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指出,无论是哪种课程,都必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推动协同效应的产生。体育课是大学生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背景下,要加大对“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体育课程等方面的研究,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的精神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得到充分的落实。
“课程思政”简而言之也就是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统一、相结合的过程。然而,这个过程并不是区别于课程外的活动,而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俏无声息地融入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新形势背景下,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体育课程时要强调体育专业知识作用的发挥,并以此为载体进行体育教学工作。在强化大学生体育工作过程中,还要始终立足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战略高度,以课程改革作为核心切入点,使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重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体育课堂中的融入力度,而不应该只将眼光局限于体育教学专业内容中。
一、“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体育教学要弄明白为什么教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必须推进各类课程融入思政教育;体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政教育的目标同向同行、不可分割。所以体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是其应有之义、必由之路。
二、以体育学科特点为依据,加强教学管理
体育课程开设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要帮助学生提升其身体素质,强化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的体育精神和思想道德观念得到显著提升。从本质而言,体育课程既是进行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依托形式,又是实施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既要传播给学生相关的体育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和体育精神,无论是对健康的身体和人格的塑造,还是人整体素质的提高,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有着明显的不同,其运动技能就是其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直接体现。同时,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其身体素质既能得到有效的锻炼,运动技能水平也能得到相应的提升,而且其体育精神也能潜移默化的增强。由于可见,高校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关键就在于,要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程,使其体育技能和体育精神以及良好品质得到同步的提升,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使“课程思政”在融入体育课程的过程中更具趣味性和有效性。
工作在一线的体育教师对体育学科特征有着充分的了解与掌握,因此在“课程思政”融入体育课程教学时,要注意教师自身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为学生创设出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的体育课程育人氛围。同时,还要加大对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力度。首先,要对体育知识和技能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巩固学生的体育基础,帮助学生掌握牢固的体育理论与方法;其次,要加大体育文化在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中的融入力度,使体育意识、体育精神和体育价值等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凸显;最后,在开展体育活动时,例如体育类竞赛等,还要加大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力度,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坚韧不拔的意志,拥有良好的体育作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以“课程思政”推动课程制度改革,提高体育课程育人的专业化
课程制度改革需要从全面出发,涉及到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策略和方法改革等多个内容。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注重教学指导用书的编写,分别针对教材、教学组织和教学策略等提出合理化意见。在对教学设计予以改进的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体育技能外,还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融入,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理论与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思想和内容进行充分的结合,从而形成以大学体育理念、大学体育精神为主的教育元素。大学体育理念又可细分为大学体育使命观、育人观和发展观;大学体育精神可分为团队合作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大学体育道德又包括集体意识、公平竞争和组织纪律等。从课程设置方面来讲,除了包括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外,还要将体育理念、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等方面的内容纳入到课程当中,确保其在课程教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眼光对现有的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减少体育基础知识在体育课程中的比重,改变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看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将思想政治融入到体育课程中,根据有关思想政治方面的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相应的学习环节,提高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更好的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内心需求。例如可以开展与体育运动和思想政治课程相关的竞赛、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举办与德育有关的体育赛事等。此外,还要对现有的体育专业教材予以修订,并完成新的教学大纲制定和考核标准。以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有关高校思政工作的纲要为依据,以育人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要以既有规律为主要遵循,大胆地开展改革与创新。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还要以大学生的具体需求为指导,以社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优势为立足点,以大学生自身成长规律为遵循,完成教学目标的制定,使体育教学内容得到充分的拓展,使高校体育课堂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主阵地。
四、对教师核心价值观教育给予重视,推动完善、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要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育人意识,使其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都能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个环节中,打破以往单纯讲述体育知识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师还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予以充分且深刻的理解,主动承担起德育教育的重任,并借助自身的引导作用,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学校还要在现有教育管理制度基础上,对现有的教师管理制度予以完善,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持续的提升。另外,要立足于体育课程特质,建立起具有特色的品牌课程。在对特色化课程进行授课时,学校还可以从外邀请在此领域内有所建树的专业人才或学术大师来讲述,系统化、多维度地传递给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理念。
提高对体育教师职前培训的重视,建构起以体育教师为主体的合作与交流机制,切实提升体育教师的职业能力和教育水平。同时,体育教师还要不断加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与交流,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这样既可以实现教师教学活动的优势互补,又可以帮助教师的共同进步,是其思想一致,育人同向的重要措施。
改革创新教育模式,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实效性。教师要对自己的态度与学风予以摆正,加大对体育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以“课程思政”的发展要求为方向,逐步提升现有的教学水平。同时,还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予以优化,改革传统体育课程的考核方式,更好的达成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实现育人的理想状态,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此外,还要对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完善,并以此为依据建立起相应的评价质量标准,针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实施全面且客观的评价,借助考评工作对教师教学的促进作用,带动体育课程育人效果的提升。
五、结语
在新时代要增强体育教学的时代感,要敏锐抓住热点,挖掘时效,提高课效,开发自己的元素、开发不同时期的元素、开发在不同地点不同项目的课程思政元素;注重课程思政元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接受也重视到课程思政,体育课突出融入课程思政要素,体现体育育人最佳效果。
