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而言,三因素分析法是研究保险行业的有效方法,保费、投资和资本三因素的变化趋势代表了保险行业基本面的变化趋势。但具体的分析方法要遵循偿付能力分析、现金流量分析、盈利分析和其他指标分析等。
偿付能力分析代表监管方向,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分析出保险公司保费成长的空间、推测保险公司融资的时点、预测保险公司分红水平,虽然偿付能力不直接反映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但是却关系到公司资本划、分红比例、业务结构变化等。保险公司现金流比盈利更重要,保险公司可以连续亏损多年不破产,但是如果现金流出现问题,基本难逃破产命运,由于保险公司的盈利受投资收益、准备金计提影响比较大,因此盈利更多体现人为特征,但现金流是最讲“实话”的财务指标。只要现金流流出企业就会在现金流量表进行反映。
因此,分析保险公司必须把现金流分析放在重要的位置。现金流不仅仅是保费流入、赔款和费用支出这么简单,净现金流对于保险的资产配置同样重要。
偿付能力稳定下降
2014年上市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呈现较大幅度改善情况,以中国人寿为例,公司在2014年并未补充资本和发行次级债,但偿付能力却提升了68 %。
上市保险公司2014年偿付能力改善的主要原因包括:市场收益率下行带来债券公允价值提升,从而体现为权益和净资产增加,国寿债券配置中可供出售类债券占比较高,因此偿付能力改善的幅度较大。而股票市场好转也为保险公司带来权益资产公允价值的提升,从而增厚净资产和公司权益。
从偿付能力变化周期来看,偿付能力变化与资本市场周期、保险满期给付周期以及保费增长等因素相关。
首先,偿付能力改善与资本市场周期呈现正相关性。2011-2012年是市场收益率上行阶段,期间保险公司经历股债双杀的局面,因此对资本的需求程度较大。而2013年后市场收益率见顶呈现拐点趋势,导致保险全行业的偿付能力呈现改善趋势。
其次,偿付能力改善与保险满期给付周期呈现负相关性。2012-2013年保险行业迎来满期给付高峰,这一高峰主要是应对2008-2009年保费高增长阶段签收的保单。保单给付完成后寿险准备金得以释放,从而释放更多资本,减轻偿付能力的压力。
最后,偿付能力改善与保费增长呈现弱性负相关。由于保费相对投资具有滞后性,滞后期是一年,因此,在保费增长高峰之后的1-2年是保险公司准备金增长最快的时期,这期间对资本消耗较大,偿付能力下降幅度较大。
从总体趋势看,未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将呈现稳定下降状态,一方面,保费增长趋于稳定和平缓;另一方面,保险公司的赔款和满期给付呈现稳定状态。随着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稳定,保险公司未来分红将呈现上升趋势。这是因为现金分红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会造成侵蚀,在偿付能力上升的趋势下,保险公司分红率具有提升空间。
现金流量分析是最能说清保险公司经营状况的分析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现金流量分析比盈利分析更加重要。
在对保险公司进行现金流量分析之前,需要先对保险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整理。我们可以依据损益表,将保险公司的收入分成两个主要部分:已赚保费和投资收益;将保险公司的成本分成四类:退保金、综合赔款(含满期给付和保单红利支出)、费用合计(含佣金手续费和业务管理费)、其他成本。
将现金流分成保费、投资收益、退保金、综合赔款和费用合计五部分,所有现金流量分析均是基于此进行研究。
流量退保率现状堪忧
流量退保率=退保金/已赚保费,该指标主要反映当年度退保在已赚保费的占比情况,也是实际反映保单质量的最主要指标。流量退保率越高,保险公司当年度业务质量越差,保险公司保费虚高的成分较大。
