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闺蜜》的上映,正面迎击两大青春作家韩寒、郭敬明导演的作品,由于受众都是年轻人,很难不拿来做比较。好在从女性导演角度出发,《闺蜜》没有什么使命感和偶像包袱,女主角们年近三张,命题不是梦想远方和姑娘,也不用炫富炫得不食人间烟火。三者分属明确,《后会无期》是文艺青年的无底洞,《小时代》主攻粉丝群体,以“接地气的知心姐姐”形象分一杯羹的《闺蜜》,笼络的则是普通青年。
这样一部典型的Chick-Flick(小妞电影),以女性为核心,爱情为主题,男性充当装饰品,在剧情的恒等式中,过程如何曲折,总会导出皆大欢喜的结局,连接等号两边的运算符号,就是幽默、诙谐、矫情、感人等商业元素。这类电影有先天优势:观众们看的是演员,想的是自己;看的是段子,想的是往事。源于自身的抒情和煽情,模糊了对电影本身的推敲。但先天优势也是先天缺陷,你无法指望成人童话能有多深的内涵、多大的艺术价值。
充分的商业考量,使《闺蜜》处处摆出循循善诱的讨好姿态。上映前,导演黄真真就放出“闺中密谈”以示挑逗。情节贴着观众的预想发展,高潮必是闺蜜间的修罗场。就算男性角色只是道具般的存在,也起用了三位人气男星当花瓶,对渣男、文艺男、暖男三大流行款进行了脸谱化的展览。陈意涵的刻板娇憨,薛凯琪的强势与神经质,杨子珊的个性与梦想,三者不同的价值取向实际上方便了观众代入时的对号入座。值得一提的是,陈意涵和薛凯琪不按常理出牌的表演带来了新鲜感,这倒不是说她们演技有多超卓,黄真真准确地抓住了两人本色中最具感染力的部分。有意思的是,杨子珊所代表的内地学院派演技,在两位港台演员“野蛮生长”的风格面前,像是被吸进去了一样。
女性自我意识的强盛,使得那些大同小异的事情被反复阐释,导演冒着用力过猛的风险想要拍出不一样的过程,甚至不断重复自己既有的成功模式:《六楼后座》的无厘头,《女人那话儿》的泼辣犀利、《分手说爱你》的纪实形式,在《闺蜜》里都找得到嫁接痕迹。这种拼接感甚至传染到了剧情。开场漫画式的荒诞手法大肆渲染陈意涵的失恋,中途杨子珊和陈意涵两条爱情分线搭配薛凯琪“乱入”的撬墙脚片段,烘托闺蜜情姑且算衔接平滑的话,后半部分的“夜半运尸案”,则让影片朝着《末路狂花》的诡异路数游离开去。天马行空的内容促成情绪变化无可厚非,但放在讲究细腻的女性电影里面,终究显得粗糙了一点。
解构主义盛行的语境中,“闺蜜”跟“奇葩”、“极品”一样,是个成色不纯的称谓。不被男人珍惜的女人从闺蜜身上找到疼惜,大团体里的小团体隐患,强势的一方仗着交情掌控别人的人生,似曾相识的场景,很容易将女人们置于影片的同一频率。但哪怕闺蜜之间人生取向、价值观的不同会造成分歧,吵到了天崩地裂之后,也能在下一个闪念顿悟“男人如衣服,闺蜜似手足”—这是商业电影对正能量的必然回归。遗憾的是,片中最有营养的领悟不是通过剧情悟出来,而是来自画外音性质的访谈台词的灌输。
黄真真将最好的青春和爱情留在了《六楼后座》和《分手说爱你》,此后公映的一系列电影都没能收获好评。小众英雄晋升票房抢滩者,小视角小特别小聪明小情怀,会被大银幕消解,深度和高度上的欠缺,又会随着大银幕放大。对流行文化只有消化没有反刍,讨好的姿态能否达到讨巧的效果,可能是每个从地下到地上的导演都要思考的问题。
