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水资源合理的循环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现代化水利的有力支撑和保障。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仅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水利规划;水文环境;积极影响
一、生态水利工程特征
生态水利,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规律的法则和要求建立起来的满足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水利体系。水利工程在改变自然环境的同时是不能以破坏自然界生态环境平衡为前提的,保护生态环境是水利工程规划必须要坚持的理念。所以说生态水利是围绕生态环境建设而开展的水利工作。与普通工程水利具有不同的显著特征:一是可持续发展。从普通水利工程进入到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发展史上的巨大进步,它将使单一的、局部的水利进入到整体的、系统的、科学的、可持续的水利,从简单的单维的水利进入到复杂的多维的水利,满足更多方位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要求。二是资源水利。认识到水资源是有限的,是自然资源、可利用资源,要用战略的眼光看待水资源。做到科学规划、永续开发。三是现代水利。它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较高的科技贡献率和明显的时代特征。生态水利工程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水利工程的安全、节水、景观、文化性、协调等性能。
二、水利工程生态规划设计的要求
对水利工程进行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并对其科学管理水资源,使它更好的服务人民,为人类造福,在這个阶段的水利生态经济环境,人们通常注意环境和生态问题,普遍重视保护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协调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强调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环境功能和美学价值,已成为一个水利工程设计的新趋势。改善水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建设,它是成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现代城市的特点,对流经市区的河流归纳起来有两类要求:
对河中水流的要求是:水质清洁、生物多样性、生机盎然和优美的水面规划。对滨河带的要求是:能反映本地独特历史、文化、风俗的滨河规划;能提供放眼鲜花、有人工景点、公园化的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空间;能营造浓郁的文化、艺术、科学气氛,具有现代气息、人水关系协调、引人胜、便于人水亲近的滨河带。人们提出这些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水利建设者应当适应这种趋势,满足社会的要求。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注入更多的人文、艺术、科学和现代气息,注重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美学效益。
三、生态水利规划的涵义与地位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科学技术水平,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已经融入了水文学与工程力学,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技术,在建设水利工程时,一定要根据水域的具体特点,开展前期的水利设计,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的问题,逐渐出现了生态水利规划的概念。所谓的生态水利规划就是指在开展水利规划时,一定要根据水域的特点,遵循水域的原始条件,确保在完成水利工程建设之后,尽可能小的影响水域的水文条件。因此,在开展生态水利规划时,不仅要合理利用水文学与工程力学,还要了解相关的生态理论知识,借鉴一些生态规划的案例,尽可能保持水利规划的生态特征。目前,进行生态水利规划已经成为建设水利工程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通常会改变河流的走向、水的温度、水流的速度、水的深度、水文规律以及水的边界,进而改变了水域周围的生态环境,破坏了相应的生态环境,但是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所以,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一定要开展相应的生态水利规划工作,在建设水利工程中占据着极重的地位。
四、积极影响
1、对水文环境一致性的维护具有积极影响
开展生态水利规划的目的就是高度重视了水利工程所在水域的水文条件,充分了解了水文条件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并且在建设水利工程的前期开展生态水利规划工作,以这样的方式进行一定的干涉。由此可以看出,开展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一致性具有一定积极的维护作用,确保建设水利工程的水域生态环境在施工前后不会产生很大的变化,进一步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水域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因此,从水文环境方面而言,生态水利规划对于水文环境一致性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2、对水文环境破坏的降低具有积极影响
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一定会对水域原来的水文环境产生影响,甚至会进行相应的改变,进而破坏了水域的生态环境,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办法,尽可能的降低破坏程度,进而减少相应的损失、损害。开展生态水利规划就可以有效避免发生这样的情况,在建设水利工程的全过程中,实现对水文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全面监督与控制,进而可以及时处理水域水文环境以及生态系统中出现的破坏问题。因此,开展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破坏的降低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同时还可以尽量减小破坏的程度。
3、对保护水文环境具有积极影响
