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全媒体时代下新词的发展途径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这个由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时代下,新词语的传播速度和覆盖力度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通过对“被XX”系列新词的传播机制分析,我们试图探讨流行新词的传播发展规律,为网络词汇的科学传播以及背后的产生机制做一点认知上的努力。笔者对网络中“被XX”系列新词统计发现,媒体关于此结构使用和报道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
  关键词:全媒体 被XX 网络新词 公民意识
  
  自从2008年底开始,“被XX”词族便在现代生活中广泛流行起来,成为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个常用的构式,如:“被自杀”“被高铁”“被失踪”“被开心”“被WTO”等等。并且这个构式还在以匪夷所思的覆盖度扩展,似乎这个社会已然进入了无可奈何的“被时代”。
  其实,早在1993年,龙应台女士就在她的一篇名为《在北京被吵架》中首次创造性地使用了这个结构,最早对此现象做出语言学解析的是沈怀兴教授的《从“被”一特殊用例到汉语规范化》一文,在学界内也引发了一些专家的思索和探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用法在社会上几乎难觅其踪,直到15年之后的2008年底,“被自杀”出现在了大众传播领域并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后,该构式才重回公众视野,形成了一番“星火燎原”之态。
  “被XX”构式,应当早已有之。例如《东方早报》2009年8月16日第二版刊登的《前路漫漫,我们还将“被”怎样?》一文指出,综观时代发展,现在民众们已经能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广泛运用这个万能的构式是一种“被”的觉醒时代,因为我们早就生活在一个“被”时代,比如大跃进时期人民的水稻“被高产”、选村长时却遭遇“被民主”、领导来视察时荒山“被绿化”了。
  既然我们早已遭遇“被XX”格式,为什么“被XX”格式在最近几年才出现呢?刘斐(2009)认为:这是由于以前还没有网络这一相对开放的舆论平台,公民意识、政治参与意识还不够主动,才导致“被XX”格式迟迟不得产生。
  我们认为这个说法是很有说服力的,如今已经迎来了一个由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全新发展阶段——“全媒体时代”。在这个时代,受众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信息被动的接收者,而且还是一个传播者。尤其在网络虚拟时代里,语境具有极大的虚拟性,这样就无形中成就了语言使用者的应用域度,消除了所有的思想顾虑和隐私隐患,获得某种前所未有的施展空间。可见,网络语境对“被XX”结构的流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大众观念里,“被XX”系列词族是来源于网络的新词,通过对“被XX”系列新词的传播机制分析,我们试图探讨流行新词的传播发展规律,为网络词汇的科学传播以及背后的产生机制做一点认知上的努力。笔者对网络中“被XX”系列新词统计发现,媒体关于此结构使用和报道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传播:“被自杀”惊现网络
  2009年7月,天涯论坛上出现一则《应届毕业生怒问:谁替我签的就业协议书?注水的就业率!》帖子,作者“酱里合酱”说道:“我就业啦,就业啦,太兴奋了,而且是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被就业的!”“被就业”一词就此诞生。
  没过多久,联合早报网(2009年8月)出现了“被自愿”一词:说到“被自愿”,前有重庆铜梁县教育局要求孩子读小学缴纳9000元的“慰问金”,教育局长称这是家长的“自愿”行为
  2009年9月,腾讯新闻首页出现了:今天,您“被满意”了吗?”暗讽某超市的负责人假冒消费者意见给超市的服务系统打了满分的丑行。2009年10月,人民网上贴出了这样的文章:如果真的是消费者“被代表”了,洛阳水价调整听证会一片赞成声就不足为怪,反之有人站出来反对,那倒很不正常。
  网络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形式相近但内容各不相同的“被”字结构。2009年12月31日,在《羊城晚报》携手金羊网、腾讯、新浪、搜狐、网易、凤凰网等六大网站开展的“2009年年度汉字”评选活动中,“被”字成为2009年年度汉字的主角。
  二、热议:传统权威媒体使用
