10天。观察组患者服用宫宁颗粒和安宫黄体酮:从月经第一天开始服用宫宁颗粒(每包10g),每次1包,每天3次,连续服用5天;在月经第16天开腹服用安宫黄体酮4mg,每天2次,连续服用10天。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阴道出血情况,根据具体病情调整用药剂量。
  1.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后月经恢复正常,或者与治疗前比较月经量减少大于1/3,没有点滴出血,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为显效;治疗后患者月经基本恢复正常或者与治疗前比较月经量减少小于1/3,点滴出血减少,月经基本正常,为有效;治疗后月经量没有改变,点滴出血症状没有改变,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才有卡方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评定结果
  3 讨论
   采用宮内放置节育器达到避孕效果在国内很普通,节育器可通过局部效应发挥其避孕效果。但在应用过程中,有的会出现月经量和月经周期发生改变等不良反应。针对以上出血情况需要及时纠正和处理,以免发生贫血及感染等[1,2]。
   宫宁颗粒的处方是由茜草、蒲黄、三七等十一味中药精制而成,全方化瘀清热,固血止经,止血不留瘀,清热不伤正,标本兼顾,塞流与澄源并用。方中茜草苦寒,活血化瘀,凉血止血。蒲黄甘平,行血消瘀,凉血止血。三七甘苦而温,止血祛瘀,止痛。诸药合用,使血瘀得化,邪热得清,胞脉通畅,冲脉得固,血能归经。全方在化瘀清热,固冲止血之中,兼有益气滋阴养血之功,且具止血不留瘀,清热不伤阴,祛瘀不伤正之特点。宫宁颗粒治疗放环后出血副反应的作用机理为宫宁颗粒具有强烈的抗纤溶和调节前列腺素平衡作用,减少纤维蛋白的裂解,增加纤维蛋白的沉积,促使内膜血管的闭合及凝血过程发生,从而达到止血调经的目的[3]。安宫黄体酮属于孕激素类药物,通过对内膜作用能够迅速控制出血,通过补充黄体功能,能够避免月经淋漓不尽及周期延长等。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应用宫宁颗粒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宫宁颗粒联合安宫黄体酮能够显著改善放环后出血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王丹英.消炎痛治疗放环后宫内出血100例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0,6(4):36-37
  [2]蒋小燕马洪波闫文莲.中西医结合治疗放环后子宫出血56例临床分析[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5,1(2):52-53
  [3]丁保琴.中西医结合治疗放环后子宫异常出血[J].临床医学,2007,27(8):92-93
其他文献
【摘要】 探讨温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7年10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48例,参照《西医内科学基础》对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45天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8例(58.33%),好转18例(37.50%),无效2例(4.17%),总有效46例(9
期刊
【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科学的发展,优生的观点已逐步为人们所接受,人们不仅仅只满足单纯的生儿育女,更重要的是生育出体魄健康、智力优秀的后代。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每年出生的婴儿中,出生缺陷的至少有80万—100万。优生是指通过改善人类的遗传素质,生育优质的后代,即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1]。优生是关系到人口质量的大事,如果对保护人类健康和改善人类素质的工作在妊娠后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月经过多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0年180例月经量超过80ml的患者,给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观察对比放置前后的痛经程度、月经量变化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后痛经程度、月经量变化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对比差异显著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和总结痔上粘膜环切吻合术(PPH)治疗痔疮患者的疗效和经验。 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9例PPH手术痔疮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9例痔疮患者全部治愈,近期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PPH手术治疗Ⅲ度以上混合痔患者,术后并发症少,疗效肯定。   【关健词】 圆形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吻合术;混合痔   自1998年longo介绍应用圆形吻合器治疗脱垂痔以来,痔上粘膜环切吻合术(PPH)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一次性静脉输液固定手板在小儿手背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 对随机抽取的200名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一次性静脉输液手板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输液成功率、家属满意度及患儿的再次输液配合度。结果 观察组的一次输液成功率提高(P<0.05)、患儿再次输液配合率提高(P<0.01)、家属满意度增高(P<0.01)。结论 应用了一次性静脉输液固定手板后可以提高满意度,减轻患儿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征及病理学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20例分别作HE、PAS、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结果:20例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术后有2例复发。部分肿瘤有包膜,肿块多为实性,局部可成囊状。组织学上,瘤细胞为一致的小圆形细胞,胞质少。细胞核内染色质呈细颗粒状。细胞排成小梁状、腺泡状或实性。结论:胰腺内分泌肿瘤好发于成年人,具有独特的临床病
期刊
【摘要】 目的:评估玻璃离子垫高上颌后牙颌面在固定矫治打开咬合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接受固定矫治的不拔牙患者,需要辅助方式打开咬合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A组使用上颌平面导板活动矫治器,试验B组使用玻璃离子垫高上颌磨牙颌面。临床检测指标为前牙打开咬合的距离和需要使用辅助方式的时间长短,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两独立样本均数的t检验。结果:(1)两组在前牙打开咬合的距离上差异无显著性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护理质量评价中的手术室感染评价指标进行建立,并对实施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查阅有关的文献,初步确定我院的手术是感染评价标准,再通过有关专家进行咨詢论证,最终对评价指标进行确定。抽取80台我院实施的手术资料,对该评价实施前后的指标达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实施前后手术室发生感染的患者例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经过查阅文献和专家论证,最终确定对手术室感染进行评价的标准主要包括无菌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思密达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口腔科门诊从2009年8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24例小儿口腔溃疡患者。本组患儿均给予思密达药物,患儿家长将思密达用温开水进行调拌成糊状,于饭后涂于小儿创面上。如果患儿的溃疡面比较接近咽部或者溃疡部位过多,可以将思密达溶于凉开水中进行含漱,含温后再吐出,尽量使溶解药物与溃疡面有充分的接触。结果 本组病例中,显效病例有18例,占7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16例患者被随机分为α-硫辛酸治疗组(治疗组)和甲钴胺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