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大多数影视传媒公司而言,前期重金买下的明星资源并未给影视公司带来可观的利润和价值。
由郭敬明执导,囊括了吴亦凡、陈学冬、陈伟霆、郭采洁、范冰冰等一众当红鲜肉和女神的奇幻巨制《爵迹》,终于在近日于全国各大影院正式下线。根据权威自媒体“电影票房”的统计数据,这部占据了中国电影最好的档期——“十一黄金周”、耗资近2亿元的国产奇幻巨制,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仅取得了不到3.9亿元的票房成绩。按照中国票房分账比例,国产电影或合拍片的制片方所分得的净票房占总票房的40%上下,算上起码数千万元的宣发成本,《爵迹》实现保本儿抑或赚钱,可能性微乎其微。
《爵迹》折戟
不管郭敬明怎样信誓旦旦地宣称这部国产的奇幻作品如何地制作精良和充满良心,但观众显然不予认同。在国内最权威(没有之一)的垂直网站豆瓣电影上,《爵迹》的评分是3.7分,难言及格,遑论卓越?
据说这次身兼导演、编剧以及投资人多重身份的著名作家郭敬明宣称自己“不为赚钱”,如果想赚钱就拍《小时代5》了。
常言说兵马未到粮草先行,然而《爵迹》这部电影还没放映,郭敬明却和投资人乐视闹起了不愉快。在电影公映之前的一个月,即8月29日凌晨,拥有4000余万粉丝的郭敬明发布微博称:乐视影业的发行部门,你们未经我的同意,擅自将发往全国院线的《爵迹》电影海报片名下方的“郭敬明导演作品”的字样全部去掉抹去,这是对我署名权的侵害和对我本人极大的不尊重。
郭敬明接着在微博中解释原委,叙述乐视方以郭敬明本人不招人喜欢可能会影响票房的理由,希望弱化郭敬明在这部电影中的主创地位。但令乐视始料未及的是,郭敬明会在微博上“发难”。原本私下可以解决好的问题被郭同学这样挟粉丝以令乐视的方式,让后者尤其被动。最后虽然署名问题解决了,却为《爵迹》差强人意的票房埋下了伏笔。
蜜月不再
回顾郭敬明和乐视之间的合作由来,这不能不令人唏嘘。数据显示,2013年乐视影业出品和发行9部影片,票房10.5亿元人民币,位列民营电影公司第三位。其中《小时代》及《小时代2青木时代》获得近8亿元票房,《小时代》上映首日7300万元票房创造国内2D电影首日票房纪录,两天过亿、三天过两亿、六天过三亿元的速度也位居内地影史前三位。
彼时的乐视影业刚刚成立两年,可以说是一时风头无两。郭敬明则成了那一时期乐视影业的摇钱树,占据了是年乐视影业总票房的近8成。正因如此,而今郭敬明才能够在乐视影业旗下担纲《爵迹》的绝对主创,各家投资方都希望郭能够再续辉煌。只是没想到,这部力作不仅没能像“小时代”一样赚得盆满钵满,反倒因为内讧早早地登上了头条。
这也为后续票房折戟后来自方方面面的差评埋下了伏笔。其实,郭敬明事先外扬的“家丑”,并不是电影票房不好的主因。以前“小时代”系列时,电影烂可以吹市场(票房),但不幸的是郭敬明把烂电影和差票房这两项占全了,大IP直接变成了大“挨赔”。
乐视影业成立的这几年,赶上了中国电影市场狂飙突进的时代。乐视因为早早就锁定了像郭敬明这样拥有众多粉丝的IP,进而在方兴未艾的电影市场中迅速实现了卡位,并借助自身的“生态”,跻身电影产业的领军者行列。但如今看来,这种类似的IP战略如今看来好像也不灵了。按照《爵迹》的票房看,这部电影应该是小赔,影评人士已经在担忧张艺谋正在制作的《长城》了。
据媒体报道,《长城》这部电影预计投资将达1.35亿美元,按照现在的汇率,基本已经直奔10亿元人民币大关。如果乐视影业想要通过影片的宣发赚钱,就需要至少25亿元全球票房,放眼国内,达到这一票房成绩的只有周星驰的《美人鱼》这一个独苗。回顾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曾经遭遇的票房滑铁卢,《长城》能够给乐视带来高收益的可能微乎其微。
IP终降温
