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红楼梦》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结晶。本文以杨宪益夫妇及大卫·霍克斯的两译本为范本,探讨他们对人物“冷笑”隐喻的翻译。
【关键词】《红楼梦》 隐喻 冷笑 翻译
一、隐喻的定义及分类
隐喻的概念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他在《诗学》中提出:“隐喻是用一个陌生的名词替换,或者以属代种,或者以种代属,或者以种代种,或者通过类推,即比较。”(亚里士多德,177)他所提出的这几类隐喻都是用一个词语来代替另一个,而且仅限于修辞学范畴。其狭隘性在于把隐喻看做是一种修辞格或文字游戏。这只是对隐喻的传统理解。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语言学领域,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的隐喻研究都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认知语言学角度下的隐喻不仅指语言中的修辞,而且指人们用一种事物认识、理解、思考和表达另一事物的认知思维方式。美国语言学家莱考夫认为,“隐喻将喻源域的认知图投射到目标域,从而使目标通过喻源被置于空间的物质的经验之中。”这个定义是从认知的高度来看待隐喻,而不仅仅是把它看做是一种修辞格。他还指出,“隐喻的本质是以一件事和经验来理解另一件事或经验。”
在莱考夫与他人合著的隐喻著作中,隐喻又被分为两个层次(概念层、语言层)和三种基本概念(概念隐喻、常规隐喻和诗性隐喻)。虽然他们也将隐喻分成三类:概念隐喻、常规隐喻以及诗性隐喻,但是除了对概念隐喻有个明确的界定,其他两类都被回避掉了。莱考夫及其合作者又将概念隐喻细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他们指出,隐喻是概念性的、系统性的,常规隐喻是建立在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等概念隐喻基础之上的。
二、《红楼梦》中的“冷笑”隐喻
《红楼梦》被誉为一座艺术丰碑,而隐喻是成就这座艺术丰碑的关键。作者擅用“隐语瘦词”,作品中大量的隐喻成为“红楼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尝试以隐喻理论为基础,系统、深入地探讨《红楼梦》中人物“冷笑”所包含的隐喻。
“冷笑道”是《红楼梦》的常用表达,体现了中国旧体小说的文体特色。各色人等因为人物形象及性格不同,“冷笑”方式也各不相同。例如晴雯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丫环,她的冷笑与大家闺秀“宝钗”那样含蓄、矜持的“冷笑”截然不同。冷笑有时是愤怒、讽刺,有时是鄙夷,有时是尴尬、嫉妒,等等,不一而足。
“笑”本是喜悦的表现,冠之以“冷”,便改变了“笑”之本源。在“冷笑道”中,“冷笑”是作为“道”的情状而出现的。从“冷”一触觉等生理反应到“笑”—愉悦/心理反应,至少跨越了两个不同的人体感官。人发笑或高兴时,血液流动更快,体温相对升高,与冷的感觉形成对照。从隐喻的形成规律看,“冷笑”本身是一个习惯用语,但在一定语境条件下,却是一个隐喻。但在《红楼梦》中,“冷笑”在发挥了独特的文学功能,转而变成了“活”隐喻。小说概以“冷笑道”一贯到底,翻译时却不可单从字面上求得表层对应,需要把握人物个性、具体的会话情境,仔细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才能产生恰当的译文。
三、两译本中“冷笑”英译对比
1830年以来,《红楼梦》先后产生了9个英译本。特别是David Hawkes和John Minford(以下称霍译本),以及杨宪益和戴乃迭(以下称杨译本)的两个全译本,为《红楼梦》的英译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学术资源。本文通过分析霍译本和杨译本关于“冷笑道”的翻译实例,对比“冷笑”隐喻的翻译。
(1)林黛玉冷笑道:“你既这样说,你特叫一班戏来,拣我爱的唱给我看。”
霍译本:“If you’re so anxious to please me, ”said Dai-yu coldly.
杨译本:Daiyu smiled disdainfully. “If that’s how you feel,”
宝玉邀黛玉去参加宝钗的生日庆祝,此时黛玉的冷笑表现了她的嫉妒、不满又有些高傲的神态。杨译本直译,没能像霍译本那样表现原文“冷笑”的丰富含义。
(2)凤姐冷笑道:“我说是谁误了,原来是你”。
霍译本:“So it is you!”, said Xi-feng with a chilling smile.
杨译本:“So you’re the one. ”Xifeng smiled scornfully.
chill有“刺骨的寒冷”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受惩罚的人听到凤姐“冷笑”时不寒而栗的情状,霍译本“a chilling smile”充分表现了凤姐之狠辣,的确令那奴仆慌张、颤栗。
(3)那丫头(小红)听说,便冷笑了一声道:“认不得的也多,岂止我一个。”
霍译本:She replied with some bitterness.
杨译本:The maid laughed mockingly.
