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在演讲中说,一个民族一定要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和氛围,如果不热爱读书,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众所周知,犹太民族是个热爱阅读的民族,他们让孩子从小舔食洒在《圣经》上的蜂蜜,为的就是让孩子明白“书甜如蜜”的道理。阅读造就了一个人口占世界人口不到0.3%却拥有全世界11.6%的诺贝尔奖得主的民族。阅读对人的帮助可见一斑。
朱永新教授指出:正如孩子学习语言、音乐、绘画都有不同的最佳时间窗口,人阅读的关键期在14岁之前。目前,学校和家庭都十分重视培养儿童的早期阅读兴趣,各种课外阅读指导课、读书交流会、故事爸爸妈妈活动丰富了儿童的阅读生活,有效地激发了儿童的阅读兴趣。但是,让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再丰富的活动、再热烈的交流、再频繁的互动,其实最终的阅读姿势都将定格为自能、静心阅读,是一种慎独的状态。兴趣固然重要,而能力也不可忽视。四、五岁的儿童进入阅读敏感期,开始“痴迷”各种带文字或图片的东西,包括各类图书、报纸、广告牌、宣传画,甚至合同书。阅读时他们不再单纯停留在图画书多彩而有趣的图画上,对图画上的文字也产生浓厚的兴趣。然而,当儿童兴致勃勃开始阅读后,如果被大量的汉字“拦路虎”阻挡,他们的兴趣势必瞬间减退。因此,识字量决定了儿童早期自能阅读的进程,缩短识字时间、提高识字效率是开启儿童自能读书乐章的优美前奏和必要协奏。
现行的教材虽然也依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识少写,先识后写”原则编排识字内容,但是普遍要到二年级结束时才能识得1600字,“先识”的时间过长,“多识”的量仍然偏少,这样,儿童在早期阅读中,只能阅读字数少、表达简单的短文,与思维和语言发展水平无法真正接轨,推理的结论就是识字量制约了自能阅读的内容,拖了语言发展的后腿,影响了儿童思维的健康发展。如果不能在儿童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在大量识字的基础上开展与思维和语言同水平的阅读活动,只能是让儿童的发展“原地打转转”,如何才能改变这种低效的状况呢?我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尝试开设“音频识字”课程来突破这一难关,将听读与识字结合起来,努力缩短识字的时间,竭力为儿童的自能阅读保驾护航。
那么,什么是“音频识字”呢?所谓“音频识字”,就是借助电子播放器,如音响、mp3、优盘播放器等,反复播放儿童喜闻乐见的音频材料,在充分记忆的基础上,通过儿童指读材料,形成音形义一一对应的认识,从而轻松识记生字的一种识字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让孩子听我们提供的音频素材,白天的时候指读对应的文本内容,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们会奇迹般地认识大量汉字,并且背诵下相关的篇目。此项研究已经进行了四年,事实证明孩子们的记忆能力是超乎想象的,他们的识字量能够在一年以后提升1000多字,并且能够完整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成效显著。
如果你已经打算带着孩子参与到这样有意义的学习中来了,那么就请按照我们提供的步骤,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醒、督促、协助孩子完成每个环节。我们有一些表格和问卷,是便于大家提醒自己和孩子持之以恒学习的,也请大家做好记录和反馈。
“音频识字”听诵的篇目是《三字经》《千字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我会按照孩子的掌握规律,分期给大家推送音频和文字材料。
“音频识字”的关键在于“坚持”和“专一”。每天一小步,成就一大步。
“坚持”指的是“每天坚持、时间固定”。大家要依据孩子的喜好和习惯定好时间,可以是在早晨他们“赖床”的时间,也可以在晚上入睡前来播放音频材料。一旦定下时间就要持之以恒、专时专用,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一次播放要完整,从头到尾播放,即使孩子睡着了,也不要关闭,直至放完再关。
细心的家长在播放音频时,会营造合适的倾听环境,不让周围的光线、声响等因素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如:拉上窗帘、调暗灯光、调小音量,让孩子在宁静安详的环境下集中注意力聆听。
“专一”指的是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一个材料充分使用,直至认字完成之后再使用第二个,一股脑给孩子听太多的材料会打乱孩子的思维,影响听记的效果。我目前推送的是中国传统经典蒙学材料《三字经》,因篇幅较长,我将其分割成几个部分,分期推送给孩子们。我在录制的时候也注意语调的轻缓和选曲的轻柔,从而不仅不会影响孩子的睡眠,甚至还充当了“催眠曲”的作用。大家要鼓勵孩子坚持听,如果有的孩子不愿意听或者没有养成听的习惯,请不要急躁、不要训斥,要想方设法激发孩子的兴趣,有必要的话,就在孩子听的时候,家长陪伴在旁边,一起边睡边听,逐步培养起临睡听的习惯。如果还不行,可以告诉我,我和大家一起想办法。
推送给大家一张《“音频识字”听记记录表》,每次孩子坚持听记了,就画一个勾,是督促孩子,也是提醒自己。
相信,持之以恒、必有成效!坚持!
