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视频会商系统是民航气象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工具.本文介绍民航服务工作的业务特点,回顾民航气象视频会商系统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历程,描述多点控制单元、视频终端、视频矩阵以及手拉手式话筒系统的应用情况,重点对比了视频会议系统级联的两种方式,突出了终端背靠背和手拉手话筒系统的技术优势.这套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和使用经验,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频会商系统是民航气象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工具.本文介绍民航服务工作的业务特点,回顾民航气象视频会商系统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历程,描述多点控制单元、视频终端、视频矩阵以及手拉手式话筒系统的应用情况,重点对比了视频会议系统级联的两种方式,突出了终端背靠背和手拉手话筒系统的技术优势.这套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和使用经验,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通过将云计算能力下沉至用户侧,提高了用户的任务执行能力.但在热点小区中,MEC服务器存在计算资源有限的问题.为了减少热点小区内任务执行总代价,提出了一种基于主从MEC系统的任务联合卸载方案.首先,方案随机生成卸载集,然后将卸载集内的任务分配至目标MEC服务器执行.为此提出基于贪婪的多MEC选择算法(Greedy Based Multi-MEC Selection Algorithm,GBMS),并通过求解凸函数完成计算资源分配.最后,根据任
播出系统是广播和电视技术系统的核心部门之一.作为传统媒体的技术部门,如何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进行融合创新和发展,是技术团队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为此,分别阐述天津广播电视台广播和电视播出系统的基本结构以及运行流程,介绍天津广播电视台播出部在新大厦建设中一些技术上互联互通的尝试,为同行业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为了解决水听器人工配对过程烦琐耗时问题,本文首次研究了二维码技术在水听器配对过程中的应用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二维码标签不但试验后能被轻易识别,而且对水听器性能没有影响,成功验证了二维码技术在水听器配对过程中的应用可行性,为后续设备自动配对水听器奠定了坚实基础.
水下航行器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和欠驱动系统,在工作环境中会受到风浪流等外界干扰,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水下航行器系统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给运动控制器的设计带来了挑战,因此,针对水下航行器运动控制所应用的方法进行分析,引入无模型自适应(Model Free Adaptive,MFA)控制方法,并完成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使水下航行器较好地跟踪设定轨迹,具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
通过对录音、播音棚建筑声学的研究,探索录音、播音棚的建设中重要技术参数及设计理念对录音棚的影响,试图寻找出相应的设计方法和有效的构造措施,得到合理的录音棚声学设计结果.主要讨论声学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并结合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的语音录音室声学设计实例进行介绍,着重从房间的隔声设计、混响时间的设计进行讨论,并且通过模拟和实地测量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混响时间和本底噪声均符合要求.
电力金具是架空输电线路重要的组成部件.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及远距离输电线路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金具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节能性及经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基础理论出发,结合实际工程应用研究,首先介绍现有传统铸铁类金具及铝制金具的发展及应用现状;然后,对输电线路新型节能及高强度电力金具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最后,对架空输电线路金具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电力金具的选材及发展提供理论与应用基础,为提升输电线路的经济效益及安全稳定性提供科学指导.
水下作战需求循环是水下装备发展的重要牵引,是适应未来水上军事斗争的根本保障.为此,研究水下装备需求循环,从研发角度研究装备需求生成方式,提出“沉浸式”科研的需求发掘方式,更全面地加强用户与研发人员的交互,分析需求实现过程中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强调海洋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以国家为主导打破企业技术壁垒,实现技术大融合的思想,以制作商品名录,组建选型团队,搭建军工产品商业化平台的方式实现商业化、智能化的装备需求管理方式.
在发射机日常维护工作中,调整好各部件的参数,可以使发射机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降低故障率,为安全播出提供可靠的保障.为此,简要介绍DF100A短波发射机部分保护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调试方法以及调谐机构高端限位各部件的初始定位,详细介绍使用网络分析仪调试谐波滤波器的方法及在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供相关人员参考.
在当今融媒体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传统广播技术体系以制播域、传输域和覆盖域为核心,市县级广播人才短缺、内容缺乏、竞争压力大等问题日益突出.七彩云智能广播从技术、内容、AI智能等方面解决传统广播电台的实质问题,从而提高传统广播智能化媒体融合的竞争力.基于此,从系统架构、系统功能等方面详细介绍七彩云智能广播平台.
在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 50121—2005)中,建筑构件隔声性能等级的划分并没有体现空气声隔声单值评价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这对建筑构件隔声性能的分级造成影响,给实验室对构件隔声性能的符合性判定带来困扰.对此,依据GUM法和ISO 12999-1:2020标准,确定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实验室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建立不确定度数学分析模型,为建筑构件的各1/3倍频带的空气声隔声量以及空气声隔声单值评价量的不确定度分析提供依据,通过实例证明了不确定理论应用于空气声隔声测量的可操作性.通过计算17个构件的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