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手段的改革,多媒体技术已经步入教学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来调动学生的视听等各种感官参与课堂教学。我们平时也能注意到,视觉画面加上声音往往能使我们牢牢地记住一些东西,这种印象可能是终身的。所以,可以说,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谈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整合多媒体技术。
一、生物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1.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生物教学的磁石,只要产生了兴趣,学生就会被所要认知的事物吸引,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研究。鲜活的生物与其复杂的生活环境,靠传统地教学是难以全面展现的。多媒体利用动静相宜、感染力强、视听结合、声情并茂等特点,创设与教材紧密相关的情境,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倾注全部热情,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获于乐的目的。如讲《克隆技术》这一节时,我采取声像点睛的方式,首先让学生们看一小段录像:一只小白鼠身体上长出人的耳朵,并在地上爬行。于是让学生思考:这是什么技术?这种技术的发展将给人类带来什么?你对这种技术有何看法?这样学生既能深刻理解“克隆”的概念,又感悟了生物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又如,讲《发育中的种子能产生生长素》时,我又给学生们放个小短片:一个人在市场上买来一个发育不均匀(凹凸不匀)的西瓜,切开一看,看见其凹侧部分的种子发育不良。这时候问学生:这是什么原因呢?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学了这节课后,学生们记忆深刻,进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2.运用多媒体进行生物实验的预习和复习
以往在生物实验预习时,学生只能是看看书本,没有较直观的感性认识,因而真正实验时,难以做到胸有成竹。如果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就能全面了解待做实验的全部信息和要求,再去进行真实实验的操作,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在实验复习方面,我们也很难做到让学生再回到实验室去进行,因而学生难以充分地消化实验内容。如果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学生则有充足的时间对做过的实验反复进行操作和观察,消化实验课内没有搞清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3.巧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抽象概念”是生物教学的难点之一。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的障碍等在多媒体技术强大的功能下被打通了、降解了、消失了,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比如,“减数分裂”这一节内容抽象、枯燥、难度大,用一般挂图演示不能给学生以动感,且易造成概念模糊,而利用动画模拟这一过程就很成功,达到了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又如,以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系统中的一节)这一问题为例,可用多媒体播放两个短片:①荒山秃岭、洪涝旱灾、草原沙漠化、尘暴肆虐、食品短缺、资源危机等景象;②我国南方某地区建立了“桑葚鱼塘”农业生态系统,获得了粮、猪、蚕和鱼的全面丰收。用图片演示这些自然界的变化,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弥补了课堂教学难以展现的宏观世界的动态变化,从而激起学生对滥采、滥伐、滥垦等行为的愤慨,对全球生存环境恶化的忧虑。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正确处理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全人类共同的选择。
4.巧用多媒体使练习形式多样化,实现课堂教学的及时反馈
学生在学习时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容易感到厌烦、打盹睡觉,不利于教师及时得到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多媒体能把“视听、思考、反馈、评价”贯穿于教学始终。学习知识目的在于能否灵活运用,丰富的练习形式是检测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运用)的最好方式。如在练习时,学生答对了,屏幕就会马上表扬“你真棒,继续努力”“给力”或是出现一双鼓掌的手同时播放几秒掌声,并会亮出答案。学生们看到、听到自然高兴,信心百倍。如果学生答得不符合题意时,屏幕就会提醒学生“好好想想,不要灰心”或是出现一幅擦泪的表情,启发学生快速转动大脑,认真思考。像这样用多媒体设计练习,不会使学生感到练习的负担,也不会产生厌烦情绪,还强化、巩固了新知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教师也可以巧用多媒体解决高考热点问题,这类题都是“新情境,老问题”,所以可以给学生放这类的新闻片。如南方雪灾、三鹿奶粉事件、神州六号升空、溶血性大肠杆菌事件、手足口病等,让他们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消除生物的神秘感。
总之,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效果达到了最佳状态,使学生理解透彻,掌握准确,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二、多媒体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多媒体教学确实能很好地优化教学过程,但在目前关键的是教师开发、利用的多媒体课件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是否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多媒体课件出现的时机是否适时、恰当。还有就是学校的硬件配置不能都达到现代化教育的要求,不是每位教师都能熟练掌握软件的开发。为了使教学效果更优化,需避免以下几种情况。
1.华而不实,缺少沟通,忽视板书的作用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老师在课件里集中了大量的声音、图像、动画、录像,课堂上热闹,学生大开眼界,但是教学效果却适得其反,影响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另外,课件上的教学重点、难点总是顺着课堂进展一闪而过,到最后课上完了,什么都没留下。所以,教师要掌握好分寸,宁精勿滥,把教学重点、难点出示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就能一目了然。
2.喧宾夺主,缺乏对学生的关注
有些教师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就认为是现代化教学了。其实不然,有些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不论教学内容多少与合不合适都一律制作很多幻灯片,不考虑学生的认识、记忆规律,操作着现代的教育工具,重复着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教师依然是教学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关注的是自己,而很少关注学生学得怎么样。
3.为整合而整合,不考虑实际情况
有的老师为了上整合课把学生带进多媒体教室,结果自己的操作不够娴熟不说,连整合点都很勉强,根本没必要的地方整合了,需要整合的难点却没整合,只是一带而过。
综上所述,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证明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很多优点。它在教学方法上,实现了多样化;在教育模式上,使个别化学习和交互式教学成为可能;在教育观念上,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角色无非是辅助教学而已,使用它时要认识到其局限性,扬长避短,从而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责编 张晶晶)
