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主张利通古今,被奉为教育圭臬。他有弟子三千,培育出贤人七十。樊迟是孔子众多学生中一个天资并不高的学生,孔子通过几次具体的教诲体现了其“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这对于当前教育实践中引导学困生、有效促使其成长进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孔子;樊迟;学困生;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1-0038-02收稿日期:2016-02-03
作者简介:彭玲(1983—),四川达州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高中语文教师,中教一级。
樊迟,又名樊须,字子迟,生于公元前515年,卒年不详。作为孔门七十二贤者之一,他在唐后多朝均受到礼遇加封。樊迟比孔子小36岁(又说小46岁),他追随孔子是在辞官之后,可见其向学之心诚挚专一。他的名中“须”有等待之义,“迟”有缓慢之义,两者含义相应,可见樊迟应非伶俐之才,倒很像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学困生。《论语》中记载,樊迟“三次问仁”,好学勤奋。孔子对他的教导循序善诱,对于当前教育实践中教育学困生仍具有启发意义。
《论语》中提到樊迟,共六次。具体如下:
(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五》
(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二十二》
(3)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论语·颜渊·二十一》
(4)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论语·颜渊·二十二》
(5)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论语·子路·四》
(6)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论语·子路·九》
从上述六章内容可知,樊迟的学习内容以“孝、知、仁”等人格修养为主要方面,其中樊迟“三问仁”更是体现了他对孔子“仁”之人生哲学穷究细考、孜孜不倦。仔细解读论语中孔子对樊迟的几处教诲,不难发现孔子的教育方式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教育智慧:
一、处处智育场,时时德行师 樊迟就学于孔子,对于自己的老师,他心生仰慕。勤学好问的他,虽不是老师最钟爱的学生,但从语录中可见,不管是主动求教、出游随侍,还是驾车空隙,都能得到老师的点拨教导。孟懿子问孝,孔子答到:“无违”。后来一次出行,樊迟驾车在侧,孔子主动提及了这件事,并用以礼相待的浅俗之例告诉他“孝即无违”的含义;又一次,陪同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时,他又问到“崇德、修慝、辨惑”的真意,孔子也很细致地回答了樊迟的这三个问题。
由此可见,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是没有地点和时间的限制的,对待学困生更应如此。教师可先摸排清楚班中学困生的实际学习生活情况,再开展后续转化工作。在与学生的互相交往中,教师要懂得“见缝插针”,抓住一切合适机会加以教育引导。可有学习上的鼓励辅导,亦可有生活上的关心照顾。若能像孔子一样,持续关注,主动亲近学困生,相信学生定然能够“亲其师,信其道”。
二、因材施教,因时施教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先了解他人再循循善诱,应是身为人师的自觉。选文中所记的六次“子教樊迟”,其中樊迟曾三次问“仁”,两次问“知”,一次学“孝”,一次问“崇德、修慝、辨惑”,一次“请学稼为圃”。但这多次求教,孔子的态度却不尽相同。
樊迟“请学稼为圃”时,孔子私下称其为小人(这里的小人说的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问“仁”、问“知”时,孔子却都悉心作答。这既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理想所在: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成为执政之人,而非技艺之辈;又客观呈现了教师教育学生,促进其不断成长的过程。
樊迟三次问仁时,孔子先后用“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爱人”“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来回答樊迟。这三处回答内容不一,但仔细梳理可见其暗含的逻辑顺序。何为仁?首先应是爱人,此为人心之本质;践行“仁”举,若有困难,那就要学会“先难后获”,即不坐享其成。具体该怎么做呢,便是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了。通过孔子这三层对“仁”含义深浅不同的阐述,樊迟慢慢认识到“仁”律己修身的真谛。樊迟三问“仁”凸显了孔子教育方法的有效性和教学效果的显著性。体现在引导“学困生”的教育实境中,教师就不仅要做到因材施教,还需做到因时施教。在了解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后,帮助其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在学习和评价时,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适当的针对性评价。在学生有了变化后,方法与评价又要根据其进步多少进行适当调整。只要通过反复、有效的耐心教育,微笑教学,找准脉络,抓准时机,对症下药,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发现优点,及时鼓励 在孔子的教导下,樊迟的进步是很明显的。从最初的鲁莽询问“学稼为圃”之事,到后来的“问仁求知”,再到从游于舞雩之下时的“敢问”之举,都表现出樊迟向学后备受“仁、礼”之义的熏陶。原来那个鲁莽的樊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恭、敬、慎的新人。面对学生的进步,孔子也完全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从原先的“小人”之谓,到后来的“善哉问”的嘉许,孔子毫不掩饰自己对樊迟的认可和赞赏。孔子的肯定对樊迟来讲是莫大的鼓舞。
适当的奖励可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从而增强其学习动机。学困生更是如此,教师的肯定对他们来说如沙漠甘泉、雨后春风。常受冷落的心若能持久得到老师的温暖与呵护,相信再固似坚冰也会融若春水。
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师生之间的尊重与关爱是相互的。只有不息的关爱与得法的引导才是换得学困生共鸣与进步的重要法宝。只要爱火不灭,每个孩子的心灵之灯都会被点亮。
参考文献:
〖1〗吴虹贤孔子转化“学困生”例说〖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8,(3):5—7.
