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执教《论语·侍坐》篇时,笔者发现,对于“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一句中后一个“以”的理解,历来看法不一。虽说各家都将它看作动词,但具体意义却相差甚远。主要释义有三,分别是:(1)认为;(2)通“已”,停止;(3)用。
分析一下这三种观点。对于前两种。笔者不敢苟同,唯赞成第三种。理由如下:
“毋吾以也”一句,毫无疑问,为一特殊句式。既是倒装句(古汉语中,代词“吾”作宾语。可置于动词前),同时也是省略句,省略了较多内容。而这些内容的补出并非易事。据观点(1)。该句应译作:“(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对)我(说了)。”据观点(2),该句应译为:“(你们)不要(因为)我(而)停止(讲话)。”如此翻译可谓费尽脑筋。试想,假若读者对象的古文根基不很深厚,却又认定此处的“以”作“认为”或“止”讲,要想成功地补出省略部分。恐怕很难!
其实。古汉语中,“以”表示“认为”的现象很多。不过。它的后面往往都直接带有成分。意思明确,理解起来绝不像该句这样困难。比如。“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告臧孙,臧孙以难;告后孙,后孙以可,劝”(《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等就是很好的例子。另外,笔者查了不少资料,未曾发现有“以”通“已”且作动词之例。商务印书馆88年版《辞源》、93年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均认为:“以”可通“已”,但只限于作副词,表示“已经”。如:“固以怪之矣”(《史记·陈涉世家》),“其闻之者,吾以除之矣”(《国语·晋四》)。当然,也不排除“以”通“已”,用作动词,表示“停止”的可能。但据笔者看来。就“毋吾以也”这句话而言,若“以”表示“停止”,似乎应在“吾”前有一表被动的介词“于”更为妥当,全句可理解作“为我所止”。否则。“不要止我”就难以说通。
至于第三种观点,笔者以为。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都较为准确,有理且有据。于情于理都最能令人信服。第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和《辞源》上皆有“‘以’作‘用”’这一条,比方说,“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九章·涉江》);第二,孔子讲这段话时的境况,也可说明问题。
“侍坐”一事发生时,孔子60岁左右。在这以前的十年他是如何度过的呢?自五十一岁(前501年,定公九年)始,孔子历任鲁国中都宰、司空、司寇,既而“行摄相事,官至极品”。可谓春风得意。可是,其“面有喜色”也只是昙花一现。前498年,发生“堕三都”之事,孔子遭到执政的季恒子疑忌,接着,齐国施行离间计,孔子受到轻视。“恒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燔俎于大夫”(祭祀时不按规矩赏赐祭肉)。这一切令他大失所望,深感鲁国非久居之地。“孔子遂行”。由此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此时,正当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孔子五十五岁。
孔子是失意地离开鲁国的。他十多年的流亡生活并不好过,不愉快之事屡屡发生:来到卫国。不久就因人谗言而受到监视,“居十月,去卫”;重新返卫后,向国君提出的有关“伐蒲”的合理建议不被采纳;与灵公谈话,国君的眼睛只注意着天上的飞雁;往宋国去,又遭到宋司马的追杀,狼狈逃离。用孔子的话说:“惶惶如丧家之犬”……所有这些遭遇,令孔子这个曾经扬言“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之人伤心至极,只能再次无奈地对天喟叹“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
孔子志向远大。素以挽救危局、拯救乱世为己任。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和大一统的国家为目标。但是,现实却很无情。并没有给他真正施展的机会。一个人满腹才干却无处施展,一心指望被赏识被重用却终不得志,其心情之沮丧郁闷可想而知。因此,某日,在学生陪侍于侧,师生对答之际,孔老夫子眼见众弟子风华正茂,正有一番宏伟事业可干,而自己年已老矣,无人问津,不禁触景伤怀,再忆起自己多年来的辛苦颠簸、到处碰壁。自然悲从心头起,大发失意之感慨也就可以理解了。事实上,孔夫子的牢骚在《论语》中多处可以看到。当然,有一点必须清楚,孔子受冷遇,并不是像他所说因为年龄大了的原因,而是他的思想、政治主张不完全符合当时的实际,因而不能为统治者所接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毋吾以也”中的“以”应解释为“用”。全句可译作:“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所以他们不用我了。”这是孔子对自己仕途失意、政治理想不得实现而发的感叹。是他内心不满情绪的一种自然流露。
分析一下这三种观点。对于前两种。笔者不敢苟同,唯赞成第三种。理由如下:
“毋吾以也”一句,毫无疑问,为一特殊句式。既是倒装句(古汉语中,代词“吾”作宾语。可置于动词前),同时也是省略句,省略了较多内容。而这些内容的补出并非易事。据观点(1)。该句应译作:“(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对)我(说了)。”据观点(2),该句应译为:“(你们)不要(因为)我(而)停止(讲话)。”如此翻译可谓费尽脑筋。试想,假若读者对象的古文根基不很深厚,却又认定此处的“以”作“认为”或“止”讲,要想成功地补出省略部分。恐怕很难!
