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发展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ixiao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新媒体的出现与繁荣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过程中,新媒体也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它革新了公共文化的传统服务模式,不仅能够精准地根据个体来匹配信息,还能够为文化传播搭建一个移动化的信息平台。另一方面,它能够帮助社会重塑公共文化环境,促进了信息的双向传播、网络的构建和媒介的融合。本文力求通过以上两大方面的论述来从公共文化服务的层面阐述新媒体的影响力。
  【关键词】: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传播;人民群众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多元化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推进了人类社会步入数字传播时代。网络媒体的影响力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群众乐于通过新媒体等网络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在社会与新媒体的交融过程中,信息传播环境发生了变化,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模式也进行了重新构建。就公共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而言,新媒体更需要顺应时代潮流来承担这份“文化传承”的责任,帮助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相应的发展和革新,并为其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文章基于此,将通过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和“传播环境”两个不同的层面来展开,力求对新媒体于公共文化服务产生的影响进行简要且具体的论述。
  一、革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一)精准化的服务模式
  网络媒体的信息容纳功能十分强大,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大部分零散的内容和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和汇总,并同时形成便于人们交流和沟通的网络文化平台。在信息化的时代下,新媒体的出现将原本公共文化的形式进行了转变,由纸质的、口头的、传统电视媒体的存在形式变为以数字压缩为主的存在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在这样的条件之下,人人都有机会获取并享受公共文化,新媒体的发展在真正意义上满足了大众对于文化的精神需求。与此同时,文化受众群体的数量增长会使文化需求呈现多样化和分散化的趋势,这就需要为每个个体匹配与之相对应的文化定位,而新媒体在这方面正是十分具有优势的。例如,现如今的网络浏览器甚至是购物广告都达到了精准定位的特性,它们能够根据个体平时浏览的话题和购买的物品来判断其喜好。因此,就公共文化服务而言,现阶段的新媒体已经有能力为不同的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实现精准化的服务。
  (二)移动化的接收平台
  新媒体技术和以往信息传播技术的不同点在于其在最大程度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将各个不同领域的文化和文明在同一个世界网络平台上进行文化传播。我们以往认知下的传统公共文化空间都是以地域为基本单位, 文化的传播和接收都存在很多的限制性因素。尽管之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发布消息,传播信息,但是接收平台的地点限制依旧是公共文化传播的阻碍。相比过去,现今的接受平台已经十分普及,智能手机、移动电脑、数字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型移动媒体已为广大群体所熟知和利用,平台的移动性同时也极大地缩减了文化与受众群体的距离,为公共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平台。除此之外,接受平台的普及和移动性的增强构建了与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相匹配的信息化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在融合新技术的同时并不是完全以消解旧的情怀为代价,而是逐步地实行一个过渡,使公共文化的转变在大多数群体可接受的范围内实行有效传输。
  二、重塑公共文化传播环境
  公共文化服务向来是以政府部门的主导为核心,政府作为文化的主要传播者,通过设置相应的文化设施来为全体人民群众普及基本文化知识和丰富精神生活。然而,在新媒体的支撑下,文化传播者由政府主导发展到由人民群众主导,传播的信息也由固定的形式走向多元化的形式,因此文化传播的环境相应地也得到了重新的构建。
  (一)单项传播向双向传播的转变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发展将传统的“单一信息传播”转向了“双向信息传播”。在这种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文化传播者和文化接收者的身份界限逐渐被消解,人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往往会伴随着传播信息的过程。因此文化传播者同时也是文化接收者,这样的文化传播模式容易引起“全民传播”的现象,消息或是新闻一旦发出,全民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对其进行核实和评论,人民群众将不再盲从,文化舆论的发展导向也将真正掌握在人民群众手中。虽然部分网络不法分子会制造假消息或是网络暴力,但是相较于传统信息文化闭塞的模式而言,新媒体的出现确实为公共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无霸权的、和谐的、公平的传播环境。
  (二)信息网络的构建
  新媒体的发展不仅仅代表着文化传播技术手段的革新,同时也意味着文化内容的不断生成。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新媒体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传播和储存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运行空间,这种运行空间的平等性、开放性和流动性能够帮助公共文化服务有效地整合信息,构建出完整且庞大的信息网络。
  (三)传播介质的融合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其发展和革新自是长久而深远的,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都需要依靠对新媒体的创新和利用。然而,现阶段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也并非完全是抛弃了传统的媒体,而是将新旧二者相互融合再行利用。例如,电视机和报纸作为传统媒介依旧被大量地使用,并且还借助新媒体技术与其的融入更大地挖掘了它们的功能。电视机的播放来源虽然仍然以卫星信号为主,但却融入了数字电视和网络电视。观众不仅可以获取更优质的视频画面,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节目进行观看或是回看。就报纸而言,除了仍在发行的纸质报纸之外,很多部门更是推行了数字看报,利用机器来将报纸的内容和形象展现出来,同时还可根据视力调节文字大小。这种新旧媒体传播介质的融合是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同时也必然对文化传播的环境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充分地实现了多渠道的文化传播路径和产品的多功能服务。
  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不受阶层限制且互动性较高。新媒体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发展,不仅可以帮助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和不同知识背景的文化群体进行融合,同时也是文化传播和发展的一个良好途径和载体。通过新媒体,人民大众可以更多地参与到公共文化的建设中来并为其建言献策,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果也可以通过网络服务平台进行较好的展示。因此,我们须高度重视新媒体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和创新,并学会利用新媒体来从崭新的视角传承文化,展示成果,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除此之外,我们还须重视起新媒体的环境建设,力求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入其中,来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我国未来的繁荣和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后盾。
  参考文献:
  [1]于平,傅才武.中国文化创新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北京印刷学院文化产业安全研究院.中国新媒体产业安全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3]秦晓丹.浅析新媒体时代图书馆在公共科学素养提高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03).
