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大国,也是农药生产和使用的大国。农药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保证产品供给做出突出貢献的同时,农药在使用过程中会出于各种原因而出现严重的农药残留问题。这不仅危害到我国国民的身体健康,造成经济上的巨额损失,还会引起公众对产品安全问题的担忧与恐慌。因此,认真做好对产品农药残留成因的分析,明确其带来的影响已经是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促进社会健康和谐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产品;农药残留;成因及影响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有所转变,现代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模式逐渐向优质、安全、健康的方向发展。而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会因暴露而使生产者长期接触农药,而导致中毒的症状,还会使部分难分解的农药化学成分在农产品中聚集,造成农药残留问题。这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直接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关系到众多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切身利益,更影响着现代产业的发展。
1. 产品农药残留的成因
1.1农药使用不合理
近年来,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滥用农药、乱用农药的现象较为普遍,成为造成产品农药残留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生产者往往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一心只奔商机,进而忽略了产品的质量,为了提高产品的数量而在生产环节中大量使用农药,甚至是在安全间隔期内也继续使用。除此之外,基于栽培环境、气候条件、等原因,一些菜农频繁地使用农药以控制病虫害。但是,他们为了节约用药成本,不愿意接受高效低毒的农药,而选择继续使用违规的高毒农药,不但难以有效控制病虫害,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恶性影响。
1.2政府监管有漏洞
在如今缺乏有效政策法规的严峻形势下,市场已经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得“市场失灵”现象大规模出现,因此,政府的监管和控制对于保证产品的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农药残留的监管工作是属于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范畴中的,我们知道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是享有技术优势的,已经积累一定的经验,而发展中国家则缺乏具体的技术、监管措施和实践经验,相对比较落后,这无疑为产品农药残留状况的不断恶化和农药残留引发的产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埋下了隐患。【1】
1.3农药残留检测体系不健全
今天消费市场的不断壮大和日益发展,对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我国致力于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的工作起步时间还不是很长,检测体系还很不健全。农药检测人员相对不足,检测手段不能够完全配套,检测的频率和数量也是相对有限的,很多产品未经抽检就直接流入到市场中进行交易,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现行的速测仪、速测卡等工具科学性较差,使得检测过程中存在着薄弱的环节。
2. 产品农药残留造成的影响
2.1危害人畜健康
一般来说,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大部分都是无法触及人畜本身的,不会直接引起人畜中毒,但是却可以经过风力、降雨等自然力的作用而进入土壤、水体和空气中,被人畜吸入后会通过食物链间接在体内聚集,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人畜的健康。另外,部分农药还可以通过根系和光合作用而进入到植株体内,人畜误食会引起食物中毒事件,可能会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出现致癌、致畸、神经系统紊乱等疾病。
2.2扰乱市场经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优质、安全、健康的产品消费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产品中农药残留问题的频繁出现,也越来越引起消费者的担忧和恐慌。这一问题不仅危害公众健康,还会导致相应的医疗费用支出大幅度增加,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同时,我国缺乏完善的市场监管制度,存在农药残留的产品得以利用监管漏洞上市销售,和不存在农药残留问题的产品在市场上竞争。【2】由于大量使用农药的产品受虫害影响小,外表瑕疵少,使缺乏专业知识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这一选择,而真正优质的农产品却难以销售,使得劣质产品驱逐优质产品的现象出现,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2.3损害政府形象
众所周知,我国政府一直因亲民、务实、负责的形象而深入人心。然而,近年来产品农药残留问题事件的频发给政府的形象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官员政绩,理应得到妥善处理。然而我们看到,在一些农药残留事件发生后,政府对事件的处理不尽人意,甚至有部分地方政府故意隐瞒真相。这些事件的发生放大了政府在监管过程中的失误和不作为,不断刺激着消费大众的神经,使亲民形象遭到严重破坏。
3.结语
近年来,随着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我国有关部门产品农药残留问题给予了足够重视。但由于我国速测技术的研发刚刚起步,相对于发达国家在理论经验和实际操作方面都略有不足,仍然有一定的问题存在。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产品认定管理办法,加强对速测产品的监管,针对我国目前形势创建性能评价标准,推进农残速测标准的研究和制修订工作,从而为保障我国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安全监管提供重要技术保障,促使我国产业发展在未来有着更广阔的前景,努力构建出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吕萍萍,徐晓曦.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其检测新技术的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12(06):65-67
