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在民族学校汉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开始尝试采用小班化的教学方式进行高效课堂的改革尝试。小班化教学不但为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独特才能和个性提供了良好平台,还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自由、主动、健康发展。新课改的顺利实施,使我们民族学校教师的教学效率意识空前加强,但在汉语教学中低效现象依然存在。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目前汉语小班化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倡导全面提高民族学生汉语综合素养的今天,如何使汉语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进而提升到有效和高效,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是汉语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汉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明确目标,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义务教育朝鲜族学校汉语教材的整体布局是由阅读(讲读课、自读课)、口语交际、习作、诵读积累、汉语知识和专题五个板块组成,按专题组成6个单元,然后每个单元的开始,都根据汉语教学目标,不仅让学生在感受丰富语料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提高语言实践能力,而且还使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体验阅读的乐趣和快感,使学生从被动的阅读学习转向主动的阅读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同学间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探究的习惯能力。因此,在学习一个新的单元时,首先我会将一个单元的内容进行设计综合教学目标,进而再设计各版块的教学目标。并要让学生读一读单元导语,明确这一单元开展的主题、要达到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做到“我的学习,我的目标;我的目标,我最清楚;”目标明确了,教学活动才能有的放矢,有效开展。
在我们现在的一些汉语课堂教学中,因教学目标不明确而造成的教学随意性、盲目性现象仍然较为普遍。有的教师对讲授的课文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想讲什么就讲什么,讲到哪里算哪里,随意性很大;有的教师的教学目标大而无当,多而繁杂,导致目标紊乱,重点不突出。教学环节设计不够精当,课堂结构松散。
听过一位老师教学《渡和少年》(人教版朝鲜族中学七年级上册),这篇课文充满了童趣,说是以字词课为主的课堂吧,整节课没见识一个字理解一个词,教师只是让学生把课文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说是一节以阅读为主的课堂吧,整节课又不知教者到底让学生明白什么?可是学生根本就没体会到。让学生表演读吧,可学生根本记不住词,下面的学生也是乱哄哄的,你演你的,我玩我的;……看似热热闹闹的教学活动,究竟想干什么?让人摸不着头脑,一节课下来,我不明白老师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教师缺乏明确的目标意识,所组织的教学教学活动必定难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教学设计的首要问题,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汉语教学目标只有体现学科的特点,明确课堂教学内容,才能保证课堂的有效性。
二、精心设计,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1、以情感教育为主线,实施有效教学。
无论什么科目的教学都离不开“情”,只有学生的情感真正融入到情景当中,才能悟情、入情、动情,生情。如讲授《凡卡》一课,以写信的内容为主,插叙回忆的内容,诉苦为主,以“乐”相衬,形成内容、情感上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凡卡的悲惨命运。在教学中,我以情感教育为主线,在学生通读信的内容后,让学生连起来读一读,并思考凡卡给爷爷写信最主要的目的和原因,围绕“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这句话,引导学生想象凡卡来作学徒,曾经有什么指望?然后采用自读和讨论的方式,弄清凡卡过着怎样的学徒生活,再对比文中回忆的内容与信的相关内容,切实体会凡卡极度痛苦的内心世界。在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并联系社会背景对文章有了深入的理解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凡卡睡醒了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进行课后小练笔,进一步体会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继续关注凡卡的命运。
2、精心设计问题,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在汉语教学中,教师要多下命令,少提问题,有时整堂课只需围绕一个问题来展开,然后层层深入,理解文本。在教学《一面》一课时,可以就“作者第一次见到鲁迅时的印象怎样?——为什么几次提到他的‘瘦’?”,围绕“瘦”这一个问题组织开展教学。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边读边勾画相应的句子,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最后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悟出“鲁迅是同我们在一起的”这一鼓舞人心的话语。再如,讲授《你是你的船长》时,指导学生发散思维,提出“‘船长’的含义都有哪些?你是怎样理解本课标题的含义?”,这样围绕“船长”这一话题展开分析课文,学生就会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其中的中心思想。
3、在阅读教学中,反复朗读是提高理解的关键。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通过不同方式的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尤其是进入初中以后,更需要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课文的内容、篇幅长短及文体特点,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使学生爱上阅读。比如在讲授《珍珠鸟》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按初读—细读—精读的建构过程进行阅读。首先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质疑出有价值的问题;接着让学生通过细读重点段落来理解珍珠鸟逐步信赖作者的过程;最后通过精读课文,真正感悟到“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个道理。这样,不但使学生加深了阅读印象,而且提高了学生理解能力。再如还可以发挥教师示范、引领的作用,适当地传授一些朗读的技巧,还可以引入情境,启发想象。
三、经常性地鼓励学生诵读、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语言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特别是汉语,若想使自己的汉语课堂神采飞扬,学生课内、课后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如诵读课文、积累优秀作文、积累成语、名言、警句、古诗、佳句等,不同学段提出不同要求,也可以根据单元主题确定积累内容,持之以恒,形成习惯。如在我已交过的毕业班中就曾经做过诵读课文的尝试,结果经过三年的坚持,在中考