开展生态水利规划的意义就是,最大限度的保护水文环境以及生态系统,降低建设水利工程对水域产生的二次污染。根据现阶段应用的实际情况而言,生态水利规划的应用在建设水利工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及地位,在水利工程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也可以充分权衡生态系统健康与社会经济需求之间的关系,在满足社会经济需求的基础之上,还可以保护水文环境,使生态系统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无论是从哪一个方面而言,开展生态水利规划对保护水文环境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开展生态水利规划工作的要点
1、重视工程整体效益的实现
生态水利工程包括的内容比较多,除了要达到防洪、供水、发电、灌溉等目的之外,还要保护水域植被、生物群落以及构建生态系统等。因此,在开展生态水利规划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工程的经济性以及安全性,进而实现工程的整体效益。
2、加强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
在水域的生态系统中,具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自我恢复。生态系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与变化,其中有人为的干预影响以及自然突变的情况。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之下,要是不能进行及时的自我恢复,有关的生物群落就很难维持下去。因此,在大自然优胜劣汰的情况之下,完善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
3、控制好景观与生态的整体性
在进行建设水利工程时,一定会对河流的生态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及破坏,因此,一定要对河流的生态系统进行恰当的恢复,在进行恢复规划以及相应管理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其是根据大景观尺度、可持续发展以及长时间的操作进行工作的,而不是在短时间、小景观尺度以及零星局部的范围内开展工作的。在大景观尺度上进行生态恢复的效率比较高。因此,在开展生态水利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景观与生态的整体性。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设水利工程之前,一定要开展相应的生态水利规划工作,进而降低施工对水域水文环境的不良影响。除此之外,开展生态水利规划还可以对水文环境的一致性、降低破坏以及保护等方面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所以,在进行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生态水利规划工作,保护水利工程所在水域的水文环境以及生态系统,同时还要加强对生态水利规划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长生.论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20).
[2]刘建民.论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J].水利学报,2011(12).
[3]赵朋,于明.生态水利规划需要遵循的原则[J].中国水利报,2013(01).
[4]董哲仁,王学民.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J].水利水电技术,2010(10).
【关键词】 生态水利规划;水文环境;积极影响
一、生态水利工程特征
生态水利,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规律的法则和要求建立起来的满足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水利体系。水利工程在改变自然环境的同时是不能以破坏自然界生态环境平衡为前提的,保护生态环境是水利工程规划必须要坚持的理念。所以说生态水利是围绕生态环境建设而开展的水利工作。与普通工程水利具有不同的显著特征:一是可持续发展。从普通水利工程进入到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发展史上的巨大进步,它将使单一的、局部的水利进入到整体的、系统的、科学的、可持续的水利,从简单的单维的水利进入到复杂的多维的水利,满足更多方位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要求。二是资源水利。认识到水资源是有限的,是自然资源、可利用资源,要用战略的眼光看待水资源。做到科学规划、永续开发。三是现代水利。它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较高的科技贡献率和明显的时代特征。生态水利工程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水利工程的安全、节水、景观、文化性、协调等性能。
二、水利工程生态规划设计的要求
对水利工程进行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并对其科学管理水资源,使它更好的服务人民,为人类造福,在這个阶段的水利生态经济环境,人们通常注意环境和生态问题,普遍重视保护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协调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强调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环境功能和美学价值,已成为一个水利工程设计的新趋势。改善水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建设,它是成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现代城市的特点,对流经市区的河流归纳起来有两类要求:
对河中水流的要求是:水质清洁、生物多样性、生机盎然和优美的水面规划。对滨河带的要求是:能反映本地独特历史、文化、风俗的滨河规划;能提供放眼鲜花、有人工景点、公园化的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空间;能营造浓郁的文化、艺术、科学气氛,具有现代气息、人水关系协调、引人胜、便于人水亲近的滨河带。人们提出这些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水利建设者应当适应这种趋势,满足社会的要求。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注入更多的人文、艺术、科学和现代气息,注重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美学效益。