在打造IP方面,不论是乐视影视还是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当然也包括暴风科技和唐德影视,都在大成本地网罗明星资源,但从效果来看似乎并不理想。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在IP战略上显奇效的是光线传媒,前期徐峥导演的《泰囧》曾一举创下13亿元的国产电影票房纪录,开创了一个以小博大的奇迹。2016年,由其发行的《美人鱼》更是以33亿元的票房成绩,将中国电影市场单片票房的成绩大幅度提升。即将上映的由王宝强导演的《大闹天竺》也被寄予厚望。
但和其他重金收购IP的传媒公司不同,光线是挖掘潜力股,不论是徐峥还是王宝强,都是低成本高收益的典范。如果说光线传媒与徐峥和王宝强这些电影人的战略合作是“抄底”的话,那么乐视花大价钱让郭敬明和张艺谋制造他们的“鸿篇巨制”就如同在牛市顶点买股票。想要通过布局IP来尽可能快地吹大乐视影业的估值的道路看来是行不通了。
在5月6日晚间,乐视网发布公告称拟向乐视影业股东以每股41.37元人民币发行1.65亿股,并支付现金29.79亿元人民币,共计作价98亿元人民币,购入乐视影业全部股权。
成立于2011年乐视影业五年来一直雄心勃勃,在宣发了一些好莱坞大片和耗费巨资抢占了一些“IP”之后胃口越来越大,其三年盈利达23亿元的承诺,甚至引来了深交所的质询,这也直接导致乐视影业作价98亿元并入乐视网被叫停。分析人士和投资者对贾跃亭去年高位套现百亿元的口诛笔伐尚未平息,如今又迫不及待地吹起一个新的资本泡沫,来自外界的质疑声音也就难怪了。
无独有偶,或主动或被动地终止收购要约的还包括唐德影视和暴风科技,而并购内容同样是希望以重金买下拥有明星资源的壳公司。
事实上,反观《爵迹》的失利也从侧面验证了,像乐视的这种IP战略已经不合时宜,也让行业对此重新认知,市场最终还是要靠内容和质量来取胜。
各大影视文化传媒所标榜的“IP”,不论是华谊用数以二十亿元计所购买的壳公司(包括逾7亿元收购的东阳浩瀚股份、逾10亿元收购的东阳美拉股份和逾2亿元收购的浙江常升公司)打包而来的冯小刚、张国立、李晨和冯绍峰等明星资源,还是乐视重金扶持的张艺谋、郭敬明,其作品都还有待消费者和投资人的双重认可,即行业内所说的“叫好叫座”。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这些影视界的名人们的实力或号召力都不容小觑,但相对于众多影视传媒公司为其付出的成本而言,至少在当下已经不是一门好生意。
另一方面,如果说中国电影市场保持2015年那样的增长态势也还不错,但今年国庆票房的滑铁卢已经让业界重新审视行业的前景。据悉,11月份,外来影片扎堆儿来袭,这或是为了阻止一下全年票房的颓势,却掩盖不了2016被称为“国产烂片之年”的事实。
“目前是时候给头顶满是光环的IP们泼泼冷水降降温了”,一位电影评论人士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表示,通过资本二级市场炒热的泡沫已经透支了相当一部分影视传媒公司的未来盈利空间。
由郭敬明执导,囊括了吴亦凡、陈学冬、陈伟霆、郭采洁、范冰冰等一众当红鲜肉和女神的奇幻巨制《爵迹》,终于在近日于全国各大影院正式下线。根据权威自媒体“电影票房”的统计数据,这部占据了中国电影最好的档期——“十一黄金周”、耗资近2亿元的国产奇幻巨制,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仅取得了不到3.9亿元的票房成绩。按照中国票房分账比例,国产电影或合拍片的制片方所分得的净票房占总票房的40%上下,算上起码数千万元的宣发成本,《爵迹》实现保本儿抑或赚钱,可能性微乎其微。
《爵迹》折戟
不管郭敬明怎样信誓旦旦地宣称这部国产的奇幻作品如何地制作精良和充满良心,但观众显然不予认同。在国内最权威(没有之一)的垂直网站豆瓣电影上,《爵迹》的评分是3.7分,难言及格,遑论卓越?