总之,在新形势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体育课程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特征。因此高校要加大对其的研究与探索,以时代发展潮流和趋势作为主要方向,以“立德树人”作为主要的遵循理念,因时因地,蓄势待发,从而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作者单位: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思政”简而言之也就是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统一、相结合的过程。然而,这个过程并不是区别于课程外的活动,而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俏无声息地融入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新形势背景下,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体育课程时要强调体育专业知识作用的发挥,并以此为载体进行体育教学工作。在强化大学生体育工作过程中,还要始终立足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战略高度,以课程改革作为核心切入点,使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重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体育课堂中的融入力度,而不应该只将眼光局限于体育教学专业内容中。
一、“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体育教学要弄明白为什么教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必须推进各类课程融入思政教育;体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政教育的目标同向同行、不可分割。所以体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是其应有之义、必由之路。
二、以体育学科特点为依据,加强教学管理
体育课程开设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要帮助学生提升其身体素质,强化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的体育精神和思想道德观念得到显著提升。从本质而言,体育课程既是进行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依托形式,又是实施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既要传播给学生相关的体育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和体育精神,无论是对健康的身体和人格的塑造,还是人整体素质的提高,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有着明显的不同,其运动技能就是其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直接体现。同时,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其身体素质既能得到有效的锻炼,运动技能水平也能得到相应的提升,而且其体育精神也能潜移默化的增强。由于可见,高校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关键就在于,要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程,使其体育技能和体育精神以及良好品质得到同步的提升,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使“课程思政”在融入体育课程的过程中更具趣味性和有效性。
工作在一线的体育教师对体育学科特征有着充分的了解与掌握,因此在“课程思政”融入体育课程教学时,要注意教师自身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为学生创设出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的体育课程育人氛围。同时,还要加大对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力度。首先,要对体育知识和技能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巩固学生的体育基础,帮助学生掌握牢固的体育理论与方法;其次,要加大体育文化在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中的融入力度,使体育意识、体育精神和体育价值等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凸显;最后,在开展体育活动时,例如体育类竞赛等,还要加大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力度,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坚韧不拔的意志,拥有良好的体育作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以“课程思政”推动课程制度改革,提高体育课程育人的专业化
课程制度改革需要从全面出发,涉及到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策略和方法改革等多个内容。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注重教学指导用书的编写,分别针对教材、教学组织和教学策略等提出合理化意见。在对教学设计予以改进的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体育技能外,还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融入,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理论与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思想和内容进行充分的结合,从而形成以大学体育理念、大学体育精神为主的教育元素。大学体育理念又可细分为大学体育使命观、育人观和发展观;大学体育精神可分为团队合作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大学体育道德又包括集体意识、公平竞争和组织纪律等。从课程设置方面来讲,除了包括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外,还要将体育理念、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等方面的内容纳入到课程当中,确保其在课程教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眼光对现有的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减少体育基础知识在体育课程中的比重,改变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看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将思想政治融入到体育课程中,根据有关思想政治方面的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相应的学习环节,提高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更好的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内心需求。例如可以开展与体育运动和思想政治课程相关的竞赛、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举办与德育有关的体育赛事等。此外,还要对现有的体育专业教材予以修订,并完成新的教学大纲制定和考核标准。以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有关高校思政工作的纲要为依据,以育人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要以既有规律为主要遵循,大胆地开展改革与创新。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还要以大学生的具体需求为指导,以社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优势为立足点,以大学生自身成长规律为遵循,完成教学目标的制定,使体育教学内容得到充分的拓展,使高校体育课堂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主阵地。
四、对教师核心价值观教育给予重视,推动完善、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要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育人意识,使其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都能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个环节中,打破以往单纯讲述体育知识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师还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予以充分且深刻的理解,主动承担起德育教育的重任,并借助自身的引导作用,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学校还要在现有教育管理制度基础上,对现有的教师管理制度予以完善,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持续的提升。另外,要立足于体育课程特质,建立起具有特色的品牌课程。在对特色化课程进行授课时,学校还可以从外邀请在此领域内有所建树的专业人才或学术大师来讲述,系统化、多维度地传递给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理念。
提高对体育教师职前培训的重视,建构起以体育教师为主体的合作与交流机制,切实提升体育教师的职业能力和教育水平。同时,体育教师还要不断加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与交流,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这样既可以实现教师教学活动的优势互补,又可以帮助教师的共同进步,是其思想一致,育人同向的重要措施。
改革创新教育模式,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实效性。教师要对自己的态度与学风予以摆正,加大对体育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以“课程思政”的发展要求为方向,逐步提升现有的教学水平。同时,还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予以优化,改革传统体育课程的考核方式,更好的达成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实现育人的理想状态,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此外,还要对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完善,并以此为依据建立起相应的评价质量标准,针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实施全面且客观的评价,借助考评工作对教师教学的促进作用,带动体育课程育人效果的提升。
五、结语
在新时代要增强体育教学的时代感,要敏锐抓住热点,挖掘时效,提高课效,开发自己的元素、开发不同时期的元素、开发在不同地点不同项目的课程思政元素;注重课程思政元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接受也重视到课程思政,体育课突出融入课程思政要素,体现体育育人最佳效果。
总之,在新形势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体育课程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特征。因此高校要加大对其的研究与探索,以时代发展潮流和趋势作为主要方向,以“立德树人”作为主要的遵循理念,因时因地,蓄势待发,从而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作者单位: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