其实。古汉语中,“以”表示“认为”的现象很多。不过。它的后面往往都直接带有成分。意思明确,理解起来绝不像该句这样困难。比如。“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告臧孙,臧孙以难;告后孙,后孙以可,劝”(《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等就是很好的例子。另外,笔者查了不少资料,未曾发现有“以”通“已”且作动词之例。商务印书馆88年版《辞源》、93年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均认为:“以”可通“已”,但只限于作副词,表示“已经”。如:“固以怪之矣”(《史记·陈涉世家》),“其闻之者,吾以除之矣”(《国语·晋四》)。当然,也不排除“以”通“已”,用作动词,表示“停止”的可能。但据笔者看来。就“毋吾以也”这句话而言,若“以”表示“停止”,似乎应在“吾”前有一表被动的介词“于”更为妥当,全句可理解作“为我所止”。否则。“不要止我”就难以说通。
至于第三种观点,笔者以为。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都较为准确,有理且有据。于情于理都最能令人信服。第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和《辞源》上皆有“‘以’作‘用”’这一条,比方说,“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九章·涉江》);第二,孔子讲这段话时的境况,也可说明问题。
“侍坐”一事发生时,孔子60岁左右。在这以前的十年他是如何度过的呢?自五十一岁(前501年,定公九年)始,孔子历任鲁国中都宰、司空、司寇,既而“行摄相事,官至极品”。可谓春风得意。可是,其“面有喜色”也只是昙花一现。前498年,发生“堕三都”之事,孔子遭到执政的季恒子疑忌,接着,齐国施行离间计,孔子受到轻视。“恒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燔俎于大夫”(祭祀时不按规矩赏赐祭肉)。这一切令他大失所望,深感鲁国非久居之地。“孔子遂行”。由此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此时,正当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孔子五十五岁。
孔子是失意地离开鲁国的。他十多年的流亡生活并不好过,不愉快之事屡屡发生:来到卫国。不久就因人谗言而受到监视,“居十月,去卫”;重新返卫后,向国君提出的有关“伐蒲”的合理建议不被采纳;与灵公谈话,国君的眼睛只注意着天上的飞雁;往宋国去,又遭到宋司马的追杀,狼狈逃离。用孔子的话说:“惶惶如丧家之犬”……所有这些遭遇,令孔子这个曾经扬言“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之人伤心至极,只能再次无奈地对天喟叹“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
孔子志向远大。素以挽救危局、拯救乱世为己任。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和大一统的国家为目标。但是,现实却很无情。并没有给他真正施展的机会。一个人满腹才干却无处施展,一心指望被赏识被重用却终不得志,其心情之沮丧郁闷可想而知。因此,某日,在学生陪侍于侧,师生对答之际,孔老夫子眼见众弟子风华正茂,正有一番宏伟事业可干,而自己年已老矣,无人问津,不禁触景伤怀,再忆起自己多年来的辛苦颠簸、到处碰壁。自然悲从心头起,大发失意之感慨也就可以理解了。事实上,孔夫子的牢骚在《论语》中多处可以看到。当然,有一点必须清楚,孔子受冷遇,并不是像他所说因为年龄大了的原因,而是他的思想、政治主张不完全符合当时的实际,因而不能为统治者所接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毋吾以也”中的“以”应解释为“用”。全句可译作:“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所以他们不用我了。”这是孔子对自己仕途失意、政治理想不得实现而发的感叹。是他内心不满情绪的一种自然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