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lash课件包括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教育资源,充分利用Flash课件媒体信息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巧用Flash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我在教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时,其中有一部分内容是要求教学生估测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考虑到这一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我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猫是怎样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吗?同时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学生从动画中看到小猫是用胡须来探测洞的深浅,此刻我揭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估测物体的长度。学生在动画情境的启示下,纷纷寻找身边的“尺子”,最后得出结论:只要用这些生活中的“尺子”与测量的物体比一比,就能估测其长短。可见,恰当的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好奇心,激起了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小学生上课注意听讲的时间短,持久性差,教师要善于用色彩鲜明的图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巧用Flash课件,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问学生:“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够分1份吗?”同时用课件展示切苹果的画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平均分”的过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份呢?同学们会说“一半”或“半个”。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类似这样的情况,用整数是无法表示“一半”或“半个”的,这时就要用到分数。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学得容易且印象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生活中,数、形随处可见,无处不有。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和周围的生活环境相联系,帮助他们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巧用Flash课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在教学“时分的认识”中“1时=60分”这一内容时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第一次比赛兔子输了,但它输得很不服气,于是又进行了第二次比赛。你们猜,这一次谁赢了呢?同时用Flash课件播放龟兔钟面赛跑动画:兔子、乌龟同时从12时整出发,电脑同时显示它们赛跑的路径,乌龟从“12”出发跑到“1”,兔子从“12”出发绕钟面一圈又回到了“12”。我问学生:“看了刚才的动画演示,你们认为谁赢了呢?”“兔子赢了,因为兔子跑的路程比乌龟多!”我说:“但老师认为,它们比赛所用的时间同样长,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播放动画分针和时针,分别标上兔子和乌龟的头像,沿着刚才赛跑的路径再跑一次。我问学生:“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观察比赛,你明白这是为什么了吗?兔子代表分针,跑一圈正好是60分;乌龟代表时针,跑一大格正是1时。因为1时=60分,所以它们跑步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样的设计把故事中隐含的数学规律凸显了出来,新知识也在不觉中如春风化雨般融入学生的心田。
四、巧用Flash课件,化抽象为具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借助Flash课件创设动态情境,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使学生的认知由模糊变清晰。如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时,课件展示:圆被平均分成上下两部分,每部分又被平均分成若干份,再把两部分展开、合并,分的份数越多,合并后越近似于长方形,从而得出长方形的长就是圆的半个周长,即πr,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r,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即可得出圆的面积=πr■。这样的动画演示使学生对圆面积的推导公式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且很容易地记住了这个公式,为后面的面积计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用Flash课件辅助教学,可以把静态的图形变为动态的演示,把不易看清的地方用平移、延伸、展开、旋转、闪烁等方法显示出来,能使学生建立比较清晰的概念。
合理选择、精心设计、巧妙运用Flash课件辅助教学,不但可以优化教学环节,还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在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动耳之中得到训练和发展。
作者单位
曲靖市会泽县东风小学
◇责任编辑:陈翀◇
一、巧用Flash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我在教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时,其中有一部分内容是要求教学生估测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考虑到这一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我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猫是怎样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吗?同时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学生从动画中看到小猫是用胡须来探测洞的深浅,此刻我揭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估测物体的长度。学生在动画情境的启示下,纷纷寻找身边的“尺子”,最后得出结论:只要用这些生活中的“尺子”与测量的物体比一比,就能估测其长短。可见,恰当的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好奇心,激起了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小学生上课注意听讲的时间短,持久性差,教师要善于用色彩鲜明的图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巧用Flash课件,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问学生:“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够分1份吗?”同时用课件展示切苹果的画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平均分”的过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份呢?同学们会说“一半”或“半个”。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类似这样的情况,用整数是无法表示“一半”或“半个”的,这时就要用到分数。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学得容易且印象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生活中,数、形随处可见,无处不有。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和周围的生活环境相联系,帮助他们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巧用Flash课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在教学“时分的认识”中“1时=60分”这一内容时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第一次比赛兔子输了,但它输得很不服气,于是又进行了第二次比赛。你们猜,这一次谁赢了呢?同时用Flash课件播放龟兔钟面赛跑动画:兔子、乌龟同时从12时整出发,电脑同时显示它们赛跑的路径,乌龟从“12”出发跑到“1”,兔子从“12”出发绕钟面一圈又回到了“12”。我问学生:“看了刚才的动画演示,你们认为谁赢了呢?”“兔子赢了,因为兔子跑的路程比乌龟多!”我说:“但老师认为,它们比赛所用的时间同样长,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播放动画分针和时针,分别标上兔子和乌龟的头像,沿着刚才赛跑的路径再跑一次。我问学生:“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观察比赛,你明白这是为什么了吗?兔子代表分针,跑一圈正好是60分;乌龟代表时针,跑一大格正是1时。因为1时=60分,所以它们跑步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样的设计把故事中隐含的数学规律凸显了出来,新知识也在不觉中如春风化雨般融入学生的心田。
四、巧用Flash课件,化抽象为具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借助Flash课件创设动态情境,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使学生的认知由模糊变清晰。如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时,课件展示:圆被平均分成上下两部分,每部分又被平均分成若干份,再把两部分展开、合并,分的份数越多,合并后越近似于长方形,从而得出长方形的长就是圆的半个周长,即πr,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r,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即可得出圆的面积=πr■。这样的动画演示使学生对圆面积的推导公式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且很容易地记住了这个公式,为后面的面积计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用Flash课件辅助教学,可以把静态的图形变为动态的演示,把不易看清的地方用平移、延伸、展开、旋转、闪烁等方法显示出来,能使学生建立比较清晰的概念。
合理选择、精心设计、巧妙运用Flash课件辅助教学,不但可以优化教学环节,还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在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动耳之中得到训练和发展。
作者单位
曲靖市会泽县东风小学
◇责任编辑:陈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