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0
"玉不琢不成器,铁杵不磨不成针"。玉有硬有软,铁杵有长有短。学生由于受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故有优等和后进之分。我们搞教育工作的,为了培养跨世纪的人才,也需要苦心"琢磨"。
我是一个从教34年的老教师,在工作中我深切的体会到:转化后进生与培养优等生具有同样的价值,在此就转化后进生工作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与同行共勉。
一、教师要明确指导思想,端正态度
后进生大多由于学习上不思进取,造成学习成绩差,有的还伴随品德不良,因此经常受到家长的指责、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讽,于是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我认为首先在指导思想上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是走近他们、了解他们,还是放弃他们、不闻不问。只有明确了认识,才能端正态度,才能有耐心、有信心、有热心做好这项工作,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促进其转化。研究表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一定智力差。因此,对于后进生,教师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讨厌,态度上不粗暴。从细微之处做起,用积极的态度,满腔热情地培养、引导、亲近、鼓励他们,给他们以心灵上的抚慰,增强其进步的信心和勇气。
二、诚心关爱,真心善待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老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情感的集中表现,它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炬,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和学生频繁接触,实现情感交融,学生才能敞开心扉,乐意说出心里话。
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师的心应该充满对每一个他要与之打交道的具体孩子的爱。尽管这孩子的品质已经非常败坏,尽管他可能给教师带来许多不愉快的事,教师都要以自己美好的情感去教育他"。常言道:"教书是育人,育人先育心。"要让后进生敞开心扉,老师必须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对学生怀有深爱,以诚挚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才能得到他们的信赖和亲近。这也是学生向你袒露内心的一个基本条件,希望得到老师的爱,是每一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要求,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师爱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待后进生,教师应对他们倾注更多的爱,老师爱他们,他们感到温暖,受到鼓舞,他们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通过爱,让他们对老师有了尊重、感激和信任,他们才能向老师打开心灵的窗户,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改正自己的缺点。反之,没有爱,师生就缺乏共同语言,感情不融洽,教育就难有成效。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我们要用爱的情感和言行去感化学生、陶冶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我们不仅要爱"白天鹅",也要爱"丑小鸭",真正做到爱每一位学生,使爱成为进步的巨大动力。
三、了解情况,找准病因,对症下药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首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要教育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不了解学生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先查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了解后进生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前提,教师可以利用个别交谈、平时接触等途径,多渠道地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生活环境以及心理状态。比如,有的学生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要求过严,一旦发现孩子有缺点错误,不是打就是骂,采取棍棒教育,由于教育方法不得当,时间一长,造成孩子心理障碍,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不良表现漠然视之,使孩子丧失自信,还有的是家庭不和睦造成的。教师只有全面了解掌握后进生各方面的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四、尊重后进生,善于捕捉其"闪光点"
著名教育学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经验在于尊重学生。"事实证明,尊重学生的老师必将赢得学生永远的尊重。后进生大都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很强,认为自己矮人一等,被同学瞧不起。老师要特别注意尊重他们的人格,更多的给予关怀、帮助、体贴、鼓励、维护并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平时他们做错了事,要尽量避免当众批评,下去后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后进生并非样样都差,他们也有自己的长处,比如:有的热爱劳动,经常为集体做好事;有的热爱体育,运动会上取得了好成绩等等。老师一定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这些"闪光点",拨旺他们上进的火花。尽管"闪光点"很小,也要给予充分肯定,加以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我班有一名学生,不遵守班级纪律,平时爱说脏话,学习成绩也较差。一天早晨,我发现他主动打扫教室卫生,上课后,我在班上表扬了他。过了几天,我偶尔发现他作业的字比以前工整多了,于是我就把他的作业拿给同学们看,又表扬了他,慢慢的,我发现他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五、家校互访,进行两结合教育
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要接受三个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有把这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后进生不仅特别需要老师的教导和鼓励,更需要家长的细心呵护与支持。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家校互访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容忽视。家校互访是教师和家长相互配合、相互沟通的桥梁,是全面了解学生,密切联系学生的纽带。通过家校互访家长和老师都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变化情况,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最新动态,以便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家校互访时,老师要向家长全面、公正地介绍学生在校情况,要肯定学生的优点,谈缺点时,语言要婉转一些,避免家长听了老师的介绍之后,觉得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不可救药,失去了管教的信心。这樣的家校互访,也可以使学生明白老师找家长不是光为了告状,原来老师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家校互访,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与家长对自己的关心和重视,增强了老师、家长、学生三者的感情,从而达到使后进生进步、转化的目的。
后进生就像海上漂游的船只,随时都有可能迷失方向,老师要时刻点亮前进的指航灯,去照亮、去引导,让每一条船只都能够乘风破浪,驶向正确的港湾,到达胜利的彼岸。