根据2014 年上市保险公司披露的财务报表,我们将四家上市公司下辖的寿险公司流量退保率进行了汇总分析。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国寿、太保寿险和新华保险流量退保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尤其是新华保险2014年流量退保率达到惊人的44.9%,也就是说虽然新华保险2014年会计确认的已赚保费是1093亿元,但是有490亿元被当期退保,实际收到的保费只有603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华保险的保费质量并不高。国寿和太保寿险同样面临问题,两家公司当年度退保几乎接近确认的已赚保费的30%,说明这两家公司的保费质量情况也不是很好。
从2014年上市公司的数据比较中可见,平安寿险的数据最好,平安寿险从2009年至今基本维持了退保率的稳定。综合分析看,寿险公司退保率上升主要始于2012年,流量退保率出现较大幅度上升的主要原因包括:高现金价值保单出售,造成一年后退保大幅产生;银行保险趸交质量不高,客户退保较大;保险公司总部对分支机构下达业务指标较大,保险公司通过先承保再退保完成总部布置的保费任务。
退保率过高是2013年以来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保险公司竞争激烈的产物,由于退保率对保险公司的现金流影响较大,未来不排除监管层对退保过高的情况进行严格监管。
现金流支出压力未减
如果将退保金、综合赔款、费用合计加在一起,综合考虑现金流支出对保险公司现金流量的影响,我们就可以更直观地看出现金流支出对投资资产和资产配置的影响。
以国寿为例,2014年公司已赚保费收入3301亿元,当年度退保+赔款+费用实际现金流支出合计占已赚保费的86.9%,也就是说扣除现金流支出,国寿留存的已赚保费不足433亿元。
当上述三项现金流指标合计超过70%的时候,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就会明显感觉现金流的压力,同时投资线也会感受到现金流的压力,主要体现为投资资产增速放缓,基金经理账户打入资金的增量减少。
现金流支出对于保险公司的影响可以从投资资产的增长中得到验证。保险公司投资资产的增长主要来自两个部分,流量保费的留存和存量投资资产公允价值的增长,如果我们在投资资产增长的过程中,剔除投资资产因素的影响,我们就可以看出三项现金流支出变化对投资资产的影响。
以国寿投资资产增长为例,2014年,国寿投资资产规模为21010亿元,其年报披露的综合收益率为8.56%,那么2014年投资资产扣除综合损益增长,投资资产的实际增长为5%,远低于3301亿除以2013年投资资产18487亿元的结果(17.8%)。这说明如果不是因为2014 年股债牛市的特征,国寿投资资产的增速会很差。
现金流变化对保险公司资产配置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体现为实际投入资金运用的流量资金在减少(不考虑存量资产的再投资),还体现在组合资产结构的变化中。
保险资产配置2014年呈现出定存占比下降、债券结构变化、权益投资上升、非标投资占比上升等四个趋势。四家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信息基本印证了上述判断。从现金流变化情况看,权益和非标资产比例的上升更多来自定存占比的下降,而非主要来自保费的留存。
2014年,上市保险公司盈利大幅增长主要来自于投资收益的恢复和增长,这点在净资产的增长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即实现的投资收益直接体现为收入,未实现的投资收益则体现为净资产的增长。
准备金计提对保险公司的盈利有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准备金的计提很不透明,因此,我们无法通过直接计算准备金或者根据准备金的参数去判断保险公司是否通过操纵准备金去调节利润。但是如果把准备金理解为未来赔款支出,那么(准备金+实际发生的赔款)/已赚保费应该稳定在一个相应的比例水平,如果这个指标波动很大,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保险公司在通过调节会计准备金操纵利润。
从历史趋势看,保险公司的盈利基本与资本市场的变化相关,在投资较好的年份,保险公司的盈利水平也较好。从财务报表分析,寿险保险公司根本不存在承保利润的说法,寿险公司的所有利润来源就只有利差一项,这推翻了投资者过去对“三差”的理解。
从上述寿险公司综合成本率情况看,寿险公司当年度所有的成本支出合计与已赚保费的比重已远远超过100%,这说明所有的已赚保费用作成本还不够,其余10%-20%的缺口需要用投资收益来弥补,剩余的投资收益才能确认为营业利润,因此,寿险公司的利润只能来自利差,死差和费差在年度流量运营过程中都是负数或者被抵消。