[2]刘航.蔬菜产品农药残留状况探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4(05):21-23
关键词:产品;农药残留;成因及影响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有所转变,现代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模式逐渐向优质、安全、健康的方向发展。而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会因暴露而使生产者长期接触农药,而导致中毒的症状,还会使部分难分解的农药化学成分在农产品中聚集,造成农药残留问题。这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直接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关系到众多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切身利益,更影响着现代产业的发展。
1. 产品农药残留的成因
1.1农药使用不合理
近年来,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滥用农药、乱用农药的现象较为普遍,成为造成产品农药残留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生产者往往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一心只奔商机,进而忽略了产品的质量,为了提高产品的数量而在生产环节中大量使用农药,甚至是在安全间隔期内也继续使用。除此之外,基于栽培环境、气候条件、等原因,一些菜农频繁地使用农药以控制病虫害。但是,他们为了节约用药成本,不愿意接受高效低毒的农药,而选择继续使用违规的高毒农药,不但难以有效控制病虫害,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恶性影响。
1.2政府监管有漏洞
在如今缺乏有效政策法规的严峻形势下,市场已经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得“市场失灵”现象大规模出现,因此,政府的监管和控制对于保证产品的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农药残留的监管工作是属于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范畴中的,我们知道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是享有技术优势的,已经积累一定的经验,而发展中国家则缺乏具体的技术、监管措施和实践经验,相对比较落后,这无疑为产品农药残留状况的不断恶化和农药残留引发的产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埋下了隐患。【1】
1.3农药残留检测体系不健全
今天消费市场的不断壮大和日益发展,对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我国致力于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的工作起步时间还不是很长,检测体系还很不健全。农药检测人员相对不足,检测手段不能够完全配套,检测的频率和数量也是相对有限的,很多产品未经抽检就直接流入到市场中进行交易,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现行的速测仪、速测卡等工具科学性较差,使得检测过程中存在着薄弱的环节。
2. 产品农药残留造成的影响
2.1危害人畜健康
一般来说,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大部分都是无法触及人畜本身的,不会直接引起人畜中毒,但是却可以经过风力、降雨等自然力的作用而进入土壤、水体和空气中,被人畜吸入后会通过食物链间接在体内聚集,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人畜的健康。另外,部分农药还可以通过根系和光合作用而进入到植株体内,人畜误食会引起食物中毒事件,可能会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出现致癌、致畸、神经系统紊乱等疾病。
2.2扰乱市场经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优质、安全、健康的产品消费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产品中农药残留问题的频繁出现,也越来越引起消费者的担忧和恐慌。这一问题不仅危害公众健康,还会导致相应的医疗费用支出大幅度增加,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同时,我国缺乏完善的市场监管制度,存在农药残留的产品得以利用监管漏洞上市销售,和不存在农药残留问题的产品在市场上竞争。【2】由于大量使用农药的产品受虫害影响小,外表瑕疵少,使缺乏专业知识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这一选择,而真正优质的农产品却难以销售,使得劣质产品驱逐优质产品的现象出现,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2.3损害政府形象
众所周知,我国政府一直因亲民、务实、负责的形象而深入人心。然而,近年来产品农药残留问题事件的频发给政府的形象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官员政绩,理应得到妥善处理。然而我们看到,在一些农药残留事件发生后,政府对事件的处理不尽人意,甚至有部分地方政府故意隐瞒真相。这些事件的发生放大了政府在监管过程中的失误和不作为,不断刺激着消费大众的神经,使亲民形象遭到严重破坏。
3.结语
近年来,随着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我国有关部门产品农药残留问题给予了足够重视。但由于我国速测技术的研发刚刚起步,相对于发达国家在理论经验和实际操作方面都略有不足,仍然有一定的问题存在。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产品认定管理办法,加强对速测产品的监管,针对我国目前形势创建性能评价标准,推进农残速测标准的研究和制修订工作,从而为保障我国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安全监管提供重要技术保障,促使我国产业发展在未来有着更广阔的前景,努力构建出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吕萍萍,徐晓曦.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其检测新技术的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12(06):65-67
[2]刘航.蔬菜产品农药残留状况探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4(05):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