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结盟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ancuo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出于某种共同的利益或目的,为了协调相互间的关系和行动,便通过立誓缔约的方式相互结盟,亦称会盟或盟会。盟,亦称盟礼,实际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宾礼”中的一种礼仪,始于西周时期。
  根据西周礼仪制度的规定,盟礼即“莅牲曰盟”。唐朝经学家孔颖达注:“盟者,杀牲歃血,誓于神也。盟之为法,先凿地为方坎,杀牲于坎上,割牲左耳,盛以珠盘,又取血盛以玉敦,用血为盟书,成,乃歃血而读书。”即在举行盟礼时,先在地上挖一个方形的坑;在坑上宰杀用于祭祀的牺牲,割其左耳置于珠玉装饰的盘中,牲血盛入玉制的容器中;随后,蘸着牲血书写盟书(亦称载辞);之后,由盟主与会盟者一起饮牲血,或用手指蘸牲血涂抹于嘴上;再在盟主的带领下,对神宣誓盟书(亦称盟誓)。意在借助神的力量约束所有的会盟者,如有违约就将受到神的惩罚。
  宣誓盟书后,盟书就成为会盟者共同遵守的原则和行动的准则。盟书一般要书写两份,一份在盟誓后,与宰杀的牲畜一起埋入地下或沉于河中;另一份则由盟府(掌管盟约的官府)负责收藏,由司盟官掌管保存。
  1965年,在山西侯马的一处晋国遗址中出土了5 000余枚春秋晚期的玉石片,形状多为上尖下方的圭状,长10~32厘米,宽2~3.8厘米,厚0.2~0.9厘米(图1)。玉石片上有毛笔书写的篆书字体,颜色多为红色,亦有少量黑色。每枚玉石片上的文字数量多少不一,多者220余字,少者仅十余字,一般多为三五十字至百余字。这批玉石片上书写的大部分内容就是盟誓,所以这批玉石片便被称为“侯马盟书”。
  春秋后期,晋国内部兴起了韩、赵、魏、范、智、中行氏六家新兴的势力,其中,以晋国正卿(类似后代的丞相)赵鞅为代表的赵氏势力相对较强。为了与赵氏的分支邯郸赵氏以及范氏、中行氏相对抗,赵鞅召集族人会盟,举行盟礼。出土的侯马盟书即是这次会盟的遗存。根据盟誓的性质,侯马盟书可分为宗盟、委质、纳室、诅咒、卜筮等几类,内容主要包括:强调会盟后,所有会盟者必须效忠于盟主,一致讨伐敌对势力,要与逃亡的旧主断绝关系,阻止其重返晋国;会盟者自愿将自己抵押给新的盟主,衷心效力;会盟者于盟誓后不再扩充奴隶、土地和财产;对某些罪行严加谴责;记载盟誓时的月、日、天象以及“卜牲”时使用的龟卜及筮占文辞等。这批盟书作为会盟宣誓的誓词,实际是为了统一和约束所有会盟者的行动和行为,增强宗族内部的团结和力量。
  在侯马盟书出土的遗址中共发现401个坎,绝大多数的坎为长方形竖坑,大小、深浅不一,一般长1米,宽0.5米,深0.4~6米。坑底多埋有牺牲,多为羊,极少为牛、马。在大部分坎坑的北壁下部掏挖有一个小龛,龛内陈放有一件或数件古时称为“币”的祭玉。这些祭玉的器形包括璧、环、瑗、璋、璜、圭、玦、珑(图2)等。这一考古发现证明侯马会盟与文献资料记载的盟誓方式是基本一致的。
  侯马盟书反映的是家族性质的会盟,而在春秋战国时期,更多的还是诸侯国之间的会盟。春秋时期,实力日渐强盛的诸侯们趁周王室衰微,极力发展自己的实力,伐灭或吞并周围的小国,导致战争频繁爆发。在诸侯国的相互争战中,会盟也成为一些诸侯国壮大实力、扩充势力范围的重要手段。春秋战国时期的会盟通常是由一国最先提出建议或请求,再派使臣前往他国约请或游说;或经第三国的斡旋、撮合,最终促成两国或多国同意会盟,并约定会盟时间和地点。之后,各诸侯国国君按约定的时间到达举行会盟的地点;并按照盟礼的规定,通过歃血、宣誓盟书正式订立盟约,从而形成结盟的关系。通过盟礼,旨在使与会的各诸侯国形成一种共同的利益关系,实现在目标、策略与行动等方面的相互协调,一致对外,从而组成一个同盟整体。会盟中的首领或主持盟会的人即成为盟主,盟主作为各个盟国的核心,实际具有号令或指挥其他盟国的权力。