  [4]曹艳芳.论大数据背景下新媒体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策略[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6(03).
  [5]戴旭锋.新媒体技术下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信息对接策略[J].文化月刊, 2015(33).
其他文献
【摘要】:各种媒介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推动了全媒体时代的产生,同时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生产方式与传播形式都带来了一次全新的变革。各种媒介之间的关系虽然在不同模糊,但是媒介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加激烈,整个媒介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势头。全媒体时代在到来之后,数字新闻在发展中格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就对于全媒体环境下数字新闻竞争态势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于数字新闻发展进行深度认知。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成为高校学生发展指导工作进一步深入、优化的动力和引擎。文章以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为研究案例,分析其在 “互联网+”环境下,在推广模式的改写、活动思路的重塑、评级体系的打造三个方面所作的探索与创新。  【关键词】:学生发展指导;互联网+;高校;大学生  随着李克强书记于2015年初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
期刊
【摘要】:《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由演员改行当导演的电影导演处女作。影片以文革为背景,描述了在那一特定时期下生活于北京部队大院中的孩子们的生活故事。影片根据王朔小说《动物凶猛》改编而成。本文旨在以叙事学角度来剖析电影中独特的艺术语言,尝试解读出影片中所蕴含的不一样的“姜文”。  【关键词】:《阳光灿烂的日子》;文革;叙事学;解读  引言  《阳光灿烂的日子》虽然以文革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但不同于
期刊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公众通过网络舆论规范政府权力,表达利益需求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网络舆论作为新媒体时代下行政监督的新手段,对我国行政管理监督特别是行政权力的监督,网络贪腐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结合国外对舆论监督的治理模式,理性客观地提出对策,最终,能为我国在新媒体时代下更好规范网络舆论监督,促进政府服务水平的提高建言献策。  【关键词】
期刊
【Abstract】:This paper centers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ranslations of the first paragraph of the famous American novel Rip Van Winkle by Chen Dengyi and Wan Zi & Yu Ning. Through the detailed di
期刊
【摘要】:在戏剧表演中,演员如何自然真实的创造出人物角色,让观众相信你,给观众“似曾相识”的感觉,需要演员从内而外的与角色融为一体,让演员内心也成为角色本身。演员塑造角色时需要借助行动的帮助,然而如果仅仅只是表演出做作的热情、做作的“形象”,这样机械、模式化的表演也是错误的。如何在表演中真正的去行动,而不是直接地去表演情绪是本文想要探讨的。  【关键词】:表演;行动;表演情绪;规定情境;《北京大爷
期刊
【摘要】:不同地域的民族国家拥有着风格迥异的文化背景,但以本土地域音乐特色的动画影片,便是试图把音乐融合与画面之中,以组合出全新的视听语言,从而传递出富有民族特色的人文情怀,使传统的民族音乐获得新生。启迪我们的思维,助我们大开眼界。  【关键词】:民族;音乐;影视动画   民族音乐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世界民族精神的载体,是全人类历史进程中独树一帜的文化瑰宝。把动画影片与传统音乐这两种看起
期刊
【摘要】: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为乡镇文化事业新闻的核心基础,通过这一基层媒体,乡镇人民日常生活充满了更多的文化色彩,娱乐性大大提升。当然,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导致乡镇文化广播电视新闻仍旧包含不足。本文通过现状分析,制定了优化改进乡镇文化广播电视新闻的科学对策。对全面提升乡镇文化事业核心实力,优化广播电视行业体系,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乡镇;文化;广播电视  1、前言  乡镇文化广播电视行业在我
期刊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作品《傲慢与偏见》是享誉世界的文学经典作品,故事诙谐幽默,引人入胜,曾经数次被搬上荧幕。其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1940年美国米高梅公司拍摄的黑白电影,1995年英国BBC拍摄的六集电视剧以及2005年英国导演乔·怀特翻拍的最新版本。  一.为什么热衷于改编文学作品?  文学与电影之间是由改编这座桥梁进行沟通的。甚至同一部作品会被多次搬上银幕,这是一种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从经
期刊
广播电视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之一,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中央、省级媒体的采编播工作比较细化,而企事业单位的电视台由于受硬件和软件的局限性,经常是集采编播工作于一身,这就形成了所谓的“一专多能”型新闻主播。如何做到一专多能?除了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等,还需要不断增强自身把握全局的能力,要全程参与、全程创新,成为栏目的“灵魂”人物,做一名“伸手能拍、动笔能写、张嘴能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