偿付能力分析代表监管方向,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分析出保险公司保费成长的空间、推测保险公司融资的时点、预测保险公司分红水平,虽然偿付能力不直接反映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但是却关系到公司资本划、分红比例、业务结构变化等。保险公司现金流比盈利更重要,保险公司可以连续亏损多年不破产,但是如果现金流出现问题,基本难逃破产命运,由于保险公司的盈利受投资收益、准备金计提影响比较大,因此盈利更多体现人为特征,但现金流是最讲“实话”的财务指标。只要现金流流出企业就会在现金流量表进行反映。
因此,分析保险公司必须把现金流分析放在重要的位置。现金流不仅仅是保费流入、赔款和费用支出这么简单,净现金流对于保险的资产配置同样重要。
偿付能力稳定下降
2014年上市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呈现较大幅度改善情况,以中国人寿为例,公司在2014年并未补充资本和发行次级债,但偿付能力却提升了68 %。
上市保险公司2014年偿付能力改善的主要原因包括:市场收益率下行带来债券公允价值提升,从而体现为权益和净资产增加,国寿债券配置中可供出售类债券占比较高,因此偿付能力改善的幅度较大。而股票市场好转也为保险公司带来权益资产公允价值的提升,从而增厚净资产和公司权益。
从偿付能力变化周期来看,偿付能力变化与资本市场周期、保险满期给付周期以及保费增长等因素相关。
首先,偿付能力改善与资本市场周期呈现正相关性。2011-2012年是市场收益率上行阶段,期间保险公司经历股债双杀的局面,因此对资本的需求程度较大。而2013年后市场收益率见顶呈现拐点趋势,导致保险全行业的偿付能力呈现改善趋势。
其次,偿付能力改善与保险满期给付周期呈现负相关性。2012-2013年保险行业迎来满期给付高峰,这一高峰主要是应对2008-2009年保费高增长阶段签收的保单。保单给付完成后寿险准备金得以释放,从而释放更多资本,减轻偿付能力的压力。
最后,偿付能力改善与保费增长呈现弱性负相关。由于保费相对投资具有滞后性,滞后期是一年,因此,在保费增长高峰之后的1-2年是保险公司准备金增长最快的时期,这期间对资本消耗较大,偿付能力下降幅度较大。
从总体趋势看,未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将呈现稳定下降状态,一方面,保费增长趋于稳定和平缓;另一方面,保险公司的赔款和满期给付呈现稳定状态。随着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稳定,保险公司未来分红将呈现上升趋势。这是因为现金分红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会造成侵蚀,在偿付能力上升的趋势下,保险公司分红率具有提升空间。
现金流量分析是最能说清保险公司经营状况的分析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现金流量分析比盈利分析更加重要。
在对保险公司进行现金流量分析之前,需要先对保险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整理。我们可以依据损益表,将保险公司的收入分成两个主要部分:已赚保费和投资收益;将保险公司的成本分成四类:退保金、综合赔款(含满期给付和保单红利支出)、费用合计(含佣金手续费和业务管理费)、其他成本。
将现金流分成保费、投资收益、退保金、综合赔款和费用合计五部分,所有现金流量分析均是基于此进行研究。
流量退保率现状堪忧
流量退保率=退保金/已赚保费,该指标主要反映当年度退保在已赚保费的占比情况,也是实际反映保单质量的最主要指标。流量退保率越高,保险公司当年度业务质量越差,保险公司保费虚高的成分较大。
根据2014 年上市保险公司披露的财务报表,我们将四家上市公司下辖的寿险公司流量退保率进行了汇总分析。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国寿、太保寿险和新华保险流量退保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尤其是新华保险2014年流量退保率达到惊人的44.9%,也就是说虽然新华保险2014年会计确认的已赚保费是1093亿元,但是有490亿元被当期退保,实际收到的保费只有603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华保险的保费质量并不高。国寿和太保寿险同样面临问题,两家公司当年度退保几乎接近确认的已赚保费的30%,说明这两家公司的保费质量情况也不是很好。