  如果仅仅是在网络中使用,网络热词仅仅只能是网络热词,或许也不能有如此大的影响。网络热词的影响力扩大的原因之一是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的报道和使用。薛国林教授认为,报刊媒体的热词是一种民意表达,这种表达是自我意识的自然流露,是对社会现象的发问,目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事实真相的追求、对民生热点的关注、对不良现象的批评。先摘录几则权威传统纸媒的报道:
  (1)女星最多的是“被结婚”,周迅、赵薇、范冰冰、董卿等无一幸免。(《南方都市报》2009年12月3日)
  (2)一款难产的游戏,500万玩家“被寂寞”。目前魔兽世界游戏停服,处于审批阶段。这也是目前玩家“寂寞”的来源。现在网游养肥了,各方都想来管。(《新民晚报》2010年1月13日)
  (3)重庆市铜梁县有学生家长反映,孩子读小学要交900元“教师节慰问金”。学生家长反映至县教委后,被告知“要退钱就必须退人”。铜梁县教育局局长接受采访时称,此费系家长“自愿”缴纳。(《新京报》2009年5月)
  三、挖掘:学者网络新词的理性研究
  在学术领域,这类“被XX”已经引起一些国内学者的关注,他们纷纷著文试图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等角度解读这一现象。尹镝在《期待一个完整的“被时代”》中抒发了“被XX”的流行,实质上描述的是一种“受人摆布”的不自由状态,一种弱势的权利受强势的权力任意玩弄的被动状态。周志强著文《“强大弱势群体”的“被”后焦虑》指出:“被”的蹿红,一方面显示了无权弱势群体寻求权力感的欲望,另一方面又显示了他们不愿意成为真实权力群体的无意识意向。
  还有一些语言研究者或从语法上讨论这类“被”字结构的形式和搭配情况。王灿龙《“被”字的另类用法》一文,探讨其使用的恰当性和语法前提;曹大为《“被”字新用法解读》一文归纳了“被”的新用法在结构、语义、色彩等方面有别与传统被动语态的显著特点;周卫华、蔡忠玲在《热议“被+XX”结构》中突出阐述了该构式的表达和用法;刘红妮《被XX_新词的多角度考察》一文对这类词语的句法搭配、语义主观性、语用表达和修辞功能以及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心理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四、反思:网络新词背后的社会意义
  著名媒体人杨澜在其微博里发言:“‘被’字词红极一时,表现出的是公众对个体权利的无奈诉求。这是一种微妙的诉求转变,而公权力却未能明察,一如既往地在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上缺席、失语、妄语、诳语,只有等到媒体曝光了,才忙不迭地出来澄清、公开或者叫停。”从“正龙拍虎”到“躲猫猫”再到目前的“被”字词,公权总在扮演尴尬角色。 
  《辽沈晚报》记者邱国栋认为,辩证地看,“被时代”的出现也从另一方面折射出人们权利诉求的觉醒。网络民意的逐渐强大,也督促公权力自省和矫正。与其让人们看破更多的“被××”,不如公权力主动站出来用事实说话,尊重民众感受。在“中国经济网”的论坛里,石敬涛感慨道:在一个“被××”的时代语境下,数字统计的信任危机,给我们的痛感,已是越发的清晰。如何挽回公众对统计数字逐渐失去的信任感,让统计数字独立、公正,已经不容回避。
  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众心理的变化以及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一些新词汇的产生是必然的。网络新词促进了新词的发展,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传媒具有以往传媒不具备的传播速度、广度、自由度,在发展新词方面有特殊的优势,成为新词成长的沃土。
  
  参考文献:
  [1]沈怀兴.从“被”一特殊用例说到汉语规范化[J].河南师范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2]尹镝.期待一个完整的“被时代”[J].四川党的建设,2009,
  (2).
  [3]周志强.“强大弱势群体”的“被”后焦虑[J].政论双周刊,2009,
  (5).
  [4]周卫华,蔡忠玲.热议“被+XX”结构[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09,(10).
  [5]刘斐,赵国军.“被时代”的“被组合”[J].修辞学习,2009,
  (5).
  [6]曹大为.“被”字新用法解读[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
  (11).
  [7]刘红妮.“被XX”新词的多角度考察[J].语言文化,2010,(3).
  [8]王灿龙.“被”字的另类用法[J].语文建设,2009,(4).
  [9]刁晏斌.网络热词为什么这么“热”[N].人民日报,2010-12-06.