  不过,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会盟大多出于战争或战略的需要,所以多具有军事同盟或联盟的性质。尽管会盟使各盟国形成共同的利益和利害关系,但盟国之间绝非平等关系。一些大诸侯国凭借自己的实力,强迫甚至胁迫小国与自己会盟,理所当然地成为盟主。而一旦订立盟誓后,小国实际又成为大国的附庸,一切必须听命于大国的号令。会盟的盟主利用结盟的形式,实际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军事集团。凭借着这个军事集团,盟主又开始向更大的空间发展,成为称雄一方甚至天下的霸主。“春秋五霸”(即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即通过会盟的方式,先后确立自己的霸主地位。
  由于盟主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因而在盟会上时常发生争夺盟主地位的事件。公元前382年,吴王夫差在黄池(今河南封丘)会盟时,就曾与晋定公为争做盟主而发生争执。春秋后期,晋国和楚国争霸,连年征战不仅给双方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也给诸多的弱小诸侯国带来沉重的灾难,各国都希望能尽快“弭兵”,即停止战争。公元前546年,经宋国大夫向戎与晋、楚两国国君协商,最终决定于宋都(今河南商丘)举行“弭兵”会盟,共有14个诸侯国同意参加。但晋、楚两国国君并非真心停战,而是想借会盟之机成为盟主,以号令对方。
  结盟、盟约、盟国这些名称在当今的国际政治生活中仍然使用。尽管今天的会盟不再采用中国古代盟礼的仪式,但签订盟约与中国古代的盟誓在性质和作用上还是完全相同的,特别是借助会盟的形式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壮大自己的实力,进而确立本国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更是当今国际政治生活中常采用的一种方式。
  【责任编辑】王 凯
其他文献
关于月球起源的争论由来已久,不久前来自荷兰的科学家认为月球曾是地球的一部分,在约45亿年前的一次大核爆中与地球分离,并逐渐演变成地球的一颗卫星。  大碰撞学说的错误  目前,关于月球形成,最流行的是大碰撞学说。大碰撞学说认为,地球在形成初期曾遭到外星体碰撞,而月球就是在此次碰撞中形成的。  然而,不久前科学家分析了“阿波罗”登月飞船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样本,否定了大碰撞理论。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重
6月22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援引英国国防部一位官员的话称,英军“阿帕奇”式攻击直升机近日已对藏在建筑物和洞穴中的塔利班武装人员发射窒息弹,使数名塔利班分子死亡。这是英国国防部又一次公开承认在阿富汗使用窒息弹。由于窒息弹是全球杀伤性最大的武器之一,使用窒息弹在国际上一直存有争议,所以,英军使用窒息弹的行为也招来许多批评。    何为窒息弹    窒息弹,正式名称为燃料空气炸弹,又称油气弹、真空
2011年11月4日欧俄进行的火星-500试验结束,同年11月26日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又发射升空飞驰火星,这些活动都是为美、俄、欧计划于本世纪30年代送人登临火星做准备的。  火星之旅的难题与技术突破  人类远征火星是充满艰险的进取,面临着必须克服的众多难题:一是飞行动力的问题;二是人身保护和空气、饮食品供应问题;三是人体必须适应新的环境问题;四是着陆火星和实时联系问题。  1999年,专家们指