当然,就女性情感来说,有太多电影设置了更高的标杆,我们不应该在这部电影里较真。《闺蜜》就像一款夏日冰饮,留下了舌尖的香甜,咂摸后还带出一个满足甜蜜的饱嗝。它的价值不在于教育,而在于信服。所以,影片的情境式沟通还是做得不错的,生动描绘了处于后青春的轻熟群体,她们的人生字典上没有写满世故、妥协、钻营、麻木,踩着青春的尾巴,还能展现十八禁的话题,三十岁的裸泳,文艺范的私奔,单身的少女心,依然年轻,依然热泪盈眶—青春若有张不老的脸,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这样一部典型的Chick-Flick(小妞电影),以女性为核心,爱情为主题,男性充当装饰品,在剧情的恒等式中,过程如何曲折,总会导出皆大欢喜的结局,连接等号两边的运算符号,就是幽默、诙谐、矫情、感人等商业元素。这类电影有先天优势:观众们看的是演员,想的是自己;看的是段子,想的是往事。源于自身的抒情和煽情,模糊了对电影本身的推敲。但先天优势也是先天缺陷,你无法指望成人童话能有多深的内涵、多大的艺术价值。
充分的商业考量,使《闺蜜》处处摆出循循善诱的讨好姿态。上映前,导演黄真真就放出“闺中密谈”以示挑逗。情节贴着观众的预想发展,高潮必是闺蜜间的修罗场。就算男性角色只是道具般的存在,也起用了三位人气男星当花瓶,对渣男、文艺男、暖男三大流行款进行了脸谱化的展览。陈意涵的刻板娇憨,薛凯琪的强势与神经质,杨子珊的个性与梦想,三者不同的价值取向实际上方便了观众代入时的对号入座。值得一提的是,陈意涵和薛凯琪不按常理出牌的表演带来了新鲜感,这倒不是说她们演技有多超卓,黄真真准确地抓住了两人本色中最具感染力的部分。有意思的是,杨子珊所代表的内地学院派演技,在两位港台演员“野蛮生长”的风格面前,像是被吸进去了一样。
女性自我意识的强盛,使得那些大同小异的事情被反复阐释,导演冒着用力过猛的风险想要拍出不一样的过程,甚至不断重复自己既有的成功模式:《六楼后座》的无厘头,《女人那话儿》的泼辣犀利、《分手说爱你》的纪实形式,在《闺蜜》里都找得到嫁接痕迹。这种拼接感甚至传染到了剧情。开场漫画式的荒诞手法大肆渲染陈意涵的失恋,中途杨子珊和陈意涵两条爱情分线搭配薛凯琪“乱入”的撬墙脚片段,烘托闺蜜情姑且算衔接平滑的话,后半部分的“夜半运尸案”,则让影片朝着《末路狂花》的诡异路数游离开去。天马行空的内容促成情绪变化无可厚非,但放在讲究细腻的女性电影里面,终究显得粗糙了一点。
解构主义盛行的语境中,“闺蜜”跟“奇葩”、“极品”一样,是个成色不纯的称谓。不被男人珍惜的女人从闺蜜身上找到疼惜,大团体里的小团体隐患,强势的一方仗着交情掌控别人的人生,似曾相识的场景,很容易将女人们置于影片的同一频率。但哪怕闺蜜之间人生取向、价值观的不同会造成分歧,吵到了天崩地裂之后,也能在下一个闪念顿悟“男人如衣服,闺蜜似手足”—这是商业电影对正能量的必然回归。遗憾的是,片中最有营养的领悟不是通过剧情悟出来,而是来自画外音性质的访谈台词的灌输。
黄真真将最好的青春和爱情留在了《六楼后座》和《分手说爱你》,此后公映的一系列电影都没能收获好评。小众英雄晋升票房抢滩者,小视角小特别小聪明小情怀,会被大银幕消解,深度和高度上的欠缺,又会随着大银幕放大。对流行文化只有消化没有反刍,讨好的姿态能否达到讨巧的效果,可能是每个从地下到地上的导演都要思考的问题。
当然,就女性情感来说,有太多电影设置了更高的标杆,我们不应该在这部电影里较真。《闺蜜》就像一款夏日冰饮,留下了舌尖的香甜,咂摸后还带出一个满足甜蜜的饱嗝。它的价值不在于教育,而在于信服。所以,影片的情境式沟通还是做得不错的,生动描绘了处于后青春的轻熟群体,她们的人生字典上没有写满世故、妥协、钻营、麻木,踩着青春的尾巴,还能展现十八禁的话题,三十岁的裸泳,文艺范的私奔,单身的少女心,依然年轻,依然热泪盈眶—青春若有张不老的脸,大概就是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