据说这次身兼导演、编剧以及投资人多重身份的著名作家郭敬明宣称自己“不为赚钱”,如果想赚钱就拍《小时代5》了。
常言说兵马未到粮草先行,然而《爵迹》这部电影还没放映,郭敬明却和投资人乐视闹起了不愉快。在电影公映之前的一个月,即8月29日凌晨,拥有4000余万粉丝的郭敬明发布微博称:乐视影业的发行部门,你们未经我的同意,擅自将发往全国院线的《爵迹》电影海报片名下方的“郭敬明导演作品”的字样全部去掉抹去,这是对我署名权的侵害和对我本人极大的不尊重。
郭敬明接着在微博中解释原委,叙述乐视方以郭敬明本人不招人喜欢可能会影响票房的理由,希望弱化郭敬明在这部电影中的主创地位。但令乐视始料未及的是,郭敬明会在微博上“发难”。原本私下可以解决好的问题被郭同学这样挟粉丝以令乐视的方式,让后者尤其被动。最后虽然署名问题解决了,却为《爵迹》差强人意的票房埋下了伏笔。
蜜月不再
回顾郭敬明和乐视之间的合作由来,这不能不令人唏嘘。数据显示,2013年乐视影业出品和发行9部影片,票房10.5亿元人民币,位列民营电影公司第三位。其中《小时代》及《小时代2青木时代》获得近8亿元票房,《小时代》上映首日7300万元票房创造国内2D电影首日票房纪录,两天过亿、三天过两亿、六天过三亿元的速度也位居内地影史前三位。
彼时的乐视影业刚刚成立两年,可以说是一时风头无两。郭敬明则成了那一时期乐视影业的摇钱树,占据了是年乐视影业总票房的近8成。正因如此,而今郭敬明才能够在乐视影业旗下担纲《爵迹》的绝对主创,各家投资方都希望郭能够再续辉煌。只是没想到,这部力作不仅没能像“小时代”一样赚得盆满钵满,反倒因为内讧早早地登上了头条。
这也为后续票房折戟后来自方方面面的差评埋下了伏笔。其实,郭敬明事先外扬的“家丑”,并不是电影票房不好的主因。以前“小时代”系列时,电影烂可以吹市场(票房),但不幸的是郭敬明把烂电影和差票房这两项占全了,大IP直接变成了大“挨赔”。
乐视影业成立的这几年,赶上了中国电影市场狂飙突进的时代。乐视因为早早就锁定了像郭敬明这样拥有众多粉丝的IP,进而在方兴未艾的电影市场中迅速实现了卡位,并借助自身的“生态”,跻身电影产业的领军者行列。但如今看来,这种类似的IP战略如今看来好像也不灵了。按照《爵迹》的票房看,这部电影应该是小赔,影评人士已经在担忧张艺谋正在制作的《长城》了。
据媒体报道,《长城》这部电影预计投资将达1.35亿美元,按照现在的汇率,基本已经直奔10亿元人民币大关。如果乐视影业想要通过影片的宣发赚钱,就需要至少25亿元全球票房,放眼国内,达到这一票房成绩的只有周星驰的《美人鱼》这一个独苗。回顾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曾经遭遇的票房滑铁卢,《长城》能够给乐视带来高收益的可能微乎其微。
IP终降温
在打造IP方面,不论是乐视影视还是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当然也包括暴风科技和唐德影视,都在大成本地网罗明星资源,但从效果来看似乎并不理想。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在IP战略上显奇效的是光线传媒,前期徐峥导演的《泰囧》曾一举创下13亿元的国产电影票房纪录,开创了一个以小博大的奇迹。2016年,由其发行的《美人鱼》更是以33亿元的票房成绩,将中国电影市场单片票房的成绩大幅度提升。即将上映的由王宝强导演的《大闹天竺》也被寄予厚望。
但和其他重金收购IP的传媒公司不同,光线是挖掘潜力股,不论是徐峥还是王宝强,都是低成本高收益的典范。如果说光线传媒与徐峥和王宝强这些电影人的战略合作是“抄底”的话,那么乐视花大价钱让郭敬明和张艺谋制造他们的“鸿篇巨制”就如同在牛市顶点买股票。想要通过布局IP来尽可能快地吹大乐视影业的估值的道路看来是行不通了。
在5月6日晚间,乐视网发布公告称拟向乐视影业股东以每股41.37元人民币发行1.65亿股,并支付现金29.79亿元人民币,共计作价98亿元人民币,购入乐视影业全部股权。
成立于2011年乐视影业五年来一直雄心勃勃,在宣发了一些好莱坞大片和耗费巨资抢占了一些“IP”之后胃口越来越大,其三年盈利达23亿元的承诺,甚至引来了深交所的质询,这也直接导致乐视影业作价98亿元并入乐视网被叫停。分析人士和投资者对贾跃亭去年高位套现百亿元的口诛笔伐尚未平息,如今又迫不及待地吹起一个新的资本泡沫,来自外界的质疑声音也就难怪了。
无独有偶,或主动或被动地终止收购要约的还包括唐德影视和暴风科技,而并购内容同样是希望以重金买下拥有明星资源的壳公司。
事实上,反观《爵迹》的失利也从侧面验证了,像乐视的这种IP战略已经不合时宜,也让行业对此重新认知,市场最终还是要靠内容和质量来取胜。
各大影视文化传媒所标榜的“IP”,不论是华谊用数以二十亿元计所购买的壳公司(包括逾7亿元收购的东阳浩瀚股份、逾10亿元收购的东阳美拉股份和逾2亿元收购的浙江常升公司)打包而来的冯小刚、张国立、李晨和冯绍峰等明星资源,还是乐视重金扶持的张艺谋、郭敬明,其作品都还有待消费者和投资人的双重认可,即行业内所说的“叫好叫座”。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这些影视界的名人们的实力或号召力都不容小觑,但相对于众多影视传媒公司为其付出的成本而言,至少在当下已经不是一门好生意。
另一方面,如果说中国电影市场保持2015年那样的增长态势也还不错,但今年国庆票房的滑铁卢已经让业界重新审视行业的前景。据悉,11月份,外来影片扎堆儿来袭,这或是为了阻止一下全年票房的颓势,却掩盖不了2016被称为“国产烂片之年”的事实。
“目前是时候给头顶满是光环的IP们泼泼冷水降降温了”,一位电影评论人士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表示,通过资本二级市场炒热的泡沫已经透支了相当一部分影视传媒公司的未来盈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