一声“冷笑”,小红的一腔幽怨就不自觉地流露出来,颇有些百感交集的味道。霍译本其对上下文情境把握比较准确,表现了人物此时此刻“苦涩、痛苦”的心情,忠实地再现了人物的情态与心境。
四、总结
比较两译文发现:杨译本与霍译本对同一情境下“冷笑”隐喻的体验有差异,因而翻译结果不同。两位译者大多数情况下都不约而同地采取意译法试图表现“冷笑”的丰富含义。汉英两个民族语言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各有其特殊性,当目的语言与源语言形式上发生矛盾时,需要借助于意译——不拘泥于原文形式、以传达意义为主的翻译策略,实现原文内容与目的语的语言之间的和谐沟通,传达原文信息。
【参考文献】
[1]Cao Xueqin. The story of the stone, tans. by Hawkes, David
【关键词】《红楼梦》 隐喻 冷笑 翻译
一、隐喻的定义及分类
隐喻的概念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他在《诗学》中提出:“隐喻是用一个陌生的名词替换,或者以属代种,或者以种代属,或者以种代种,或者通过类推,即比较。”(亚里士多德,177)他所提出的这几类隐喻都是用一个词语来代替另一个,而且仅限于修辞学范畴。其狭隘性在于把隐喻看做是一种修辞格或文字游戏。这只是对隐喻的传统理解。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语言学领域,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的隐喻研究都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认知语言学角度下的隐喻不仅指语言中的修辞,而且指人们用一种事物认识、理解、思考和表达另一事物的认知思维方式。美国语言学家莱考夫认为,“隐喻将喻源域的认知图投射到目标域,从而使目标通过喻源被置于空间的物质的经验之中。”这个定义是从认知的高度来看待隐喻,而不仅仅是把它看做是一种修辞格。他还指出,“隐喻的本质是以一件事和经验来理解另一件事或经验。”
在莱考夫与他人合著的隐喻著作中,隐喻又被分为两个层次(概念层、语言层)和三种基本概念(概念隐喻、常规隐喻和诗性隐喻)。虽然他们也将隐喻分成三类:概念隐喻、常规隐喻以及诗性隐喻,但是除了对概念隐喻有个明确的界定,其他两类都被回避掉了。莱考夫及其合作者又将概念隐喻细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他们指出,隐喻是概念性的、系统性的,常规隐喻是建立在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等概念隐喻基础之上的。
二、《红楼梦》中的“冷笑”隐喻
《红楼梦》被誉为一座艺术丰碑,而隐喻是成就这座艺术丰碑的关键。作者擅用“隐语瘦词”,作品中大量的隐喻成为“红楼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尝试以隐喻理论为基础,系统、深入地探讨《红楼梦》中人物“冷笑”所包含的隐喻。
“冷笑道”是《红楼梦》的常用表达,体现了中国旧体小说的文体特色。各色人等因为人物形象及性格不同,“冷笑”方式也各不相同。例如晴雯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丫环,她的冷笑与大家闺秀“宝钗”那样含蓄、矜持的“冷笑”截然不同。冷笑有时是愤怒、讽刺,有时是鄙夷,有时是尴尬、嫉妒,等等,不一而足。
“笑”本是喜悦的表现,冠之以“冷”,便改变了“笑”之本源。在“冷笑道”中,“冷笑”是作为“道”的情状而出现的。从“冷”一触觉等生理反应到“笑”—愉悦/心理反应,至少跨越了两个不同的人体感官。人发笑或高兴时,血液流动更快,体温相对升高,与冷的感觉形成对照。从隐喻的形成规律看,“冷笑”本身是一个习惯用语,但在一定语境条件下,却是一个隐喻。但在《红楼梦》中,“冷笑”在发挥了独特的文学功能,转而变成了“活”隐喻。小说概以“冷笑道”一贯到底,翻译时却不可单从字面上求得表层对应,需要把握人物个性、具体的会话情境,仔细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才能产生恰当的译文。
三、两译本中“冷笑”英译对比
1830年以来,《红楼梦》先后产生了9个英译本。特别是David Hawkes和John Minford(以下称霍译本),以及杨宪益和戴乃迭(以下称杨译本)的两个全译本,为《红楼梦》的英译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学术资源。本文通过分析霍译本和杨译本关于“冷笑道”的翻译实例,对比“冷笑”隐喻的翻译。
(1)林黛玉冷笑道:“你既这样说,你特叫一班戏来,拣我爱的唱给我看。”
霍译本:“If you’re so anxious to please me, ”said Dai-yu coldly.
杨译本:Daiyu smiled disdainfully. “If that’s how you feel,”
宝玉邀黛玉去参加宝钗的生日庆祝,此时黛玉的冷笑表现了她的嫉妒、不满又有些高傲的神态。杨译本直译,没能像霍译本那样表现原文“冷笑”的丰富含义。
(2)凤姐冷笑道:“我说是谁误了,原来是你”。
霍译本:“So it is you!”, said Xi-feng with a chilling smile.
杨译本:“So you’re the one. ”Xifeng smiled scornfully.
chill有“刺骨的寒冷”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受惩罚的人听到凤姐“冷笑”时不寒而栗的情状,霍译本“a chilling smile”充分表现了凤姐之狠辣,的确令那奴仆慌张、颤栗。
(3)那丫头(小红)听说,便冷笑了一声道:“认不得的也多,岂止我一个。”
霍译本:She replied with some bitterness.
杨译本:The maid laughed mockingly.
一声“冷笑”,小红的一腔幽怨就不自觉地流露出来,颇有些百感交集的味道。霍译本其对上下文情境把握比较准确,表现了人物此时此刻“苦涩、痛苦”的心情,忠实地再现了人物的情态与心境。
四、总结
比较两译文发现:杨译本与霍译本对同一情境下“冷笑”隐喻的体验有差异,因而翻译结果不同。两位译者大多数情况下都不约而同地采取意译法试图表现“冷笑”的丰富含义。汉英两个民族语言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各有其特殊性,当目的语言与源语言形式上发生矛盾时,需要借助于意译——不拘泥于原文形式、以传达意义为主的翻译策略,实现原文内容与目的语的语言之间的和谐沟通,传达原文信息。
【参考文献】
[1]Cao Xueqin. The story of the stone, tans. by Hawkes,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