从2014年上市公司的数据比较中可见,平安寿险的数据最好,平安寿险从2009年至今基本维持了退保率的稳定。综合分析看,寿险公司退保率上升主要始于2012年,流量退保率出现较大幅度上升的主要原因包括:高现金价值保单出售,造成一年后退保大幅产生;银行保险趸交质量不高,客户退保较大;保险公司总部对分支机构下达业务指标较大,保险公司通过先承保再退保完成总部布置的保费任务。
退保率过高是2013年以来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保险公司竞争激烈的产物,由于退保率对保险公司的现金流影响较大,未来不排除监管层对退保过高的情况进行严格监管。
现金流支出压力未减
如果将退保金、综合赔款、费用合计加在一起,综合考虑现金流支出对保险公司现金流量的影响,我们就可以更直观地看出现金流支出对投资资产和资产配置的影响。
以国寿为例,2014年公司已赚保费收入3301亿元,当年度退保+赔款+费用实际现金流支出合计占已赚保费的86.9%,也就是说扣除现金流支出,国寿留存的已赚保费不足433亿元。
当上述三项现金流指标合计超过70%的时候,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就会明显感觉现金流的压力,同时投资线也会感受到现金流的压力,主要体现为投资资产增速放缓,基金经理账户打入资金的增量减少。
现金流支出对于保险公司的影响可以从投资资产的增长中得到验证。保险公司投资资产的增长主要来自两个部分,流量保费的留存和存量投资资产公允价值的增长,如果我们在投资资产增长的过程中,剔除投资资产因素的影响,我们就可以看出三项现金流支出变化对投资资产的影响。
以国寿投资资产增长为例,2014年,国寿投资资产规模为21010亿元,其年报披露的综合收益率为8.56%,那么2014年投资资产扣除综合损益增长,投资资产的实际增长为5%,远低于3301亿除以2013年投资资产18487亿元的结果(17.8%)。这说明如果不是因为2014 年股债牛市的特征,国寿投资资产的增速会很差。
现金流变化对保险公司资产配置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体现为实际投入资金运用的流量资金在减少(不考虑存量资产的再投资),还体现在组合资产结构的变化中。
保险资产配置2014年呈现出定存占比下降、债券结构变化、权益投资上升、非标投资占比上升等四个趋势。四家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信息基本印证了上述判断。从现金流变化情况看,权益和非标资产比例的上升更多来自定存占比的下降,而非主要来自保费的留存。
2014年,上市保险公司盈利大幅增长主要来自于投资收益的恢复和增长,这点在净资产的增长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即实现的投资收益直接体现为收入,未实现的投资收益则体现为净资产的增长。
准备金计提对保险公司的盈利有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准备金的计提很不透明,因此,我们无法通过直接计算准备金或者根据准备金的参数去判断保险公司是否通过操纵准备金去调节利润。但是如果把准备金理解为未来赔款支出,那么(准备金+实际发生的赔款)/已赚保费应该稳定在一个相应的比例水平,如果这个指标波动很大,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保险公司在通过调节会计准备金操纵利润。
从历史趋势看,保险公司的盈利基本与资本市场的变化相关,在投资较好的年份,保险公司的盈利水平也较好。从财务报表分析,寿险保险公司根本不存在承保利润的说法,寿险公司的所有利润来源就只有利差一项,这推翻了投资者过去对“三差”的理解。
从上述寿险公司综合成本率情况看,寿险公司当年度所有的成本支出合计与已赚保费的比重已远远超过100%,这说明所有的已赚保费用作成本还不够,其余10%-20%的缺口需要用投资收益来弥补,剩余的投资收益才能确认为营业利润,因此,寿险公司的利润只能来自利差,死差和费差在年度流量运营过程中都是负数或者被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