2018.8.11
朱永新教授指出:正如孩子学习语言、音乐、绘画都有不同的最佳时间窗口,人阅读的关键期在14岁之前。目前,学校和家庭都十分重视培养儿童的早期阅读兴趣,各种课外阅读指导课、读书交流会、故事爸爸妈妈活动丰富了儿童的阅读生活,有效地激发了儿童的阅读兴趣。但是,让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再丰富的活动、再热烈的交流、再频繁的互动,其实最终的阅读姿势都将定格为自能、静心阅读,是一种慎独的状态。兴趣固然重要,而能力也不可忽视。四、五岁的儿童进入阅读敏感期,开始“痴迷”各种带文字或图片的东西,包括各类图书、报纸、广告牌、宣传画,甚至合同书。阅读时他们不再单纯停留在图画书多彩而有趣的图画上,对图画上的文字也产生浓厚的兴趣。然而,当儿童兴致勃勃开始阅读后,如果被大量的汉字“拦路虎”阻挡,他们的兴趣势必瞬间减退。因此,识字量决定了儿童早期自能阅读的进程,缩短识字时间、提高识字效率是开启儿童自能读书乐章的优美前奏和必要协奏。
现行的教材虽然也依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识少写,先识后写”原则编排识字内容,但是普遍要到二年级结束时才能识得1600字,“先识”的时间过长,“多识”的量仍然偏少,这样,儿童在早期阅读中,只能阅读字数少、表达简单的短文,与思维和语言发展水平无法真正接轨,推理的结论就是识字量制约了自能阅读的内容,拖了语言发展的后腿,影响了儿童思维的健康发展。如果不能在儿童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在大量识字的基础上开展与思维和语言同水平的阅读活动,只能是让儿童的发展“原地打转转”,如何才能改变这种低效的状况呢?我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尝试开设“音频识字”课程来突破这一难关,将听读与识字结合起来,努力缩短识字的时间,竭力为儿童的自能阅读保驾护航。
那么,什么是“音频识字”呢?所谓“音频识字”,就是借助电子播放器,如音响、mp3、优盘播放器等,反复播放儿童喜闻乐见的音频材料,在充分记忆的基础上,通过儿童指读材料,形成音形义一一对应的认识,从而轻松识记生字的一种识字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让孩子听我们提供的音频素材,白天的时候指读对应的文本内容,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们会奇迹般地认识大量汉字,并且背诵下相关的篇目。此项研究已经进行了四年,事实证明孩子们的记忆能力是超乎想象的,他们的识字量能够在一年以后提升1000多字,并且能够完整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成效显著。
如果你已经打算带着孩子参与到这样有意义的学习中来了,那么就请按照我们提供的步骤,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醒、督促、协助孩子完成每个环节。我们有一些表格和问卷,是便于大家提醒自己和孩子持之以恒学习的,也请大家做好记录和反馈。
“音频识字”听诵的篇目是《三字经》《千字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我会按照孩子的掌握规律,分期给大家推送音频和文字材料。
“音频识字”的关键在于“坚持”和“专一”。每天一小步,成就一大步。
“坚持”指的是“每天坚持、时间固定”。大家要依据孩子的喜好和习惯定好时间,可以是在早晨他们“赖床”的时间,也可以在晚上入睡前来播放音频材料。一旦定下时间就要持之以恒、专时专用,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一次播放要完整,从头到尾播放,即使孩子睡着了,也不要关闭,直至放完再关。
细心的家长在播放音频时,会营造合适的倾听环境,不让周围的光线、声响等因素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如:拉上窗帘、调暗灯光、调小音量,让孩子在宁静安详的环境下集中注意力聆听。
“专一”指的是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一个材料充分使用,直至认字完成之后再使用第二个,一股脑给孩子听太多的材料会打乱孩子的思维,影响听记的效果。我目前推送的是中国传统经典蒙学材料《三字经》,因篇幅较长,我将其分割成几个部分,分期推送给孩子们。我在录制的时候也注意语调的轻缓和选曲的轻柔,从而不仅不会影响孩子的睡眠,甚至还充当了“催眠曲”的作用。大家要鼓勵孩子坚持听,如果有的孩子不愿意听或者没有养成听的习惯,请不要急躁、不要训斥,要想方设法激发孩子的兴趣,有必要的话,就在孩子听的时候,家长陪伴在旁边,一起边睡边听,逐步培养起临睡听的习惯。如果还不行,可以告诉我,我和大家一起想办法。
推送给大家一张《“音频识字”听记记录表》,每次孩子坚持听记了,就画一个勾,是督促孩子,也是提醒自己。
相信,持之以恒、必有成效!坚持!
2018.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