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ni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护理学导论》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3级173名护理大专生实施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应用,在课程结束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学生进行授课效果调查。结果:超过91.2%的学生对形成性评价持肯定态度,认为形成性评价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知识理解和知识积累,有利于及时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和培养团队意识。结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的效果,有利于增强教学质量。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 护理教学 护理学导论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5-0014-01
  《护理学导论》是护理学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对于引导护理学生正确认识护理专业特点及学科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对于该课程的教学评价常采用期末闭卷考核的终结性评价方式,然而,由于该课程内容涉及护理专业思想、学科框架以及心理社会领域等众多理论学说,仅凭单一笔试成绩很难恰当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及学习能力。本教研组尝试在《护理学导论》课程中引入形成性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校2013级护理大专生173名,女生155人,男生18人,年龄18~21岁,平均(19.18±0.42)岁。
  1.2方法
  1.2.1实施方案
  根据《护理学导论》教学目标,通过教研组集体论证,拟定形成性评价方案。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末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终末性评价占70%,采用课程结束后卷面考察的形式;形成性评价占30%,贯穿教学活动整个过程,包括小组学习与展示、护理法律案例讨论和阶段测验三部分组成。①小组学习与展示:针对此课程涉及较多社会心理学经典理论的特点,在讲授《人的基本需要》、《成长与发展》、《压力与适应》等内容前,教师课前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查阅文献,以小组单位进行学习,讨论对理论的理解与体会,并制作演示文稿,集中于课堂授课前进行汇报展示,每组展示后由教师和小组学生代表根据汇报情况和学习态度进行打分,活动分数占形成性评价成绩40%。②护理法律案例讨论:在讲授《护理与法律》章節后,安排2学时的案例讨论课,由任课教师筛选真实案例,内容包括护理损害案件、危机突发事件处理以及护理人员安全防范等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由教师小组学生代表根据学生发言表现共同评分,本次活动占形成性评价成绩30%。③阶段测试:针对重点授课内容,进行随堂测验,题型为客观题和主观题,题量15min。本次考试成绩占形成性评价成绩30%。
  1.2.2教学效果评价
  课程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73名护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73份,回收170份,回收率98.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调查问卷Cronbach’s系数为0.712,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较好。结果显示,90.2%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的应用提高了他们对《护理学导论》的学习兴趣,94.7%的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另外有87.2%,91.6%,95.0%的学生对形成性评价持肯定态度,分别认为形成性评价有助于知识积累、培养团队意识和及时发现学习中的不足。
  3.讨论
  3.1形成性评价的作用
  《护理学导论》知识理论性强,内容相对枯燥,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的评价方式往往难以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热情和积极性,且终结性评价周期长,反馈不及时,无法及时暴露出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学习汇报、案例讨论和阶段测试等学习评价方式,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从调查结果可见,91.7%的学生持认可态度。形成性评价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评价方式,丰富了考核手段,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查阅文献,让学生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探索,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汇报,一方面加深了同学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信心、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同时,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互动当中也有助于发现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及时修正教学计划。此外,通过阶段测试,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对前一阶段所学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评分的重点不仅在于对学生知识把握程度的评价,更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态度、情感以及合作精神等品质的评价。
  3.2实施形成性评价存在的问题
  形成性评价作为新兴的教育评价方式,对教与学都显示出了重要的意义,但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一些非量化的评价内容如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兴趣等,还不能完全做出量化,并且不同教师评价或学生自评互评时存在标准不一的情况。如何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如何确保形成性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有效性是今后进一步教学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胡吟蕾,朱正刚.护理专业形成性评价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8(04):529-531.
  [2]邓英.老年护理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7(11):855-857.
  [3]邵芙蓉,施慧,李一芳等.形成性评价在《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11).
其他文献
【摘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西省“幼师国培”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发现在“幼师国培”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培训内容重理论,与幼儿园实际脱节;培训形式偏单一;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等多方面问题。针对调查发现不足提出了(1)政府层面:增加培训前后期的调查;(2)参训院校层面:突出培训内容的实践性、优化培训形式;(3)幼儿园层面:健立健全幼儿园培训制度等措施。  【关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模式教学方法的渐渐兴起,我国教育部的相关领导对此相当重视,并且也尝试通过“互联网+”的操作模式来提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本文就以互联网时代下“小画眉”生活识字教学为切入点,对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展开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少数民族 文化教育水平 小画眉生活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工作始终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德育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先做人,后成才”,应该是我们德育工作者的共识。因为只有专业知识的教育是不能培养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教育带给人的精神远比知识更重要,学校教育应该以德育为基础。  【关键词】德育 班级管理 活动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53-02  
期刊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5-0009-01  现代的教育体系提出以人为本,提出终身教育,以此为目标,现代的中小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一直在改革之中,一直在找寻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找寻更好更多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等。我们要正确理解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么,以人为本,意味着教育教学的手段应符合教育的需求,评价体系应符合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判定
期刊
【摘要】本文从“国培计划”方案的制定、实施以及培训效果三个方面入手,总结思考西北师范大学在“国培计划”盲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上的做法,找出培训项目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力图为之后特殊教育“国培计划”更高效地开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特教教师 专业发展 国培计划  【中图分类号】G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54-02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成分,在素质教育逐渐深化和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也面临一系列的改革要求。很多新型的教学方式都在这样的背景下被语文教师探索出来。实践研究表明,在语文课堂上运用激励性语言,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本文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运用激励性语言展开论述。  【关键词】激
期刊
【摘要】我国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千百年来各民族保持着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原则,共同努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融入了56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最具特色和代表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处境十分复杂,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更是濒临灭绝,少数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文明,是传承中华文明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5-0053-02  老师们谈及科普说明文往往“谈虎变色”,因为它没有生动的故事情节,稍不留意,就容易上成科学课,内容枯燥无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恰逢笔者近段时间接到区进修学校“送培下乡”的任务,指定教材为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月球之谜》,本意也希望能对此类课文进行初略探索。那么怎样避免科普说明文的这些弊端
期刊
【摘要】审美人格在创造性人格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培养学前儿童从小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将对其一生的人格完善奠定基础。正处于衔接阶段的幼儿园大班儿童,他们的审美能力发展在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审美创造方面表现出特殊性。我国教育者在幼儿审美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受工具论影响,存在幼儿美术技能化倾向;美育活动形式单一,忽视其他教育与美育的联系,导致孤立化倾向;未能发挥学生主体,教师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5-0041-01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以下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本次教学设计就是让孩子们沉浸于观察与发现的乐趣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观察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