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直接接触凝结制冷循环的性能对比分析

来源 :低温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NQING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制冷循环中凝结换热效率,降低节流损失,提出一种直接接触凝结换热与喷射引射结合的新型制冷循环(EDCC).通过建立动态仿真计算模型对系统进行热力计算,并与直接接触冷凝制冷循环(DCC)及复叠制冷循环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EDCC制冷循环COP受蒸发温度影响较大,(火用)效率和喷射器最佳混合温度受主循环冷凝温度影响较大,在蒸发温度为-30℃的最佳混合温度下COP为2.54,(火用)效率为23.7%.对比结果表明:EDCC制冷循环性能明显提升,在蒸发温度为-35℃时,较DCC制冷循环和复叠制冷循环COP分别提高6.12%,8.36%,同时降低了蒸发器内R290的充注量,可以提高系统安全性.
其他文献
针对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出现两相开路故障时系统电磁转矩及转速脉动大、动态响应差,且利用空间电压矢量调制技术(SVPWM)推导过程又极其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磁链矫正容错控制策略.该策略在正常运行模式下克拉克变换矩阵的基础上推导出两相开路故障模式下的推广克拉克变换矩阵,计算出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定子磁链表达式.对比正常运行状态下的磁链表达式,设计相关系数,使其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从而间接控制磁动势.采用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实现电机转矩和磁链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平缓故障状态下的转矩和转速、实现电机的容错运行.
针对含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电力系统在故障清除后的暂态过程中出现高电压的问题,在理论分析SVC引发电压过冲机理和常规低电压保护控制策略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抑制电压过冲的新型SVC低电压保护控制策略,即系统正常运行时先延时记录PI控制器输出电纳参考值与转换的触发角,在故障后将其锁定并屏蔽PI控制器的原输入与输出,然后输入锁定的触发角至触发控制环节准备脉冲信号,控制TCR输出感性无功功率,抵消故障清除后突增的容性无功功率以抑制电压过冲;同时根据锁定的电纳参考值计算出等效误差输入PI控制器,改变其输出,当退出SV
针对科研院所、车企研发部门的研究型试验需求,基于柔性测试技术,设计开发了机电多功能试验台.该试验台通过设备硬件的自由组合和软件的简单设置,即可完成多种类、多规格机电产品被试对象的测试试验.试验流程自动计算、自动控制,数据采集覆盖常规测试需求.现场应用表明,所设计的方案可以满足用户对车用机电产品的研究型试验需要,具有推广价值.
砂砾岩储层具有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主控因素复杂等特点.以准噶尔盆地东道海子凹陷东斜坡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砂砾岩储层为例,利用岩心观察、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及测录井等资料,根据沉积相、成岩作用及裂缝发育程度,分析扇三角洲砂砾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上乌尔禾组砂砾岩储层发育孔缝双重介质储集空间,储层基质物性较差,属低孔低渗储层,浊沸石溶孔较发育的储层物性相对较好;上乌尔禾组埋深大,成岩作用复杂,目前处于中成岩A期,控制储层质量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早成岩B期浊沸石胶结和中成岩A期浊沸
煤层气藏储层中孔隙裂缝分布杂乱、无序,传统欧几里得空间试井模型无法对其进行描述.考虑储层应力敏感性,建立分形煤层气藏有限导流多翼压裂直井试井模型.利用数值离散和叠加原理等方法求解模型,得到井底压力解;绘制井底压力动态曲线并划分流动阶段,对相关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分形特征的压力图版与传统图版存在一定差异;质量分形维数和反常扩散指数对压力动态曲线影响较大,人工裂缝条数、长度、角度和导流能力主要影响中期曲线,应力敏感因子主要影响后期曲线.该结果更好地反映多翼压裂直井的煤层气流动特征,为研究分形煤层
以渤海湾盆地霸县凹陷沙三—沙四段为例,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方法,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和“反演回剥”原理,研究砂岩储层的岩石物性、成岩作用和致密化过程,分析砂岩储层致密化与油气充注成藏的时序关系.结果表明:目的储层岩石类型以细粒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主要为中、低孔—低、特低、超低渗储层;主要经历压实、胶结、溶蚀、交代等成岩作用,具有多期溶蚀、多期胶结的特征;孔隙度演化整体呈原生孔隙减少→次生孔隙增加→次生孔隙减少→次生孔隙弱增加的趋势;明化镇组沉积中后期储层
根据火山喷出物堆积与保存时的古地理环境,可将火山岩划分为陆上沉积火山岩和水下沉积火山岩.为探讨二者在地质特征上的区别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上的差异,建立陆上、水下两种火山喷发沉积模式,总结二者在岩性组合与结构构造、共生岩石及化石组合、蚀变与脱玻化、节理与裂缝发育等特征,以及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的区别;利用化学风化指标及火山岩夹持的泥岩微量元素比值等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对两种喷发沉积成因环境火山岩进行判别.结果表明:马朗凹陷上石炭统火山岩喷发沉积期的古地理环境复杂,既有陆上与水下喷发沉积成因,又有水—陆交替的过渡相
四川盆地五峰—龙马溪组放射虫硅质壳腔体发现微纳米硅质—有机质聚合体(MNSA MNOMA).基于普通薄片、氩离子抛光片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MNSA MNOMA赋存特征、成因及油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放射虫硅质壳富集成纹层,硅质壳腔体发育5种类型交互共生的MNSA MNOMA(Ⅰ ~ Ⅴ类),形成时间为水柱中沉降—成岩阶段,所需硅质和有机质主要由微生物供给,生物硅溶解提供部分硅源.Ⅰ ~ Ⅳ类MNSA MNOMA赋存状态指示不同硅质壳腔体内微环境差异,Ⅴ类MNSA MNOMA是Ⅰ ~ Ⅳ类MNSA MNOM
为提高热驱动制冷系统性能,使用DeltaEC软件构建了四级直连型环路热驱动制冷系统,分析了热缓冲管内径和长度对系统热效率、制冷量等因素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结构改进前后声场和声功流沿程分布.结果 表明:热缓冲管内径和长度影响声场的相位和阻抗分布,不同内径下长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不同,减小内径可以显著提升系统总热效率、制冷量、热声转换效率以及发动机产生的声功,发动机和制冷机回热器处于较好的行波相位和较高的声学阻抗,同时可以有效减少沿缓冲管的轴向导热漏热和辐射漏热.
为探究沥青质与胶质分子的油—水界面聚集行为及成膜微观作用机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改变沥青质与胶质分子数,构建7种沥青质与胶质分子摩尔比的原油—极性组分—水界面体系模型,揭示沥青质、胶质及二者混合后在油—水界面的分子排列聚集过程和成膜特征.结果表明:沥青质分子聚集初期在油、水相表面分别形成孤立的小聚集体,引入胶质分子增强界面所有极性组分分子之间的联系,致使孤立性聚集结构消失;存在沥青质分子的体系在氢键和π—π堆积共同作用下形成超分子结构;沥青质与胶质分子摩尔比从1:4增加到4:1,界面膜厚度和界面形成能