一、生物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1.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生物教学的磁石,只要产生了兴趣,学生就会被所要认知的事物吸引,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研究。鲜活的生物与其复杂的生活环境,靠传统地教学是难以全面展现的。多媒体利用动静相宜、感染力强、视听结合、声情并茂等特点,创设与教材紧密相关的情境,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倾注全部热情,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获于乐的目的。如讲《克隆技术》这一节时,我采取声像点睛的方式,首先让学生们看一小段录像:一只小白鼠身体上长出人的耳朵,并在地上爬行。于是让学生思考:这是什么技术?这种技术的发展将给人类带来什么?你对这种技术有何看法?这样学生既能深刻理解“克隆”的概念,又感悟了生物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又如,讲《发育中的种子能产生生长素》时,我又给学生们放个小短片:一个人在市场上买来一个发育不均匀(凹凸不匀)的西瓜,切开一看,看见其凹侧部分的种子发育不良。这时候问学生:这是什么原因呢?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学了这节课后,学生们记忆深刻,进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2.运用多媒体进行生物实验的预习和复习
以往在生物实验预习时,学生只能是看看书本,没有较直观的感性认识,因而真正实验时,难以做到胸有成竹。如果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就能全面了解待做实验的全部信息和要求,再去进行真实实验的操作,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在实验复习方面,我们也很难做到让学生再回到实验室去进行,因而学生难以充分地消化实验内容。如果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学生则有充足的时间对做过的实验反复进行操作和观察,消化实验课内没有搞清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3.巧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抽象概念”是生物教学的难点之一。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的障碍等在多媒体技术强大的功能下被打通了、降解了、消失了,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比如,“减数分裂”这一节内容抽象、枯燥、难度大,用一般挂图演示不能给学生以动感,且易造成概念模糊,而利用动画模拟这一过程就很成功,达到了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又如,以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系统中的一节)这一问题为例,可用多媒体播放两个短片:①荒山秃岭、洪涝旱灾、草原沙漠化、尘暴肆虐、食品短缺、资源危机等景象;②我国南方某地区建立了“桑葚鱼塘”农业生态系统,获得了粮、猪、蚕和鱼的全面丰收。用图片演示这些自然界的变化,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弥补了课堂教学难以展现的宏观世界的动态变化,从而激起学生对滥采、滥伐、滥垦等行为的愤慨,对全球生存环境恶化的忧虑。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正确处理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全人类共同的选择。
4.巧用多媒体使练习形式多样化,实现课堂教学的及时反馈
学生在学习时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容易感到厌烦、打盹睡觉,不利于教师及时得到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多媒体能把“视听、思考、反馈、评价”贯穿于教学始终。学习知识目的在于能否灵活运用,丰富的练习形式是检测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运用)的最好方式。如在练习时,学生答对了,屏幕就会马上表扬“你真棒,继续努力”“给力”或是出现一双鼓掌的手同时播放几秒掌声,并会亮出答案。学生们看到、听到自然高兴,信心百倍。如果学生答得不符合题意时,屏幕就会提醒学生“好好想想,不要灰心”或是出现一幅擦泪的表情,启发学生快速转动大脑,认真思考。像这样用多媒体设计练习,不会使学生感到练习的负担,也不会产生厌烦情绪,还强化、巩固了新知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教师也可以巧用多媒体解决高考热点问题,这类题都是“新情境,老问题”,所以可以给学生放这类的新闻片。如南方雪灾、三鹿奶粉事件、神州六号升空、溶血性大肠杆菌事件、手足口病等,让他们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消除生物的神秘感。
总之,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效果达到了最佳状态,使学生理解透彻,掌握准确,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二、多媒体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多媒体教学确实能很好地优化教学过程,但在目前关键的是教师开发、利用的多媒体课件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是否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多媒体课件出现的时机是否适时、恰当。还有就是学校的硬件配置不能都达到现代化教育的要求,不是每位教师都能熟练掌握软件的开发。为了使教学效果更优化,需避免以下几种情况。
1.华而不实,缺少沟通,忽视板书的作用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老师在课件里集中了大量的声音、图像、动画、录像,课堂上热闹,学生大开眼界,但是教学效果却适得其反,影响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另外,课件上的教学重点、难点总是顺着课堂进展一闪而过,到最后课上完了,什么都没留下。所以,教师要掌握好分寸,宁精勿滥,把教学重点、难点出示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就能一目了然。
2.喧宾夺主,缺乏对学生的关注
有些教师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就认为是现代化教学了。其实不然,有些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不论教学内容多少与合不合适都一律制作很多幻灯片,不考虑学生的认识、记忆规律,操作着现代的教育工具,重复着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教师依然是教学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关注的是自己,而很少关注学生学得怎么样。
3.为整合而整合,不考虑实际情况
有的老师为了上整合课把学生带进多媒体教室,结果自己的操作不够娴熟不说,连整合点都很勉强,根本没必要的地方整合了,需要整合的难点却没整合,只是一带而过。
综上所述,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证明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很多优点。它在教学方法上,实现了多样化;在教育模式上,使个别化学习和交互式教学成为可能;在教育观念上,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角色无非是辅助教学而已,使用它时要认识到其局限性,扬长避短,从而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责编 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