〖2〗何钰泱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学困生”转化的启示〖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9,(5):158—160.
〖3〗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56—109.
关键词:孔子;樊迟;学困生;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1-0038-02收稿日期:2016-02-03
作者简介:彭玲(1983—),四川达州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高中语文教师,中教一级。
樊迟,又名樊须,字子迟,生于公元前515年,卒年不详。作为孔门七十二贤者之一,他在唐后多朝均受到礼遇加封。樊迟比孔子小36岁(又说小46岁),他追随孔子是在辞官之后,可见其向学之心诚挚专一。他的名中“须”有等待之义,“迟”有缓慢之义,两者含义相应,可见樊迟应非伶俐之才,倒很像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学困生。《论语》中记载,樊迟“三次问仁”,好学勤奋。孔子对他的教导循序善诱,对于当前教育实践中教育学困生仍具有启发意义。
《论语》中提到樊迟,共六次。具体如下:
(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五》
(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二十二》
(3)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论语·颜渊·二十一》
(4)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论语·颜渊·二十二》
(5)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论语·子路·四》
(6)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论语·子路·九》
从上述六章内容可知,樊迟的学习内容以“孝、知、仁”等人格修养为主要方面,其中樊迟“三问仁”更是体现了他对孔子“仁”之人生哲学穷究细考、孜孜不倦。仔细解读论语中孔子对樊迟的几处教诲,不难发现孔子的教育方式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教育智慧:
一、处处智育场,时时德行师 樊迟就学于孔子,对于自己的老师,他心生仰慕。勤学好问的他,虽不是老师最钟爱的学生,但从语录中可见,不管是主动求教、出游随侍,还是驾车空隙,都能得到老师的点拨教导。孟懿子问孝,孔子答到:“无违”。后来一次出行,樊迟驾车在侧,孔子主动提及了这件事,并用以礼相待的浅俗之例告诉他“孝即无违”的含义;又一次,陪同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时,他又问到“崇德、修慝、辨惑”的真意,孔子也很细致地回答了樊迟的这三个问题。
由此可见,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是没有地点和时间的限制的,对待学困生更应如此。教师可先摸排清楚班中学困生的实际学习生活情况,再开展后续转化工作。在与学生的互相交往中,教师要懂得“见缝插针”,抓住一切合适机会加以教育引导。可有学习上的鼓励辅导,亦可有生活上的关心照顾。若能像孔子一样,持续关注,主动亲近学困生,相信学生定然能够“亲其师,信其道”。
二、因材施教,因时施教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先了解他人再循循善诱,应是身为人师的自觉。选文中所记的六次“子教樊迟”,其中樊迟曾三次问“仁”,两次问“知”,一次学“孝”,一次问“崇德、修慝、辨惑”,一次“请学稼为圃”。但这多次求教,孔子的态度却不尽相同。
樊迟“请学稼为圃”时,孔子私下称其为小人(这里的小人说的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问“仁”、问“知”时,孔子却都悉心作答。这既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理想所在: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成为执政之人,而非技艺之辈;又客观呈现了教师教育学生,促进其不断成长的过程。
樊迟三次问仁时,孔子先后用“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爱人”“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来回答樊迟。这三处回答内容不一,但仔细梳理可见其暗含的逻辑顺序。何为仁?首先应是爱人,此为人心之本质;践行“仁”举,若有困难,那就要学会“先难后获”,即不坐享其成。具体该怎么做呢,便是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了。通过孔子这三层对“仁”含义深浅不同的阐述,樊迟慢慢认识到“仁”律己修身的真谛。樊迟三问“仁”凸显了孔子教育方法的有效性和教学效果的显著性。体现在引导“学困生”的教育实境中,教师就不仅要做到因材施教,还需做到因时施教。在了解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后,帮助其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在学习和评价时,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适当的针对性评价。在学生有了变化后,方法与评价又要根据其进步多少进行适当调整。只要通过反复、有效的耐心教育,微笑教学,找准脉络,抓准时机,对症下药,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发现优点,及时鼓励 在孔子的教导下,樊迟的进步是很明显的。从最初的鲁莽询问“学稼为圃”之事,到后来的“问仁求知”,再到从游于舞雩之下时的“敢问”之举,都表现出樊迟向学后备受“仁、礼”之义的熏陶。原来那个鲁莽的樊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恭、敬、慎的新人。面对学生的进步,孔子也完全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从原先的“小人”之谓,到后来的“善哉问”的嘉许,孔子毫不掩饰自己对樊迟的认可和赞赏。孔子的肯定对樊迟来讲是莫大的鼓舞。
适当的奖励可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从而增强其学习动机。学困生更是如此,教师的肯定对他们来说如沙漠甘泉、雨后春风。常受冷落的心若能持久得到老师的温暖与呵护,相信再固似坚冰也会融若春水。
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师生之间的尊重与关爱是相互的。只有不息的关爱与得法的引导才是换得学困生共鸣与进步的重要法宝。只要爱火不灭,每个孩子的心灵之灯都会被点亮。
参考文献:
〖1〗吴虹贤孔子转化“学困生”例说〖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8,(3):5—7.
〖2〗何钰泱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学困生”转化的启示〖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9,(5):158—160.
〖3〗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5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