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城市化建设中,风景园林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还能够为城市增添一些色彩。为了能够保障风景园林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必须要做好植物选择工作,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并通过不同的植物配置提高风景园林的观赏性与协调性,这样才能够营造更为美丽、自然的风景园林。本文就风景园林工程中的植物选择和配置进行探讨。
关键词:风景园林工程;植物选择原则;植物配置
1、风景园林施工的植物选择原则
1.1植物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也是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但是多样性的原则必须要建立在园林特色的基础上,所以搭配植物必须要突出园林的特色,提高园林设计美感的同时,提高园林的生态功能。路边景观也是园林的一部分,街道旁边的植物选择不但考虑到实用性,更要长远考虑,为了整体美观,易于打理,就要考虑耐久性和群落性的特点,可以减少噪音对人们的影响,保证空间气候稳定。园林内的植物多为小而精的欣赏类植物,就需要依据区域范围的特点实施配置,此外,考虑到人们游玩的需要,四季的搭配也要体现节奏感,不能使植物搭配过于单调,在设计主要欣赏花和叶的植物时,一定要错开季节,从而使人们在不同的季节欣赏到不同的风景。
1.2适宜性原则
风景园林的主体是植被,因此,选择植被的适应性尤为重要。植物与其它设施相比,存在着一定特殊性,随着植物的不断生长,其对环境的要求也不同。影响风景园林植物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当地气候、园林周边环境、土壤条件、地下水、人文环境等都要多加考虑,保障移栽植物能够适应当地环境。为了能够保障风景园林长足发展,不能够违背植被生长规律,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植被选择计划,对不同植物进行划分,例如,该植物是否耐寒与耐热、植物适宜水量、适宜土壤等。其中,耐寒的植物通常对土质要求不高,因此,在北方风景园林中通常都要选择耐寒植物;耐热的植物通常对水量要求较大,并且对土质要求较高,因此,在南方风景园林中通常都选择耐热植物。不同的植物种类在不同区域会呈现出不同状态与形状,因此,要根据风景园林的设计风格合理搭配植物。
1.3综合效益原则
景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大部分投资是公益性的投资,可以产生巨大的利润,因此,在建设中,不仅要考虑美观,还要考虑植物选择的投资也应遵循综合效益原则,计算出总的投资成本,使预算估计,那些植物经济实用的选择。避免一个稀有物种的使用,不增加成本,增加了维护的难度,为实际设置,栽培植物的选择,尽可能少的大采购,降低成本,提高景观效果,植物生长,维护和管理也需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还要考虑去年的植被生长情况,和维护成本的美化效果需要考虑。植被应是可预见的、前瞻性的,通过合理的选择,以满足园林建设的需要,发挥园林建筑的最基本的作用。
2、风景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
2.1绿色植物与花卉相结合,做到相映成趣
选择风景园林植物以及配置时,要就园林建设的整体协调性、统一性以及和谐性出发,充分的展现出风景园林的景观所具有的美感。由于我国的幅员辽阔,地理之间的情况差异相差较大,拥有的植物的种类也较为丰富,因此,配置植物时要对植物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调查研究,并开展引种驯化工作。例如,可以将乔灌木、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或者可以将乔灌与地被、草皮相结合,并利用适当的花草予以点缀,以便形成层次较多的复合结构,使得群落更具观赏价值,群落的抗逆性和韧性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加,这样一来,群落的稳定性则能够得到保障,减少了其受到有害生物的入侵,最终能够同时实现植物所具有的生态效益,以及植物所具有的观赏性的特点。
2.2根据植物特性配置,突出园林特点
园林植被配置主要需突出协调性与整体性。在搭配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当地环境与城市建设因素做出合理搭配。现如今,园林风景设计的根本理念在于园林不同分区的设计,利用园林不同分区的特点与形式,突出其它映衬物的特质,如假山、流水等,进而突出园林自身的特点。如园林某一分区以竹子为主,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选择同一种类的竹子,也可以采用多种类型的竹子,进而突出园林的观赏性与整体性。其中,在配置单植物群体时,要保障彼此之间出现轻微重叠;在排列单体植物时,根据基数原则来配置。在选择植物树木过程中,保障每组植物不宜太多,这也是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植物配置的基数原则能够让不同成分形成互补,产生相对统一的布局。在完成植物布局后,必须重点考虑不同植物群体之间的关系,让不同植物组之间在视觉层面相互衔接,进而突出风景园林特点。