"玉不琢不成器,铁杵不磨不成针"。玉有硬有软,铁杵有长有短。学生由于受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故有优等和后进之分。我们搞教育工作的,为了培养跨世纪的人才,也需要苦心"琢磨"。
我是一个从教34年的老教师,在工作中我深切的体会到:转化后进生与培养优等生具有同样的价值,在此就转化后进生工作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与同行共勉。
一、教师要明确指导思想,端正态度
后进生大多由于学习上不思进取,造成学习成绩差,有的还伴随品德不良,因此经常受到家长的指责、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讽,于是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我认为首先在指导思想上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是走近他们、了解他们,还是放弃他们、不闻不问。只有明确了认识,才能端正态度,才能有耐心、有信心、有热心做好这项工作,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促进其转化。研究表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一定智力差。因此,对于后进生,教师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讨厌,态度上不粗暴。从细微之处做起,用积极的态度,满腔热情地培养、引导、亲近、鼓励他们,给他们以心灵上的抚慰,增强其进步的信心和勇气。
二、诚心关爱,真心善待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老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情感的集中表现,它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炬,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和学生频繁接触,实现情感交融,学生才能敞开心扉,乐意说出心里话。
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师的心应该充满对每一个他要与之打交道的具体孩子的爱。尽管这孩子的品质已经非常败坏,尽管他可能给教师带来许多不愉快的事,教师都要以自己美好的情感去教育他"。常言道:"教书是育人,育人先育心。"要让后进生敞开心扉,老师必须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对学生怀有深爱,以诚挚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才能得到他们的信赖和亲近。这也是学生向你袒露内心的一个基本条件,希望得到老师的爱,是每一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要求,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师爱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待后进生,教师应对他们倾注更多的爱,老师爱他们,他们感到温暖,受到鼓舞,他们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通过爱,让他们对老师有了尊重、感激和信任,他们才能向老师打开心灵的窗户,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改正自己的缺点。反之,没有爱,师生就缺乏共同语言,感情不融洽,教育就难有成效。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我们要用爱的情感和言行去感化学生、陶冶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我们不仅要爱"白天鹅",也要爱"丑小鸭",真正做到爱每一位学生,使爱成为进步的巨大动力。
三、了解情况,找准病因,对症下药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首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要教育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不了解学生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先查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了解后进生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前提,教师可以利用个别交谈、平时接触等途径,多渠道地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生活环境以及心理状态。比如,有的学生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要求过严,一旦发现孩子有缺点错误,不是打就是骂,采取棍棒教育,由于教育方法不得当,时间一长,造成孩子心理障碍,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不良表现漠然视之,使孩子丧失自信,还有的是家庭不和睦造成的。教师只有全面了解掌握后进生各方面的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四、尊重后进生,善于捕捉其"闪光点"
著名教育学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经验在于尊重学生。"事实证明,尊重学生的老师必将赢得学生永远的尊重。后进生大都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很强,认为自己矮人一等,被同学瞧不起。老师要特别注意尊重他们的人格,更多的给予关怀、帮助、体贴、鼓励、维护并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平时他们做错了事,要尽量避免当众批评,下去后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后进生并非样样都差,他们也有自己的长处,比如:有的热爱劳动,经常为集体做好事;有的热爱体育,运动会上取得了好成绩等等。老师一定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这些"闪光点",拨旺他们上进的火花。尽管"闪光点"很小,也要给予充分肯定,加以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我班有一名学生,不遵守班级纪律,平时爱说脏话,学习成绩也较差。一天早晨,我发现他主动打扫教室卫生,上课后,我在班上表扬了他。过了几天,我偶尔发现他作业的字比以前工整多了,于是我就把他的作业拿给同学们看,又表扬了他,慢慢的,我发现他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五、家校互访,进行两结合教育
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要接受三个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有把这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后进生不仅特别需要老师的教导和鼓励,更需要家长的细心呵护与支持。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家校互访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容忽视。家校互访是教师和家长相互配合、相互沟通的桥梁,是全面了解学生,密切联系学生的纽带。通过家校互访家长和老师都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变化情况,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最新动态,以便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家校互访时,老师要向家长全面、公正地介绍学生在校情况,要肯定学生的优点,谈缺点时,语言要婉转一些,避免家长听了老师的介绍之后,觉得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不可救药,失去了管教的信心。这樣的家校互访,也可以使学生明白老师找家长不是光为了告状,原来老师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家校互访,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与家长对自己的关心和重视,增强了老师、家长、学生三者的感情,从而达到使后进生进步、转化的目的。
后进生就像海上漂游的船只,随时都有可能迷失方向,老师要时刻点亮前进的指航灯,去照亮、去引导,让每一条船只都能够乘风破浪,驶向正确的港湾,到达胜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