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1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胃肠道的炎性紊乱。尽管IB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的观点认为饮食在IBD的发生和发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流行病学和遗传学研究发现大量的IBD饮食和遗传的危险因素,这些研究结果引起了研究者对饮食在IBD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的兴趣,本文主要针对近来饮食在IBD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营养支持治疗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姜黄素和白藜芦醇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组织巨噬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CON组、DSS组、DSS+Cur组、DSS+Res组、Eve+Cur组及Eve+Res组,每组10只。CON组为正常对照组,不进行处理,其余5组均采用3%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制作UC小鼠模型,即自由饮用3%DSS溶液7 d。DSS组单纯建立模型,DSS+Cur组、DS
血管炎是指组织病理学上炎性细胞浸润并破坏血管,可发生于人体的任何组织器官,包括皮肤。皮肤损害可能是原发性皮肤血管炎的临床表现,也可能是伴脏器受累的系统性血管炎的皮肤表现,有时甚至是系统性血管炎的唯一初始表现。皮肤血管炎的病因包括感染、药物,或与潜在性疾病相关。血管炎往往需借助于组织病理确诊,组织病理表现为血管壁及其周围炎性细胞浸润,伴纤维素沉积。明确诊断、了解系统损害情况对于有效治疗及患者预后十分
期刊
目的分析克罗恩病(CD)患者单气囊小肠镜下的内镜表现及临床特点,为CD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17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单气囊小肠镜检查。观察内镜下表现,进行简化CD内镜评分(SES-CD),记录简化CD活动指数(CDAI)。收集外周血炎症指标结果,包括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计数(LC)、中性粒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小肠上皮细胞中维生素D受体(VDR)的表达水平与自噬流受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41例IBD患者和13例正常对照者的小肠黏膜组织,分别设为IBD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两组小肠上皮细胞自噬流相关标志物(LC3、p62)和VDR蛋白的表达。统计分析VDR和LC3以及p62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BD患者小肠上皮细胞中VDR表达显著下降,而LC3
系统性血管炎是一种以血管壁炎症反应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胃肠道为常见受累部位之一,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有时与原发胃肠道疾病鉴别困难,但易并发缺血、坏死、梗阻、穿孔等,危及患者生命。本文论述原发系统性血管炎胃肠道受累的临床特点与诊治原则。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行二期和三期全结直肠切除(TPC)联合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PAA)的术后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采用IPAA治疗的63例UC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不同分期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32例接受二期手术,31例接受三期手术。二期手术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明显优于三期[1
本文报道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克罗恩病的血吸虫肠病病例。血吸虫肠病因血吸虫感染所致,在消化内镜、临床表现甚至在活检标本(未见典型血吸虫虫卵时),易与炎症性肠病(IBD),尤其是克罗恩病(CD)或恶性肿瘤混淆。手术切除标本在显微镜下查见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帮助鉴别诊断。
本文介绍肠道血供情况,总结肠道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内镜特点、病理形态特点以及几种特异性缺血性肠病,旨在提高对缺血性肠病的认识。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不明且反复发作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既往已有的证据表明宿主不恰当的免疫反应与IBD的发生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髓样细胞触发受体(TREM)-1可以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参与IBD的发生和发展,本文综述TREM-1在IBD中的研究进展,进一步阐明IBD的发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