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线圈系统设计

来源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采用磁变模拟法,模拟舰艇在海洋上航行进行旋转和摇摆,在地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的涡流磁场,来实现对舰艇涡流磁场的测量。为了更精确地模拟地球磁场,首先需要创造一个均匀度相对较高的磁场空间。基于此目标,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以线圈系统的均匀度为目标函数,通过迭代的方式,对线圈系统的位置参数和匝数参数进行优化计算找到最优解。依据最优解,结合实验场地的特点和实际线圈系统的搭建情况,对线圈系统产生的磁场的均匀度进行了模拟仿真,建立了一个在中心区域均匀度高于95%的相对均匀的磁场空间。
  关键词:涡流磁场测量;磁变模拟法;均匀度;粒子群算法
  Abstract:The magnetic variation simulation method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eddy current magnetic field generated by the geomagnetic field when the ship is sailing on the ocean, rotating and swaying, to realize the measurement of the eddy current magnetic field of the ship. In order to simulate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 more accurately, it first needs to create a magnetic field space with relatively high uniformity. Based on this goal, this paper adopts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nd takes the uniformity of the coil system as the objective function. Through the iterative method, the position parameter and the number of turns of the coil system are optimized to find the optimal solution. Based on the optimal solution,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perimental site and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of the coil system, the uniformity of the magnetic field generated by the coil system was simulated and a relatively uniform magnetic field with a uniformity higher than 95% in the central area was established.
  Key words:eddy current magnetic field measurement;magnetic variation simulation method;uniformity;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隨着磁探测技术及磁性武器的不断发展,舰艇在海洋中航行进行旋转和摇摆时,在地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的涡流磁场使舰艇更容易受到磁性兵器的威胁[1-3],它是第二重要的舰艇磁性产生源[4]。对于那些防护要求高的低磁性舰艇,由涡流产生的磁场是极其重要的部分[5]。
  舰艇涡流磁场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机械摇摆;一种是磁变模拟法。由于机械方法设计难度大,成本高,且难以实现理想的摇摆,磁变模拟方法不需要以机械摇摆的方式实施测量,因而具有一定的优势[6-8]因此,近年来国内外涡流磁场测量的研究大多基于磁变模拟法展开。磁变模拟法采用对线圈通电的方法,利用线圈产生按一定规律变化的磁场,来模拟舰艇在海洋航行时产生的磁场。该方法简单易行,是开展涡流磁场测量的有效途径。涡流磁场是舰艇进行旋转和摇摆时,切割地磁场的磁力线产生的。由于地磁场比较稳定,地球磁场三分量可认为是恒定值,因此需要在舰艇周围产生按一定规律变化的均匀磁场来实现涡流磁场的等效。资料表明,涡流磁场测量的线圈系统的均匀度要求较一般的固定磁场消磁站的地磁补偿线圈的均匀度要求更高,因此设计涡流磁场测量的线圈系统应首要考虑均匀度的要求。文中采用优化算法来求解线圈系统的最优参数,详细分析了如何在指定区域产生均匀度最优的磁场。
  1 方形通电线圈的磁场
  空间三维地磁模拟线圈是用于补偿和模拟地球X、Y、Z三个方向的磁场,为了产生均匀度较高、均匀空间范围较大的磁场,本次线圈系统设计采用方形线圈。通电方形线圈产生的磁场可采用分段计算然后叠加的方法,导出线圈内部磁场分布矢量解析式[9]。在空间坐标系下,如图1所示的通电方形线圈,可视为由直导线段AB,BC,CD,DA构成,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A点坐标为(xA,yA,zA),B点坐标为(xB,yB,zB), C点坐标为(xC,yC,zC), D点坐标为(xD,yD,zD),场点P坐标为(xP,yP,zP)。根据毕奥-萨伐尔定律,场点P的磁感应强度为:
  
  3 线圈系统的优化设计
  分析舰艇以不同的方式旋转和摇摆时,在地磁场的作用下,舰艇产生的磁场的磁变模拟表达式,我们需要在舰艇纵向、横向和垂向三个方向施加激励磁场。为了更精确地模拟舰艇磁场变化,根据实验场地空间的特点和尺寸参数,线圈系统包含X(东-西)、Y(南-北)、Z(天-地)三个方向上X12m×Y12m×Z12m的方形线圈,三个方向均由四组线圈串联而成(如图2所示)。为了产生均匀度更高的磁场,可以通过调整线圈的位置、尺寸和匝数等参数,使线圈系统正中央X5m×Y5m×Z3m的长方体区域内的均匀度高于95%。线圈系统初步设计后,现两外层线圈位置和匝数已固定,要求解中间两层线圈的最优参数(线圈位置、匝数)。当前,获得最优参数的方法主要有传统解析计算方法和优化算法两种。传统解析计算的解析式通常是在理想状态下推导出来的,基于解析式推导出来的优化结果与实际线圈系统的最终性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最终得到的线圈系统难以获得最优均匀度。当前,线圈系统优化设计开始广泛地应用优化算法。在优化理论中有许多优化算法[12],本文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13]求解线圈系统最优参数 。   3.1 粒子群算法的原理
