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暮冬时烤雪
北方最寒冷的12月到了,窗外白杨树上仅存的枯叶在猎猎寒风中飞舞,教室内灯光明亮,一如过往的年年岁岁。同桌在奋笔疾书地刷着数学,我被一道证明题拦住,最后不厌其烦地推开那一摞书,在桌子上腾出极小的一块地方,打开摘抄本,首先掉出来的是七块钱德芙巧克力的包装袋。
上面的生产日期是2015年,两年的时光就这样恍恍惚惚地过去了。还记得这块黑巧克力第一次到我手上的时候,也是这样一个落寞的冬天,那天我刚好14岁。
他让室友转交到我手上的时候,我迟疑了一下,因为我曾经面对他从QQ发来的告白没有回复任何消息,不知该不该收下这份礼物。室友看我犹豫,非常爽朗地笑了声,塞到了我的手里,然后跑开了。
那时面对中考,重点班的孩子一个比一个了解时间的可贵。青春期最悸动的小心思被掩埋在一张张试卷下,被老师滔滔不绝的考试注意事项冲走。我将那块巧克力收在卧室最高层的抽屉里,作为初三的纪念,单纯地希望很多年后用它纪念那些时光。只是没想到考试后,它被我5岁的妹妹偷吃,到最后只剩下了包装袋。我为此大哭一场,最后将那个德芙经典的包装袋夹在摘抄本里。
那个元宵节,因为距中考只剩一百天,学校提前开学补课。记忆里黄昏时落了一场小雪,扑扑簌簌。在兵荒马乱的晚自习过后,男孩找到我问我有没有时间,我点头答应。我跟着他来到四楼的天台,抬头的一瞬间,远方流光四溢,升起的一簇簇烟花是那样耀眼,温暖得可以将积雪融化。
年少的爱情是那样笨拙。后来我才听说,他向很多人打听才知道那晚广场燃放烟花的准确时间,只是为了给我一瞬間的惊喜。
等到校园里那片香樟树林浓密茂盛的时候,我们已经毕业,去了不同的学校。偶尔想起他还会因为当年的事情会心一笑,每年生日的时候还会收到他的问候。我们各自在远方,各自安静地生活,这便是最好的状态吧。
迟夏写长信
那场大雨来得毫无预兆。
我站在去往操场的那个梧桐树下等着雨停,看着许许多多的人匆忙而过,很久之后,才有一个穿白色亚麻连衣裙的女孩,撑着伞走过来,笑容明媚地对我说:“要不要一起走?”
她一边走一边和我聊起细碎的生活,声音如春天簌簌飘落的木棉花花瓣。到最后我也没有问她的名字,自己偷偷地叫她——叶雨天。
第二次见到她,我迷失在绘画教室一幅幅素描写生上,良久,才发现坐在角落里安静地描摹静物的她。彼时阳光脆薄透亮,透过窗外细密的香樟叶,温柔地投在画布上。我坐下看了一会儿,临走前她突然喊住我,然后递来一本书,是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岛》。翻开,扉页上写着:“等待是为了让自己安静有力。”
回到教室,利用午休的间隙,我翻出信纸,给远方的朋友写很长很长的信,这次多写了一封,给叶雨天。我写了很多,关于生活,关于远方,关于理想,只是那一刻觉得语言竟是那样苍白,青春竟也如此单薄。
我最终还是没有勇气将那封信寄出,偷偷去画室很多次,在窗外看她画画的样子,仿佛时间静止,恍如隔世。
再往后,只觉得时光加速,每天都在一堆耀武扬威的试卷面前深深地埋进去,用钢笔飞快地记下数学老师潦草的板书,背熟每一个公式,记很多化学方程式。
到快要升入高三的那个6月,别人说她去英国了。我没有见她最后一面,却还是坚持着写长信,这次真的没了地址。
原来所有的美好都在转瞬即逝,却让人难以忘却。所谓的青春和成长,不过是看着自己的朋友接连不断地远离,自此以后,便都理解了远方的含义。
“我有所思在远道。”年少时读这句诗只觉得太过单调无味,却在17岁的时候一字一字抄下,只希望远方的那些人平安喜乐,岁月如歌。