三、生态水利规划的涵义与地位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科学技术水平,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已经融入了水文学与工程力学,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技术,在建设水利工程时,一定要根据水域的具体特点,开展前期的水利设计,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的问题,逐渐出现了生态水利规划的概念。所谓的生态水利规划就是指在开展水利规划时,一定要根据水域的特点,遵循水域的原始条件,确保在完成水利工程建设之后,尽可能小的影响水域的水文条件。因此,在开展生态水利规划时,不仅要合理利用水文学与工程力学,还要了解相关的生态理论知识,借鉴一些生态规划的案例,尽可能保持水利规划的生态特征。目前,进行生态水利规划已经成为建设水利工程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通常会改变河流的走向、水的温度、水流的速度、水的深度、水文规律以及水的边界,进而改变了水域周围的生态环境,破坏了相应的生态环境,但是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所以,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一定要开展相应的生态水利规划工作,在建设水利工程中占据着极重的地位。
四、积极影响
1、对水文环境一致性的维护具有积极影响
开展生态水利规划的目的就是高度重视了水利工程所在水域的水文条件,充分了解了水文条件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并且在建设水利工程的前期开展生态水利规划工作,以这样的方式进行一定的干涉。由此可以看出,开展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一致性具有一定积极的维护作用,确保建设水利工程的水域生态环境在施工前后不会产生很大的变化,进一步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水域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因此,从水文环境方面而言,生态水利规划对于水文环境一致性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2、对水文环境破坏的降低具有积极影响
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一定会对水域原来的水文环境产生影响,甚至会进行相应的改变,进而破坏了水域的生态环境,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办法,尽可能的降低破坏程度,进而减少相应的损失、损害。开展生态水利规划就可以有效避免发生这样的情况,在建设水利工程的全过程中,实现对水文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全面监督与控制,进而可以及时处理水域水文环境以及生态系统中出现的破坏问题。因此,开展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破坏的降低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同时还可以尽量减小破坏的程度。
3、对保护水文环境具有积极影响
开展生态水利规划的意义就是,最大限度的保护水文环境以及生态系统,降低建设水利工程对水域产生的二次污染。根据现阶段应用的实际情况而言,生态水利规划的应用在建设水利工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及地位,在水利工程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也可以充分权衡生态系统健康与社会经济需求之间的关系,在满足社会经济需求的基础之上,还可以保护水文环境,使生态系统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无论是从哪一个方面而言,开展生态水利规划对保护水文环境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开展生态水利规划工作的要点
1、重视工程整体效益的实现
生态水利工程包括的内容比较多,除了要达到防洪、供水、发电、灌溉等目的之外,还要保护水域植被、生物群落以及构建生态系统等。因此,在开展生态水利规划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工程的经济性以及安全性,进而实现工程的整体效益。
2、加强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
在水域的生态系统中,具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自我恢复。生态系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与变化,其中有人为的干预影响以及自然突变的情况。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之下,要是不能进行及时的自我恢复,有关的生物群落就很难维持下去。因此,在大自然优胜劣汰的情况之下,完善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
3、控制好景观与生态的整体性
在进行建设水利工程时,一定会对河流的生态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及破坏,因此,一定要对河流的生态系统进行恰当的恢复,在进行恢复规划以及相应管理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其是根据大景观尺度、可持续发展以及长时间的操作进行工作的,而不是在短时间、小景观尺度以及零星局部的范围内开展工作的。在大景观尺度上进行生态恢复的效率比较高。因此,在开展生态水利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景观与生态的整体性。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设水利工程之前,一定要开展相应的生态水利规划工作,进而降低施工对水域水文环境的不良影响。除此之外,开展生态水利规划还可以对水文环境的一致性、降低破坏以及保护等方面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所以,在进行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生态水利规划工作,保护水利工程所在水域的水文环境以及生态系统,同时还要加强对生态水利规划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长生.论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20).
[2]刘建民.论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J].水利学报,2011(12).
[3]赵朋,于明.生态水利规划需要遵循的原则[J].中国水利报,2013(01).
[4]董哲仁,王学民.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J].水利水电技术,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