中,全班及格率为100%,优秀生11名,优秀率为54%,所以我体会到了诵读积累确实是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良好的学习方式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在于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有效性理念是高效的、和谐的,我们应当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扫除过去教学中的低效阴影,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保守为创造,变“逼学”为“乐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学的成就,让教师体会到教的乐趣,使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真正实现心与心的交流。
一、明确目标,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义务教育朝鲜族学校汉语教材的整体布局是由阅读(讲读课、自读课)、口语交际、习作、诵读积累、汉语知识和专题五个板块组成,按专题组成6个单元,然后每个单元的开始,都根据汉语教学目标,不仅让学生在感受丰富语料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提高语言实践能力,而且还使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体验阅读的乐趣和快感,使学生从被动的阅读学习转向主动的阅读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同学间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探究的习惯能力。因此,在学习一个新的单元时,首先我会将一个单元的内容进行设计综合教学目标,进而再设计各版块的教学目标。并要让学生读一读单元导语,明确这一单元开展的主题、要达到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做到“我的学习,我的目标;我的目标,我最清楚;”目标明确了,教学活动才能有的放矢,有效开展。
在我们现在的一些汉语课堂教学中,因教学目标不明确而造成的教学随意性、盲目性现象仍然较为普遍。有的教师对讲授的课文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想讲什么就讲什么,讲到哪里算哪里,随意性很大;有的教师的教学目标大而无当,多而繁杂,导致目标紊乱,重点不突出。教学环节设计不够精当,课堂结构松散。
听过一位老师教学《渡和少年》(人教版朝鲜族中学七年级上册),这篇课文充满了童趣,说是以字词课为主的课堂吧,整节课没见识一个字理解一个词,教师只是让学生把课文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说是一节以阅读为主的课堂吧,整节课又不知教者到底让学生明白什么?可是学生根本就没体会到。让学生表演读吧,可学生根本记不住词,下面的学生也是乱哄哄的,你演你的,我玩我的;……看似热热闹闹的教学活动,究竟想干什么?让人摸不着头脑,一节课下来,我不明白老师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教师缺乏明确的目标意识,所组织的教学教学活动必定难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教学设计的首要问题,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汉语教学目标只有体现学科的特点,明确课堂教学内容,才能保证课堂的有效性。
二、精心设计,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1、以情感教育为主线,实施有效教学。
无论什么科目的教学都离不开“情”,只有学生的情感真正融入到情景当中,才能悟情、入情、动情,生情。如讲授《凡卡》一课,以写信的内容为主,插叙回忆的内容,诉苦为主,以“乐”相衬,形成内容、情感上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凡卡的悲惨命运。在教学中,我以情感教育为主线,在学生通读信的内容后,让学生连起来读一读,并思考凡卡给爷爷写信最主要的目的和原因,围绕“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这句话,引导学生想象凡卡来作学徒,曾经有什么指望?然后采用自读和讨论的方式,弄清凡卡过着怎样的学徒生活,再对比文中回忆的内容与信的相关内容,切实体会凡卡极度痛苦的内心世界。在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并联系社会背景对文章有了深入的理解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凡卡睡醒了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进行课后小练笔,进一步体会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继续关注凡卡的命运。
2、精心设计问题,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在汉语教学中,教师要多下命令,少提问题,有时整堂课只需围绕一个问题来展开,然后层层深入,理解文本。在教学《一面》一课时,可以就“作者第一次见到鲁迅时的印象怎样?——为什么几次提到他的‘瘦’?”,围绕“瘦”这一个问题组织开展教学。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边读边勾画相应的句子,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最后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悟出“鲁迅是同我们在一起的”这一鼓舞人心的话语。再如,讲授《你是你的船长》时,指导学生发散思维,提出“‘船长’的含义都有哪些?你是怎样理解本课标题的含义?”,这样围绕“船长”这一话题展开分析课文,学生就会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其中的中心思想。
3、在阅读教学中,反复朗读是提高理解的关键。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通过不同方式的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尤其是进入初中以后,更需要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课文的内容、篇幅长短及文体特点,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使学生爱上阅读。比如在讲授《珍珠鸟》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按初读—细读—精读的建构过程进行阅读。首先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质疑出有价值的问题;接着让学生通过细读重点段落来理解珍珠鸟逐步信赖作者的过程;最后通过精读课文,真正感悟到“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个道理。这样,不但使学生加深了阅读印象,而且提高了学生理解能力。再如还可以发挥教师示范、引领的作用,适当地传授一些朗读的技巧,还可以引入情境,启发想象。
三、经常性地鼓励学生诵读、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语言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特别是汉语,若想使自己的汉语课堂神采飞扬,学生课内、课后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如诵读课文、积累优秀作文、积累成语、名言、警句、古诗、佳句等,不同学段提出不同要求,也可以根据单元主题确定积累内容,持之以恒,形成习惯。如在我已交过的毕业班中就曾经做过诵读课文的尝试,结果经过三年的坚持,在中考
中,全班及格率为100%,优秀生11名,优秀率为54%,所以我体会到了诵读积累确实是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良好的学习方式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在于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有效性理念是高效的、和谐的,我们应当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扫除过去教学中的低效阴影,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保守为创造,变“逼学”为“乐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学的成就,让教师体会到教的乐趣,使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真正实现心与心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