2.3关注季节变化,合理选择和搭配
设计风景园林时要综合的进行考虑,对多种元素之间的所具有的有机配合协调作用进行进一步的强化,通过搭配植物,构成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实现生态的自给,四季的不断变化,植被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的关系,能够在园林中形成一个生态系统,使得园林在不同的季節以及不同的时段能够展现不同的风采,对这些植物进行配置时,还需要对植物之间所存在的季节性差异进行全面的了解。通常来说植物具有春季开花,秋季结果的基本自然规律,季节不同其所能够呈现的景致也有所不同,选择植物时要对自然规律的特点予以充分考虑,利用春天的花朵以及秋天的落叶,展现出不同时段园林景观的独特景致。配置植物时要选择具有显著季节性代表的植物,以便能够在不同的时节给人们以不同的启示,充分展现出园林的艺术氛围。春天使用到桃花、樱花以及梨花等植物,会使得园林更加美丽。夏季利用荷花则更具季节特色;秋天梧桐落叶则给人营造出秋实感,产生无限的遐想;冬天的冬青、雪松等植物,会在萧瑟的冬季带给人一线生机。不同的景观所呈现出来的景致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要对立体播种进行考虑,防止出现春季花期一过,园林里顿时显得破败和萧条。根据植物的生长时间,选择花期相近的几种植物,对园林景观的观赏时间进一步延长,使得园林的功能效果有所提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不能离开植物,而植物的选择和搭配直接影响着园林的水平和质量,所以根据园林的实际情况,科学地选择和配置园林植物显得非常必要。通过因地制宜的原则,营造出更加丰富多彩并科学合理的园林景观,是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的原则,也是提高城市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郭泗亭,张淼.景观植物配置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22:96.
[2]毛蕾.园林景观工程中的植物配置设计研究[J].现代园艺,2016,08:116.
(作者单位:祥生诸暨城市公司)
关键词:风景园林工程;植物选择原则;植物配置
1、风景园林施工的植物选择原则
1.1植物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也是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但是多样性的原则必须要建立在园林特色的基础上,所以搭配植物必须要突出园林的特色,提高园林设计美感的同时,提高园林的生态功能。路边景观也是园林的一部分,街道旁边的植物选择不但考虑到实用性,更要长远考虑,为了整体美观,易于打理,就要考虑耐久性和群落性的特点,可以减少噪音对人们的影响,保证空间气候稳定。园林内的植物多为小而精的欣赏类植物,就需要依据区域范围的特点实施配置,此外,考虑到人们游玩的需要,四季的搭配也要体现节奏感,不能使植物搭配过于单调,在设计主要欣赏花和叶的植物时,一定要错开季节,从而使人们在不同的季节欣赏到不同的风景。
1.2适宜性原则
风景园林的主体是植被,因此,选择植被的适应性尤为重要。植物与其它设施相比,存在着一定特殊性,随着植物的不断生长,其对环境的要求也不同。影响风景园林植物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当地气候、园林周边环境、土壤条件、地下水、人文环境等都要多加考虑,保障移栽植物能够适应当地环境。为了能够保障风景园林长足发展,不能够违背植被生长规律,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植被选择计划,对不同植物进行划分,例如,该植物是否耐寒与耐热、植物适宜水量、适宜土壤等。其中,耐寒的植物通常对土质要求不高,因此,在北方风景园林中通常都要选择耐寒植物;耐热的植物通常对水量要求较大,并且对土质要求较高,因此,在南方风景园林中通常都选择耐热植物。不同的植物种类在不同区域会呈现出不同状态与形状,因此,要根据风景园林的设计风格合理搭配植物。
1.3综合效益原则
