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N_cntj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中强调,教师要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進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构建自主教学模式过程中,“调整教学流程”和“实现角色转换”是两个核心且基础的环节.本文以高中数学教学为例,从这两个方面探讨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策略与实施途径.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构建
  在信息化时代,科技发展、知识更新和信息传播越来越迅速,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步伐、满足社会需求.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构建自主学习模式,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主动的学习、研究与探索,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与奥秘.
  一、调整教学流程实现先学后教
  在传统高中数学课堂,教师往往采取以下教学流程:教师讲解—学生记忆—当堂讲练—教师总结.这种教学流程始终将学生置于被动的位置,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傀儡”.为了构建自主学习模式,教师应该调整教学流程,实现先学后教.
  流程一:设定目标课前预习
  在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学习目标,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翻阅材料、小组讨论、动手实践等方式完成预习目标,通过主动的学习、研究与探索来获取知识,实现教学前置.例如,在学习“基本不等式”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定预习目标:1.掌握基本不等式的概念及推导过程;2.掌握基本不等式的性质及成立条件;3.理解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利用不等式公式求解简单的函数最值问题.通过设定目标,为学生的预习指明方向,从而构建自主学习模式.
  流程二:成果反馈集体探究
  在课上,教师需要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检查、成果交流等方式,带领全体学生对于预习结果进行检验与反馈,并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自主发现预习中存在的误区和遗漏的问题,并进行相互补充与分享,最终形成全面而科学的结论,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自主学习.例如,教师通过成果反馈,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掌握不够全面和准确,那么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预习成果、全面实现预习目标,从而构建自主学习模式.
  流程三:精讲精练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用法之后,教师应该通过精讲精练的方式实现对于知识的巩固与升华.而自主学习模式视域下所谓的“精”,并不是指习题练习有多深奥、讲解有多细致,而是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来不断地质疑与释疑,通过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究的方式来体验知识、应用知识、构建知识.例如,在掌握了“基本不等式”的基本概念、推导过程及应用方法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完成课后习题.习题完成之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针对做错的题目,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是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同桌讨论的方式,探讨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流程四:自主总结完善体系
  传统课堂上,每节课结束之前,往往由教师进行“总结陈词”.而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对于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标明重点和难点.同时,如果针对本课内容,学生有存疑、犯错或创新之处,教师也应该要求学生记录下来,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从而帮助学生通过主动建构的方式完善知识体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实现角色转换构建和谐关系
  在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身角色和定位,从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角色转换一:变“灌输者”为“启发者”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习惯于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滔滔不绝地进行知识“灌输”.在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应该转变自身角色,变“灌输者”为“启发者”,通过连环提问、鼓励质疑、任务驱动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例如,在“数列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给出几组数列,让学生通过观察,回答以下问题:1.上面几组数中,缺少的数是多少?你是根据什么填上的?2.这几组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具有什么性质?3.如果要给它们起个名字,应该叫什么?通过连环提问,启发学生思路,引发学生自主学习.
  角色转换二:变“主宰者”为“参与者”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是课堂上绝对的权威,是整个课堂的“主宰者”,在“师道尊严”的重压之下,学生往往没有质疑和创新的机会和勇气.而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变为课堂的“参与者”,以平等的身份对学生加以指导、组织和管理.例如,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在规定了讨论内容、目标及时间之后,将交流、思考、总结和反思的机会留给学生,只有当个别小组出现交流受阻或主题偏差的时候,教师才会加以引导和协助,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角色转换三:变“授鱼者”为“授渔者”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统课堂上教师将自身角色定位为教学内容的传递者与正确答案的提供者,忽视了对于学生情感、能力和素质的关注.在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将自身定位为方法的传授者、能力的培养者和思维的训练者,通过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例如,在学习“圆锥曲线”的时候,教师不要满足于知识讲解和习题训练,还要重视化归思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维的渗透,使学生掌握用数学思考的方法.
  三、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构建自主学习模式,使学生通过主动的学习、思考、探究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参考文献】
  \[1\]鞠萍.基于自主学习模式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J\].才智,2012(17):100.
  \[2\]江华贵.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5(16):89-90.
其他文献
【摘要】农村教育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仍面临着很大的困境,反映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上,就是依然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课堂缺乏活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到压抑,无法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学到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能力.如何让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难题.本文将通过分析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以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获取,即在学生的操作与实践中获取知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决定了学具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课堂的核心.在小学数学教學中应用学具,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创新意识  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中用好学具,能够充分发挥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摘要】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在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如何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仍是一项重要课题.我校自开展“多元智能理论”研究以来,进行了广泛实验,初步探索出一条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数学教学之路.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发展;数学教学;开发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不可否认目前的小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