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制约内部控制实施的瓶颈
应当看到,虽然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不少企业在建设理论经验和实践经验方面的缺乏,致使企业在内部控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从而制约着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为此,企业要正视自身在内控制度建设中的不足,积极借鉴国内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一)基础薄弱。不可否认,我国不少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法人结构还不尽不完善,规模小,员工数量少,企业也还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建立决算、执行、监督三权分立和互相制约的机制,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经营者对内部控制认识存在偏差,企业所有者独断专行,经营者掌管着企业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内控管理权限失控,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与实际工作脱节;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不相容职务不能有效分离,致使职责不清,越权行事,滥用职权,可以说,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基础薄弱。
(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由于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当多的企业缺乏有效的內部监督,内部审计是在在企业经营者直接领导下进行,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和客观性,内部监督只能做表面文章;即使有内部审计,也只是在停留对会计活动的复核和稽查上,无法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情况进行有效地评估。
(三)防范机制缺位。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站住脚,就要树立风险防范机制,但不少企业却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风险意识薄弱,未能认识到风险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不少企业缺乏风险识别和评价机制,缺少风险分析与预测组织及人员;风险预警与风险防范体系不尽完善,缺少明确的风险警示指标,风险防范措施缺失,抵御风险能力自然难以谈及。
(四)信息反馈机制不完善。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生产和经营行为离不开及时、快速的信息保障,但是,不少企业组织结构松散,决策层级多,没有建立起及时有效的信息收集、传递、报告以及反馈机制,信息交流、沟通不流畅,以至信息在沟通中出现遗漏,由此影响企业工作效率。
二、科学实施企业内部控制
综上所述,企业要针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实施内部控制建设。
(一)完善内控制度建设。企业要做好内部控制环境整治工作,遵循相关法规制度,依据不兼容权限必须分离原则、相互制约原则,明确部门岗位职责、权限,使其相互牵制、相互监督;根据安全保密原则、内部防范原则,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度,完善组织机构设置、监督管理体系,使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日臻严密,为内部控制实施提供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二)完善监督机制。 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实施的有力保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管理者姚树立内部审计意识,保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确保内部控制监督与评价的有效性;依照相关规定引进外部审计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检查评价,建立起有效的内外部监督机制。
(三)重视风险管理。 风险的出现使企业运行偏离目标,有可能为企业带来损失。预防风险靠的是风险评估,它能够及时识别、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可以说,风险管理体系是企业未来控制与监督的前提条件,企业要积极建立风险评估体系,重点做好风险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识别,运用科学的方法识别和分析各种风险,避免决策失误,降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形成风险应急机制,减少因风险带来的损失。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时代决定了信息给予企业的重要性,落后的信息收集、传输,只能使企业处处被动。可以说,及时准确的信息和高效的沟通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快速、有效的信息沟通使经营者正确快速的决策。为此,企业要建立起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明确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收集、处理,保证信息在企业内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横向及与外界进行有效传递,确保内部控制有效运行。
内部控制是企业进行自我调整和制约的有效管理手段,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制度基础,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企业特别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要根据企业实际,正视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保障经济活动协调有效的运转。(作者单位为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应当看到,虽然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不少企业在建设理论经验和实践经验方面的缺乏,致使企业在内部控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从而制约着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为此,企业要正视自身在内控制度建设中的不足,积极借鉴国内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一)基础薄弱。不可否认,我国不少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法人结构还不尽不完善,规模小,员工数量少,企业也还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建立决算、执行、监督三权分立和互相制约的机制,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经营者对内部控制认识存在偏差,企业所有者独断专行,经营者掌管着企业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内控管理权限失控,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与实际工作脱节;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不相容职务不能有效分离,致使职责不清,越权行事,滥用职权,可以说,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基础薄弱。
(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由于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当多的企业缺乏有效的內部监督,内部审计是在在企业经营者直接领导下进行,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和客观性,内部监督只能做表面文章;即使有内部审计,也只是在停留对会计活动的复核和稽查上,无法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情况进行有效地评估。
(三)防范机制缺位。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站住脚,就要树立风险防范机制,但不少企业却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风险意识薄弱,未能认识到风险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不少企业缺乏风险识别和评价机制,缺少风险分析与预测组织及人员;风险预警与风险防范体系不尽完善,缺少明确的风险警示指标,风险防范措施缺失,抵御风险能力自然难以谈及。
(四)信息反馈机制不完善。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生产和经营行为离不开及时、快速的信息保障,但是,不少企业组织结构松散,决策层级多,没有建立起及时有效的信息收集、传递、报告以及反馈机制,信息交流、沟通不流畅,以至信息在沟通中出现遗漏,由此影响企业工作效率。
二、科学实施企业内部控制
综上所述,企业要针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实施内部控制建设。
(一)完善内控制度建设。企业要做好内部控制环境整治工作,遵循相关法规制度,依据不兼容权限必须分离原则、相互制约原则,明确部门岗位职责、权限,使其相互牵制、相互监督;根据安全保密原则、内部防范原则,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度,完善组织机构设置、监督管理体系,使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日臻严密,为内部控制实施提供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二)完善监督机制。 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实施的有力保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管理者姚树立内部审计意识,保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确保内部控制监督与评价的有效性;依照相关规定引进外部审计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检查评价,建立起有效的内外部监督机制。
(三)重视风险管理。 风险的出现使企业运行偏离目标,有可能为企业带来损失。预防风险靠的是风险评估,它能够及时识别、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可以说,风险管理体系是企业未来控制与监督的前提条件,企业要积极建立风险评估体系,重点做好风险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识别,运用科学的方法识别和分析各种风险,避免决策失误,降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形成风险应急机制,减少因风险带来的损失。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时代决定了信息给予企业的重要性,落后的信息收集、传输,只能使企业处处被动。可以说,及时准确的信息和高效的沟通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快速、有效的信息沟通使经营者正确快速的决策。为此,企业要建立起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明确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收集、处理,保证信息在企业内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横向及与外界进行有效传递,确保内部控制有效运行。
内部控制是企业进行自我调整和制约的有效管理手段,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制度基础,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企业特别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要根据企业实际,正视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保障经济活动协调有效的运转。(作者单位为河北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