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本文通过与发达国家的对比,结合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找出了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现状
目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据统计,目前德国的物流成本已下降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日本则下降到6.5%,而我国全社会支出的流通费用达17880亿元,约占GDP的20%。可见,我国物流市场很大也很落后。中国物流业发展地域性、行业性特点十分明显。从地域讲,东部起步最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中部要落后于东部,但好于西部。另外,在我国物流中,第三方物流所占比重明显偏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物流服务商的收益85%来自基础性服务,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与支持物流的财务服务的收益只占15%。增值服务主要是货物拆拼箱、重新贴签、重新包装、包装、分类、拼货、零部件配套、产品退货管理、组装、配件组装、测试和修理。增值服务薄弱的原因:一方面,多于一半的物流服务商认为客户还没有做好外包准备;另一方面,客户认为中国缺少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商,再加上客户认为他们有条件自己把物流干好。在这种状况下,一个物流供应商在赢得其客户对他
的服务能力有充分信心之前,可能只能局限在相对低利润的物流服务上,一直到客户愿意外包增值服务为止。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物流观念落后,自办物流现象突出。由于对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错误认识和受“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影响,很多生产或商业企业既怕失去对采购和销售的控制权,又怕额外利润被别的企业赚去,都自建物流系统,不愿向外寻求物流服务。
2.条块分割严重,联盟程度不高,企业规模偏小。现代物流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生产制造企业结成利益联盟,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企业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除了新兴的外资和民营企业外,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运输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联盟的现代经营观念还没有在我国的物流领域内得到很好的体现。条块分割严重,企业缺乏整合,集约化经营优势不明显,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3.服务功能不全。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
4.物流人才匮乏,设施落后,管理水平较低。我国物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尚未跟上,人才缺乏,素质不高;物流设施设备落后、老化,机械化程度不高,不符合客户特定要求。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策
1.生产企业必须转变观念,重新认识第三方物流存在的特殊意义。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可实现集中主业、节省费用,提高企业效率和提升企业形象等目标。
2.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集团,实行集约化经营。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时最看重的是物流满足能力和作业质量。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具备一定规模,才有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能实现低成本扩张,实现规模效益。要适应激烈竞争需要,必须打破业务范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整合物流企业,鼓励强强联合,组建跨区域的大型集团,而且只有兼并联合,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和健全经营网络,才有可能延伸触角至海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3.强化增值服务,发展战略同盟关系。我国物流企业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拓展业务范围,以客户增效为己任,发展增值物流服务,广泛开展加工、配送、货代等业务,甚至还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决方案、搭建信息平台等服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求效益;公司要通过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方式,与大客户加强业务联系,增强相互依赖性,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4.要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要加强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物流企业在重视少数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所有员工的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发展第三方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物流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的推动和调控作用,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尽快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特别是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有据可依;二是国家有关部门应该从资金、税收和城市交通管理等方面支持专业物流企业的发展;三是应该尽快明确我国统一管理物流行业的政府部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多功能、高层次的现代物流中心,克服条块分割的弊端,促进第三方物流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现状
目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据统计,目前德国的物流成本已下降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日本则下降到6.5%,而我国全社会支出的流通费用达17880亿元,约占GDP的20%。可见,我国物流市场很大也很落后。中国物流业发展地域性、行业性特点十分明显。从地域讲,东部起步最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中部要落后于东部,但好于西部。另外,在我国物流中,第三方物流所占比重明显偏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物流服务商的收益85%来自基础性服务,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与支持物流的财务服务的收益只占15%。增值服务主要是货物拆拼箱、重新贴签、重新包装、包装、分类、拼货、零部件配套、产品退货管理、组装、配件组装、测试和修理。增值服务薄弱的原因:一方面,多于一半的物流服务商认为客户还没有做好外包准备;另一方面,客户认为中国缺少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商,再加上客户认为他们有条件自己把物流干好。在这种状况下,一个物流供应商在赢得其客户对他
的服务能力有充分信心之前,可能只能局限在相对低利润的物流服务上,一直到客户愿意外包增值服务为止。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物流观念落后,自办物流现象突出。由于对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错误认识和受“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影响,很多生产或商业企业既怕失去对采购和销售的控制权,又怕额外利润被别的企业赚去,都自建物流系统,不愿向外寻求物流服务。
2.条块分割严重,联盟程度不高,企业规模偏小。现代物流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生产制造企业结成利益联盟,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企业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除了新兴的外资和民营企业外,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运输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联盟的现代经营观念还没有在我国的物流领域内得到很好的体现。条块分割严重,企业缺乏整合,集约化经营优势不明显,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3.服务功能不全。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
4.物流人才匮乏,设施落后,管理水平较低。我国物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尚未跟上,人才缺乏,素质不高;物流设施设备落后、老化,机械化程度不高,不符合客户特定要求。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策
1.生产企业必须转变观念,重新认识第三方物流存在的特殊意义。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可实现集中主业、节省费用,提高企业效率和提升企业形象等目标。
2.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集团,实行集约化经营。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时最看重的是物流满足能力和作业质量。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具备一定规模,才有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能实现低成本扩张,实现规模效益。要适应激烈竞争需要,必须打破业务范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整合物流企业,鼓励强强联合,组建跨区域的大型集团,而且只有兼并联合,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和健全经营网络,才有可能延伸触角至海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3.强化增值服务,发展战略同盟关系。我国物流企业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拓展业务范围,以客户增效为己任,发展增值物流服务,广泛开展加工、配送、货代等业务,甚至还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决方案、搭建信息平台等服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求效益;公司要通过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方式,与大客户加强业务联系,增强相互依赖性,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4.要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要加强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物流企业在重视少数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所有员工的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发展第三方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物流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的推动和调控作用,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尽快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特别是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有据可依;二是国家有关部门应该从资金、税收和城市交通管理等方面支持专业物流企业的发展;三是应该尽快明确我国统一管理物流行业的政府部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多功能、高层次的现代物流中心,克服条块分割的弊端,促进第三方物流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