2013年2月11日,梵蒂冈对外宣布,现任罗马天主教教皇本笃十六世因健康和年老等因素主动请求退位,并将于2月28日晚上8时正式生效。由于天主教教皇是终身制,因此本笃十六世的主动辞职使他成为近600年来首位在有生之年提出退位的教皇。这一消息震惊了欧洲乃至全球社会,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天主教会。  天主教会知多少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曾经说过,“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
酒桌上总见有人抱怨,别人都那么能喝,为什么自己的酒量那么小。其实,每个饮酒人恐怕都想了解自己的酒量到底多大,且更想知道酒量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  酒量与什么有关?  一般来讲,一个身体健康的人,每天每千克体重饮用0.6~0.8毫升的酒精是没有问题的,不会导致身体的损害。即便如此,人与人之间的酒量仍然有很大的差异。北方人与南方人、男人与女人、欧洲人与中国人,不同身体素质、不同地方的人,酒量都会有较大
1964年,美国纽约曾发生一起谋杀案,年轻妇女吉蒂下夜班回家路上遇到歹徒袭击,她大声呼救。周围居民楼的一些房间当即亮起了灯,有人打开窗户,并有一位男士大声喊道:“放开她!”歹徒放开她,溜进汽车开走。楼里的灯光熄灭了。歹徒返回,再次袭击了吉蒂,她再次呼救。灯光再次亮起,窗户再次打开,歹徒再次逃走,灯光熄灭。当吉蒂走到住处大门口时,歹徒第三次袭来,她被杀死了。整个谋杀过程持续了35分钟,38个目击者竟
你是否有过全身心投入一项自己喜爱的活动,完全忘了时间的时刻?在积极心理学中,一般用“心流(Flow)”这一概念来解释这种“幸福”状态。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生活中经历心流越多的人,幸福感越强。因此,心流才是衡量幸福感的试金石。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奇克森特米哈伊通过对运动员、艺术家、国际象棋手等不同人群的大量调研发现,这些人所描述的最幸福的时光有着高度的相似一致性,那就是:全身心地沉迷于自己所喜欢
考古学家最新的研究发现,人类使用毒药、吸毒的历史源远流长:人类最早将毒药用于狩猎,而原始宗教信仰活动造就了原始毒品。  人类何时开始使用毒药?  现在已经不清楚人们是如何发现毒药的,但考古证据表明,人类45000年前就开始使用毒药。原始部落与早期文明把它作为一种狩猎工具,来加速并确保猎物或敌人的死亡。美国《考古学》杂志在2013年第1期评出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其中之一是一个国际科研小组不久
1974年,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在中越交界的云南河口县进行珍稀植物调查时,看到一群人在解锯木料,发出的尖厉声仿佛在解锯钢铁。好奇之余便询问他们这是什么树。解锯木料者告诉科研人员:这种树叫“钢筋木”,越南话叫“美理木(音)”,意思是这种树就像钢铁一样坚硬。  随后,科研人员经过查对标本及野外考察,才对该树种有了更多了解。它是仅分布于西南地区海拔1000米以下石灰岩山地上的蚬木。由于受生长环境的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是美国科学家埃里克·贝齐格,贝齐格的夫人吉娜曾就读于安徽蚌埠一中,于是,安徽蚌埠一中给洋女婿送上祝福。  蚌埠一中攀诺奖洋女婿的举动随即招来各方批评,认为贝齐格的获奖与吉娜没有关系。其实,只要现在贝齐格与吉娜是夫妻,就不能说贝齐格的获奖与吉娜没有关系。  吉娜与贝齐格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是相同和相似的,即研究界面非线性光谱、生物成像,没有共同的爱好和学术研究内容,也许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