景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大部分投资是公益性的投资,可以产生巨大的利润,因此,在建设中,不仅要考虑美观,还要考虑植物选择的投资也应遵循综合效益原则,计算出总的投资成本,使预算估计,那些植物经济实用的选择。避免一个稀有物种的使用,不增加成本,增加了维护的难度,为实际设置,栽培植物的选择,尽可能少的大采购,降低成本,提高景观效果,植物生长,维护和管理也需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还要考虑去年的植被生长情况,和维护成本的美化效果需要考虑。植被应是可预见的、前瞻性的,通过合理的选择,以满足园林建设的需要,发挥园林建筑的最基本的作用。
2、风景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
2.1绿色植物与花卉相结合,做到相映成趣
选择风景园林植物以及配置时,要就园林建设的整体协调性、统一性以及和谐性出发,充分的展现出风景园林的景观所具有的美感。由于我国的幅员辽阔,地理之间的情况差异相差较大,拥有的植物的种类也较为丰富,因此,配置植物时要对植物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调查研究,并开展引种驯化工作。例如,可以将乔灌木、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或者可以将乔灌与地被、草皮相结合,并利用适当的花草予以点缀,以便形成层次较多的复合结构,使得群落更具观赏价值,群落的抗逆性和韧性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加,这样一来,群落的稳定性则能够得到保障,减少了其受到有害生物的入侵,最终能够同时实现植物所具有的生态效益,以及植物所具有的观赏性的特点。
2.2根据植物特性配置,突出园林特点
园林植被配置主要需突出协调性与整体性。在搭配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当地环境与城市建设因素做出合理搭配。现如今,园林风景设计的根本理念在于园林不同分区的设计,利用园林不同分区的特点与形式,突出其它映衬物的特质,如假山、流水等,进而突出园林自身的特点。如园林某一分区以竹子为主,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选择同一种类的竹子,也可以采用多种类型的竹子,进而突出园林的观赏性与整体性。其中,在配置单植物群体时,要保障彼此之间出现轻微重叠;在排列单体植物时,根据基数原则来配置。在选择植物树木过程中,保障每组植物不宜太多,这也是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植物配置的基数原则能够让不同成分形成互补,产生相对统一的布局。在完成植物布局后,必须重点考虑不同植物群体之间的关系,让不同植物组之间在视觉层面相互衔接,进而突出风景园林特点。
2.3关注季节变化,合理选择和搭配
设计风景园林时要综合的进行考虑,对多种元素之间的所具有的有机配合协调作用进行进一步的强化,通过搭配植物,构成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实现生态的自给,四季的不断变化,植被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的关系,能够在园林中形成一个生态系统,使得园林在不同的季節以及不同的时段能够展现不同的风采,对这些植物进行配置时,还需要对植物之间所存在的季节性差异进行全面的了解。通常来说植物具有春季开花,秋季结果的基本自然规律,季节不同其所能够呈现的景致也有所不同,选择植物时要对自然规律的特点予以充分考虑,利用春天的花朵以及秋天的落叶,展现出不同时段园林景观的独特景致。配置植物时要选择具有显著季节性代表的植物,以便能够在不同的时节给人们以不同的启示,充分展现出园林的艺术氛围。春天使用到桃花、樱花以及梨花等植物,会使得园林更加美丽。夏季利用荷花则更具季节特色;秋天梧桐落叶则给人营造出秋实感,产生无限的遐想;冬天的冬青、雪松等植物,会在萧瑟的冬季带给人一线生机。不同的景观所呈现出来的景致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要对立体播种进行考虑,防止出现春季花期一过,园林里顿时显得破败和萧条。根据植物的生长时间,选择花期相近的几种植物,对园林景观的观赏时间进一步延长,使得园林的功能效果有所提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不能离开植物,而植物的选择和搭配直接影响着园林的水平和质量,所以根据园林的实际情况,科学地选择和配置园林植物显得非常必要。通过因地制宜的原则,营造出更加丰富多彩并科学合理的园林景观,是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的原则,也是提高城市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郭泗亭,张淼.景观植物配置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22:96.
[2]毛蕾.园林景观工程中的植物配置设计研究[J].现代园艺,2016,08:116.
(作者单位:祥生诸暨城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