编辑/李鹏修
北方最寒冷的12月到了,窗外白杨树上仅存的枯叶在猎猎寒风中飞舞,教室内灯光明亮,一如过往的年年岁岁。同桌在奋笔疾书地刷着数学,我被一道证明题拦住,最后不厌其烦地推开那一摞书,在桌子上腾出极小的一块地方,打开摘抄本,首先掉出来的是七块钱德芙巧克力的包装袋。
上面的生产日期是2015年,两年的时光就这样恍恍惚惚地过去了。还记得这块黑巧克力第一次到我手上的时候,也是这样一个落寞的冬天,那天我刚好14岁。
他让室友转交到我手上的时候,我迟疑了一下,因为我曾经面对他从QQ发来的告白没有回复任何消息,不知该不该收下这份礼物。室友看我犹豫,非常爽朗地笑了声,塞到了我的手里,然后跑开了。
那时面对中考,重点班的孩子一个比一个了解时间的可贵。青春期最悸动的小心思被掩埋在一张张试卷下,被老师滔滔不绝的考试注意事项冲走。我将那块巧克力收在卧室最高层的抽屉里,作为初三的纪念,单纯地希望很多年后用它纪念那些时光。只是没想到考试后,它被我5岁的妹妹偷吃,到最后只剩下了包装袋。我为此大哭一场,最后将那个德芙经典的包装袋夹在摘抄本里。
那个元宵节,因为距中考只剩一百天,学校提前开学补课。记忆里黄昏时落了一场小雪,扑扑簌簌。在兵荒马乱的晚自习过后,男孩找到我问我有没有时间,我点头答应。我跟着他来到四楼的天台,抬头的一瞬间,远方流光四溢,升起的一簇簇烟花是那样耀眼,温暖得可以将积雪融化。
年少的爱情是那样笨拙。后来我才听说,他向很多人打听才知道那晚广场燃放烟花的准确时间,只是为了给我一瞬間的惊喜。
等到校园里那片香樟树林浓密茂盛的时候,我们已经毕业,去了不同的学校。偶尔想起他还会因为当年的事情会心一笑,每年生日的时候还会收到他的问候。我们各自在远方,各自安静地生活,这便是最好的状态吧。
迟夏写长信
那场大雨来得毫无预兆。
我站在去往操场的那个梧桐树下等着雨停,看着许许多多的人匆忙而过,很久之后,才有一个穿白色亚麻连衣裙的女孩,撑着伞走过来,笑容明媚地对我说:“要不要一起走?”
她一边走一边和我聊起细碎的生活,声音如春天簌簌飘落的木棉花花瓣。到最后我也没有问她的名字,自己偷偷地叫她——叶雨天。
第二次见到她,我迷失在绘画教室一幅幅素描写生上,良久,才发现坐在角落里安静地描摹静物的她。彼时阳光脆薄透亮,透过窗外细密的香樟叶,温柔地投在画布上。我坐下看了一会儿,临走前她突然喊住我,然后递来一本书,是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岛》。翻开,扉页上写着:“等待是为了让自己安静有力。”
回到教室,利用午休的间隙,我翻出信纸,给远方的朋友写很长很长的信,这次多写了一封,给叶雨天。我写了很多,关于生活,关于远方,关于理想,只是那一刻觉得语言竟是那样苍白,青春竟也如此单薄。
我最终还是没有勇气将那封信寄出,偷偷去画室很多次,在窗外看她画画的样子,仿佛时间静止,恍如隔世。
再往后,只觉得时光加速,每天都在一堆耀武扬威的试卷面前深深地埋进去,用钢笔飞快地记下数学老师潦草的板书,背熟每一个公式,记很多化学方程式。
到快要升入高三的那个6月,别人说她去英国了。我没有见她最后一面,却还是坚持着写长信,这次真的没了地址。
原来所有的美好都在转瞬即逝,却让人难以忘却。所谓的青春和成长,不过是看着自己的朋友接连不断地远离,自此以后,便都理解了远方的含义。
“我有所思在远道。”年少时读这句诗只觉得太过单调无味,却在17岁的时候一字一字抄下,只希望远方的那些人平安喜乐,岁月如歌。
编辑/李鹏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