  
  (郑霖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315211)
其他文献
摘 要:词汇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受社会环境影响也最为明显。近代社会转型使女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大量有关女性的新词语不断出现,这不仅反映出女性家庭、社会、职业、文化、社会等生活方式方面的变化,而且折射出女性身份、地位、价值等社会心理和文化观念的变化,同时也是对旧有话语体系,即男性话语体系的冲击。通过对这些新词语的分析,可以建构出近代女性的生活图景,也可从一个侧面对近代社会历
期刊
摘 要:现代汉语中,撮口音[y]来自中古合口三等韵;有些方言中,部分中古遇摄合口三等字(如“鱼”),韵母作[iu],为撮口音[y]的前身。通过音系内部对比分析,可发现方言中这类[iu]韵母音为16世纪前古音的部分残存。  关键词:方言 [iu]韵母 语音层次 古音保留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中古遇摄合口三等鱼、虞韵的精组、见晓组及泥母字,如“徐、居、女、鱼”等,韵母为[y],为舌面前高元音。但在很多
期刊
摘 要:话语标记是人们日常会话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话语标记语数量众多,其中“然后”一词是典型的代表。“然后”由基本义表条件关系发展为表顺承关系,进而虚化为表事理顺序,最终成为不具有真值意义的话语标记。“然后”作为话语标记具有特殊的功能与特征,同时新的功能和特征的出现,也对这一用法和言语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然后 话语标记 言语规范  一、引言  汉语中“然后”一词在自然口语会话中,其
期刊
摘 要:主要讨论称谓词前加人称代词这一语言现象,具体以“家”“舍”类词语为例。文章认为“家、舍”类称谓词前可加第一人称代词“我”,构成语义上的复指关系。“我+称谓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用法,与常见用法有别,明清时期常见。  关键词:称谓词 我 家 舍  谦词是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的词语。[1]汉语词汇学,无论是共时研究还是历时研究,对谦词、敬词和婉词的关注都极为不够。一般认为,谦词、敬词和婉
期刊
摘 要:字母词是台湾与大陆现代汉语中的共有现象,类型也大致相同,但是不同类型字母词的使用频次和特点各有不同。字母在台湾的使用中更加灵活、独立,词性类型更加丰富。在大陆和台湾,字母词与汉语解释的位置和关系都没有形成统一标准。  关键词:字母词 外来词 两岸汉语  只要语言有接触,就有语言的互相借用,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字母词的使用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经济全球化的速度不断加快,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广、影
期刊
摘 要:沉默作为一种典型的非语言交际手段,在日常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语用功能。汉语中的沉默现象有着丰富的内涵,为影视对白的设计提供了创造空间。本文试图在对沉默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通过对影视对白中典型的沉默场景进行分析,来透视沉默在影视对白语言的设计中的价值。  关键词:沉默 话轮沉默 语空 影视对白 语义价值  有声语言并非人类语言的唯一形式,在自然会话中存在大量的语音值为零的交际形式,这便
期刊
摘 要:隐喻具有多重功能,如语言修辞、社会认知和劝谏等功能。目前,国内学者对隐喻的这些功能做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和探讨,成果丰硕。然而,隐喻建构现实的功能,国内研究者甚少。本文将从西方修辞学隐喻修辞批评的角度,以布什总统有关伊拉克战争为主题的演讲文本为语料,对隐喻建构现实的功能做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修辞批评 隐喻 建构 现实 伊战     一、引言  隐喻是人们用其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经验来说明
期刊
摘 要:在西方翻译史上,译者的主体性地位一直是被忽略的,其地位低于原作品和原作者。直至20世纪,西方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不再仅仅局限于词语或语句等微观层面上的研究,诸如经济、文化等社会宏观因素也进入译学研究的视野。因此,译者作为协调原作社会宏观因素和译入语社会宏观因素的媒介,其主体性作用也越显突出。新闻翻译融合了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超出文本之外的成分因传统上文本“等值”观念的影响,有时并不能传
期刊
摘 要:产品说明书是一种说明性的文本,其翻译作为实用翻译的一种,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在翻译说明书时,可从宏观内容结构到微观具体语言的表达方式对说明书进行分析,总结出中西方产品说明书的特点,并结合语篇的功能,以译语环境中平行文本为参照确定译文的结构和措辞,使译文在准确表达原文信息的同时,符合外国使用者的阅读习惯和表达方式,达到其在译语环境中的预期目的。  关键词:平行文本 使用说明书 翻译  一、
期刊
摘 要:语言是文化和思想的载体,流行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体现人们用语习惯、文化偏好和思想动态。近年来,我国社会流行语推陈出新、不断涌现,对建构公民社会、建设政治文明和推进社会文明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文章以《咬文嚼字》公布的近五年的年度流行语为研究对象,拟考察流行语的生成理据,从一个侧面了解流行语的形成机制和表现手段。  关键词:流行语 界定 生成理据  一、引言  2013年1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