  粒子群算法是模拟群体智能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随机搜索算法。PSO初始化为一群随机粒子(随机解),通过迭代的方式来寻找最优解。每次迭代过程中,粒子通过跟踪两个“极值”来更新自己。第一个是粒子本身所找到的最优解,这个解叫做个体极值pBest;另一个极值是整个种群目前找到的最优解,这个极值叫做全局极值gBest。根据pBest和gBest这两个最优解,粒子可通过公式计算来更新自己的飞行速度和位置。
  PSO算法原理简单、搜索速度快,需调整的参数少,易于实现,是解决非线性连续优化问题、组合优化问题和混合整数非线性优化问题的有效工具[14-15]。但该算法缺乏速度的动态调节,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状态,从而得不到所需要的最优解[16]。因此,为了更好地求解线圈系统的优化问题,文中采用一种基于遗传思想的PSO改进算法。新的改进算法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缺陷加以改进,通过引进遗传思想中的交叉算子,不仅产生了同样数目的子代,粒子的种群数目不变,并且利用交叉算子来保持和提高种群个体的多样性,可以使粒子逃脱局部最优的约束;同时借助非线性减小的ω因子值,加快了收敛速度。
  3.2 优化问题求解
  文中以纵向线圈系统为例,如图3所示,线圈的匝数参数与位置参数分别为Turns、d,优化设计时的目标函数可表示为:
  (5)计算粒子的适应值,将粒子在当前位置的评价值与历史值进行比较,若当前值更优,则当前值替换该粒子的历史值;再將粒子的个体最优值与群体的全局最优值进行比较,若粒子的个体最优值更优,则记录该位置为全局最优[20];
  (6)判断终止条件。若当前迭代次数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目标值满足预定条件,输出最优值,否则重复迭代。
  3.3 仿真结果
  利用优化算法计算线圈系统中间两层线圈的位置与匝数,执行100次迭代后停止,根据优化结果和实际线圈铺设情况,得到线圈的匝数和位置的最优参数,其中纵向线圈系统线圈的匝数为8匝,位置坐标参数如表1所示。根据系统参数,通过MATLAB建立仿真模型,结果如图4所示,在指定区域的磁场均匀度达到98.76%。
  4 结 论
  采用基于遗传思想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通电线圈的磁场均匀度进行建模,以纵向线圈为例,通过MATLAB软件建立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线圈系统在指定区域内的磁场均匀度符合要求并且高达98.76%,满足磁变模拟法的线圈均匀度要求。该线圈系统的优化设计工作为舰艇涡流磁场的测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为以后的涡流磁场测量工作提供了一种更简单有效的方式。文中仅展示仿真结果部分,后续还需针对搭建的实际线圈系统进行均匀度的验证实验。
  参考文献
  [1] HOLMES J J. Exploitation of a ship’s magnetic field signatures (synthesis lectures on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M]. Morgan and Claypool Publishers,2006:16-25.
  [2] HOLMES J J. Modeling a ship’s ferromagnetic signatures[M].Morgan and Claypool Publishers,2007:1-4.
  [3] HOLMES J J. Reduction of a ship’s magnetic field signatures (synthesis lectures on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M].Morgan and Claypool Publishers,2008:21-30.
  [4] 张海涛,哈建林.船舶自动化发展趋势[J].中国水运,2006, 4(5):10-12.
  [5] 徐倩倩.电站自动化系统在变电站中的应用[J].现代建筑电气篇, 2008, 2:52-55.
  [6] 夏春田.舰船摇摆磁场的磁变模拟[J].舰船科学技术,1982( 3) : 10-28.
  [7] 汪家骅.舰艇涡流磁场横摇磁变模拟检测方法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4(1).
  [8] 邵维文,张鸿锵,何乃明.舰船涡流磁场测量与补偿的研究[C]//第三届全国海事技术研讨会文集. 北京:海洋出版社1997:1331-1338.
  [9] 郑珂,李光蕊.正方形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J].安康学院学报,2007,19(3):79-81.
  [10]肖玉杰.均匀度对船舶涡流磁场磁变模拟影响仿真分析[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9,40( 8) : 1-4
  [11]BARBA D,DUGHIEROP F,SIEN E. Magnetic field syn-thesis in the design of inductors for magnetic fluid hyper-thermia.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2010,46 (8):2931 -2934.
  [12]KIRSCHVINK J L.Uniform magnetic fields and double-wrapped coil systems:Improved techniques for the design of bioelectromagnetic experiments[J].Bioelectromagnetics,1992,13(5):401-411.
  [13]洪泽宏,杨明明.采用多种群搜索策略的微粒群算法调整消磁绕组[ J ]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2,24(3):80-84.
  [14]MANDAL D,KAR R,GHOSHAL S P.Digital FIR filter design using fitness based hybrid adaptive differential evolution with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J].Natural Computing,2014,13(1):56-64.
