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小学科学课是一门引导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观察科学现象、了解科学原理、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并学会简单运用,从而培养科学精神的课程。小学科学教育提倡关注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因此,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实验是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钥匙,是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在开展科学教学的时候,应重视科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一、营造良好氛围,拓展创新空间。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因此,我们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氛围的营造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整体学习氛围的营造,即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积极性;另一个是课堂的氛围,即课堂气氛的营造。因此,在教学中应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重视营造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创新的空间。如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热喷泉”实验,学生对实验现象感到非常好奇,并产生极大地探究精神,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闪现了出来,有个学生说:“如果我把做的‘铝皮风车’装在上面,不就成为一个新型的自动风车吗?”这也正表明:小学生也有创新潜力,完全可以培养起一定的创新精神。
二、增设科学实验,激活创新思维。
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知识发现的情景,采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为了有效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应尽量增加一些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潜能,设计实验;激活学生在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独立思考,去探索创新;保持生动活泼的学习态度。
如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后,要求学生用桌上的实验器材,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索。于是学生有的用鼓槌敲鼓面,使小泡沫球跳起来;有的把尺子固定在桌边,用手指压住尺子的另一端并即滑开;有的用手拔动绷紧在文具盒上橡皮筋……完全沉醉在敲、拔、弹等自由探索的情境之中。他们在自由探索中享受着“发现”和“创新”的快乐,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为下一环节的研讨作了充分的准备。
再如教学《沉浮的秘密》,要求学生实践自制“潜水艇”,掌握物体沉浮的规律。如此,提供学生实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动脑、动口与动手的过程中探究、发现知识,增强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
三、珍视好奇意识,呼唤创新精神。
好奇心是创新的根源,创新的起点。许多科学发现大都源于科学家的天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学生对科学有了强烈好奇心,就能主动的去钻研,这种好奇心如不培养和扶持,就会逐渐衰退和枯萎。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是整个学习阶段中最强的,我们应该珍视他们身上宝贵的好奇心,充分加以引导和开发,使之在学习方面发挥作用。
如教学《电产生热》一课时,我要求学生用一根铁丝把一节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并触摸铁丝,说说自己的感觉?这个实验原来的效果其实并不明显,可是有的“不听话”学生的效果却很突出——手很烫,原来他“违规”——用了三节电池。虽然他与实验的要求不一致,但恰恰由于这一个“违规”,使他发现了电热效果明显的一种方法。因此,这时教师切不可训斥、否定学生,否则就把学生创新的精神扼杀在摇篮里。教师在引导注意安全之余,可以此为契机进行启发,唤起创新意识:“除了增加电池,还有哪些办法也能使电热效果更明显呢?请你自己设计实验,动手试试。”如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训练发散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科学研究发现,发散思维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激发创新潜能,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生成创新能力。如教学《沉浮》一课时,问:谁能想办法把浮着的塑料瓶沉到水里,有的同学把瓶盖拧开,往瓶子里灌水,有的装石子,有的装沙子……这些方法都能使塑料瓶沉到水里。随后,教师又问:谁能让沉下去的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学生围绕“沉浮”这一中心问题进行探讨,一边思索一边实验,最后想出了众多把沉着的物体浮上水面的方法,如把橡皮泥放在水上浮着的塑料板、木板或小盆子里,还有的把橡皮泥捏成小碗、小船……这样,学生在交流、思考与实验中,获得意外的信息,产行绝佳的“灵感”。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流畅性得到了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重点,而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实验在科学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我们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重视科学实验,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诗山中心小学霞锦小学)
一、营造良好氛围,拓展创新空间。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因此,我们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氛围的营造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整体学习氛围的营造,即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积极性;另一个是课堂的氛围,即课堂气氛的营造。因此,在教学中应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重视营造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创新的空间。如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热喷泉”实验,学生对实验现象感到非常好奇,并产生极大地探究精神,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闪现了出来,有个学生说:“如果我把做的‘铝皮风车’装在上面,不就成为一个新型的自动风车吗?”这也正表明:小学生也有创新潜力,完全可以培养起一定的创新精神。
二、增设科学实验,激活创新思维。
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知识发现的情景,采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为了有效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应尽量增加一些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潜能,设计实验;激活学生在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独立思考,去探索创新;保持生动活泼的学习态度。
如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后,要求学生用桌上的实验器材,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索。于是学生有的用鼓槌敲鼓面,使小泡沫球跳起来;有的把尺子固定在桌边,用手指压住尺子的另一端并即滑开;有的用手拔动绷紧在文具盒上橡皮筋……完全沉醉在敲、拔、弹等自由探索的情境之中。他们在自由探索中享受着“发现”和“创新”的快乐,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为下一环节的研讨作了充分的准备。
再如教学《沉浮的秘密》,要求学生实践自制“潜水艇”,掌握物体沉浮的规律。如此,提供学生实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动脑、动口与动手的过程中探究、发现知识,增强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
三、珍视好奇意识,呼唤创新精神。
好奇心是创新的根源,创新的起点。许多科学发现大都源于科学家的天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学生对科学有了强烈好奇心,就能主动的去钻研,这种好奇心如不培养和扶持,就会逐渐衰退和枯萎。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是整个学习阶段中最强的,我们应该珍视他们身上宝贵的好奇心,充分加以引导和开发,使之在学习方面发挥作用。
如教学《电产生热》一课时,我要求学生用一根铁丝把一节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并触摸铁丝,说说自己的感觉?这个实验原来的效果其实并不明显,可是有的“不听话”学生的效果却很突出——手很烫,原来他“违规”——用了三节电池。虽然他与实验的要求不一致,但恰恰由于这一个“违规”,使他发现了电热效果明显的一种方法。因此,这时教师切不可训斥、否定学生,否则就把学生创新的精神扼杀在摇篮里。教师在引导注意安全之余,可以此为契机进行启发,唤起创新意识:“除了增加电池,还有哪些办法也能使电热效果更明显呢?请你自己设计实验,动手试试。”如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训练发散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科学研究发现,发散思维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激发创新潜能,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生成创新能力。如教学《沉浮》一课时,问:谁能想办法把浮着的塑料瓶沉到水里,有的同学把瓶盖拧开,往瓶子里灌水,有的装石子,有的装沙子……这些方法都能使塑料瓶沉到水里。随后,教师又问:谁能让沉下去的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学生围绕“沉浮”这一中心问题进行探讨,一边思索一边实验,最后想出了众多把沉着的物体浮上水面的方法,如把橡皮泥放在水上浮着的塑料板、木板或小盆子里,还有的把橡皮泥捏成小碗、小船……这样,学生在交流、思考与实验中,获得意外的信息,产行绝佳的“灵感”。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流畅性得到了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重点,而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实验在科学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我们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重视科学实验,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诗山中心小学霞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