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课题提出的背景
本课题中的所论述的“养成教育”指的就是学生的“养成教育”,即学校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论述内容从学校的管理方向入手。养成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它的教育内容当是十分广泛且又丰富多彩的。这其中包括了对学生行为的指导,对学生良好习惯的训练,并通过指导和训练达到学校对学生期望的目标。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外学者对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相关研究: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道德成自于习惯”,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善人”。简单来说就是知识是生成与习惯的养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对于养成教育的研究理论不尽相同,但教育部及专家学者们都意识到了养成教育在学生培养方面的重大作用,因此如何把这些理论应用到学生培养中才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3.支撑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理论
(1)政策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研究的理论基础:著名教育家林格的新时期养成教育理论实践体系;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副教授关于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叶圣陶先生的德育教育理论中关于习惯养成的培养。
4.课题核心内容的界定
(1)调查并分析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及成因。(2)对各学科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并作相应的成因分析。(3)研究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内容、方法与途径。(4)经调查研究后制定《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和具体操作策略》,并在实践中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和操作策略进行具体的论证与完善。(5)研究家庭教育,校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影响。在实践中找出有效的对策,从大环境下保障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性。
5.研究目标
(1)对我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寻找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2)制定具体的学习习惯养成实施方案,在校内实施,并在以后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完善。(3)从小事抓起,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明水平,促进其从点滴做起,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4)研究家庭教育,校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影响。在实践研究中促进我校小学教学的发展,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
6.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1)调查并分析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及成因,并在具体的学科中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并作相应的成因分析。(2)研究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内容、方法与途径。(3)分学科制定《小学生上课习惯的要求与内容》、《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操作策略》。在此基础上制定全校的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具体实施方案。(4)研究家庭教育,校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影响。在实践中找出有效的对策,从大环境下保障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性。(5)在实践中对《小学生上课习惯的要求与内容》《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操作策略》进行不断的修订和完善,制定最终适合本校的方案。(6)对学生的具体培养方面: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把枯燥无味的说教式培养改成具体实际的活动展开,并分月落实养成训练,具体分配如下:(略)
7.研究过程设计(略)
8.研究方法设计(简)
调查研究法;;实践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9.可行性分析及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可行性分析:(1)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前提下,习惯养成教育的开展便应运而生,所以我们提出本课题是科学而必要的。(2)本课题主要采用了以活动的形式开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摒弃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味的说教指导,便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适合農村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的方法。(3)在本课题之前,学校课题组成员已举行过一些相关习惯的培养和实验,通过这次的细致认真的学习,对这项研究课题,我们非常有信心能够出色的完成。(4)本课题组成员配置合理,由有着多年业务和科研经验的学校校长领导,成员组成员以青年教师为主,教师积极进取,认真负责,相信大家都能一起很好的完成课题研究的任务。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1)这次的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与教研室领导的的大力支持,并做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2)本次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经校领导班子开会决定,一定会给予本次研究充分的物质保障。(3)学校目前图书室、实验室、仪器室、电脑等配置齐全,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4)研究组教师都有合格的学历,而且以年轻教师为主,教师整体素质较高,并对课题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参与心。(5)全校学生从总体来看都能很好的配合教师,听从教师安排的任务,并且对以活动展开的形式有很大的积极性。
10.预期研究成果(略)
(作者单位:山东郯城县红花镇徐集小学)
(责任编校:周世刚)
本课题中的所论述的“养成教育”指的就是学生的“养成教育”,即学校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论述内容从学校的管理方向入手。养成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它的教育内容当是十分广泛且又丰富多彩的。这其中包括了对学生行为的指导,对学生良好习惯的训练,并通过指导和训练达到学校对学生期望的目标。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外学者对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相关研究: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道德成自于习惯”,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善人”。简单来说就是知识是生成与习惯的养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对于养成教育的研究理论不尽相同,但教育部及专家学者们都意识到了养成教育在学生培养方面的重大作用,因此如何把这些理论应用到学生培养中才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3.支撑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理论
(1)政策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研究的理论基础:著名教育家林格的新时期养成教育理论实践体系;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副教授关于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叶圣陶先生的德育教育理论中关于习惯养成的培养。
4.课题核心内容的界定
(1)调查并分析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及成因。(2)对各学科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并作相应的成因分析。(3)研究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内容、方法与途径。(4)经调查研究后制定《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和具体操作策略》,并在实践中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和操作策略进行具体的论证与完善。(5)研究家庭教育,校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影响。在实践中找出有效的对策,从大环境下保障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性。
5.研究目标
(1)对我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寻找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2)制定具体的学习习惯养成实施方案,在校内实施,并在以后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完善。(3)从小事抓起,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明水平,促进其从点滴做起,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4)研究家庭教育,校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影响。在实践研究中促进我校小学教学的发展,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
6.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1)调查并分析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及成因,并在具体的学科中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并作相应的成因分析。(2)研究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内容、方法与途径。(3)分学科制定《小学生上课习惯的要求与内容》、《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操作策略》。在此基础上制定全校的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具体实施方案。(4)研究家庭教育,校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影响。在实践中找出有效的对策,从大环境下保障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性。(5)在实践中对《小学生上课习惯的要求与内容》《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操作策略》进行不断的修订和完善,制定最终适合本校的方案。(6)对学生的具体培养方面: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把枯燥无味的说教式培养改成具体实际的活动展开,并分月落实养成训练,具体分配如下:(略)
7.研究过程设计(略)
8.研究方法设计(简)
调查研究法;;实践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9.可行性分析及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可行性分析:(1)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前提下,习惯养成教育的开展便应运而生,所以我们提出本课题是科学而必要的。(2)本课题主要采用了以活动的形式开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摒弃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味的说教指导,便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适合農村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的方法。(3)在本课题之前,学校课题组成员已举行过一些相关习惯的培养和实验,通过这次的细致认真的学习,对这项研究课题,我们非常有信心能够出色的完成。(4)本课题组成员配置合理,由有着多年业务和科研经验的学校校长领导,成员组成员以青年教师为主,教师积极进取,认真负责,相信大家都能一起很好的完成课题研究的任务。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1)这次的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与教研室领导的的大力支持,并做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2)本次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经校领导班子开会决定,一定会给予本次研究充分的物质保障。(3)学校目前图书室、实验室、仪器室、电脑等配置齐全,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4)研究组教师都有合格的学历,而且以年轻教师为主,教师整体素质较高,并对课题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参与心。(5)全校学生从总体来看都能很好的配合教师,听从教师安排的任务,并且对以活动展开的形式有很大的积极性。
10.预期研究成果(略)
(作者单位:山东郯城县红花镇徐集小学)
(责任编校:周世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