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及比较婴幼儿和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特点和疗效。
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的1 015例ITP患儿资料,给予激素冲击治疗和/或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治疗,疗效判定依据血小板(PLT)的高低和出血症状的改善分为完全反应、反应和无反应。多数患儿在使用激素治疗前行骨髓穿刺检查以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疾病。1 015例ITP患儿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和>3岁组,应用SPSS 12.0软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婴幼儿组男性比例(57.1%)高于>3岁组(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27,P<0.001)。2.婴幼儿组入院时中位PLT(9×109/L)高于>3岁组(8×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48,P=0.014);婴幼儿组病程(7 d)短于>3岁组(7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3.317,P<0.001)。3.婴幼儿组巨核细胞数增高比例(86.4%)低于>3岁组(9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34,P=0.111)。4.输注PLT患儿住院时间(6.5 d)短于未输注PLT患儿(7.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71,P<0.001)。输注PLT组患儿外周血PLT升至正常所需时间(72 h)短于未输注PLT组(89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16,P<0.001)。5.婴幼儿组经治疗后PLT≥100×109/L的时间(72 h)短于>3岁组(95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40,P<0.001)。6.婴幼儿组慢性病例(3.2%)低于>3岁组(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42,P<0.001)。
结论婴幼儿ITP中,男性比例高,病程较短;婴幼儿PLT上升至正常的时间较短,对治疗反应比3岁以上儿童好,且慢性病例所占比例较低。输注血小板可缩短ITP患儿的住院时间,但不能缩短激素使用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