  [15]PALAFOX L,NORMAN N,IBA H. Reverse engineering of gene regulatory networks using dissipa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J].Evolutionary Comput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2013,17(4):577-587
  [16]XU Bo,YANG Zhao-feng,GE Yu,et al. Coalition formation in multi-agent systems based on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bri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5,8(3):1-8
  [17]罗春松.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及其在控制器参数整定中的应用[D].长沙: 湖南大学, 2009: 25-32.
  [18]崔志华,曾建潮.微粒群优化算法(第 1 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1-51
  [19]王岚莹. 基于遗传思想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与应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2012.
  [20]佘晓鑫.基于遗传思想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J].长江大学学报,2016,13(22):4-8.
其他文献
摘 要:以提高液压油的清洁程度为目标,设计了一种智能电磁吸附式液压油净化装置。首先,以电磁平板、电磁换向阀、压力继电器、传感器为硬件核心,完成了智能净化装置的结构设计。其次,利用传感器对净化装置两端压力进行自动实时检测,并将得到的压力值与设定的压力阀值进行比较,控制压力继电器、电磁换向阀的工作状态,实现对智能净化装置的进一步控制。最后,利用FLuidSIM搭建了智能净化装置的工作原理模型,并以此为
摘 要:针对传统的变电站二次回路监测方法存在实时性差、监测过程准确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VR技术的变电站二次回路在线监测方法。首先,利用VR技术模拟变电站实际情况,对环境信息进行三维采集,建立相应的虚拟环境模型,根据其中的各主要状态参量实现变电站监测信息融合;在此基础上,建立回路状态判断指标,对变电站二次回路状态进行判定,得到变电站二次回路安全等级信息。將其与警戒值进行对比,若等级信息超出警戒
摘 要:为提高电力系统设备监测准确性和网络传输性能,设计了无线通信网络的电力系统设备远程实时监控系统。首先采用无线通信采集电力系统设备现场数据,监控终端将该数据传输到移动基站,然后通过服务器传输到以太网中,并把数据分别传输至监控工作站等模块,从而实现电力系统设备远程实时监控。经验证,该系统在网络通信方面具有传输成功率高、速度快、误码率低等优势,在监控效果方面具有监控结果准确,抗环境因素影响能力强等
摘 要:针对现有输电线路需要人工巡查盯守且监测效率低的缺陷,提出新型的方案。采用MSP430F5438单片机芯片计算,通过杆塔监测子系统中的六种传感器检测出输电线路受外力破坏情况,利用云存储智能摄像头采集输电线路现场视频,经由光纤通信网络传送至后台主机管理子系统。后台主机管理子系统通过高斯背景模型法,判断外力破坏情况是否符合输电线路杆塔安全距离。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稳定监测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受
摘 要:电力大用户最大需量控制是降低电网峰值负荷、节约用户电费成本的重要技术手段。面向强波动性和冲击性工业电能需量控制,研究了超短期需量负荷的多步预测问题。基于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方法,通过二次分解有效分离时间序列中不同频率的信号,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对各信号子序列进行独立预测,最后组合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很好的预测工业需量负荷变化,MAPE/MAE/NRMSE精度指
摘 要:针对粒子群算法在处理复杂优化问题时,出现多样性较差、收敛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局部协同与竞争变异的动态多种群粒子群算法(Dynamic Multi-populati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Based on Local Cooperative and Competitive Mutation,LC-DMPPSO)。LC-DMPPSO算法设计了一种局部协
摘 要:在S型曲线加减速算法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一种新的速度变化率与插补位置的非线性算法,得到一种新的速率平滑处理方法.并针对水射流切割速度对切割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速率处理方式变化、速率平滑处理下加减速距离变化的模拟实验,从而找到水射流切割速率与切割质量的关系和规律。  关键词:S型曲线;磨料水射流;平滑处理  Abstract:Based on the S-curve accel
摘 要:针对镇流器在生产中灌装沥青时,大多为手持镇流器配合灌装机进行人工灌装,效率低,成本高。设计沥青自动灌装机械手,介绍了机械结构及自动灌装流程,采用三菱FX3U-48MT可编程控制器、MR-J3-20A伺服系统及触摸屏组成控制系统,实现对机械手的控制,参数修改、选择及监控等功能,设备操作简单、控制精确、自动化程度高,对提高镇流器的生产效率、减少人工、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灌装沥青;
摘 要:为了使学生可以准确、合理的进行选修课程,并调动其学习主动性,考虑到学生-课程之间潜在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Funk-SVD技术的隐语义模型学生选课推荐算法。本算法使用随机梯度下降法优化损失函数;对选课推荐算法执行过程中的冷启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处理方案;通过评价指标召回率、准确率以及平衡F分数验证本算法推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所收集到的学生选课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现有移动设备测试自动化框架大多是侵入性的,故而难以用于一些系统封闭的设备。非侵入式测试可以大大扩展自动测试技术的应用范围。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运动机械臂的新型移动设备测试自动化技术。该技术使用可视化脚本表达测试动作,提出视觉引擎驱动二维运动机械臂自动对移动设备进行非侵入性的测试。案例研究表明该框架具有较高的测试执行准确度和速度,有良好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